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13课山羊兹拉特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6
山羊兹拉特
[美]艾萨克·什维斯·辛格
一、教学目标
1、概括小说的内容。
2、体会小说中人与羊的情感。
3、激发“对人、对动物、对社会”的爱心。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林清玄《咬舌自尽的狗》
二、梳理文章情节内容
1 - 4、开端:阿隆受命卖羊。
5 -10、发展:途中突遇风雪。
11-27、高潮:人羊相互救助。
28-33、结局:回家和谐相处。
三、问题设计
1、为什么要卖兹拉特?
2、兹拉特为什么又没有被卖?
3、暴风雪前后,阿隆一家对兹拉特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4、假若明年还贫穷,还卖不卖兹拉特呢?
四、活动设计
1、写出15—24段中,山羊“咩”的潜台词,并分角色朗读。
2、暴风雪前后,阿隆一家对兹拉特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3、自由发言:假若明年还贫穷,还卖不卖羊呢?羊———美——義——善——¥
五、板书设计
决定卖羊贫穷、无奈
人羊互助爱、博爱
人羊永伴感激、和谐
唤醒
人羊
爱。
13.山羊兹拉特师法自然向自然学习,就是要学习大自然的品德。
自然的品德是宽容、耐心、忍让,“厚德而载物”。
大地的胸怀是何等的宽广,恰如孔子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天何言哉?”向自然学习,就要承认和接受残缺。
大自然既是完美的,又是残缺的。
残缺是自然的特征之所在。
要让残缺成为一种美。
有残缺才有完美,断臂女神维纳斯就是一个象征。
完满无缺的美是不存在的。
顺应自然,静观自然,接受自然,从而与自然一体的精神,正是人与自然极重要的关系之一。
我们感叹的是,人类往往忘记了这一点,往往自作聪明,就像要给“混沌”凿出七窍的“悠”和“忽”一样,但最后的结果终逃不了自然界的惩罚,以混沌之死而告终。
恩格斯的一句话值得铭记:“人类往往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但是对这样的胜利,每一次大自然最后都惩罚了我们。
”如果我们能时时刻刻牢记这一点,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就会少受自然的“惩罚”。
相关链接一、作者介绍艾萨克·什维斯·辛格为美国作家。
1904年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祖父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长老。
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一切铸就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
1978年,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代表作《庄园》《卢布林的魔术师》等。
另外还有《撒旦在戈雷》《奴隶》《童爱》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卢布林的魔术师》,西方评论家说它是辛格最佳的长篇小说。
二、写作背景小说的时代背景很模糊,大概作者也正是要借助于这种背景不明确的写作描摹出人与动物之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这种情感可以超越任何时代的贫困和窘迫,成为一个物质困乏的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自主学习一、字音辨识1.生难字硝.皮匠( ) 戏谑.( ) 温驯.( ) 狞.笑( ) 游弋.( ) 雪橇.( ) 陀.螺( ) 凛.冽( ) 嬉.笑( ) 答案 xiāo xuè xùn nín ɡ yì qiāo tuó lǐn xī2.多音字捋⎩⎨⎧( )捋胡子( )捋虎须 号⎩⎨⎧( )怒号( )年号 答案 lǚ/luō háo/hào二、词语辨析1.温驯 温顺都是形容词,都含有“温和服从”之意。
《山羊兹拉特》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辛格其人其作2、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2、鉴赏小说中人与羊之间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对人、动物、对社会充满爱心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外国小说的学习兴趣。
重点:1、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2、感受小说中人与羊之间的情感难点:1、引导学生对人、动物、对社会充满爱心;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A.导入设计:当关羽麦城被杀之后,赤兔马放弃生存之希望,绝食而死当项羽被困乌江之后,乌骓放弃逃生之机会,并肩而死;当《神话》中的蒙毅被敌追杀之际,被猛箭刺穿心脏的黑风依旧奋死奔驰,尽忠而死;这是动物对人感人肺腑的情意,情真真、意切切,有这么一头山羊在它身上也发生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只山羊,看看它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令我们感动的故事。
