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沭阳的描写沭阳,古称沭水,是中国江苏省徐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沭阳位于徐州市东南部,东临淮河,南接江苏省宿迁市,西与市区、贾汪区相邻,北界云龙区。
沭阳地处淮河流域,是淮河水系的一部分,境内沭河、淮河等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
沭阳地处江淮平原,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展得天独厚。
这里盛产小麦、棉花、大豆等农作物,是江苏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沭阳还以优质的水稻种植而闻名,出产的沭阳大米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沭阳的农产品也包括蔬菜、水果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沭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在沭阳境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沭阳古城、刘麟洲纪念馆等。
沭阳古城是沭阳的象征之一,这座古城始建于公元前770年,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
沭阳古城内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建筑等,展示了古代城市建筑的风貌。
刘麟洲纪念馆则是为了纪念沭阳的历史名人刘麟洲而设立的,馆内陈列了刘麟洲的生平事迹和著作,向人们展示了他的贡献和成就。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沭阳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在沭阳境内,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如五通山、宿豫湖等。
五通山位于沭阳城区北部,是徐州市的重要风景名胜区之一。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宿豫湖是沭阳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境幽静,是观赏湖景和休闲垂钓的好地方。
沭阳人民热情好客,善于创新创业。
近年来,沭阳市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在沭阳,不少创业者开办了自己的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很多机会。
同时,沭阳也注重培养人才,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
市内有多所中小学、高等学校,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沭阳是一个美丽而宜居的城市,充满着活力和希望。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居住还是旅游,沭阳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江苏省沭阳县,地处中国华东,是江苏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
沭阳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气温适宜、土壤肥沃,有着悠久的花木种植历史和丰富的花木种植经验。
沭阳的花木种植面积达到47万余亩,花木品种3000多个,20万人从事花木种植工作,拥有绿化工程类企业300余家。
沭阳是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的优良驯化基地,南方的花想要移植到北方去,必须先到沭阳驯养几个月才能成活,反之北方的苗木在沭阳来驯养后再移植到南方,成活率才能大大提高。
近年来,沭阳县大力发展花木产业,对农民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加强服务,使花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高,在富民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引领花木产业紧跟市场步伐,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基地逐步形成,在此条件下,沭阳国际花木城应运而生。
花木之乡——沭阳——探古今风韵,迎八方来客各位来宾朋友们:欢迎来到花木之乡,尽享沭阳风韵!古以山南水北为阳,沭阳正是因地处沭水之阳而得名,简称“沭”。
在南丘陵与江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孕育着这座位处苏北的优雅而顽强的城池。
说其优雅,乃是古韵今存灼人眼目:君不知,虞姬自刎别项王,凄美自是成佳话;君不知,梦溪曾担沭城担,绩业功名今犹敬;君不知,袁老身逝神犹存,紫藤缠绕春又生……说其顽强,原是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县,逐渐地与时代接轨,渐渐跻身强县之列。
发展固然依靠经济,但是归根究底,是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支撑,是我们沭阳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今天就让在下带领各位走进沭阳,走进这座你也许听着陌生但是却不乏传奇的城市。
沭阳的人总会说“沭阳的颜集多出美女”,此话自然不是空穴来风,皆因为这里曾经出生了那么以为美丽而壮烈的女子——虞姬。
为了纪念虞姬,沭阳百姓建了虞姬庙、虞姬沟、虞姬公园等等不胜枚举。
相传虞姬自刎,血溅土,土生花,此之为虞美人。
每一处都是一场动人而不是魅惑的邂逅。
今日则重点讲解虞姬生态园。
古代诗人常将园中水系比作经络,所谓“山得水则活,水得山则媚”。
虞姬生态园自是不例外,山水相间,动静相宜,清静幽雅之中透着动感。
其占地312亩,设计上突出了“以绿为骨,以水为媒,以人为本”的理念。
设计模拟自然界中的州、屿、堤、河、山等现象,并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园林景观。
植物种类繁多,姿态各异,举目远望,自是倾城佳色,绿意浓心,舒爽怡人。
其结构形式是按照杭州西湖的景观来设计的,虽形式相似,其气韵截然,西湖自然是浓妆淡抹总相宜,此园亦是清幽恬静处处生机。
楚风烈烈,烧不尽心头意难平。
那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已是不忍回顾,只好对着这些遗迹再一次领略那美丽姿容下一颗倔强而壮烈的心。
说起沭阳,不得不提两个人,一个是梦溪先生沈括,另一个则是随园老人袁枚。
一个是北宋才子,一个是清朝名士,仿佛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两个人,皆因为这座沭水之城,跨越几百年的时空,在文化的璀璨星空下相聚。
沭阳县调研报告沭阳县调研报告沭阳县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景优美的县城。
为了更好地了解沭阳县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和人文特色,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在经济方面,沭阳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农田面积广阔,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较高。
除此之外,养殖业也在沭阳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养鸡、养猪等畜牧业。
沭阳县已经成为周边地区农产品的集散地,为县域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社会状况方面,沭阳县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教育、医疗和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和条件。
