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348.57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一地理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叠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的变化B.距海远近的变化C.气温的变化D.降水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百年来自然环境变化最明显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海拔高度和距海远近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有变化但不明显,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但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故只有C项符合。
【2】在全球,这种变化最不明显的地区应位于()A.西西伯利亚平原B.亚马孙平原C.墨西哥高原D.埃塞俄比亚高原【答案】B【解析】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俄罗斯,属中高纬地区,全球气候变暖后气温上升明显,所以A错;亚马孙平原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即使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变化也不大,故选B项;墨西哥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虽纬度较低,但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变暖后气温变化明显,C、D不合题意。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变化;不同地区气温变化2.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某区域加工制造业重心转移示意图”。
我国吸引日本、韩国制造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条件便利B.自然条件优越C.工资水平较低D.劳动力素质高【答案】C【解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吸引国外企事业迁入,C对。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没有优势,A、D错。
自然条件不是影响企业迁入的主要因素,B错。
【考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近三十年来,制造业逐渐转移到A.英国一德国B.德国一美国C.东亚一拉美D.美国一日本【答案】C【解析】现代世界产业转移升级一般沿欧美到日韩再到中国东部地区、拉美现在开始向东南亚等落后地区转移。
故本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准确把握世界产业转移的路线、过程即可。
17世纪90年代,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世界产业中心开始了首次转移。
工业地域与产业转移核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⑵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区位选择时要考虑两 方面。
大气污染: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 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①考虑污染类型染类型 水源污染:远离水源地和城市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区②考虑污染程度轻度污染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近郊严重污染工业应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地方2.工业区位选择(1) 五种导向型工业类型导向类型工业特点工业布局原则 典例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 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产品加「或原料运输成本较咼工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 或产品运输成本较咼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家具制造业位因* 1:业区位悯传统E斷工业K业区选样 区位r 工业联系 i类里①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对某种工业区位的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只有一个,即主导因素。
②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③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⑵工厂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方法技巧】1.运用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1)在河流上游、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地区可布局自来水厂。
(2)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
(3)在煤、铁资源丰富地区,可布局钢铁工业,同时应考虑盛行风向、交通等因素。
(4)在棉花产区或市场广阔地区,可布局纺织工业。
(5)在甘蔗、甜菜产区可布局制糖工业。
(6)在钢铁厂附近可布局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工业联系较密切的部门。
(7)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在火电厂附近为利用粉煤灰可布局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
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从工业生产成本投入的角度加以判断,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
[最新考纲]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思维导图]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2.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导致产品成本差异。
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地方服务、生产组织和职工培训等的资金投入。
(3)市场因素市场饱和或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促使企业转移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提示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4 2016·全国文综乙卷,1~3 2016·全国文综丙卷,4~6 2015·海南地理,3~5以某类工业的转移为素材,对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进行设问。
以文字信息为主,图形提供辅助信息,多结合工业知识设置问题.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低。
考向一国内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2016·全国文综乙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一、产业布局影响因素识别从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对我国产业布局及变化的动态考察,识别区域产业布局及战略性调整影响因素。
重点从区域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体制因素和路径依赖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1.自然因素。
根据工业区位论和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先天因素。
自然资源禀赋就是指某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类产业的自然资源丰度及组合优势。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
在工业化初期,产业布局必将优先考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有优势的地方。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正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弱化。
2.社会经济因素。
根据现代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增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位势、人力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市场因子及生态因素、政治军事因素等。
其中经济位势是一种综合性质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由于集聚、辐射、增长能量强大的核心经济区或大城市或同等增长能量的经济区或城市的存在,某一特定地区或城市与这些地区或城市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的能量落差,或呈现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或呈现协调互动的互补关系,对区域产业布局影响很大。
3.体制因素。
