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 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名称:玻意耳定律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目的: 验证玻意耳定律,加深对玻意耳定律的理解。
实验器材: 压力传感器一只、计算机、注射器。
实验内容:
1. 将压强传感器接入计算机,打开实验软件,点击菜单“实验目录—热学实验—波意耳定律”,进入专项实验界面;
2. 取出注射器,将注射器的活塞置于50ml处(初始值可任意选值),并通过软管与压强传感器的测量口紧密连接(注意检查空气密闭性);
3. 推动注射器活塞并在体积文本框内输入相应的V值,点击“记录”按钮,记录不同的V值对应的压强数据;
4. 继续推动注射器,记录5-10组数据;
5. 点击“绘制曲线”按钮添加曲线,设置X轴为体积、Y轴为压强,点击“确定”按钮绘出“P-V”曲线;
实验图像:
实验小结:
通过图象可知,体积越大时,其对应的压强越小,即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关系。
这验证了玻意耳定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其压强与体积的乘积(PV)为常量,即体积与压强有反比关系。
气体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原理:PV=c器材:注射器,压强传感器。
注意事项:1、实验中需保持针筒中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不变2、保持质量不变:活塞涂润滑油,增加气密性3、保持温度不变:(1)缓慢推动活塞(2)不要用手直接握住针筒中有封闭气体的部分(3)推动活塞后过一会再记录数据,让封闭气体充分热交换4、压强传感器无需调零5、处理数据作V-1/P 或P-1/V 图像,通常为直线,若图线不是直线则可能是气体质量或温度发生变化P01/VV01/P温度升高V1/P0P漏气升温气体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专题训练1.“用DIS 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1)图中A 是。
(2)实验过程中,手不能接触注射器有封闭气体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
(3)(单选)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从初始体积20.0ml 减为12.0ml.实验共测五次,每次体积值直接从注射器的刻度读出并输入计算机,同时测得对应体积的压强值.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序号V (ml )p (×105Pa)pV (ml pa ⋅⨯510)120.0 1.001020.020218.0 1.095219.714316.0 1.231319.701414.0 1.403019.642512.01.635119.621仔细观察发现pV (ml pa ⋅⨯510)一栏中的数值越来越小,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A.实验时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增大了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D.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4)(单选)由于在实验中,未考虑软管中气体的体积,则实验得到的p-V 图线可能为(图中实线是实验所得图线,虚线为一根参考双曲线)()P V(A)P V(B)P V(C)PV(D)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注射器A2.如图为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1)图中○1为传感器,该实验需要保持气体的和不变。
实验五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器材1.橡皮帽2.玻璃管3.体积标尺4.油5.固定架6.接头7.压强表准备作业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就是。
在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来研究它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实验前,在注射器的活塞上均匀地抹上一层轻质润滑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 。
3.实验过程中,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其目的就是。
4.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注射器内外空气的压强差过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以保持注射器内空气的不变。
5.在实验过程中,应使活塞的运动尽可能慢些,这就是为了()(A)减少活塞所受的摩擦力(B)避免损坏仪器(C)防止注射器漏气(D)使注射器内空气做等温变化6.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帽脱落,能否用它堵住注射器小孔后再继续进行实验?7.实验中,各小组所得的PV值可能都不相同,这就是什么原因?数据处理实验次数压强(×105帕) 体积(格)123相关习题1.(1997全国)“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实验读数过程中,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这就是为了。
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这就是为了。
2.(1995上海)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对气体的初状态与末状态的测量与计算都正确无误。
结果末状态的pV值与初状态的p0V0值明显不等。
