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宿迁的自然地理面纱
- 格式:pptx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21
宿迁市某道路建设用地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摘要:宿迁市位于砂土(粉土)灾害易发区,本文通过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并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宿迁市建设用地安全性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质环境砂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防治措施1工程概述拟建道路工程项目位于宿迁市苏宿工业园,距离市区约8km,起于S324,止于天柱山路,全长1670m,红线宽34.1m,占地面积51254m2。
拟建项目主要包含道路、桥梁、排水、绿化等工程。
根据可研报告及类似工程分析,拟建道路、管线工程等需进行基坑开挖,开挖深度一般不超过3m,桥梁多采用桩基础。
2地质环境特征2.1气象、水文宿迁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91小时。
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气候较温和。
宿迁市地处于淮河、沂沭泗流域的中下游,南面临洪泽湖,北面接骆马湖,承接上游的来水,故有“洪水走廊”之称。
宿迁市有两大水系,即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
淮河水系的面积为4225.6km2,沂沭泗水系的面积为4329.4km2;其中洪泽湖水面的面积为1248.0km2,骆马湖水面的面积为222.0km2。
2.2地形、地貌特征宿迁地势较平坦,土地肥沃,水系交错。
故黄河、京杭大运河、淮河、等8条大河穿境而过,洪泽湖与骆马湖两大淡水湖分位于市境南北。
宿迁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北部骆马湖以东构造剥蚀丘陵为鲁南丘陵延伸,峰山为区内最高点;北部其余地段属沂沭河冲积平原,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
按照地貌的类型,可以划分为构造剥蚀残山丘陵、侵蚀堆积岗地及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
2.3地层岩性宿迁市地层隶属于华北地层区,区内前第四纪地层除白垩系王氏组见零星露头外,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
2.3.1前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元古界宋山片麻岩(花岗岩)、太古界~下元古界海州群、中生界上白垩系王氏组、下白垩系青山组、新生界上第三系宿迁组。
历史形态下的宿迁文化发展宿迁,位于江苏省中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宿迁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这些因素让宿迁成为了一个文化荟萃的地方。
1. 宿迁的历史背景宿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当时宿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部落社会。
在商周时期的东周时期,宿迁属于邳国,此后先后归属于吴、楚、齐、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等不同的政权。
在明清时期,宿迁是扬州府的一个州县。
宿迁的历史背景极为丰富,它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这也是宿迁最独特的地方。
2. 宿迁的地理位置宿迁位于淮河南岸,东接江苏、浙江两省的交界处,西临安徽、河南两省。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
宿迁市境内有淮河、徐淮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条河流交汇,河流入海口距离南方最近,是扬州地理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宿迁的地理位置,为它发展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宿迁文化的特点(1) 农耕文化:宿迁的历史文化与农耕文化密不可分。
古代的宿迁,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淳朴的农民文化贯穿了整个历史发展。
在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农民文化得以保留和延续。
(2) 民间传统文化:宿迁土音戏、蟹脚灯、摆手舞等民间文化形态积淀久远,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它们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 文化遗产:宿迁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永定历史文化名城、洋旅故居、秦淮八艳陶塑、闾丘露风堂等,这些文物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4) 现代文化:宿迁是一个文化发展快速的城市。
城市文化代表现代化的文化特点,包含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商业氛围、生活方式、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内容。
总之,宿迁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历史的积淀和地理位置的优越,而宿迁独特的文化特点,在当今时代依然非常重要。
宿迁文化的发展是深化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让宿迁这座城市更加美好。
宿迁简介2011目录前言 (2)魅力宿迁 (3)历史文化 (3)基本概况 (4)地理环境 (5)自然资源 (6)宿迁经济 (6)气候资源 (7)气温 (7)降水 (7)日照 (7)历史沿革 (7)行政区划 (8)沭阳县 (8)泗阳县 (9)泗洪县 (9)宿豫区 (9)宿城区 (9)宿迁经济开发区 (10)湖滨新城 (10)宿迁工业园区 (10)省际交流 (11)历史名人 (11)宿迁精神 (15)经济建设 (17)宿迁特产 (17)宿迁旅游 (18)重点院校 (27)对外交往 (28)中文名称:宿迁外文名称:Suqian别名:下相、宿豫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宿城区等2区3县政府驻地: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南湖路1号电话区号:0527邮政区码:223800地理位置:江苏省北部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31.53万人(2009年)方言:中原官话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性气候著名景点: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机场:徐州观音机场火车站:沭阳站车牌代码:苏N市花:紫薇、桂花市树:槐树、杨树联合国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集体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宿迁境宿迁市内发现的长臂猿化石,距今1000多万年,是亚洲迄今发现最早的古猿化石之一;在淮河岸边,5万年前便有先人临水而居,称为“下草湾人文化遗址”。