资源禀赋只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各种资源怎样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却取决于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改革趋向深入,体制创新已经成为一项地区间产业竞争的关键增长要素。
4.科技因素。
科技是影响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产业布局形成与变动的推动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技革命导致产业革命,从而决定着产业布局。
在一定时期内,地区技术资源禀赋的差异影响地区的产业布局。
考点8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区域产业转移发生于国家内部,主要是由区域间资源优势差异而引起的产业转移,另外还有的是因区域之间存在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资金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广东将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向粤北、粤西、粤南地区转移,就是为了使广东省整体经济均衡发展。
2.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可分析如下:3.产业转移的规律(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2)产业转移的方向: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3.劳动指向型工业转移的特点劳动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丰富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也较大,致使工业区位也随着发生变化,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
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变高了,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
而原来的劳动指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技术指向型企业或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4.我国近十年来的产业转移(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产业转移的因素一、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1)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2)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1)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2)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3)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3.市场因素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第42讲产业转移新课标·内容要求新课程·素养要求新教材·对应节次2020年新高考·命题统计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选择性必修2]4.3天津卷第6、7题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因素具体影响劳动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市场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不断变化,因此产业承接地会发生变化政策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政策、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来吸引企业进驻其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易误辨析]产业转移仅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吗?提示产业转移的总趋势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但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部分企业为了利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或为了占领市场,也会将企业或企业的某些环节向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国际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2)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思考]为什么说国际产业转移会带来双赢?提示对发达国家而言,产业转移使其企业生产不断延续,延长了企业的生命力,使其获取了更多经济效益。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习题上海某公司是一家以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各类车用传动轴产品为主的公司。
该公司在上海、武汉、长春以及重庆等设立了生产工厂。
其中武汉、长春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较高,分别为当地多家汽车制造工厂提供其产品。
2020年疫情使得我国各地交通、物流受到限制,武汉许多工厂因此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
为能如期交付产品,该公司用卡车分批次把生产模具从武汉运输到长春,替代生产相关产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司在武汉设厂,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A.市场B.交通C.技术D.劳动力2.武汉的生产模具能快速转移,主要是因为()A.疫情期间市场对产品的迫切需求B.便捷的交通C.我国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D.相关部门的支持3.该公司的工厂多,却选择长春替代生产的原因是()A.长春的研发技术先进B.长春的生产条件类似C.转移到长春的成本低D.长春的工业基础雄厚【答案】1.A 2.D 3.B【分析】1.由材料“该公司在上海、武汉、长春以及重庆等设立了生产工厂。
其中武汉、长春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较高,分别为当地多家汽车制造工厂提供其产品”可知,该公司在武汉设立的是生产厂,为当地多家汽车制造工厂提供其产品,因此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市场因素,A正确;交通条件是影响因素之一,但由于是在武汉当地生产,直接供给当地企业,因此交通条件不是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B错误;设立的是生产厂,不需要设计、开发,因此不是主要考虑的技术因素,C错误;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较高,需要的劳动力较少,不是主要考虑劳动力因素,D错误。
故选A。
2.由材料“2020年疫情使得我国各地交通、物流受到限制,武汉许多工厂因此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
为能如期交付产品,该公司用卡车分批次把生产模具从武汉运输到长春,替代生产相关产品”可知,在疫情使得我国各地交通、物流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武汉的生产模具能快速转移,得益于相关部门的支持,用卡车分批次外运到长春生产,达到能如期交付产品的目的,D正确;不是疫情期间市场对产品的迫切需求,而是已经签好了合约的订单需要如期交付,A错误;疫情期间我国各地交通、物流受到限制,交通条件不便,B错误;和我国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无关,C错误。
产业转移及其影响聚焦考纲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主干体系命题之源1、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1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些资金,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要改善投资环境以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企业因为所生产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国外往往受到限制;企业为了摆脱诸多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办厂;4影响企业跨国转移产业的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是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合作;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由转移国际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家或地区;3、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要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生产营销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得到改善就业机会先国外转移,较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就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加工改变区域地理景观,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4、产业转移的总体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一般方向是为发达国家转移到欠发达国家;热点关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珠三角产业转移与升级;;;中国产业梯度转移“民工潮”成“民工荒”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B.