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就是在实验过程中( )(A)气体温度发生变化(B)气体与外界间有热交换(C)有气体泄漏(D)体积改变得太迅速3.(1999上海)某同学做“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时,将注射器竖直放置,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发现第5组数据中的pV乘积值有较大偏差。
如果读数与计算无误,那么造成此偏差的原因可能就是或。
实验次序 1 2 3 4 5p(105Pa)1、21 1、06 0、93 0、80 0、66 V(ml)33、2 37、8 43、8 50、4 69、2 pV(105Pa·ml)40、2 40、1 40、7 40、3 45、74.(2001上海)某同学用同一个注射器做了两次验证波意耳定律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
验 证 玻 意 耳 定 律 学号 姓名【实验相关内容】一、实验目的:验证玻意耳定律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四、实验步骤:1.把注射器固定到铁架台上; 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长,据注射器的容积,算出活塞的截面积。
记下气压计所示大气压强P 0; 3.用天平测出活塞与框架的质量M ; 4.适量的润滑油涂抹活塞,并把活塞插入注射器内往复拉动几次,使活塞与注射器壁间均匀涂上油。
然后使活塞插入注射器适当位置后用橡皮帽将注射器小孔堵住; 5.在框架两侧挂上钩码,记下每次挂在框架上钩码的质量,记下相应空气柱的体积。
6.取下钩码,换用测力计钩住框架,竖直向上拉活塞。
记下每次测力计的示数和相应的空气柱的体积; 7.把以上数据填入表内,算出每次加在空气柱上的压强P ,求出相应的PV 值,看它们是否相等。
五、实验注意事项:1.要使注射器被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2.测力计钩住框架要沿着竖直方向,不能歪斜;3.在框架两侧要挂上对称的钩码; 4.计算封闭气体的压强不能忘记大气压强P 0。
5.实验中必须保持气体质量不变和温度不变,为此,必须:(a) 用橡皮帽堵严注射器的小孔;(b) b)用适量润滑油均匀抹在活塞上,再插入注射器内抽动几次;(c) 不要用手触摸注射器,拉动活塞时应缓慢;(d) ( d)改变气体状态后不要立即读数,待稳定后再读数.6.本实验中空气柱的压强P =P 0S F ±.在活塞往下压时,取正号,P =P 0+S F =P 0+S )m M (+g;在活塞往上拉时,取负号,P =P 0-SF =P 0-S Mg T -.其中M 表示带框架的活塞质量,m 表示所加钩码质量,T 表示弹簧秤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1.漏气;2.由于活塞上拉或下压气体温度发生了变化;3.活塞与注射器管壁间的摩擦;【典型问题例析】1.在验证玻一马定律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和措施是( )A.在将注射器管安装到铁架上时,应使注射器管成竖直状态B.在记录空气柱的体积时,用手握住注射器管,以便眼睛平视,读数准确C.对活塞施加拉力或压力时,应缓慢进行D.实验完后,将本组得出的PV 值跟其它各实验小组的PV 值核对,若PV 值都相等,则表示实验成功2.在使用带有刻度的注射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得到几次PV 值后,用P 作纵坐标,以1/V 作横坐标,画出P-1/V 图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把这线延长,未通过原点,而交于横轴,则可能的原因是:( )A、各组P、1/V取值范围太小B、实验中堵注射孔的橡皮帽漏气C、实验中用手握注射器,没能保持温度不变D、计算压强时,未计入活塞和框架对封闭气体产生的压强。
课程网站地址:
/dxwl.html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1 / 3
【实验题目】玻意耳定律的验证实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姓名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在家实验 座位号
(以上信息请根据网络选课页面填写完整。
) 任课教师签字: 最终成绩:
【实验目的】
1、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原理。
2、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
3、能够动手自制简易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一)挂上重物,活塞平衡后,忽略掉活塞的质量和与内壁的摩擦力,画出活塞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并指明其中每个力的含义。
(二)挂上重物活塞平衡后,由其受力分析,求出气柱的压强公式。
【实验内容与步骤】
参照实验讲义和操作视频。
警示:严禁抄袭,雷同卷均判零分。
2 / 3
警示:严禁抄袭,雷同卷均判零分。
3 / 3。
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人教版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证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成反比或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为一恒量.通过实验了解气体状态参量的测量方法,学习计算封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重点、难点分析本实验为验证性的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明确验证什么、依据是什么、使用什么设备、实验怎么做.所以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是本实验的重点.对公式P=P0±F/S的正确理解、封闭气体的压强计算是难点之一,相当一部分学生处理不好时公式中取P0+F/S,何时取P0-F/S.