相传夏、商、周三代,古族徐夷在此生息。
公元前113年,泗水王国在此建都,传五代六王,历时132年。
秦代置下相县,东晋设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改称宿迁至今。
霸王举鼎宿迁风光秀美,景观众多。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宿迁,“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中国城市效益竞争力十强” 、“2008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中国金谱奖”、“旅游城市新锐品牌”,被评为“2009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品牌名城”。
宿迁市地理真题答案解析宿迁市位于中国江苏省北部,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这个以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而闻名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宿迁市地理真题解析,将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城市的地理特点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一、宿迁市的地理位置宿迁市地处苏中平原东南边缘,位于江苏省与山东省接壤的地带,东经116°28'至117°15',北纬33°10'至34°33'之间。
它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距离南京市约200公里,离上海约350公里。
作为连云港市的邻近城市,宿迁市也享有便利的交通和物流优势。
二、宿迁市的自然地理环境1. 地势和土地利用宿迁市地势较为平坦,属于江淮平原的一部分。
其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整体上呈现出高原、丘陵、低洼三种不同的地貌。
宿迁市的土地资源丰富,农田面积较大,可供农业生产的土地比例较高。
2. 气候特点宿迁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温适宜,是旅游和居住的理想场所。
三、宿迁市的水资源宿迁市地处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市区内有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如淮河、宿河、母子河等,为宿迁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水资源支持。
这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也为农业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四、宿迁市的农业和产业发展1. 农业发展作为江苏省的农业大市,宿迁市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和蔬菜等。
近年来,宿迁市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工业发展宿迁市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是宿迁市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宿迁市还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提升了工业发展水平。
宿迁乡土地理知识点总结
宿迁,简称宿,古称下相、宿豫、钟吾等,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长三角北翼,江苏省北部,是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处徐州、连云港、淮安中心地带,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辐射的重要门户城市,是徐州都市圈、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
截至2021年10月,宿迁下辖2市辖区3县,总面积8555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宿迁市常住人口为4986192人。
2021年,宿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
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钟吾国都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华夏文明之脉、江苏文明之根、淮河文明之源、楚汉文化之魂”之称。
宿迁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中国白酒之都称号,洋河、双沟两大名酒出产于此。
宿迁坐拥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淡水湖,大运河、古黄河、淮沭新河等众多河流镶嵌其间。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宿迁是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0月,宿迁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宿迁古黄河公园作文在宿迁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之中,藏着一片宁静而迷人的绿洲——古黄河公园。
它就像一位娴静的女子,静静地守望着岁月的流转,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那神秘而美丽的面纱。
我第一次踏入古黄河公园的时候,是一个阳光正好的周末午后。
那时候,我心里还装着一周工作的疲惫,只想找个能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选择,竟让我与古黄河公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的林荫大道。
道路两旁的树木高大而挺拔,像是两排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大自然在地上绘制的一幅幅抽象画。