我们参观了一所乡村小学,发现学校条件较好,孩子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医疗方面,沭阳县有多家医院和诊所,医疗资源比较充足。
另外,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大部分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沭阳县的人文特色也非常突出。
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沭阳城墙、历史建筑等。
我们还参观了一家传统手工艺品作坊,了解到沭阳县有一定的手工艺产业,特别是木雕和绣花。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不仅继承了沭阳县的历史文化,也成为了当地的一项重要的特色产业。
总的来说,沭阳县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状况不断改善,人文特色得以保护和传承。
然而,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农业产业中存在规模化经营不足、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不畅等。
同时,沭阳县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潜力有待挖掘。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规模化经营,建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网络。
此外,为了推动沭阳县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沭阳县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和人文特色都在逐渐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沭阳县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0635是哪个城市的区号0635是哪个城市的区号?在中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区号,用来标识不同地区的电话号码。
其中,0635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辖的沭阳县的区号。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北邻睢宁县,西接睢宁县和宿迁市,南界江苏、安徽两省交界处,东临淮安市。
沭阳县总面积约为2095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
这个美丽的地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闻名。
沭阳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沭阳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历史古迹和遗址,如阿房宫、水榭遗址和大同王城址等等。
在沭阳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
这里有山有水,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无论是爬山远足还是泛舟漂流,都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壮丽。
另外,沭阳县还有许多古老的文化村落和民俗特色,使游客可以体验到真正的乡村风情。
沭阳县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
这里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特别是水稻种植。
农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此外,沭阳县还致力于发展旅游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沭阳县的0635区号不仅代表了这个地方的电话区号,还代表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城市。
这个区号成为城市的象征,也代表着人民对这个地方的热爱和自豪感。
总之,0635是中国江苏省沭阳县的区号。
沭阳县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景优美、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
这个区号代表着沭阳县的热情好客和独特魅力。
欢迎各位朋友来到沭阳县,感受这个美丽城市的风情与魅力!。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是地处苏北的一个劳动力输出大县,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一方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支援了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有生力量外出,打破了家庭结构的平衡,使得老人和孩子成为农村的留守者,尤其是孩子的监督和教育成为困扰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根据沭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的调查研究,全县留守儿童达11.2万人之多。
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环境、学习条件都缺乏亲情的关爱和呵护,面临诸多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尽自已的一份社会责任,借助于家乡所处的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区位优势,本人立足于宿迁市沭阳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教育问题,以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状况(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面情况),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欠佳、安全教育严重不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价值观教育扭曲等教育问题,对建构这些问题的社会脉络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着眼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考虑,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放置在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等各方面力量的有效整合和协作体系中,组织创建教育、管理、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工作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适合的教育环境。
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才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努力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学校、家庭支持系统以及自我监护系统。