走进作者艾萨克·什维斯·辛格——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
曾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其中一次是奖给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的。
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故事往往以情感取胜。
1978年辛格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B.文本研习思路一、整体感知1、根据小说情节运行的模式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开端(1—4):阿隆受命卖羊发展(5—10):途中遇暴风雪高潮(11—27):难中相依为命结局(28—33):回家不再卖羊这样设计是为课堂上学生在讲的时候思路更清晰,避免语言的啰嗦,同时又能更快的把握整体故事情节。
2.生讲完老师总结一下:勒文家准备卖掉山羊兹拉特,在卖羊路上遭遇了暴风雪,阿隆和山羊兹拉特相依为命,互相帮助,患难与共,他们战胜了暴风雪并安全回家,勒文家不再卖羊并把山羊兹拉特当作一个家庭成员。
二、设置问题,导引到情感是情节运行的推动力3、提问:山羊兹拉特为什么将被卖掉?学生答:第2自然段:①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②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4、提问:是什么改变了兹拉特被卖的命运?学生回答预设:可能会讲是暴风雪;可能会讲是暴风雪中他们两者互相救助,患难与共增加相方的情感。
《山羊兹拉特》教学设计安吉县高级中学李作媛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传递情感的方式,体会其作用。
2.学会赏析文本情感的蓄势待发与节制教学难点学会理解小说情感的“蓄势待发”与“节制”教具:PPT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呈现“善、养、祥、美”,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字是否有共同点。
这几个字的共同点是都有羊,且意思都是美好的。
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是祥瑞的意思。
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羊,成语中就有三羊开泰,广州甚至把城市命名为“羊城”。
那么,外国人对羊的印象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山羊兹拉特》,让我们一起看看辛格笔下的山羊兹拉特,是不是和我们中国人眼中的山羊一样,善良,温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全文感知请同学们根据ppt的提示,完成课本情节的梳理。
PPT根据故事情节,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四字短语开端(1-4 ):阿隆_________发展(5-10):途中_________高潮(11-27):难中_________结局(28-33):回家__________请同学们思考,并且回答问题。
设计意义: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对全文有一个把握,同时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人要从卖羊到最后与羊的和谐相处。
思考:我们从选择卖羊到最后与羊和谐相处,是因为什么呢?是经济缓解了么,还是因为其他因素?学生预设回答:因为爱,因为山羊救了阿隆,所以全家人感激兹拉特。
引导学生思考情感的蓄势待发。
三、深入文本,体会细节从卖羊到与羊和谐相处,是因为有一个暴风雪的契机,所以今天我们深入这场暴风雪,一起看看这里有什么细节能够打动你,请同学们用笔圈一圈画一画,同时交流讨论。
(同学们思考、探讨)学生的预设答案:(一).“一会儿下起了冰雹,一会儿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下得很大,来得很迅猛,第7段“整个大地顷刻被大雪覆盖”。
1.同学们齐声朗读。
2.老师点评,同时点拨阿隆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迷路了,他进退两难,手脚鼻子都冻麻了,而兹拉特呢,“再也走不动了”,在他们之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被活活冻死。
山羊兹拉特画孔雀一个国王听说有一位画家擅长水粉画,有一天,他特地去造访那位画家。
“请你为我画一只孔雀。
”国王要求说。
一年后,他再次登门造访画家:“我订购的水粉画在哪儿?我曾经要你为我画一只孔雀。
”“你的孔雀就要画好了。
”画家说。
他拿出了画纸,不一会儿工夫就画出了一只美丽鲜艳的孔雀。
国王很满意,但是价钱却使他吃惊:“就那么一会儿工夫,你看来毫不费力,唾手可得地就画成了,竟要如此高的价钱?”于是画家领着国王走遍他的房子,每个房间都放着一堆堆画着孔雀的画纸。
【哲理启发 成功的背后必然是辛勤的付出,没有人能够不劳而获。
每一次成功表现的背后其实都有无数次血汗的付出和不断地努力。