钢铁工业C.石油化工业D.制糖工业2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资金密集型工业D.资源密集型工业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价格C.原料D.市场2、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根据下表资料判断美国的纺织服装业应先向哪个国家转移每小时工人工资国家20美元以上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14~18美元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色列2美元以下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A、日本B、加拿大C、墨西哥D、印度下图为某国一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某种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北京投资建厂;分析回答10—11题;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可能是A、自行车厂B、汽车制造厂C、彩色电视机厂D、手表厂4、选择在中国北京建厂的原因是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②水源、动力充足③劳动力价廉质优④市场前景广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中不包括:A、市场B、劳动力C、环境污染D、内部交易成本6、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下列的举措中哪个不是发展中国家当地提供的A、劳动力B、基础设施C、技术设备D、服务7、在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A、劳动力因素B、内部交易成本因素C、国际经济形势变化D、市场因素8、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使内部交易成本A、提高B、降低C、不变D、难以确定根据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把产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回答9、甲代表产业发展阶段中的A、开发期B、增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10、产品销售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衰退期B、成熟期C、增长期D、开发期11、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B、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C、处于甲阶段的产业应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D、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丁阶段的产业二、综合题12、图13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简图”,图14是两个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3图141填写图13中两个地区主要城市名称:甲;乙;丙;丁;2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提高,促进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3读图1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分析其原因;4图15是珠江三角洲三个代表“城市的工业结构图”;图15图中反映了该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采取哪些对策。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是影响企业跨国转移的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如下图)。
因素原因影响劳动力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很高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一国产品销往另一国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企业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2016•海南卷)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
据此完成1—3题。
1.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2.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3.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参考答案】1.C 2.C 3.B2.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看,一般产品附加值较小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对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影响不大,保留附加值较大的产业能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但对扩大市场占有率起的作用不大。
故选C。
3.相比长春基地,其他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历史比较短,并不具备科技优势。
成都基地位于我国内陆,相比长春基地,不具备交通优势。
1.产业转移的分析思路(1)分析转入区和转出区的地区差异。
要明确两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属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或者一个是发达地区,一个是欠发达地区。
地区差异不同,则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角度不同。
(2)把握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和便宜的地价占领市场。
②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发达国家技术、信息优势、避开关税壁垒等。
注意分析产业转移原因时要结合转出区、转入区、工业本身特点三方面去分析。
③明确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区位因素的思路: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找出主导因素→对比分析产业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
(3)把握转移方向规律。
①资源密集型(如钢铁工业)由接近能源地向原料地转移,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
②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
③严重污染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
(4)分析转移影响。
产业转移的影响从产业结构、区域合作、就业、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注意区域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区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国际产业园建设与产业转移国际产业园建分析思路与方法设相关问题建设条件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劳动力、技术、政策入驻产业从产业园性质分析,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驻产业应当为高新技术产业;从产业园设置目的分析;从产业园附近的资源优势分析建设措施加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廉价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维护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等建设意义从互惠互利、共赢的角度分析;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等方面分析(2021·浙江1月卷)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
下表为2019年中部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发展状况部分数据。
据此完成(1)~(2)题。
高三地理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试题答案及解析1.广东省顺德市凭借家电产业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的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是“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
