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行为

(1)定义:

①狭义:直接可观察到的表现、动作、活动。

②广义:即个体对环境所做的一切反应。指个体的一切外显行为、思想、感受、期望、自我观念等,包括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举凡一切外在的活动(如语言、表情、作为)与内在的心理历程(包括思想、意念、态度)均是。

(2)特点

①、适应性(能动的适应)②、复合性(多种因素的影响)

③、变化性(一生不断变化)④、多样性(个体群体之间的差异)

⑤、累积性(学习、代际传承)

(3)行为的种类

①依范围,分为「广义的行为」、「狭义的行为」。

②依先天或后天,分为「本能的或天赋的行为」、「适应行为」。

③依行为的功能,分为「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社会行为」。

④依是否符合常模、社会规范,分为「正常行为」、「偏差行为」。

(4)正常和异常,一般有以下划分标准:

①、要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或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行为相似或一致。如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等。

②、要符合人类行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发展良好。如从弃老到尊老养老等。

③、行为要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是平衡的、和谐的。如上学“适龄儿童”、天才儿童班等。

但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对行为的正常和异常的划分并不代表价值判断,不意味着异常的行为就是不好的、有问题的。

2、环境

(1)涵义

环境只是任何一个中心事物周围与此事物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

(2)分类

①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地球表层各个自然因子的总和,即人们通常所泛指的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最根本的条件。

A主要由大气、水体、岩石、土壤、生物5大因子组成。

B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a.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b.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c.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习惯。

d.人类行为改变自然环境面貌。

e.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影响自然资源的利用。

f.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②社会环境

A、定义(广义):是指由人类自身能动行为作用外化而成的人类生存发展条件的总和。

社会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比自然环境要复杂得多。

B、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个体通过行为适应和改变环境来满足自身需要。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生理因素是基础,心理因素是核心(动机和动力),环境因素是根本。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有着决定性影响。

第一、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的定则:自出生至幼儿期,环境的影响最大。

第二、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

第三、个人对社会环境有一定影响。

第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对

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得多。

3、生命历程

婴儿期(0-3岁)→儿童期(3-12岁)→青年期(11、12-21、22岁)

成年期(21、22-60岁)→老年期(60- 死亡)

4、基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

(1)基因决定论

①家庭成员因为遗传导致相似,但因为“非共享环境”导致产生差异。

②基因通过决定人们选择环境的类型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差异源自基因偏好

③基因决定论的支持者认为,基因或遗传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像基因决定一颗种子最后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小草一样,基因决定我们的天赋,我们能做什么是由基因决定的,手指的长短决定我们的职业,基因决定我们的气质、性格,甚至能活多久也是基因决定的。

(2)环境决定论

华生著名“教育万能论”。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在他看来一切复杂的行为都是由各个简单的反应动作发育和发展而成的。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其中有两个经典的实验就是对婴儿阿尔伯特(Albert)恐惧情绪的唤起及对彼得(Peter)恐惧情绪的解除实验。

5、家庭

(1)定义

由那些按家庭方式进行生活的人组成的群体,通常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具有特殊关系的成员所组成。

(2)形式

①按成员的身份演变,可分为养育家庭(扮演儿女)和生殖家庭(成为父母)

②按关系和规模,可分为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

③从居住地点可分为:从男居(嫁娶)、从女居(入赘上门)和新居制(不嫁不娶)。

④按家庭权力分配可分为:父权家庭、女权家庭(战争、疾病等男人缺席或女方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高等情况)和平权家庭。

⑤按婚姻形式可分为:一夫

(3)家庭生命周期

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伊夫朴·杜瓦尔的家庭生命周期八段论:

第一阶段:夫妇家庭。尚未生育孩子。婚姻满意度高。

第二阶段:抚养孩子的家庭。第一个子女出生到2岁半左右。

第三阶段:学前儿童家庭。第一个子女两岁半到6岁。

第四阶段:入学儿童家庭。第一个子女6岁到13岁。

第五阶段:青少年子女家庭。第一个子女13岁到20岁。

第六阶段:家庭成员出走阶段。因为上学、工作和结婚等原因,子女陆续搬离父母的家庭。第七阶段:中年夫妇家庭。从空巢家庭开始一直到父母退休。

第八阶段:老年夫妇家庭。从退休一直到双亲去世。婚姻满意度高。

(4)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简单说来就是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关系的好坏直接关涉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家庭关系一般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妯娌关系、连襟关系等

①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从形式上看,夫妻关系表现为在法律的许可之下的男女两性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结合。

②亲子关系:父母亲和子女构成了家庭中的基本三角。

③婆媳关系:婆媳关系历来是家庭关系的一个焦点。婆媳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家庭的和睦和紧张程度。

④兄弟姐妹关系:是同辈群体中最亲密、最强烈、最深刻的关系

(5)家庭功能

①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提供支持、保护、生活照顾、情感慰藉等。

②繁衍后代及子女的养育。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住所的提供、食物的保障和情感的慰藉。家庭的出现,还有一个关键意义,它确认了子女在家庭和家族意义上的身份,并为子女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社会对孩子的认识和接纳往往是通过孩子的家庭背景来展开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有弊。

③子女的教育、促进社会化。孩子要从家庭的教育中习得,什么是对错,什么是社会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