我沿着这条大道慢慢地走着,脚下的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的故事。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坪。
草坪上的草儿嫩绿嫩绿的,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
孩子们在草坪上嬉笑玩耍,放风筝的、踢足球的、追逐打闹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个彩色的风筝,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着。
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喊着:“飞起来啦,飞起来啦!”他的爸爸在后面跟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简单的画面,就是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
再往前走,就是古黄河了。
河水缓缓地流淌着,波澜不惊,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安静地回忆着往昔的岁月。
河面上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无数颗星星落入了河中。
河边种着一排垂柳,柳枝随风飘舞,就像姑娘的长发轻轻摆动。
我走到河边的长椅上坐下,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河水流动的声音,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
这一刻,我的心变得无比宁静,所有的烦恼都仿佛被这温柔的风带走了。
沿着河边漫步,我发现了一座小巧的石桥。
石桥的栏杆上刻着精美的图案,虽然有些地方已经被岁月侵蚀,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湛工艺。
我小心翼翼地走上石桥,从桥上往下看,河水在桥洞下流淌而过,发出潺潺的声响。
站在桥上,我看到远处有一艘小船缓缓驶过,船头的船夫悠然自得地划着桨,船尾坐着几位游客,正欣赏着两岸的风景。
宿迁知识点宿迁,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宿迁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探索。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宿迁的一些知识点。
1.宿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宿迁位于江苏省中南部,东临黄海,南接扬州,北邻淮安。
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江苏与山东、安徽等地的重要通道。
宿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宜人宜游。
2.宿迁的历史文化宿迁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宿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朝,它是古代中国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
在宿迁市内,有许多古建筑、古寺庙和古街巷等历史遗迹,如:宿迁古城墙、沭阳古城、泗阳古城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了宿迁的发展和变迁。
3.宿迁的旅游景点宿迁还有许多美丽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其中最著名的是宿迁湖,它是宿迁市内最大的湖泊,被誉为“江苏小洞庭”。
宿迁湖风景秀丽,湖水清澈,周围还有茂密的湿地生态系统。
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观赏湖景,还可以乘船游览湖上的小岛。
此外,宿迁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宿迁博物馆、洋河古镇和宿迁市民俗博览园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宿迁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让游客深入了解宿迁的魅力。
4.宿迁的特色美食宿迁的特色美食也是游客不能错过的一部分。
宿迁的美食以淮扬菜为主,口味清淡,注重原汁原味。
宿迁有许多有名的菜肴,如:宿迁狮子头、宿迁烤鸭等。
这些菜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吸引着许多食客。
5.宿迁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宿迁市的经济发展迅速。
宿迁是中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之一,拥有发达的交通和物流网络。
宿迁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农产品产量丰富。
同时,宿迁还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吸引了众多企业进驻。
这些都推动了宿迁市的经济繁荣。
总结:宿迁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城市。
它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拥有美丽的旅游景点和独特的美食。
宿迁的经济发展也非常活跃。
宿迁区域优势范文宿迁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华东地区经济发达的上海和强势经济省份浙江。
宿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助力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地理位置优势宿迁市地处苏北平原,与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上海、南京、合肥和杭州相邻,距上海仅25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在交通方面,宿迁市境内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其中包括京沪高铁、宁杭高铁、宿宁高速公路、新长高速公路等,连接了东西南北、辐射着周边地区,为宿迁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水上运输方面,宿迁市位于长江下游的涟水河河口,是苏北地区的通水门户,与上海毗邻的宿迁港是沪苏宁泽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之一,为宿迁市的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资源优势宿迁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水资源等。
