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26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6
中国::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共产党初创初期(1919-1923)1.成立背景【1】历史条件?【2】阶级基础?【3】思想条件?【4】组织基础?2.过程3.工人运动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被镇压为终点)教训?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1.过程2.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3.国民革命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2】客观原因?三、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 (1924-1927)【1】南昌起义:建军开始【2】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结局失败(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走不通)【4】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5】长征:(1)原因:①根本:左倾错误 ②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3)遵义会议:① 毛泽东回到领导岗位 ②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③是中共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的开始。
遵义会议意义?【6】民族矛盾上升:(1)1935年《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936年西安事变(①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意义?)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中共争取和平——重庆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民主建国方针)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结果:经济:文化:西学东渐世界:政治: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 了解美国内战(1861-1865)了解日本明治维新(1868)(选修)俄国十月革命 背景(条件?)为什么先发生在俄国: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为尖锐,是帝国主 义联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指出俄国形势险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政体:苏维埃)颁布《和平法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土地法令》:消灭了封建 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十月革命意义?冷战 : 冷战兴起的原因 :根本:国家利益冲突其他原因(掌握)1948年 美苏冷战第一次高潮 —— 柏林危机美苏冷战影响? (积极、消极)“冷战”中的“热战” 经济:范围广破坏性大 持续时间长(4年) 1 资本主义经济遭到重大破坏 2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3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4 法西斯主义 1 整顿金融措施 2 调整工业生产(核心) 3调整农业生产 4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新政的影响? 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到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中调整工业生产最能体现出借鉴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文化:【文学】法国圣西门(主张新社会实行实业制度)傅立叶欧文经济前提?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受启蒙思想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发展了古典音乐,开创了浪漫音乐先河)印象派音乐《牧神午后〃前奏曲》《干草堆》《鲁昂大教堂》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现代派:毕加索电影:19世纪末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1927年之前为无声电影格里菲斯:对电影有重大改革誉为“现代电影之父”电视:1926 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电视的功能?作用?。
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鸦片战争时期 (1840年~1860年)、洋务运动时期(1861年一1895年)、清末政府推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建设的开始(1896年~1911年)、民国初期 (1912年~1927年)、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年—1949年)这五个时期来论述。
一:鸦片战争时期 (1840年~186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基础是以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基础。
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所需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性的战争,欧洲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固守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大量输出后,中国手工业日趋破产。
中国牢固的经济体系,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产品日趋商品化,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传统的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鸦片战争后英国列强还控制了中国的通商口岸。
在这些口岸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指明统治。
这些通商口岸大多成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对中国的经济进一步的侵略。
总之,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伤害,把中国推向半殖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破坏了中国经济的平衡,使中国经济进入殖民地经济时代。
但从客观说,它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瓦解了牢固的、落后的经济体系,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洋务运动时期 (1861年一1895年)这个阶段的中国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农村被榨取的情况日益严重。
就对外贸易说,九十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输入中国的货物比七十年代增长一倍以上,其中鸦片和棉布各占五分之一,棉纱从七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三跃增为百分之十四强,开始占重要位置的商品有煤油(输入农村做灯油用)、染料、针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