[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奶酪.( ) 戏谑.( ) 陀螺..( )( ) 雪橇.( ) 脚趾.( ) 凛冽.( ) 狞.笑( ) 苍穹.( ) 【答案 lào xuè tuó luó qiāo zhǐ liè nín ɡ qión ɡ2.多音字埋⎩⎨⎧( )埋藏( )埋怨 干⎩⎨⎧( )干净( )干练扎⎩⎨⎧()挣扎()扎啤( )包扎 薄⎩⎨⎧( )薄饼( )薄酒( )薄荷【答案 mái mán ɡān ɡàn zhá zhā zā báo bó bò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拥bào ( )bào ( )答 ⎩⎨⎧tiǎn ( )盘子shì( )犊情深 ⎩⎨⎧欢tén ɡ( )tén ɡ( )蔓 ⎩⎨⎧温xùn ( )xùn ( )诫 ⎩⎨⎧贪lán ( )fén ( )烧fàn ( )文 ⎩⎨⎧干zào ( )急zào ( )zào ( )音【答案 抱 报 舔 舐 腾 藤 驯 训 婪焚 梵 燥 躁 噪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犹豫·迟疑①环卫女工张春园毫不 ________(犹豫/迟疑)地冲上去,把老人扶了起来并拨打了报警电话。
[新课入门须知][作者档案]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其中一次是奖给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的。
1978年获得诺贝辛格凭借长篇小说获得声誉,但他本人和评论界更认同他的短篇小说。
他认为短篇作品可以倾全力精益求精,调节自如。
《山羊兹拉特》虽然并不能全面反映他短篇创作的风貌,但在如何将情感作为叙述的核心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它这方面,无疑接近了作家的某种理想。
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模糊,大概作者正是要借助于这种不明确的背景来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它可以超越任何时代的贫困和窘迫,成为一个物质匮乏的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一、读准字音1.单音字(1)奶酪.(lào) (2)戏谑.(xuè) (3)堆.积(duī) (4)雪橇.(qi āo) (5)苍穹.(qiónɡ) (6)游弋.(yì) (7)陀.螺(tuó) 2.多音字(1)埋⎩⎪⎨⎪⎧埋.藏埋.怨 (2)呱⎩⎪⎨⎪⎧ 呱.呱叫ɡ呱.呱而泣ɡ (3)干⎩⎪⎨⎪⎧ 干.净ɡ干.练ɡ (4)扎⎩⎪⎨⎪⎧ 挣扎.扎.啤包扎.(5)薄⎩⎪⎨⎪⎧ 薄.饼薄.酒薄.荷 (6)号⎩⎪⎨⎪⎧ 怒号.号.码 二、写准字形1.⎩⎪⎨⎪⎧ 抱怨报答 2.⎩⎪⎨⎪⎧ 舔东西舐犊情深 3.⎩⎪⎨⎪⎧ 欢腾藤蔓 4.⎩⎪⎨⎪⎧ 温驯训诫5.⎩⎪⎨⎪⎧ 贪婪焚烧6.⎩⎪⎨⎪⎧ 干燥急躁噪音三、用准词语1.词语辨析(1)几乎 简直(1)进退两难:进退都不好,形容处境困难。
(2)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
一、了解行文脉络山羊兹拉特⎩⎪⎨⎪⎧⎭⎪⎬⎪⎫开端:节前决定卖羊发展:卖羊途中遇暴风雪高潮:风雪中相互救助结局:最终安全回家双向情感人畜之爱 二、赏析文本指要1.硝皮匠为什么要卖掉山羊兹拉特?全家的反应是怎样的?这些叙述有什么作用?[提示][提示] 天气恶劣、自然环境的突变,改变了山羊兹拉特的命运,进而影响到小说情节的发展,从而成为这篇小说中极具结构性的要素。
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歉收(qiàn) 温驯(xùn)戏谑(xuè)双膝(qī)B.雪堆(zuī)捋胡子(lǚ)苍穹(qióng)游弋(yì)C.雪橇(qiāo)顷刻(qǐng)呱呱坠地(guā)牲畜(chù)D.薄荷(bò)撮合(cuō)怒号(háo)引吭高歌(háng)项,“膝”应读“xī”;B项,“堆”应读“duī”;C项,“呱”应读“g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起先,阿隆还以为又要下雨了,可没想到下起冰雹来。
不一会儿,冰雹竟又变成了沸沸扬扬的雪。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科学上的一些概念有时很难界定,更难准确地定义,所以人们感叹科学术语至当无易。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项,“沸沸扬扬”多形容议论纷纷。
B项,“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
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笔意流畅或文艺作品表达详尽透彻。
C项,“至当无易”,最为恰当,不能作任何改变。
以上三项均与语境不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故事以小说的形式展开情节,暴风雪好像是特意来阻止这次动物不义的举动,从而保全了一个即将老去但仍有感情的可爱的生命。
虽然山羊不通人语,但仍能与人进行心灵的沟通。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项,介词残缺,应改为“这次对动物不义的举动”。
《山羊兹拉特》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把握小说的情节及其主题3体会并探究小说的情感【重点难点】1把握小说的情节及其主题2体会并探究小说的情感【学法提示】预习法、朗读法、比赛法、探究法【学习准备】预习课文,查清字词典,弄清陌生字词的音与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课前预习1.预习全文,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2.给陌生字词注音3.查字典弄懂陌生词语的意思第二部分课堂学习1.请给下面加横线词语注音。