近年,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A.资金和能源B.资金和技术C.能源和人才D.政策和资源【答案】B【解析】广东顺德地区家电制造业发达,而安徽地区经济相对叫落后,所以图中箭头代表的资金和技术。
【2】图示现象指向安徽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C.接近廉价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D.接近高等院校,获得技术支持【答案】C【解析】安徽省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相比顺德生产成本低。
【3】有人说,该现象会对顺德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你认为带来的“阵痛”可能是A.就业机会减少B.生态恶化加重C.环境质量下降D.资源消耗增加【答案】A【解析】家电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出去,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
【考点】该题考查产业转移。
2.下表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因素统计表,下图为某企业成本与产量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据表分析,最先从该区域迁出的企业类型是A.资金密集型B.资源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答案】C【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劳动力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的比重最大,所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C对。
资金、资源、技术所占比重在表中没显示,说明不占主要地位,A、B、D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1—Q2企业成本低于收入B.Q2—Q3企业成本增加最快C.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D.Q4—Q5企业收入增加最快【答案】C【解析】读右图曲线判断,Q1—Q2企业成本高于收入,A错。
Q2—Q3企业成本增长幅度小,B错。
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C对。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一、产业布局影响因素识别从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对我国产业布局及变化的动态考察,识别区域产业布局及战略性调整影响因素。
重点从区域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体制因素和路径依赖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1.自然因素。
根据工业区位论和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先天因素。
自然资源禀赋就是指某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类产业的自然资源丰度及组合优势。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
在工业化初期,产业布局必将优先考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有优势的地方。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正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弱化。
2.社会经济因素。
根据现代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增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位势、人力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市场因子及生态因素、政治军事因素等。
其中经济位势是一种综合性质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由于集聚、辐射、增长能量强大的核心经济区或大城市或同等增长能量的经济区或城市的存在,某一特定地区或城市与这些地区或城市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的能量落差,或呈现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或呈现协调互动的互补关系,对区域产业布局影响很大。
3.体制因素。
资源禀赋只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各种资源怎样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却取决于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改革趋向深入,体制创新已经成为一项地区间产业竞争的关键增长要素。
4.科技因素。
科技是影响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产业布局形成与变动的推动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技革命导致产业革命,从而决定着产业布局。
在一定时期内,地区技术资源禀赋的差异影响地区的产业布局。
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一、典题示例典例1.(2018·全国卷Ⅱ)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A.提高附加值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D.加强合作(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A.基础设施好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D.信息通达(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A.打造自主品牌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D.增强国际影响[解法指导]读:从材料中获取M公司的发展过程。
提:读图获取以下信息:1994年M公司在浙江温州设厂,此时是自己加工服装;1995年有多家生产厂加盟并开设第一家专卖店,据此可判断M公司是自己设计服装;1996年该公司关闭了自有生产厂,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服装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1998年,研发中心由温州迁入上海;2005年,总部由温州迁入上海,上海经济发达,高端人才多,而且信息通达,更方便掌握市场信息;2008年,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由材料中“加盟”“专卖”“研发”等信息可知,M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
调:根据材料所示内容调取如下知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研发中心和总部需要获取市场信息和大量的高端人才。
答案:(1)A (2)D (3)A[考法指导]二、方法讲解根据产业转移的目的确定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三、跟踪训练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的某产业最有可能是()A.电子元件生产B.汽车生产研发业C.宇航业D.加工制造业答案:D解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美国迁往日本,然后由日本迁往亚洲“四小龙”地区,然后迁往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迁往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2.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正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主要原因是()A.内部交易成本低B.劳动力成本低C.原料、资金丰富D.市场环境好答案:B解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正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
读当前全球计算机制造业价值链示意图,完成3~5题。
3.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是()A.软件设计B.知识产权C.整件组装D.售后服务答案:C解析: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一定是技术含量低,利润低的曲线最低点部位,为制造环节。
4.影响计算机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高素质的人才B.丰富的资源和能源C.广阔的市场D.良好的服务答案:C解析:发达国家和地区计算机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的主要是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其主要考虑的是大量廉价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
5.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我们应该()A.加强自主研发,保护知识产权B.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C.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D.降低工人的工资,降低成本答案:A解析:计算机制造业技术要求较高,我国计算机产业起步较迟、发展较慢,主要参与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所以加强自主研发、保护知识产权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
