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C期乳腺癌临床特点与预后
- 格式:ppt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42
晚期乳腺癌化疗临床疗效及病理反应与预后的关系探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化疗临床疗效及病理反应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不同方法治疗乳腺癌的总体缓解率可达到80%左右,两组治疗前后的毒副反应也相差不大,但是CAF方案的3年生存率明显好于ET组。
结论新辅助化疗的远期疗效与预后有重要关系,ET和CA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可手术乳腺癌中获得较高疗效,而且扩大了保乳手术的适应证。
ET方案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是优于CAF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随着社会老龄化,我国乳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为此老年性乳腺癌的治疗将是重要的临床问题。
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已被作为预测乳腺癌复发和生存率的一项中介指标。
大部分乳腺癌疗效分级系统都采用病理完全缓解这一单独的指标或将其与临床疗效结合,对疗效进行分级。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2月到2007年6月间126例行乳腺癌改良或标准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病理分期、化疗和未化疗分组观察3年生存率及化疗耐受性,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进行分析,以其指导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78岁,中位年龄46.5岁,均为单侧乳腺癌。
临床TNM分期:ⅡA期17例,ⅡB 期50例,ⅢA期31例,ⅢB期28例。
均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治疗前常规检查肝功、胸透或胸片、肝脏B超等未发现肝脏、肺脏等脏器的转移。
把上述126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ET 组和CAF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ET组:表柔比星4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多西他赛60 mg/m2,第1天持续1 h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
78例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型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乳腺癌类型的乳腺癌,其特点是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它通常具有侵袭性和高复发率,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其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型分析,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一、临床特征1. 年龄和族群: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40岁以下和非洲裔女性。
2. 肿瘤特征:三阴性乳腺癌多呈高度恶性、快速生长、早期转移的趋势。
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大小通常较大,大多呈不规则形,且容易侵入淋巴结和周围组织。
3. 免疫组织化验:三阴性乳腺癌病人的肿瘤细胞在免疫组织化验中不表达ER、PR和HER2。
4. 预后:由于没有可靶向治疗的分子靶点,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通常较差,病人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然而,一些病人对放疗和化疗的反应很好,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对病人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中医证型分析中医认为,乳腺癌是由于气血不畅,湿热内蕴,瘀血凝滞,虚实夹杂所致。
因此,当医生诊断出三阴性乳腺癌后,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舌象脉象,可以根据中医证型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中医证型分析:1. 湿热毒结型:表现为胸满、红肿疼痛、乳头溢液、便秘、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2.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乳房胀痛、结节硬块、皮肤皱褶、月经不调、舌质紫暗、脉涩。
3. 虚实夹杂型:表现为乳房坚硬、结节明显、皮肤变硬、乳头内陷、月经不调、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脉沉滑或细数。
综上所述,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型分析都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认真分析。
及早发现、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全面的中医辅助治疗,能够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家庭的负担。
乳腺癌分型、预后与治疗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学习体会,仅供读者参考。
谬误之处欢迎指正,但诊疗应以正规大医院医疗文书为准,以免延误病情。
一、病理分型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乳腺癌的国际组织学分类。
1983年我国乳腺癌病理工作者根据国内情况,制定了国内乳腺癌分类方法。
