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污染和食物中毒检验样品及采样方法表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
食品采样原则与方法采样一、现场快速检测采样注意要点1 为了监测总体样品的安全卫生状况,应注意采样的代表性原则。
均衡地,不加选择地从全部批次的各部分随机性采样。
不带主观倾向性。
2 为了检验样品掺假、投毒或怀疑中毒的食物等,应注意采样的典型性原则。
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样。
如怀疑某种食物可能是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或者感官上已初步判定出该食品存在卫生质量问题,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采样。
3当检出阳性样品或不合格样品时,应考虑采样方法是否正确。
4 对检出的阳性样品或不合格样品,如需送实验室进一步确认,应按采样原则与采样数量送检。
二、采样原则1代表性原则:采集的样品能真正反映被采样本的总体水平,也就是通过对具体代表性样本的监测能客观推测食品的质量。
2 典型性原则:采集能充分说明达到监测目的典型样本,包括污染或怀疑污染的食品、掺假或怀疑掺假的食品、中毒或怀疑中毒的食品等。
3 适时性原则:因为不少被检物质总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为了保证得到正确结论应尽快检测。
4 适量性原则:样品采集数量应满足检验要求,同时不应造成浪费。
5不污染原则:所采集样品应尽可能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及包装型态。
所采集的样品不得掺入防腐剂、不得被其他物质或致病因素所污染。
6 无菌原则:对于需要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的样品,采样必须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一件采样器具只能盛装一个样品,防止交叉污染。
并注意样品的冷藏运输与保存。
7 程序原则:采样、送检、留样和出具报告均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各阶段均应有完整的手续,交接清楚。
8同一原则:采集样品时,检测及留样、复检应为同一份样品,即同一单位、同一品牌、同一规格、同一生产日期、同一批号。
三、采样数量1根据检测项目来确定采样量,既要满足检测项目要求,又要满足产品确认及复检的需要量。
2理化检测用样品采样数量:2.1总量较大的食品:可按0.5%~2%比例抽样;2.2小数量食品:抽样量约为总量的1/10;2.3包装固体样品:>250g包装的,取样件数不少于3件; <250g包装的,不少于6件。
食品样品采样规程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样品的采样。
2采样器具灭菌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吸管、广口瓶、剪子、开罐器等。
3样品的采集要求3.1采样必需留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
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工程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 0.5Kg 或500ml,但要根椐客户托付协议书中具体要求和该样品检测工程确定样品的具体采集数量。
原则上,样品采集送检后,由检验科据样品检测工程和客户托付协议书中具体要求对理化工程局部样品自行分检〔份〕。
其细菌学局部参照是否作留样处理的原则确定是否分检〔份〕。
3.2采样容器依据检验工程,选用硬质玻璃或聚乙烯制品。
3.3液体、半流体食品饮料,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他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
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
3.4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份分别实行局部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展几次混合,最终取有代表性样品。
3.5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工程要求分别实行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3.6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应依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 以上的包装理化不得少于 6 个,250g 以下的包装理化不得少于 10 个。
3.7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4 样品的采集在食品检验中,所采集的样品必需有代表性。
食品中因其加工批号、原料状况〔来源、种类、地区、季节等〕、加工方法、运输、保藏条件、销售中的各个环节〔例如有无防蝇、防污染、防蟑螂及防鼠等设备〕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生疏水公平均可影响食品卫生质量,因此必需考虑周密。
4.1样品种类样品种类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
大样系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局部取得了混合样品,小样系指做分析用的检样。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抽样数量和方法抽样数量应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并满足检验项目对抽样数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因为抽样的数量和规则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饮食品。
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
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装有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和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分别从下三层的不同部位取一些样本,然后按四分法取对角样本,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3)肉类、水产品和其他食品应根据分析项目的要求从不同部位取样或混合。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
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掺假食品和食物中毒样本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
从大量分析对象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样本作为分析样本,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
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
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
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
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它可以反映分析食品的整体成分、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在采样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