宿迁市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灰石、铁矿石、磷矿石等。
其中煤炭储量巨大,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为宿迁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宿迁市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之一,农产品资源丰富。
宿迁市的农业以水稻为主导,年产粮食800多万吨,农产品出口占全省的1/3以上,为宿迁市的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雄厚基础。
宿迁市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靠长江、淮河、涟水河等水系补给。
水资源的丰富使得宿迁市在工业和农业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产业优势宿迁市是江苏省的主要工业城市之一,具备了较强的产业优势。
首先,宿迁市的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主要包括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
宿迁市的机械产业在全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中的水泵、电机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宿迁市的冶金和化工产业较为发达。
宿迁市的冶金产业以钢铁为主,拥有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年产钢量居全省之首。
宿迁市的化工企业也很多,以煤化工为主,如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
再次,宿迁市的建材和纺织产业发展迅速。
宿迁市的建材产业主要以水泥、玻璃为主,纺织产业以纺织品和服装为主,产量和出口规模相当可观。
宿迁概况一、政区沿革宿迁市位于江苏北部,淮水之阳。
春秋时为钟吾国,后宿国迁都于此。
秦置下相等县。
西汉时废凌县设下相。
历经东汉、西晋,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县。
南北朝、隋朝仍为宿豫县。
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
境内先后设怀文县、潼阳县、桃源县和临淮郡。
其后至宋、元、明、清时期各州屡有废替。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县,运河西一度属泗宿县,今晓店以北到新安镇为宿北县。
1945年9月到1946年7月曾设宿迁市,属泗宿县。
1946年6月,宿迁县(包括运东和运西)同宿北县新沂河以南地区,合为宿迁县,属淮阴专区。
1970年属淮阴地区。
1983年属淮阴市。
1987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迁县,设立县级宿迁市。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辖沭阳、泗阳、泗洪、宿豫四县和宿城区。
市政府所在地为宿城区。
200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豫区。
二、行政区划宿迁市现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和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和市洋河新城。
有104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建制镇75个,村委会1098个、居委会360个。
1996年7月建市之初,全市辖四县一区,共有乡镇124个。
1996—2000年,先后有51个乡撤乡设镇。
200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撤并15个乡镇、6个场圃,新设4个街道办事处,乡镇总数由原来的126个减少为111个。
2001年6月,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对全市范围内2500人以下的村(居)委会进行了合并,村(居)总数由原来2299个撤并为1418个,撤并率为38%。
200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豫区。
调整后,市区规划控制面积扩大到2108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近150万。
2005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将沭阳县十字镇、七雄镇、章集镇并入沭城镇;将泗阳县城厢镇、来安乡并入众兴镇,同时将临河镇大兴居委会划归众兴镇;将泗洪县大楼乡、重岗乡并入青阳镇,同时,将五里江农场划入青阳镇,进一步扩大了三个县城规模。
宿迁导游词宿迁市概况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宿迁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XX,希望我此次的讲解能让各位来宾领略到宿迁的生态休闲和560万宿迁人民的真诚热情宿迁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说其古老,是因为早在5万年前就有“下草湾人”在此繁衍生息,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五次驻跸宿迁,称赞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称其年轻,是因为宿迁是1996设立的地级市,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总人口万、面积8555平方公里,分别列江苏省第6位和第4位近年来,先后被授予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集体、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创业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宿迁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和“花卉之乡”,是中国唯一拥有“洋河大曲”、“蓝色经典”和“双沟大曲”、“珍宝坊”四个酒类“中国驰名商标”的地级市宿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秀美,素有“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之美誉,是华东地区的“一块净土”和黄淮海地区的“最大氧吧”宿迁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著名淡水湖(洪泽湖、骆马湖)、两大著名河流(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的地级市宿迁区位独特、交通便达,位于东陇海产业带、沿海产业带、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京沪、宁