国内分类WHO分类1、非浸润性癌 1、非浸润性癌(1)导管内癌(1)导管内癌(2)小叶原位癌(2)小叶原位癌2、早期浸润癌 2、浸润性癌(1)导管癌早期浸润(1)浸润性导管癌(2)小叶癌早期浸润(2)以导管内癌为生的浸润性导管癌3、浸润性特殊型癌(3)浸润性小叶癌(1)乳头状癌(4)粘液腺癌(2)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5)髓样癌(3)小管癌(高分化腺癌)(6)乳头奖癌(4)腺样襄性癌(7)腺管癌(5)沾液腺癌(8)腺样襄性癌(6)大汗腺样癌(9)分泌型[幼年型]癌(7)鳞状细胞癌(10)大汗腺癌(8)乳头派杰氏病(11)化生性癌4、浸润性非特殊型癌①鳞状细胞型(1)浸润性小叶癌②梭形细胞型(2)浸润性导管癌③软骨和骨型(3)硬癌④混合型解读:一般来说,浸润性乳头状癌、髓样癌、粘液腺癌、腺样囊腺癌、大汗腺癌、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较差。
二、基因分型2000年,Peron和Sorlie等利用基因微阵列分析技术将乳腺癌分成5型。
1、Luminal A 型(乳腺腔内A型)2、Luminal B 型(乳腺腔内B型)3、HER-2 HER-2 过表达型4、Basal-like 基底样型5、Normal-like 正常细胞样型解读:Luminal型。
LuminalA型(ER+PR+Her-2-)和LuminalB型(ER+PR+ Her-2+)占乳腺癌的三分之二,50岁以上常见。
A型中ER+、PS2、BCL-2也多呈阳性,预后较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
B型中ER+、PR+、Her-2(+)都是阳性者,用TAM(他莫昔芬)效果不好,但Als(芳香化酶抑制剂,现指第三代,常见的是来曲唑)更好。
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5类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可以将乳腺癌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种等级划分有助于医生确定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方案,并且对于了解乳腺癌的预后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有五类,即I、II、III、IV和V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类乳腺癌的特点和病理学表现。
第一类乳腺癌:I类乳腺癌一般指的是T1N0M0期的早期乳腺癌,也称为原发癌。
它具有以下特点:病灶大小较小,一般直径不超过2厘米;淋巴结无转移;无远处转移。
在病理学上,I类乳腺癌通常表现为肿瘤细胞有限,形态规整,核分裂少,且无侵袭性生长的特点。
这些特征使得I类乳腺癌具有较为良好的预后,并且通常对单一治疗方式(如手术切除)有良好的反应。
第二类乳腺癌:II类乳腺癌一般指的是有一定转移倾向的乳腺癌。
II类乳腺癌可再分为IIa和IIb两个子类。
IIa型乳腺癌具有以下特点:肿瘤直径较大,通常大于2厘米;淋巴结无转移;无远处转移。
在病理学上,IIa型乳腺癌与I类乳腺癌相比,肿瘤细胞数量增多,核分裂活跃,有轻度的侵袭性生长倾向。
IIb型乳腺癌与IIa型相比,除了具有较大的肿瘤直径外,还可能存在轻度的淋巴结转移。
对于II类乳腺癌,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类乳腺癌:III类乳腺癌一般指的是存在远处转移的乳腺癌。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通常已经进展到晚期,并且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侵袭性生长能力。
在病理学上,III类乳腺癌的肿瘤细胞数量众多,核分裂活跃,具有更高的恶性程度。
对于III类乳腺癌,常采用综合治疗方式,以控制病情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第四类乳腺癌:IV类乳腺癌一般指的是存在远处转移且转移较为广泛的乳腺癌。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已经达到了晚期,通常对治疗反应不佳,并且预后较差。
对于IV类乳腺癌,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目标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乳腺癌分期治疗方案及预后一.预后因素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除了和肿瘤的分期有关外,还和以下的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雌激素受体。
该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可以用激素治疗,其预后较好。
2.孕激素受体。
该受体阳性的乳腺癌也可以用激素治疗,其预后也较好。
3. Her2过于表达。
Her2过于表达的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
然而,现在有一种非常有效的药,专门用来治疗Her2过于表达的乳腺癌。
4.组织分级。
一级乳腺癌恶性程度最低,二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三级乳腺癌恶性程度最高。
5. Oncotype DX (1)。
通过基因分析,把雌激素受体阳性,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种。
低危,甚至中危的乳腺癌不需做化疗,而高危乳腺癌应做化疗。
二.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十分复杂,最终治疗方案不仅取决于乳腺癌的分期和预后因素,还应考虑病人的自我意愿。
(一)无远处转移性乳腺癌(I,IIA,IIB,IIIA,IIIB,IIIC期)1. 手术手术分为两种:肿瘤包块切除和乳房全切。
前者的优点在于保留乳房,但术后须作放疗。
如病人不想作放疗,或乳腺癌包块太大而难以保留乳房,可作乳房全切。
就疗效而言,肿瘤包块切除再加放疗和乳房全切是一样的。
2. 化疗并非所有乳腺癌病人在手术后都需做化疗。
一般而言,如乳腺癌小于1厘米,并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通常不需做化疗。
但如乳腺癌超过1厘米,尤其是超过2厘米,组织分级二级或三级,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皆为阴性,有Her2过于表达,病人为年轻女性,应考虑做化疗。
很多肿瘤科医生利用网站来预测乳腺癌复发的可能性及手术后进一步治疗的益处。
如有条件,Oncotype DX的结果也会帮助决定病人是否需要做化疗。
除非有特殊禁忌症,所有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人都应作化疗。
(1)如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为多柔比星(Adriamycin,Doxorubicin)加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ytoxan,CTX),又简称AC。
乳腺癌分级标准
乳腺癌的分级标准通常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转移和肿瘤是否有远处的扩散转移来进行分期。