硝( )皮匠温驯( )冰雹( )谑( ) 草垛( )游弋( ) 咩( ) 雪橇( )陀螺( )( ) 羊圈( )2.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3.请最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4.你认为最为感人的段落或片段是哪一段,请有感情地朗读并简要阐明理由。
5.假如山羊会说话,他会说什么呢?6.山羊被卖之前与历经暴风雪回家后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第三部分课后温习咬舌自尽的狗□林清玄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
”我说。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一个养狗的痛苦经验: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开了一百多公里,放到中部的深山。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经过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有人用力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形容枯槁,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
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讶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把狼狗装入布袋,再次带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流溢出来。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山羊兹拉特(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一组是( )A.一撮.胡子(zuǒ)冰雹.(báo)暖和.(huo) 露.头角(lòu)B.游弋.(yì) 咩咩.(miē)牲畜.(chù) 双膝.(xī)C.雪橇.(qiāo) 羊圈.(juàn)倔强.(jiàng) 犄.角(jī)D.硝.皮匠(xiāo) 陀.螺(tuó)栖.身(qī) 嚼.着(jiáo)解析:选A A项,“露”应读l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覆盖犹豫倾刻泪流满面B.干燥蜡烛凛冽文丝不动C.牲畜温驯惊讶嬉笑玩耍D.欠收盘旋贪婪芳草青青解析:选C A项,倾—顷;B项,文—纹;D项,欠—歉。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两项是( )A.超豪华品牌达芬奇家居的“假洋鬼子”事件最近闹得纷纷扬扬....。
B.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反恐策略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的阶段。
巴基斯坦需要美国的支持来抵抗塔利班分子,同时避免印度在阿富汗的势力越来越大,对自己产生威胁。
C.最近很多媒体指出,以色列之所以敢在加沙“大开杀戒”,滥杀无辜,其根源是美国的一味袒护,甚至是暗送秋波....。
D.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免疫力,但初学者在牛刀小试....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E.经验主义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的感性认识,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而忽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解析:选BE A项,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
使用对象不当,应改为“沸沸扬扬”。
B项,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使用正确。
C项,暗送秋波:指男女暗中眉目传情,也指暗中与敌人或其他社会关系勾结。
与语境不符,此处应为“暗中支持”。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
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小说《山羊兹拉特》以勒文家想卖山羊兹拉特到最终把山羊兹拉特当做一个家庭成员的故事,传达出超越人畜之界的深厚友谊。
小说的结局其乐融融、皆大欢喜。
山羊的品格为它赢来了人们的敬重与友爱,也为它赢来了与人平等的生命权利。
这篇小说让我们感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深深地感受到了和谐的真正意义。
巴尔扎克说:“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
”民间谚语:“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神父在坚强隐忍的母亲面前也汗颜了,母爱战胜了道德,这种感情超越时空,一个被人唾弃的小偷,在他们的母亲那里找到了尊严,只有博大的母爱才使她面对道德舆论的时候依然一如既往地表现自己的母爱。
马尔克斯非常善于塑造母亲形象,她们都勤劳能干,有清醒明智的思维,有作为一位母亲的高贵尊严和对事物的敏感准确的判断力。