宿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盐徐高速公路横穿东西;205国道、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穿境而过,观音机场、白塔埠机场和涟水机场近在咫尺;宿淮铁路、宿新高速、省道344启动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架起了宿迁通向海内外的桥梁项王故里导游词宿迁概况一、政区沿革宿迁市位于江苏北部,淮水之阳春秋时为钟吾国,后宿国迁都于此秦臵下相等县西汉时废凌县设下相历经东汉、西晋,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县南北朝、隋朝仍为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境内先后设怀文县、潼阳县、桃源县和临淮郡其后至宋、元、明、清时期各州屡有废替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县,运河西一度属泗宿县,今晓店以北到新安镇为宿北县1945年9月到1946年7月曾设宿迁市,属泗宿县1946年6月,宿迁县同宿北县新沂河以南地区,合为宿迁县,属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87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迁县,设立县级宿迁市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辖沭阳、泗阳、泗洪、宿豫四县和宿城区市政府所在地为宿城区200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豫区二、行政区划宿迁市现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和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和市洋河新城有104个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建制镇75个,村委会1098个、居委会360个1996年7月建市之初,全市辖四县一区,共有乡镇124个1996—2000年,先后有51个乡撤乡设镇200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撤并15个乡镇、6个场圃,新设4个街道办事处,乡镇总数由原来的126个减少为111个2001年6月,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对全市范围内2500人以下的村委会进行了合并,村总数由原来2299个撤并为1418个,撤并率为38%200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豫区调整后,市区规划控制面积扩大到2108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近150万2005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将沭阳县十字镇、七雄镇、章集镇并入沭城镇;将泗阳县城厢镇、来安乡并入众兴镇,同时将临河镇大兴居委会划归众兴镇;将泗洪县大楼乡、重岗乡并入青阳镇,同时,将五里江农场划入青阳镇,进一步扩大了三个县城规模三、自然地理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属于长三角经济圈东陇海产业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最高点海拔高度米,最低点海拔高度米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小时宿迁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占%,耕地面积659万亩,人口534万,面积和人口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分别列第4位和第7位下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和宿豫、宿城、宿迁经济开发区、市骆马湖示范区和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五区,共104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1458个村委会雪枫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纪念以彭雪枫将军为代表的抗日民族英雄而建设的一座集纪念瞻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及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是宿迁规模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建成于2007年9月,占地320亩,分为纪念瞻仰、水景游览、励志教育和配套服务等四大功能区公园围绕主轴线规划布置了“一馆、一塔、一湖、二桥、三座雕塑、四个广场”,并以彭雪枫将军的革命历程为主线,通过长征路、长淮大道、将军大道等道路,将育德广场、红星眺望台、九月湖、飞骑桥、捷胜亭、卖马坡、彭雪枫纪念馆、拂晓广场等主要景点有机串联,构成了公园的景观体系雪枫公园纪念馆主馆分为展览馆、将军馆、拂晓影院、报告厅四部分纪念馆外墙面建筑用材主要采用白色花岗岩石和红色花岗岩石,寓意白雪和枫叶以彭雪枫将军名字中的“雪”和“枫”作为造型设计的立足点,着力体现了雪的纯净与枫的热烈纪念馆总长100米,隐喻纪念彭雪枫诞辰100周年;纪念塔高70米,隐喻纪念抗战70周年;塔前的大台阶宽37米,隐喻彭雪枫37年的革命生涯纪念塔外墙用白色花岗岩石和透明玻璃构筑而成,其造型设计理念来源于彭雪枫将军为骑兵团设计的一把锋利宝剑,被人们称颂为“雪枫刀”巍巍纪念塔充分彰显了彭雪枫将军领导的抗日队伍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洪泽湖湿地公园洪泽湖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位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内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内陆淡水湿地中排第11位,华东地区第2位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鱼类产卵场、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保护区拥有鸟类194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6种,近来还发现世界濒危鸟类震旦鸦雀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洪泽湖湿地公园由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规划设计,是泗洪县充分利用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打造的集生态休闲、观光游览、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