以下是具体分级:
0期:原位癌,如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微小浸润性癌。
原位癌手术后不需要化疗,可以选择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Ⅰ期:肿瘤小于两厘米。
Ⅱ期:肿瘤大小小于五厘米,且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的肿大,胸壁组织没有被侵犯。
Ⅲ期:肿瘤瘤体侵犯胸壁组织,但是肿瘤没有向远处脏器的转移。
Ⅳ期:肿瘤有向远处脏器或者组织的转移。
除了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外,分级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脉管内癌栓、手术切缘情况等。
组织学分级也是重要指标,分为I级(分化好),Ⅱ级(中等分化),Ⅲ级(分化差)。
每项指标按1~3分逐级递增,分级越低,预后越好。
大部分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是II级或III级。
乳腺癌的四个分期及治疗方法解析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四个分期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解析。
第一阶段:早期乳腺癌早期乳腺癌指的是肿瘤仅限于乳腺组织,未侵入淋巴结或其他部位。
这个阶段的乳腺癌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往往通过定期体检或乳腺X线检查才被发现。
针对早期乳腺癌,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放疗。
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乳腺保留手术或全乳切除手术来切除肿瘤。
乳腺保留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小且位置适宜的患者,能保留大部分正常乳腺组织,从而有助于维持女性的自尊和自信。
而全乳切除手术则适用于肿瘤较大或位置不适宜的患者,通过切除整个乳房来确保彻底切除肿瘤。
放疗是手术后常常进行的辅助治疗,通过使用高能量X线照射乳腺区域,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的风险。
放疗一般需要连续进行数周,但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放疗的副作用较小,可以有效地保护正常组织免受损伤。
第二阶段:局部晚期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癌是指肿瘤侵及周围组织或淋巴结,但尚未扩散到其他器官。
与早期乳腺癌相比,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复杂度更高,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手术切除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切除肿瘤和周围组织,尽可能地清除癌细胞。
但是,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由于肿瘤较大或位置复杂,常常需要进行更广泛的手术切除,包括切除乳房、淋巴结以及周围组织。
然而,手术仅仅切除肿瘤不能彻底消除癌细胞,因此需要辅助治疗手段。
放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同样重要。
放疗可以通过照射乳腺区域和淋巴结区域,杀灭残留的癌细胞,从而减少复发的风险。
与早期乳腺癌不同的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放疗时间可能更长,放疗的副作用也更明显,但合理的治疗计划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杀灭全身的癌细胞。
乳腺癌的分期标准是什么文章目录*一、乳腺癌的分期标准是什么*二、乳腺癌的分期治疗原则*三、乳腺癌饮食如何分期调理乳腺癌的分期标准是什么1、乳腺癌的分期标准是什么1.1、第1期:肿块完全限于乳腺组织内,直径不超过2cm,与皮肤无粘连,腋窝淋巴结无转移。
1.2、第2期:肿瘤直径为3-5cm,与皮肤有粘连或无粘连,有一定活动度,腋窝有肿大淋巴结,但无融合趋势。
1.3、第3期:肿瘤直径超过5cm,与皮肤有粘连,或与胸肌有粘连,或穿破皮肤,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融合。
1.4、第4期:肿瘤广泛侵犯乳腺皮肤,或形成卫星结节,或与胸壁固定,或广泛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临床前期(亚临床期乳腺癌):临床上触及不到肿物,亦无症状,只能靠X线摄片发现。
2、乳腺癌分期生存率是多少2.1、第1期:肿瘤的大小在2厘米以下,腋窝淋巴结仍未受影响,癌细胞未扩散至身体任何地方。
第一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为80%~90%。
2.2、第2期:肿瘤大小在2~5厘米之内,或腋窝淋巴结已受影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仍未进一步扩散。
第二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为60%~70%。
2.3、第3期:肿瘤大小在5厘米以上,腋窝淋巴结已经受影响,但并无进一步扩散。
第三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为30%~40%。
2.4、第4期:包括任何大小的肿瘤,淋巴结通常已经受影响,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身体其他部分,即有远处转移。
第四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为小于10%。
3、乳腺癌的分期表现3.1、第1期乳腺癌:癌块≦2cm,没有扩散。
3.2、第2A期乳腺癌:指肿块﹤2cm,伴有淋巴结浸润或肿块﹥2cm而≦5cm,没有淋巴结浸润。
3.3、第2B期乳腺癌:指肿块﹥5cm,癌性肿块尚未浸润至腋下淋巴结或肿块﹥2cm而≦5cm,伴有淋巴结浸润。
3.4、第3A期乳腺癌:又称作高期乳腺癌,指肿块﹥5cm,癌性肿块已经浸润至腋下淋巴结或不论肿块多大,癌性肿块已经扩散至另一种组织或临近组织。
3.5、第3B期乳腺癌:乳腺癌分期3B期乳腺癌指不论肿块多大,已经浸润转移至皮肤、胸壁或者乳内淋巴结(局限于乳房之下和在胸腔里面)。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乳腺癌。
其病理特征为高度恶性、生长迅速、易于转移和侵袭。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TNBC对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其复发率和预后较为不利。