马尔克斯把“母亲”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为“母亲”是人类存在的本源,是生命意义的所在,是土地、国家、民族的象征,是拉丁美洲存在的象征。
学习本单元,一要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如揣摩《山羊兹拉特》中山羊的内心情感流程,锻炼想象能力,体会《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母亲与神父面对“小偷”时的不同态度和反应,提高在写作中处理情感的认识;二要把握小说的情感要素及其与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
第13课山羊兹拉特对应学生用书P63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奶酪.(l ào ) 2.温驯.(x ùn ) 3.戏谑.(xu è) 4.凛.冽(l ǐn ) 5.棉絮.(x ù) 6.咩.咩(mi ē) 7.脚趾.(zh ǐ) 8.苍穹.(qi óng ) 9.游弋.(y ì) (二)多音字 1.薄⎩⎨⎧薄.饼(b áo )单薄.(b ó)薄.荷(b ò)2.旋⎩⎨⎧盘旋.(xu án ) 旋.风(xu àn )3.呱⎩⎨⎧呱.呱叫(gu ā)呱.呱而泣(g ū)4.扎⎩⎨⎧挣扎.(zh á)扎.啤(zh ā)包扎.(z ā)二、写准字形1.⎩⎨⎧ qi àn (歉)收qi ān (谦)虚 2.⎩⎨⎧ti ǎn (舔)东西sh ì(舐)犊情深 3.⎩⎨⎧ 温x ùn (驯)x ùn (训)诫 4.⎩⎨⎧ q ǐn ɡ(顷)刻q īn ɡ(倾)斜 5.⎩⎨⎧冻ji ān ɡ(僵)边ji ān ɡ(疆)6.⎩⎨⎧贪l án (婪)f én (焚)烧三、用准词语 1.信任 信赖1.进退两难:进退都不好,形容处境困难。
2.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对应学生用书P63美国犹太裔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简历: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犹太裔作家。
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
受哥哥的影响,违背父命,走进了华沙犹太人文学界,1935年迁居美国纽约。
15岁开始文学创作。
在创作上,他尊重传统,又吸收了意第绪文学中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作品:《莫斯卡特一家》《庄园》《农庄》《撒旦在戈雷》《卢布林的魔术师》《奴隶》《仇敌,一个爱情故事》《童爱》等。
评价: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1978年,由于“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人与动物的亲情本小说选自《外国儿童文学名作导读本》,小说的时代背景模糊,大概作者也正是要借助于这种背景不明确来写作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它可以超越任何时代的贫困和窘迫,成为一个物质匮乏的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这篇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阿隆与山羊兹拉特经历了一场暴风雪之灾,在患难中共同救助得以保全性命。
故事朴实,不加任何修饰,但读后却令人震撼。
人的本性,动物的善良,人与动物之间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和谐共处、患难与共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这里只有真挚的情,只有融洽的爱,而不再有动物与人的区别。
故事以小说的形式展开情节,简单明了,即以暴风雪为不卖山羊的转机。
暴风雪好像是天意的安排,特意来阻止这次对动物不义的举动,从而保全了一个即将老去但仍有感情的可爱的生命,于是患难中的相互救助与依赖,再次演示了人与动物的温情。
山羊兹拉特赏情节1.硝皮匠为什么要卖掉山羊兹拉特?全家的反应是怎样的?这些叙述有什么作用?[明确]2.试揣摩山羊内心的情感流程。
[明确]开始时,兹拉特一无所知,它一如既往地表达着对主人的信任。
“还是像往常一样,显得那么温驯那么可亲”“舔着阿隆的手”“对主人充满信任”,因为“它知道,主人每天喂它,从不伤害它”。
在刚刚被阿隆牵着走上一条完全陌生的路时,老山羊兹拉特心中交织着信任与怀疑。
“才觉得有点奇怪”“它用疑问的目光,似乎在问”“它好像又想通了”“不过”等词句曲折细致地呈现了它的这种心态。
天气骤变,大雪纷飞,兹拉特并不感到担忧。
当在雪里越陷越深时,它又有了疑问。
在草堆中吃饱后,似乎又恢复了对主人的信任。
把奶给阿隆吃,以看似简单的“咩——咩——”声从情感上慰藉了处于孤独中渴望交流和关爱的阿隆。
回到家后,它成为阿隆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从而使情感力量战胜了物质贫困的威胁。
赏人物小说中的阿隆和兹拉特是怎样的形象?[明确]赏环境试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主要起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突变最终改变了山羊的命运,进而影响到小说的情节发展,从而成为这篇小说中极具结构性的一个要素。
风雪中的相依为命注定要将兹拉特的重要性突出出来,使它成为阿隆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从而使得情感力量战胜了物质贫困的威胁。