目前已建成多媒体展示馆、湿地生态博物馆、古泗州文化博物馆、湿地水族馆、湿地景观立体电影演示厅、荷花大观园、千荷园、鱼类繁育中心、水车体验区、垂钓中心、湿地芦苇迷宫、精品荷花池、主题文化墙等旅游景点,建有水上网球场、沙滩排球场、高尔夫练习场、水上运动中心等健身运动项目,配套建设了金水山庄度假村、游客服务中心、湿地管护中心等服务设施景区内湖水浩淼,原野广袤,荷苑飘香,曲桥蜿蜒,芦荡深深,百鸟齐鸣,置身其中,宛如走进一幅原始、自然的旖旎画卷龙王庙行宫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宿豫区西北二十公里处的古镇皂河,因乾隆皇帝多次临幸于此,故又名乾隆行宫行宫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等历代皇帝多次修复和扩建,是清代帝王为祈求“龙王安澜息波,消除水患”而建的祭祀建筑,故命名“敕建安澜龙王庙”龙王庙行宫占地36亩,坐北向南,三院九进院落,有殿阁亭台20多处龙王庙行宫建筑古朴典雅,楼阁辉映成趣,布局对称,轴线分明,分列殿宇15座,重檐斗拱,气势雄伟,中轴线上建筑物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整个建筑群由六大部分组成,最南端为古戏楼,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初九庙会及清帝驾临看戏之用,现存米高石基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广场两边有两根六丈高的神杆神杆两边有相对应的“河清”、“海晏”牌楼广场北侧是山门,亦称禅殿,神殿大门两旁置放两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狮,石狮造型生动,用料考究,在江苏省内独一无二山门正门的正上方,青砖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7个镏金大字)——“敕建安澜龙王庙”和“乾隆御笔印”禅门两旁有相对的两明两暗的脚门,是皇帝和文武官员进出行宫的通道过禅门进入第一道院落,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亭内御碑高5米,碑帽正面镌刻“圣项王故里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欢迎来到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项王故里参观游览我是今天的解说员XX,大家可以叫我小X,非常荣幸,今天由我为大家作现场讲解,陪同大家一同走进楚风楚韵的项王故里,向大家介绍项羽的传奇人生项王故里景区位于中心城区的东南部,巍巍马陵山在其北,滔滔运河在其东,总面积约65公顷,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努力加快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点和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步伐,并通过挖掘项羽文化、西楚文化的内涵,着力打造一个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吸引物,集城市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登上雄伟壮观的西楚古城门,我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宿迁的概况宿迁的“下草湾文化遗址”是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五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先秦夏、商、周三代,古族东夷之中最先进的一支淮夷人在此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期以来,宿迁人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风格独特、价值极高、影响颇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宿迁自己的特色文化史学家总结宿迁是华夏文明之脉,淮河文明之源,江苏文明之根,楚汉文化之魂其中,据今两千多年历史积淀的西楚文化,是宿迁人民的精神瑰宝,也是宿迁的城市神韵所在,来宿迁旅游的人,都想瞻仰一下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项王故里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推翻秦王朝统治的盖世英雄,项羽是宿迁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也是宿迁人民的骄傲现在我们站在了景区的最高点,在这里可以鸟瞰整个景区,在我们右手侧的这组建筑是我们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对面是盖世阁和重瞳宫,也就是5D影院,在重瞳宫的后面一组金色建筑是真如禅寺,是陕西法门寺的下院顺着我们的左前方依次是项府、项王故居,作坊街、虞宅和古今馆好,各位来宾,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拍完照请跟随我前往下一个景点下面一路上在观赏景点的同时,我会给大家讲述关于项羽的传奇故事,到了具体的景点,会给大家独立游览的时间,自己去感受项王故里的独特魅力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项羽“千古第一才女”——宋代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词,相信大家非常熟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满怀深情地表达了对英雄项羽的赞赏和崇敬《史记》说:项羽,字羽,名籍,下相人,即今天的宿迁人生于秦王政十五年即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为楚国将门后裔,他的祖父项燕为楚国大将项羽父母在他年幼时就相继去世,由叔父项梁将他抚养成人项羽的青少年时代,正是秦国不断扩张势力、到处兴兵攻打六国的时代,先后灭了赵、韩、燕、魏等国公元前223年,项羽10岁时秦灭楚国,16岁时,因叔父项梁杀人避仇吴中,即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一带项羽和叔父项梁成了流亡贵族项羽从小就立志学“万人敌”,要学万夫莫敌的本领,他身高八尺,力能举鼎,志向远大,并跟从叔父学习兵法秦王政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这就是成语“取而代之”的出处项梁是一个国家民族观念极强的人,不厌其烦地给项羽讲述他们祖国楚国的历史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九月,24岁的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项羽跟随叔父率八千子弟兵揭竿而起,渡江北上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6月为了便于号召,采纳谋士范增建议,立前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巨鹿之战,推毁秦军主力,率兵而西,前后仅用三年时间便将秦王朝推翻各位来宾,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将署广场,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东侧的西楚文化主题建筑,质朴、雄浑的建筑风格,通过门阙、楼阁等典型建筑形制及建筑群体组合,确立独特形象,展示西楚建筑文化的精髓那么,在这里设有主题电影,大家可以观看《项羽》5D电影,在刚才讲解的基础上,更深刻的感受一下一代霸王的魅力同时这也是江北最大的5D影院,16米长的环形巨屏,全新动感的座椅和我们投资500万巨资制作的的影片,将给您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而且我们这个5D 