如果空气柱受到活塞和固定在它上面的框架的压力作用的同时,还受到我们施加的拉力或压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合力是F.对于这一点,也经常出问题.由于学生缺乏操作经验,靠目测判断竖直方向,再加上实验器材本身的质量问题,注射器或实验器竖直难于保证.实验器材框架和100g钩码若干;测力计;铁架台及铁夹;水银气压计(共用);带刻度的注射器(5ml);刻度尺.若使用带有长度刻度的注射器型的“玻意耳定律实验器”做本实验,请将刻度尺换为游标卡尺.主要教学过程明确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所依据的公式PV=恒量;理解公式P=P0+F/S中各物理量的意义;P0表示实验时的大气压强;S表示活塞的横戴面积;F表示封闭气体所受的合力;会运用此公式计算封闭气体的压强.知道本实验应满足的条件:等温过程t=恒量;研究对象即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器材认识实验器材.了解水银气压计的构造,知道使用方法.通过实物观察,了解注射器与玻意耳定律实验器上的刻度的区别.实验步骤用测力计称出活塞和框架所受重力G.按图1所示,把注射器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保持注射器竖直.把适量的润滑油抹在注射器的活塞上,再上下拖动活塞,使活塞与器壁间被油封住.当活塞插进注射器内适当位置后,再套上橡皮帽,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注射器内.从注射器上读出空气柱的体积V,用刻度尺测出这个空气柱的长度,计算出活塞的横戴面S.记下大气压强P0.在框架两侧挂钩码,总质量为M,记下相应的气体体积.框架两侧不挂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活塞,拉力为F0,记下相应的气体体积.改变所挂钩码质量或测力计拉力,共做四次实验,分别计算出PV值并加以比较.保证实验条件m一定:加润滑油密封,套橡皮帽;t一定:不用手握住射器,施力时动作要缓慢,保持环境温度的稳定;减小摩擦:加润滑油,力要沿活塞中轴线,注射器保持竖直及对称地悬挂钩码.数据处理实验时的大气压强P0=Pa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S=m2注射器活塞、框架总重G0=N在活塞上施加的力测力计力F0=N悬挂钩码总重G=N环境温度t=℃压强的计算加钩码时P=P0+(G0+G)/S=[P0+G0/S]+G/S实验结论(略)误差分析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活塞所受的摩擦力.说明若使用玻意耳定律实验器做实验,需用游标卡尺测出活塞直径D,活塞横截面积为S=(ПD2)/4,表中空气柱体积以“cm气柱数”表示.为保证实验效果,在正式实验之前安装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预习.以下预习题供参考:本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它的实验原理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可保证气体质量一定,温度保持不变?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可采取什么措施减小误差?你能想出其他办法验证玻意耳定律吗?建议:在学习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书写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十、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DIS (数据采集器、压强传感器、计算机等)、注射器等。
【实验装置】【实验原理】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即p1V1=p2V2,称为玻意耳定律。
【实验步骤】1.将压强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打开该软件。
2.点击"开始记录",观察压强传感器实时测得的大气压强值。
3.把注射器活塞置于初始位置,并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前端软管紧密连接,确保气密性。
4.在软件窗口下方的表格中输入活塞初始位置对应的气体体积值。
点击“记录数据”记录下此刻的压强值。
5.连续改变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将变化后的体积值输入到表格中,同时记录该体积对应的压强值,获得多组数据。
6.点击“p-V绘图”,根据己有数据点绘出"压强-体积"关系图线。
7.点击"P-l/V绘图",绘出“压强一体积倒数”关系国线。
实验结论: 。
【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手不要和注射器中的气体部分接触;在推拉活塞的过程中,动作要缓慢。
2.压活塞时,气柱初始体积应选大一些为好;拉活塞时,气柱始状态体积应选小一些为好。
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给注射器活塞抹上适量的润滑油,并检查其气密性。
4.读取体积数据时,应考虑到压强传感器与注射器连接部分软管中气体的体积(约0.8ml)。
5.由于绘出的图线是基于数据点的拟合,所以“p-V”数据少于三组时,点击“绘图”后只出现数据点,不能绘出相应的图线。
解析: (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kT可知,PV的乘积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气体的质量有关。
PV 一栏中的数值越来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可能是气体的温度降低,也可能是气体的质量减小,即发生了漏气现象。
玻意耳定律趣味实验一、玻意耳定律趣味实验的背景嘿呀,咱为啥要做玻意耳定律的趣味实验呢?其实啊,在物理的世界里,玻意耳定律可重要啦。
它是描述气体压强和体积关系的一个超酷的定律。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老是觉得那些理论知识干巴巴的,所以就想通过趣味实验来让这个定律变得鲜活起来。