(2019·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节选)读我国长江经济带茶园面积(左图)和茶叶产量(右图)空间格局变化图,完成6~7题。
6.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的转移方向大致是()A.西南B.西北C.东北D.东南答案:A解析:图中显示,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由湖北、浙江、安徽等地向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转移,故茶叶生产重心的转移方向大致是向西南方向。
7.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转移的原因有()①东部自然条件优越②国家政策导向③西部生态环境良好④西部生产成本低于东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转移的原因有国家政策鼓励西部发展茶叶等优势农产品,西部生态环境良好且西部生产成本低于东部;东部自然条件优越不是茶叶重心转移的原因。
2017年7月11日,我国某汽车企业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建设的汽车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该基地集整车设计与组装、部分核心零部件和配套零部件生产为一体,并配套有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等其他设施,为一集群式汽车产业基地。
核心员工全部来自国内,其他员工在当地城市跨用。
其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市场。
据此完成8~9题。
8.该汽车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厂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组装成本B.开拓国际市场C.提高研发水平D.利用便利交通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汽车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的基地集整车设计与组装、部分核心零部件及配套零部件于一体,并建设有职业技术学校,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地区,所以该汽车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厂的主要目的是开拓国际市场。
9.爪哇岛吸引我国汽车企业在岛上建厂的主要优势是()A.市场B.交通C.科技D.矿产答案:B解析:爪哇岛为岛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的港口,交通运输条件便利;该地市场狭小;核心员工来自国内,说明当地科技欠发达;汽车生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小。
故选B项。
江苏是我国工业大省,省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要素地区差异显著。
近年来,江苏形成了大规模的省内产业转移。
下图为江苏省内产业转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导致南京Ⅰ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价格升高B.能源资源短缺C.消费市场萎缩D.环境污染加剧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I类产业为皮革制鞋工业,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南京等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水平高,而苏北的徐州经济欠发达,工人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低。
11.与连云港相比,南通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优势是()A.位置优越B.土地廉价C.交通便利D.市场广阔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与连云港相比,南通距苏州近,位置较优越。
12.推测下列四地中工业基础最好的是()A.盐城B.淮安C.连云港D.徐州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Ⅰ类产业和Ⅲ类产业均由苏南转入徐州,说明徐州的工业基础比苏北地区其他城市好。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三省市发展应各有侧重,北京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图1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图。
材料二3年后,在北京工作、天津出差、河北生活的“三栖时光”,不再只是浪费在路上。
可以基本实现京津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地区相邻城市“1.5小时轨道交通图”。
图2为京津冀“1小时轨道交通图”。
(1)简述京、津将河北作为其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原因。
(2)许多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把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了北京,试分析原因。
(3)“1小时轨道交通圈”的形成对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意义。
答案:(1)紧邻京津,距离近;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价较低;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好。
(2)地处中心地带、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社会协作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
(3)经济意义: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增加区域内短途旅游业的收入;加强区域内各城市的联系,增加商贸往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各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疏散大城市的人口,缓解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促进二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形成城市群;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解析:(1)京、津将河北作为其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原因可从两地发展工业不同的区位优势方面来分析;与京、津相比,河北劳动力价格、地价较低,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成本低;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好,发展资源导向型工业和制造业条件好;另外河北距京、津地区近,产业转移成本低。
(2)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把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了北京,原因是北京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社会协作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适宜建总部和研发中心。
(3)经济意义:“1小时轨道交通图”的形成主要是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可促进区域内人员的流动,带动短途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其收入;加强区域内各城市的联系,增加商贸往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各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疏散大城市的人口,缓解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促进二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形成城市群;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0.7.267.26.202009:3809:38:56Jul-2009:38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六日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09:387.26.202009:387.26.202009:3809:38:567.26.202009:387.26.2020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26.20207.26.202009:3809:3809:38:5609:38:565、三军可夺帅也。
Sunday, July 26, 2020July 20Sunday, July 26, 20207/26/2020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9时38分9时38分26-Jul-207.26.20207、人生就是学校。
20.7.2620.7.2620.7.26。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六日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09:3809:38:567.26.2020Sunday, July 26,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