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有特效,有主题,有情节的5D电影电影的时长是11分钟,观看结束后,请大家从左侧门出,在将署前集合各位来宾,下面我们参观的是将署,进入将署,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大型场景——“戏下分封”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攻入咸阳随后,项羽便在自己的军营戏下,实行大分封仍尊怀王为义帝,召集反秦诸将说:当初反秦起事的时候,先立诸侯代之来统领讨伐赢秦但是真正拿起武器冲锋陷阵、餐风露宿,三年来灭掉暴秦,平定天下的,全是诸位将军和我项籍的力量怀王虽然没有攻劳,但是他是楚王的后裔,所以也应当分一块地盘给他诸将都赞成这种做法,都说:好于是,分封天下,立诸将为侯王这就是戏下分封的掌故各位来宾,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亡秦必楚的展厅,在这里我将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楚国的发展兴衰史首先大家看到的第一个场景是鬻熊奔周,这也正式宣布了楚国的诞生接着便是到了春秋时期,在春秋时期,楚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鼎盛局面到了战国时代,楚国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而且在威王后期,楚国成为了七雄当中唯一一个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正是这样一个文化经济高度发展的楚国产生出了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创造出了楚辞这种文体,代表作《离骚》之后,大家看到的便是项燕抗秦,项燕是楚国下相人,下相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江苏宿迁,他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抗秦名将项梁的父亲曾经大败秦将李信,后秦将王翦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突袭项燕军,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项燕兵败殉国项家三代在史上演绎了同样★精品文档★的悲歌,那就是刎颈沙场,为国捐躯接着我们看到的是大泽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起了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接着是项梁反秦,项梁是秦末著名起义军首领之一,楚国名将项燕之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大泽乡起义之后他与项羽在会稽郡斩太守殷通起事响应,从此踏上反秦之路,在消灭暴秦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便是项羽灭秦,待会我会给大家一一介绍“尖兵利器”厅: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尖兵利器”厅,这个厅中主要展示的是中国古代攻城守城战中的一些大型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坚固的城池往往就是立身保命的根本,而城池的争夺往往决定了战争的胜败和国家的存亡这里有两种展示方式,一种是较大型的互动兵器,您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古代战争的氛围;还有一种就是微缩场景的展示各位来宾,接下来我们将要参观的是项羽军事才能厅,在这里,大家将看到项羽一生中重要的军事行动和经典战役举义江东11/ 11。
江苏宿迁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江苏宿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宿迁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
纵观历史,宿迁曾多次成为战争的重要舞台,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红军长征途中所经之地。
本文将为您介绍江苏宿迁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宿迁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其成为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
宿迁地处中国东部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
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纵贯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水网交通体系。
这为红军长征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使得红军能够快速穿越江苏宿迁,继续向西北前进。
江苏宿迁在红军长征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在红军长征途中,红军需要穿越敌人重兵把守的地区,战略转移的过程充满着危险和挑战。
而宿迁位于长江南北通道的枢纽位置,地势相对较低,天然屏障较少,使得红军在此地易于通过敌人封锁线。
同时,宿迁周边地区多为平原,适合红军机动作战,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优势。
江苏宿迁在红军长征中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长征途中,红军需要解决粮食、弹药和医疗等方面的供应问题。
宿迁地处农业发达的苏北地区,物产丰富。
红军可以通过宿迁地区的丰收农民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解决粮食供应问题。
同时,宿迁还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便于红军与内地进行联系,以获取更多的物资和支援。
江苏宿迁还在红军长征中为红军提供了人员休整和宣传发动的场所。
长征途中,红军士兵时常需要休整和补给。
宿迁地处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为红军提供了理想的休整场所。