1. 病理特征TNBC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其组织学分级与非TNBC相似。
然而,TNBC有更多的高分级和高级别的组织学特征,如核分裂象、核多形性和凋亡,这些特征与其病理学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1.2 分子生物学特征TNB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十分复杂,其基因表达谱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存在巨大的差异。
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TNBC有更高的基因变异和蛋白质表达异质性。
其基因改变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
2. 临床预后2.1 复发率TNBC的复发率较高,特别是在治疗后的前2-3年内。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TNBC的5年复发率在30%到80%之间变化。
在三年内复发者中,有约70%的患者死于疾病的进展和转移。
2.2 生存期TNBC的存活期较短,5年生存率在60%以下。
它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有更高的局部复发率、更快的转移速度和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
虽然TNBC对治疗的响应较好,但其转移部位和复发部位通常不同寻常,如脑、骨骼等远处器官组织。
TNBC中缺乏分子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因此临床治疗主要是化疗和放疗。
与非TNBC相比,TNBC对化疗和放疗的治疗反应更强,但其转移和复发的风险较高。
因此,早期TNBC 患者的预后检测非常重要,包括病理学和分子学检测。
病理学检测主要是评估瘤的组织学分级、大小、转移和浸润性;分子学检测主要是针对TNBC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例如BRCA1基因、p53蛋白和PIK3CA基因等。
这些检测指标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TNB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乳腺癌类型,其病理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其他类型乳腺癌有所不同。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因素分析
郭士婷;宋晨;赵金波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15(036)024
【摘要】三阴性乳腺癌的定义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表达的一类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点.通常发生于绝经前的女性,发病年龄低,组织病理分级高,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易发生复发及远处转移,因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其预后较差.因此,研究其预后因素对指导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阐述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郭士婷;宋晨;赵金波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辽宁大连116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J], 梁奋莉;曹伟;李林瑞;王茁;王一理
2.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J], 严石
3.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J], 陈晓耕;林志武;柳燕;林镇和
4.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J], 刘剑仑;王日华;韦薇;杨华伟;蒋奕;黄真
5.术后首发肺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J], 尹海庆; 苏莉; 陈万贞; 张珂; 姚宝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肿瘤的分期及生存率乳腺癌发现时小于1厘米生存率在90%以上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心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乳腺癌又列为女性癌症的突出位置。
由于近年推出乳房专用的影像设备,使乳腺癌能早期发现,从而降低了死亡率。
虽然检查方法有了提高,但接受检查的人并不那么多,特别是早期接受检查的人更不普遍。
多数人是出了症状才去医院,这样往往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
乳腺癌是自己早期发现的癌症中比较可能的一种。
因此,一般建议年过30岁的女性应经常接受乳房触诊,特别是女性应学会自己触摸乳房,在每月月经结束后1周内定期触诊,可能发现异常。
据研究,自己检查争取能在小于5角硬币一半(1厘米)以前就发现,这样经治疗后10年生存率可在90%以上,20年生存率可在85%以上。
如果能定期接受专科医师触诊检查可以更早发现。
如此时发现,治愈率可达90%以上。
(所以早期发现乳腺肿物并不可怕)乳腺癌发病年龄在40岁后半期出现高峰,以后并不减少。
因此,40岁以后女性为了保护好你的乳房和生命,必须定期自己检查和接受专科医师检查,如果能每年进行一次乳房影像学检查更为理想。
如自己检查发现有半个5角硬币大小疙瘩,必须毫不迟疑地去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精确检查,配合乳房造影法,以否定或肯定是否存在乳腺癌和确定如何治疗。
临床分期:根据以上不同的TNM可以组成临床不同分期。
0期TisN0M0I期T1N0M0Ⅱa期T0N1M0;T1 N1*M0(*N1的预后同N0);T2N0M0 Ⅱb期T2N1M0;T3N0M0Ⅲa期T0N2M0;T1N2M0;T2N2M0;T3N1,2M0Ⅲb期T4,任何N,M0;任何T,N3M0Ⅳ期任何T,任何N,M1●第一期:肿瘤的大小在2厘米以下,腋窝淋巴结仍未受影响,癌细胞未扩散至身体任何地方。
●第二期:肿瘤大小在2~5厘米之内,或腋窝淋巴结已受影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仍未进一步扩散。
●第三期:肿瘤大小在5厘米以上,腋窝淋巴结已经受影响,但并无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