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吹泡泡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20 肥皂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作者吹肥皂泡的快乐。
2、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插图,查资料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插图,查资料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插图,查资料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活动】一、回顾课文,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0课《肥皂泡》,请回忆一下: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二、抓关键词,说清过程1、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勾画出相关语句。
(指名读句子)2、小声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再用自己的话讲讲吹肥皂泡的过程吗?注意把过程讲清楚(请1名同学讲讲,评价时提醒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句式)3、吹过肥皂泡的举手,请你告诉大家吹肥皂泡要注意什么?(预设:动作要轻,师:你是留心生活的人)板书:动作轻柔4、出示课件填空。
讲的时候把这几个词用进去,就能讲得更加清楚。
(指名讲)5、小结: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讲清动作和出现的现象,就能把过程讲清楚了。
用这样的方法自己练习讲一遍。
三、多种方法,理解句子1、你们自己吹泡泡的时候,阳光下的泡泡是什么样的?(生谈,师评价:你很善于观察)(板书:什么样)作者是怎样描述阳光下肥皂泡的样子的?(出示句子指名读)你能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猜猜“五色的浮光”是指什么吗?2、(出示课件)在字典中,“五色”指的是青黄赤被黑,后来泛指多种颜色;“浮光”是指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这里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3、(板书:轻清透明)(齐读词语)从这个词你能体会到肥皂泡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生谈,师评价:你很善于思考)4、(指名读句子)你读这个句子的时候,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谈,师评价:你很会读书)带着这样的画面,再读读这个句子。
2.《吹泡泡》课时练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óu xì jiāo ào cháo shī yuán rùn
()()()()
二、照样子,写词语。
又轻又圆
慢悠悠
三、请你用“先……然后……再……”写一句话。
四、课内阅读。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若(yòu ruò)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
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cuì chuì)弱的球儿,会扯(chě cě)得又长又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1.请用“\”画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浮光()的小球
3.这段内容描写了肥皂泡的什么?
《吹泡泡》课时练第二课时答案:
一、游戏骄傲潮湿圆润
二、又白又胖又大又圆又高又瘦
金灿灿红彤彤白花花
三、煮饺子时,先把水烧开,然后放饺子下去,再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捞出来吃了。
四、1. 画掉:yòu chuì cě
2. 五色玲珑
3.这段内容描写了肥皂泡的美丽和好玩。
《吹泡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一篇:《吹泡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吹泡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泡泡的美丽和神奇。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学习,本班同学对语文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大都喜欢语文,上课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后按时完成作业。
但亦有个别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上课不自觉,作业潦草,掌握知识与别人距离较大。
而三年级是同学们由低年级转向中高年级的重要阶段,所以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这节课,你又想要知道些什么呢?二、合作学习,感悟课文(一)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3—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
用你喜欢的符号在书中做上记号。
2、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二)学生自学,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1、学习第3、4自然段。
(1)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2)学习相关语句,感受制作肥皂水的有趣。
① 出示句子后,学生上台亲手制作肥皂水,感受做肥皂水的有趣,理解“和弄”和“粘稠”的意思。
②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制作的快乐。
(3)学习“吹泡泡”的语句,理解词语意思,体会作者用词正确。
① 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说说哪个动词用得好?②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吹泡泡的句子。
(4)指两名学生吹泡泡,其他学生观察泡泡,再说一说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的?①指名回答,并出示描写泡泡的句子。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为什么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呢?(其一,泡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做出来的,它使“我们”骄傲。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预习设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游戏的,在书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3.哪些句子写出了肥皂泡的美丽神奇?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1.以预习设置的1、2、3为内容交流。
2.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重点是学困生发言,中等生补充,优等生纠错总结。
二、预习反馈1.指名朗读课文。
预设:把课文读得很有感情较有难度。
后教:指导学生通过掌握朗读技巧、想象课文描写的内容,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以鼓励为主,先指出优点再指出不足。
2.小组代表汇报预习2。
预设:学生画出的句子不准确。
后教:提示学生如何理清条理,找出重点词句。
⑴作者在写吹泡泡时用到了哪些表示表示顺序的词语。
⑵文中的哪些词语准确的写出了玩游戏时的动作。
评价:根据回答的内容是否准确进行评价。
3.指名汇报预习3。
预设:学生能找出相关句子。
后教: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句子,知道作者为什么能把肥皂泡写的美丽神奇。
评价:根据答案的正确性评价。