进一步努力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学习环境,建立健全将学校、家庭、社会和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几方力量有效结合,形成四位一体、四方联动的农村留守儿童立体多维模式,让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指导和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共同爱护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沭阳好玩的景点介绍沭阳是江苏省宿迁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淮河南岸,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沭阳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一个旅游胜地。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沭阳好玩的景点。
一、沭阳湖沭阳湖是沭阳市的标志性景点,是一个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沭阳湖水域面积达到了1000多亩,湖中心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是游客拍照的好地方。
沭阳湖周围的景色也非常美丽,湖畔有一条长长的栈道,可以散步、慢跑、骑车,还可以在湖边的草坪上野餐、放风筝。
沭阳湖还有很多水上项目,如划船、摩托艇、皮划艇等,非常适合家庭出游和情侣约会。
二、沭阳古城沭阳古城是沭阳市的历史文化名片,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沭阳古城始建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衰,现在保存完好。
古城内有很多古建筑,如城墙、城门、古街、古井、古庙等,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古城内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店和手工艺品店,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沭阳美食和购买到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
三、沭阳烈士陵园沭阳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而建立的。
陵园内有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烈士纪念馆等,是缅怀革命先烈、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陵园内的景色也非常美丽,有很多花草树木,是一个非常适合散步和放松心情的地方。
四、沭阳博物馆沭阳博物馆是一个集文物收藏、展览、研究、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内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如青铜器、陶器、玉器、金银器、书画等,展示了沭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精品。
博物馆还有一些互动展览和科普教育,非常适合家庭和学生参观。
以上就是沭阳好玩的景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沭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欢迎大家来沭阳旅游,感受沭阳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我的家乡-沭阳当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地,几十年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沭阳也在奇迹般地改变着。
沭阳县(英文:Shuyang county)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沿海经济区交叉辐射地带,是江苏省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重要的门户城市,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
沭阳目前是江苏省3个省直管县(市)之一,但行政依旧归属于江苏省宿迁市,干部管理、统计口径等仍由宿迁市统筹。
2012年沭阳县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位列全国百强县第57位。
沭阳是中国花木之乡、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先进县。
沭阳的环境变了。
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土路,现在已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水泥路和柏油路。
路上大大小小的车辆穿梭来往,川流不息。
路边树木郁郁葱葱,花儿争奇斗艳,引来不少辛勤的蜜蜂和翩翩起舞的蝴蝶。
一座座高楼大厦、一幢幢豪华住宅早已取代了从前那些低矮、破旧的老屋。
环城河中的水清澈见底,一条条鱼儿在水中嬉戏,不时地探出头来欣赏着两岸那婀娜多姿的杨柳,千娇百媚的花儿。
许多鸟儿也喜欢在这里安家落户,吟唱着一曲曲动听的歌,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沭阳不仅在面貌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对科技的需求意识日益强烈。
农民种地不再像过去那么辛苦,各式各样的拖拉机代替了老黄牛耕地,一辆辆收割机走进了田间工作,人们则站在地头喜看一年的收获。
许多人也不在家中赋闲,他们背起行囊,行走于大江南北,手里数着钞票,心中谋着发展,把外地客商招到沭阳来,电池厂、服装厂、养殖厂……沭阳的经济一年高于一年,人们的生活一年好于一年。
电脑、电话等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看上了有线电视,通过网络进行购物、就医,什么一线通、一卡通、电子商务等好多名词已悄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坐在家中我们就可以知晓天下事,“天涯若比邻”不再是梦想。
手机呢,也不是奢侈品了,而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
沭阳,隶属江苏省,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
古有厚镇、渠头、刘庄口等镇,惜毁于兵火。
明清增至36个镇。
民国时期,裁镇设9市1乡,后改为10区162乡镇,大小集镇星罗棋布。
县情概况沭阳地处中国华东,江苏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属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过渡带。
县域介于北纬33°53′至34°25′,东经118°30′至119°10′之间,东西60公里,南北55公里。
沭阳区位独特。
沭阳位于苏、鲁、皖三省和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大小三角中心,处在徐连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运河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徐、连、淮、宿四市结合部。
县城距南京只有260公里,距宿迁只有55公里,距临沂只有140公里,沭阳交通发达,新长铁路、京沪高速公路、205国道和324、326、245省道穿境而过。
京沪高速公路向北6小时可直达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向南4小时可直达全国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上海。
自然地理东与连云港接壤,南与淮安市毗邻,西倚宿迁,北接徐州,是徐、连、淮、宿四市结合部。
全县地形呈不规则方形,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地面高程在7-4.5米。