因为天气变得寒冷,“村民们重又需要硝皮匠勒文来帮忙”,家庭的贫困状况因此得以缓解,这不妨视为大雪给勒文家带来的好运。
赏语言试分析下列语言现象的表达效果。
[明确]1.试分析小说张弛有度的拟人叙述。
[明确] 小说把山羊兹拉特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动物来描写,作者笔下的山羊兹拉特显得那样的单纯和宽容,仿佛就是当地农民的真实写照,文章也显得趣味横生。
对山羊拟人化叙述,张弛有度。
如在跟阿隆的对话中,虽然人羊不能互通,可也写得有情有义。
这样一来,整篇文章就既有童话的趣味,又显得真实可信,可谓分寸极巧。
2.试分析小说中的巧合艺术。
[明确] 小说借助巧合法以突然遭遇暴风雪作为兹拉特没有被卖的转机。
兹拉特的命运瞬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草堆里的奇遇也给全文增添了神秘色彩。
但这一切都突出了和谐与爱的主旨。
巧合法的使用使小说简单明了的同时又曲折有致。
[探究争鸣]这篇小说凝聚着作者对人间深情的强烈关注,可以看成是一则具有象征意味的寓言。
有人认为本文中的风雪具有象征意义,还有人认为山羊具有象征意义,也有人认为“草垛里的三天三夜”有象征意义,你怎么看?观点一:风雪具有象征意义。
文中的风雪突然而至,猝不及防,象征着生命中不期而至的危机、挫折、打击等。
小到考试失利、工作不顺、感情受挫;大到亲人去世,生活失去目标,遭遇战争、疾病、灾难等。
观点二:山羊兹拉特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它象征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现实中,弱势群体只能以自己微弱的声音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以更加珍惜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不要忽视了他们,因为他们也是很重要的。
(时间:40分钟满分:51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一组是()A.一撮.胡子(zuǒ)冰雹.(báo)挣扎.(zhá) 露.头角(lòu)B.游弋.(yì) 咩咩.(miē)牲畜.(chù) 双膝.(xī)C.雪橇.(qiāo) 羊圈.(juàn)倔强.(jiàng) 犄.角(jī)D.硝.皮匠(xiāo) 陀.螺(tuó)栖.身(qī) 嚼.着(jiáo)解析:选A A项,“露”应读l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覆盖犹豫倾刻温驯可亲B.干燥蜡烛凛冽文丝不动C.脚趾奶酪惊讶嬉笑玩耍D.欠收盘旋合奏芳草青青解析:选C A项,倾—顷;B项,文—纹;D项,欠—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董卿离职央视一事被传得纷纷扬扬....,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董卿终于给出了答复。
她说此去美国学习深造,一年后还会回来继续在央视任职。
B.往年,春节后一段日子,是礼品回收市场的黄金时段。
但记者日前暗访省城多家礼品回收店后发现,今年春节后高档烟酒回收生意已然今非昔比....,极不景气。
C.如果说,2013年买房还像是买白菜一样简单的话,2017年买房则是进退两难....。
对于购房者来说,买房置业似乎成为一个纠结的话题——买房怕降价,不买房怕涨。
D.“8·16”特大洪水灾害发生后,全市各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我们也要响应号召,鼎力相助....。
解析:选C A项,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飘落的样子。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应改为“沸沸扬扬”。
B项,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
多指形势、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积极的变化,含褒义。
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C项,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使用正确。
D项,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②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③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④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⑤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⑥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A.①④⑥②③⑤B.②③④⑥⑤①C.③④⑥②①⑤D.⑤③②④⑥①解析:选D根据语境,从横线前的“不仅仅”来看,句⑤中的“更”承接上文比较合适,然后接③②④,这比较容易看出来,最后以⑥①结尾。
二、阅读鉴赏(33分)(一)课内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5~8题。
大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