三、自主探究:冰心奶奶和小伙伴为什么这么喜欢吹肥皂泡?(一)泡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使我们感到骄傲。
(二)因为泡泡是那么圆润、那么自在、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三)泡泡使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四、达标检测完成课后题2、3.。
3.《吹泡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阳山县实验小学谭美平一、设计理念本文是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是一篇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文章。
因此,教学中以学生的朗读为主要的手段。
通过读,品味文中语言的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之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吹泡泡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而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二、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把事物写得具体,写得清楚。
3.体会作者在描写肥皂泡时用词恰当、准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味文中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图片、课件五、教材课型:精讲课课时: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孩子们: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课件展示吹泡泡的图片)瞧!这是玩什么呢?学生回答:吹泡泡。
其实冰心奶奶小时候也喜欢吹泡泡,今天,我们一起来吹泡泡,重温一下冰心奶奶童年时的快乐时光。
板书:3.吹泡泡。
(二)感知课文学生欣赏吹泡泡的图片,听录音并说说图片中泡泡的形状和颜色。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了解吹泡泡的情景和过程。
(2)仔细观察泡泡的样子和吹泡泡的技巧。
(3)体会泡泡的神奇。
2.复习词语(学生齐读)。
和弄和弄四散纷飞光影凌乱玲珑娇软清澈透明软悠悠扇子扇动黏稠乱转脆薄散裂(三)感悟课文师:冰心奶奶能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得如此具体,那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1.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并找出制作肥皂水和吹泡泡的动词。
放、加、和弄、蘸、吹、提、扇师:吹泡泡看似是件简单的事情,其实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呢,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把泡泡吹起来的?2.用“先……然后……接着……”介绍吹泡泡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以上表示先后的词介绍吹泡泡的过程。
3.学生朗读课文第4段并说说冰心奶奶吹的肥皂泡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师:点评并板书清澈透明玲珑娇软五色的浮光光影凌乱光丽的薄球颤巍巍4.朗读课文第5段并说说冰心奶奶希望肥皂泡飞到哪去呢?展开你的想象说说泡泡会飞到哪儿去?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20. 肥皂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儿时“吹肥皂泡”的过程,学会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词进行有序地表达;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3、体会作者“吹泡泡”时产生的美好想象,并展开想象,说说“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4、通过品读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儿时“吹肥皂泡”的过程,学会用连词进行有序地表达;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体会作者“吹泡泡时”产生的美好想象,并展开想象,说说“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在“吹泡泡”时产生的美好想象。
2、通过品读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朗读诗歌,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检测并再次巩固学生所学。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课《肥皂泡》的生字,读通了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老师屏幕上的这首诗,在这首诗里融入了我们这一课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谁愿意来挑战一下?(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中的“随机”功能指名学生回答)板书:(20、肥皂泡)2、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师:上节课通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请你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能把这三个关键词语准确地填入括号中,并把句子补充完整。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吹-做-想)(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二、感知中心,把握情感(精讲第1、2自然段)师:冰心奶奶小的时候最爱玩什么呢?生:默读第1、2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师引:第一个学习法宝: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
(学习法宝出示:抓关键词句)板书:(喜爱)三、精读感悟,练习表达(精讲第3自然段)师:冰心奶奶在童年时,是怎么吹泡泡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生: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利用小组合作,圈出吹泡泡的动词。
师:指名学生说出动词。
生:派学习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师:师读第3自然段,指名一学生上台根据老师的朗读拿教具(竹笔套管1支、小木碗1个、碎肥皂片若干等)做动作,感受作者儿时吹泡泡时的心情。
2.《吹泡泡》课时练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óu xì jiāo ào cháo shī yuán rùn
()()()()
二、照样子,写词语。
又轻又圆
慢悠悠
三、请你用“先……然后……再……”写一句话。
四、课内阅读。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若(yòu ruò)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
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cuì chuì)弱的球儿,会扯(chě cě)得又长又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1.请用“\”画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浮光()的小球
3.这段内容描写了肥皂泡的什么?
《吹泡泡》课时练第二课时答案:
一、游戏骄傲潮湿圆润
二、又白又胖又大又圆又高又瘦
金灿灿红彤彤白花花
三、煮饺子时,先把水烧开,然后放饺子下去,再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捞出来吃了。
四、1. 画掉:yòu chuì cě
2. 五色玲珑
3.这段内容描写了肥皂泡的美丽和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