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上皮组织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8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上皮组织一、实验目的⒈认识显微镜的构造⒉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⒊在显微镜下观察单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的组织结构二、实验材料:⒈显微镜⒉胆囊组织切片⒊食管组织切片三、实验内容与方法⒈光学显微镜的构造⒉观察上皮组织(续表)实验报告:⒈请标示显微镜的构造(10分)⒉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准确情况评分(40分)⒊添图(30分)⒋根据实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观察说出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10)(2)通过观察说出上皮组织的分类(10)实验二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一、实验目的:⒈通过观察说出血液的组成,能够辨认其中的各种细胞⒉通过观察区分三种肌纤维⒊通过观察描述多极神经元的形态二、实验材料:⒈血图片⒉疏松结缔组织铺片⒊平滑肌切片⒋骨骼肌切片⒌心肌切片⒍脊髓的横切片⒎食管组织切片三、实验内容与方法(续表)实验报告:⒈根据观察填出下列图片的名称(50分)⒉通过观察回答下列问题(50分)⑴血液的组成⑵三种肌组织的分布⑶结合教材写出神经元的分类实验三运动系统躯干骨、颅骨及其连结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说出躯干骨、颅骨的组成、名称位置2.在活体上指出:胸骨角、翼点、颈静脉切迹、肋弓、胸骨下角3.通过观察说出胸廓的组成、形态二、实验材料:⒈人体骨架标本。
⒉股骨、跟骨和顶骨的剖面标本。
⒊脱钙骨和煅烧的骨标本。
⒋全身分离骨⒌新生儿颅骨三、实验内容与方法(一)骨的构造及理化特性⒈骨的构造⒉骨的理化特性观察脱钙骨和煅烧的骨标本。
(二)全身骨1.躯干骨⑴组成⑵胸廓⒉颅骨⑴组成⑵颅的整体观实验报告:⒈全身骨骼填图(60分)⒉回答问题(40分)⑴躯干骨的组成⑵胸廓的组成实验四四肢骨及其连结、全身肌第一部分:四肢骨及其连结一、实验目的:⒈通过观察说出四肢骨的组成、名称、位置⒉通过观察说出肩、肘、髋、膝关节的组成⒊骨盆的组成、形态⒋在体表触摸髂前上棘、髂结节、耻骨联合、耻骨结节、大转子、内踝、外踝、鹰嘴、膑韧带。
第五章基本组织第一讲上皮组织学习要点:上皮组织的特点、功能及分类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腺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一、理论: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的特点是:细胞多且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无血管和淋巴管,但常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分布;具有明显的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排泄和感觉等功能。
上皮组织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等。
(一)被覆上皮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根据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数和细胞形态,可将被覆上皮分为以下7种上皮(见表5-1-1)。
表5-1 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其主要分布内皮:心脏、血管及淋巴管的腔面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胸膜、腹膜及心包膜的表面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上皮单层上皮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及肾小管上皮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的腔面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等的腔面复层扁平上皮复层上皮角化的:皮肤的表皮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男性尿道等的腔面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等的腔面1.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由一层很薄的扁平细胞构成,表面观,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互相嵌合,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垂直切面观,细胞核椭圆形,细胞质很薄,只有含核的部分略厚。
上皮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液、淋巴液流动,或便于内脏器官活动。
单层扁平上皮包括内皮和间皮。
2.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细胞构成,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垂直切面观,细胞大致呈正方形,核圆,居中(图5-1-1)。
此种上皮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图5-1-1 单层立方上皮模式3.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由一层棱柱状细胞构成,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垂直切面观,细胞呈柱状,核椭圆,靠近细胞基底部。
典型多媒体课件简介一、形态学实验——上皮组织【教学目的】掌握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根据上皮组织的分类原则,在光镜下掌握鉴别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
注意各类上皮在结构、分布和功能方面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1.组织切片与染色、上皮组织录像2.切片观察: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3.切片示教: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腺上皮4.实验报告:拍摄:单层柱状上皮(high power field)请标出柱状细胞的基底面,游离面,细胞质,细胞核,纹状缘(striated border)以及杯状细胞(goblet cell)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high power field)请标出柱状细胞,锥体型细胞和梭形细胞以及纤毛(cilium)二、机能学实验——家兔动脉血压神经体液调节本实验主要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等对动脉血压的作用及影响,课件介绍了动脉血压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方法和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动脉血压作为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及其相对恒定的调节原理和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1. 掌握颈总动脉插管术和动脉血压记录方法2. 观察神经(减压神经、迷走神经)和体液(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其机制及失血后代偿机制在调节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颈总动脉插管和实验观察,描记每一步骤的血压变化曲线;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及失血后的代偿机制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病原学实验——病毒学实验【实验目的】掌握病毒的概念、基本特点。
熟悉 病毒的形态、大小与测量单位。
病毒的结构:核酸、衣壳(病毒衣壳的构型)、包膜。
熟悉 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方式及复制周期(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
缺陷病毒与完整病毒颗粒的区别。
掌握 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及抗生素的耐受性,了解常用的化学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