而且啊,这样也能让更多的小伙伴对物理产生兴趣呢。
二、实验目的1. 最主要的当然是要直观地理解玻意耳定律啦。
就是想亲眼看看压强和体积到底是咋变的,它们之间那个神秘的关系到底是啥样。
2. 还有哦,想锻炼咱们的动手能力。
光看书可不行,动动手,才能真正地把知识掌握住。
3. 让物理学习变得有趣。
不想让物理老是那么枯燥,要让它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
三、实验材料那做这个实验需要啥材料呢?其实很简单的啦。
首先得有一个注射器,就那种医用的注射器就行。
然后还需要一些小砝码,用来改变压强的。
再有就是凡士林啦,用来密封注射器,防止漏气的。
四、实验步骤1. 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拉到一定的刻度,比如说10毫升的位置,然后用凡士林把注射器的出口密封好,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要是漏气了,实验就失败啦。
2. 把注射器垂直地固定好,可以用夹子之类的东西。
3. 然后呢,开始往注射器的活塞上轻轻地加小砝码。
每加一个砝码,就记录下活塞的刻度,也就是体积的变化。
4. 一边加砝码,一边感受一下需要用多大的力,这其实就和压强有关啦。
5. 多做几次实验,每次改变一下初始的体积,这样能得到更多的数据。
五、实验中的有趣现象1. 当我们加砝码的时候,会发现活塞慢慢地往下走,体积在变小,而且加的砝码越多,体积变小得就越快,就好像压强在使劲地把活塞往下压一样。
2. 如果我们把砝码拿下来一些,活塞又会慢慢地往上走,体积又变大了,就像压强松开了手一样。
3. 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压强和体积的乘积好像是一个定值呢,这就是玻意耳定律的神奇之处。
六、实验的注意事项1. 密封一定要做好,要是注射器漏气了,那实验结果可就完全不对啦。
四、验证玻意耳定律【重要知识提示】1.实验目的、原理本实验目的是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原理利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封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在保证气体质量一定,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活塞上的压力而改变气体压强的方法,测出相应的气体体积,验证玻意耳定律.2.买验器械带框架的注射器一套、铁架台、刻度尺、弹簧秤、钩码、橡皮帽、润滑油、天平、气压计.3.实验步骤及器材调整(1)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读出最大容积求解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2)从气压计上读出大气压强p0.(3)用天平称出活塞和框架的质量,算出它们的重力G.(4)将活塞抹上适量的润滑油后插入注射器内的一部分,将注射器的小孔堵住,以封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并记下空气柱的体积V1.(5)把注射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活塞的两侧加挂钩码,使空气柱的体积减小,改变钩码个数,重做两次,并记下每次挂上的钩码个数及相对应的空气柱的体积.(6)取下钩码,用弹簧秤钩住框架上的挂钩竖直缓慢往上拉,记下每次弹簧秤的读数F 及相应的体积.(7)把记录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根据公式S GFpp -±=各个压强值,求出各个压强值p对应的pV值,,比较这些乘积,得出结论.(8)建立p-1/V图象,把实验数据描述在图象上,通过比较直观的图形得出结论.4.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求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因此,必须将橡皮帽封住气体,同时在活塞上涂抹润滑油,以保持气体质量不变.(2)实验中为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要求不要用手触摸注射器同时拉动活塞时应缓慢.(3)注射器必须竖直固定,两边框架所挂钩码的个数必须对称,同时用弹簧秤拉活塞时要沿竖直方向.(4)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过程中,若用图象研究,为使图象直观,最好用p-1/V图象. 5.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1)实验所用的注射器的气密性的好坏可直接产生误差,主要的原因是m是否一定保持不变,若有气体漏出,则pV值变小;若有气体漏进,则pv值变大.(2)实验中气体的温度改变可直接产生误差,主要的原因是不能满足条件,因此实验的过程中要求手不能握注射器,改变气体的体积时要求缓慢.(3)本实验中气体压强的确定与当时的大气压有关,因此,必须精确地读出大气压强p0值.【典型范例导析】【例l】用注射器做《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取几组p、v值后,用p做纵坐标,专做横坐标,画出户一专图象是一条直线,把这条直线延长后未通过坐标原点,而交于横轴,如图4—22所示,可能的原因是 ( )A.各组的取值范围太小B.堵塞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漏气C .在实验中用手握住注射器而没能保持温度不变D .汁算压强时未计算活塞和框架对气体产生的压强.解析 因p 一1/V 图象为一直线,故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的条件得到满足,如图4—23所示,先将图线反向延长并和纵坐标交于一p ,然后将1/V 轴向下平移到一p ,图象过原点,可见压强的计算总偏小,且每个V 下偏小的压强值相同,答案为D .。
验证玻意耳定律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证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成反比或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为一恒量.