同时,宿迁地区的百姓对共产党和红军抱有极高的热情和支持,这为红军的宣传和发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氛围。
总结起来,江苏宿迁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不可忽视。
它地处交通要塞,为红军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它在战略上具备优势,为红军提供了战略支持;它在后勤保障上供应了红军所需的物资;同时,宿迁还为红军提供了理想的休整场所和宣传发动的基地。
可以说,江苏宿迁在红军长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地理位置、战略地位和丰富资源为红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宿迁导游词精选、中国创业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宿迁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和“花卉之乡”,是中国唯一拥有“洋河大曲”、“蓝色经典”和“双沟大曲”、“珍宝坊”四个酒类“中国驰名商标”的地级市。
宿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秀美,素有“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之美誉,是华东地区的“一块净土”和黄淮海地区的“最大氧吧”。
宿迁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著名淡水湖(洪泽湖、骆马湖)、两大著名河流(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的地级市。
宿迁区位独特、交通便达,位于东陇海产业带、沿海产业带、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
京沪、宁宿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盐徐高速公路横穿东西;205国道、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穿境而过,观音机场、白塔埠机场和涟水机场近在咫尺;宿淮铁路、宿新高速、省道344启动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架起了宿迁通向海内外的桥梁。
宿迁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项王故里为项羽出生地,建筑古朴,宏伟庄重。
乾隆行宫重檐斗拱,金碧辉煌,是大运河沿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皇帝行宫,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洪泽湖唯一的天然湿地分布区,洪泽湖白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1平方公里,鸟类资源丰富。
泗洪县境内的穆墩岛是洪泽湖上的一颗明珠,风光旖旎。
沭阳县新河镇的周圈花园已有400多年历史,园中盆景造型独特、古雅别致。
雪枫公园集纪念瞻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及商业休闲于一体,是国家AAAA级景区。
洋河酒厂工业园、双沟酒文化工业园、沭阳花木生态旅游区、泗阳平原林海景区、运河人家生态园被评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古黄河运河风光带、骆马湖三台山风景名胜区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如今的宿迁,作为江苏省唯一的社会综合改革试点市,正大力弘扬“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城市精神,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现代滨水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创新创业城市。
宿迁地质情况宿迁市是江苏省1996年新设的地级市,全市域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总人口49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24万人.建成区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20.5万人。
以经济发展水平论,宿迁市是江苏省地级市中“经济的最低谷”地区,也是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低谷区”。
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大,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的相对欠发达中小城市区域。
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是根据坡地的稳定性、坡度的大小、土壤厚度、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空间分布等做出综合分析,在规划地域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级的基础上,对各用地单元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一、迁市城市建设用地基础条件分析1、地质地貌条件据计算宿迁市平原面积占市区总面积的41。
1%,河湖、低地、沼泽湿地面积占27.0%,丘陵在宿城以北的马陵山余脉延伸区,其面积仅占5.0%,河、湖(骆马湖部分水面)面积占市区总面积的27.9%。
丘陵坡地的坡度大都在8度以下,最大坡度在45度以上,主要分布于市区晓店南北侧,高程一般在26—27米.第四系覆盖厚度不大,土层薄,局部地段基岩裸露,属丘陵坚硬,半坚硬岩类工程地质区,地基承载力较大,岩石抗压强度700—1000公斤/平方厘米。
适宜基建施工,用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由于丘陵坡地土层瘠薄,农产品产量不高,宜适当退耕还林,发展林果业。
宿迁市区骆马湖、废黄河、京杭运河等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7.9%,可谓一大特色。
水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除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之外,还具有形、影、声、色、味、奇等六种水色美,可以建成水上游乐、休闲、度假基地.同时水体上空空气洁净,具有改善小气候、降低噪音、缓解水体污染等生态功能,是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藉此可以发挥其在宿迁城市生态建设中的特色效应.值得高度重视的是通过市区,至今具有继承性活动迹象的九条断层线,对城市生态适宜性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