通过实验了解气体状态参量的测量方法,学习计算封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本实验为验证性的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明确验证什么、依据是什么、使用什么设备、实验怎么做.所以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是本实验的重点.
对公式P=P0±F/S的正确理解、封闭气体的压强计算是难点之一,相当一部分学生处理不好时公式中取P0+F/S,何时取P0-F/S.如果空气柱受到活塞和固定在它上面的框架的压力作用的同时,还受到我们施加的拉力或压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合力是F.对于这一点,也经常出问题.
由于学生缺乏操作经验,靠目测判断竖直方向,再加上实验器材本身的质量问题,注射器或实验器竖直难于保证.
实验器材
框架和100g钩码若干;测力计;铁架台及铁夹;水银气压计(共用);带刻度的注射器(5ml);刻度尺.
若使用带有长度刻度的注射器型的“玻意耳定律实验器”做本实验,请将刻度尺换为游标卡尺.
主要教学过程
明确实验原理
掌握实验所依据的公式PV=恒量;
理解公式P=P0+F/S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P0表示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S表示活塞的横戴面积;
F表示封闭气体所受的合力;
会运用此公式计算封闭气体的压强.
知道本实验应满足的条件:
等温过程t=恒量;
研究对象即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
实验器材
认识实验器材.
了解水银气压计的构造,知道使用方法.
通过实物观察,了解注射器与玻意耳定律实验器上的刻度的区别.
实验步骤
用测力计称出活塞和框架所受重力G.
按图1所示,把注射器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保持注射器竖直.
把适量的润滑油抹在注射器的活塞上,再上下拖动活塞,使活塞与器壁间被油封住.当活塞插进注射器内适当位置后,再套上橡皮帽,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注射器内.
从注射器上读出空气柱的体积V,用刻度尺测出这个空气柱的长度,计算出活塞的横戴面S.
记下大气压强P0.
在框架两侧挂钩码,总质量为M,记下相应的气体体积.
框架两侧不挂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活塞,拉力为F0,记下相应的气体体积.
改变所挂钩码质量或测力计拉力,共做四次实验,分别计算出PV值并加以比较.
保证实验条件
m一定:加润滑油密封,套橡皮帽;
t一定:不用手握住射器,施力时动作要缓慢,保持环境温度的稳定;
减小摩擦:加润滑油,力要沿活塞中轴线,注射器保持竖直及对称地悬挂钩码.
数据处理
实验时的大气压强P0=Pa
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S=m2
注射器活塞、框架总重G0=N
在活塞上施加的力
测力计力F0=N
悬挂钩码总重G=N
环境温度t=℃
压强的计算
加钩码时P=P0+(G0+G)/S=[P0+G0/S]+G/S
实验结论(略)
误差分析
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活塞所受的摩擦力.
说明
若使用玻意耳定律实验器做实验,需用游标卡尺测出活塞直径D,活塞横截面积为
S=(ПD2)/4,表中空气柱体积以“cm气柱数”表示.
为保证实验效果,在正式实验之前安装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预习.以下预习题供参考:
本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它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采取什么措施可保证气体质量一定,温度保持不变?
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可采取什么措施减小误差?
你能想出其他办法验证玻意耳定律吗?
建议:在学习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书写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