县内最高峰韩山海拔70米,除潼阳、茆圩、刘集、悦来等乡镇有些岗岭外,土地平衍,河网密布,有新沂河、淮沭新河等29条河流纵横境内。
沭阳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
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最高气温14.3℃,最低13.3℃。
历年最高气温一般在35℃~38℃之间,最低气温在-9℃~-5℃左右。
年平均日照时数2363.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年平均风速为2.8米/秒,年平均降水量937.6毫米。
自然资源沭阳资源十分丰富。
沭阳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和科技先进县。
年产粮食100万吨、油料6.23万吨、棉花0.51万吨,年出栏商品猪近200万头。
沭阳花木名扬天下,全县花木总面积33万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种,各类盆景83余万盆,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誉。
沭阳(Shuyang),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
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沿海经济区交叉辐射地带,是江苏省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是江苏省北部地区重要的门户城市。
沭阳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
沭阳是两汉文化发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虞姬故里、苏北宝地、江淮明珠”之称。
沭阳是中国花木之乡、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先进县。
沭阳位于东经118°30′-119°10′,北纬33°53′-34°25′之间,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地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四市结合部,属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过渡带。
东与灌云、灌南两县接壤,南与泗阳县,涟水县毗邻,西倚宿迁市区,北至西北与东海、新沂两县市相连。
县域东西最大直线距离60公里,南北55公里,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辖40个乡镇(场、街道)。
全县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最高气温14.3℃,最低13.3℃,年平均降水量937.6毫米。
目前是江苏省三个省直管县试点之一,但是行政区划,干部管理、统计口径等仍然由宿迁市统筹。
2012年沭阳县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位列全国百强县第57位;2013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51位。
历史沿革编辑沭阳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境内有鲁成公九年(前582年)建的郯子国,在今日沭城西北20公里处,仍可寻到留下的一片废墟。
前汉时东海郡的厚丘、建陵、阴平、下城、临渣、怀文、服武等古城,皆在境内。
后汉,建陵县并入厚丘县。
至晋,阴平县也并入厚丘县。
宋元嘉十二年,废厚丘县为襄贲县,直到北周建清六年556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县名沿用至今。
沭阳县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且是古城封邑所在,自是留有较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
如新石器时代的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丘、阴平方城遗址,宋朝大科学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业与虞姬诞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霸王桥等;明代抗倭将领刘綎筑的营垒,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古典雅秀的逍遥厅。
每天一县: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太史慈子义沭阳县(321322),以县治在沭水之阳,故名。
北周建德七年(578年)置县。
其总面积为2298平方公里,人口近200万,是江苏省陆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辖6个街道、23个镇、1个乡:沭城街道、南湖街道、梦溪街道、十字街道、章集街道、七雄街道、陇集镇、胡集镇、钱集镇、塘沟镇、马厂镇、沂涛镇、庙头镇、韩山镇、华冲镇、桑墟镇、悦来镇、刘集镇、李恒镇、扎下镇、颜集镇、潼阳镇、龙庙镇、高墟镇、耿圩镇、新河镇、贤官镇、吴集镇、青伊湖镇、西圩乡。
另有沭阳经济开发区、昆山(沭阳)工业园区。
(1)沭城街道因沭阳城得名驻地:上海北路12号辖28个社区:健康社区、古城社区、西园社区、南关社区、南苑社区、城南社区、河南社区、建陵社区、新桥社区、东关社区、城北社区、怀文社区、圩东社区、孙巷社区、河东社区、长庄社区、河西社区、果园社区、叶庄社区、五里社区、城东社区、昭德社区、东园社区、长安社区、沭河社区、城西社区、沂河社区、府苑社区。
命名经历:沭城镇(1962)-十字镇、七雄镇、章集镇并入(2005)-分置沭城街道、南湖街道、梦溪街道、十字街道、章集街道、七雄街道(2013)(2)南湖街道以南湖得名驻地:学院路20号辖7个社区:前巷社区、湾河社区、中心社区、新南社区、刘洪社区、项荡社区、南湖社区。
命名经历:南湖街道(2013)(3)梦溪街道因北宋沈括任沭阳主簿得名驻地:迎宾大道105号辖10个社区:杨店社区、糖坊社区、徐沭社区、任巷社区、桃园社区、团庄社区、章塘社区、任码社区、官西社区、南岭社区。
命名经历:梦溪街道(2013)(4)十字街道清咸丰年间耿姓在此修桥,横河竖桥取名十字桥,故名驻地:十字社区康居大道11号辖17个社区:十字社区、龙汪社区、十字果园社区、戴圩社区、陈陆社区、王涧社区、西张圩社区、周圩社区、前屯社区、赵解社区、学宜社区、蒲荡社区、施圩社区、孙圩社区、南汤圩社区、东南社区、蚕种场社区。
2023沭阳入学条件摘要:一、沭阳教育现状1.沭阳县简介2.沭阳县教育资源概述二、2023 年沭阳入学条件1.幼儿园入学条件2.小学入学条件3.初中入学条件4.高中入学条件5.大学入学条件三、入学政策变化及影响1.全面实施义务教育2.公民同招政策3.学区划分及对口直升政策4.随迁子女入学政策5.加分及优先录取政策四、家长应对策略1.了解政策变化2.关注学区划分3.提前规划子女教育4.提高子女综合素质5.积极参与招生政策讨论正文:沭阳县,位于我国江苏省北部,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资源日益丰富。
为了让广大家长了解2023 年沭阳入学条件,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类学校的入学规定。
首先,沭阳县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家长需关注政策动态,确保子女按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幼儿园入学方面,家长需关注幼儿园招生信息,了解报名时间和条件。
一般情况下,沭阳县幼儿园招生按照就近原则,优先招收符合条件的学生。
其次,在小学和初中入学方面,沭阳县采取公民同招政策,即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家长需关注学区划分及对口直升政策,了解子女所在学区对应的初中,以便提前规划子女的教育路径。
此外,家长还需关注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了解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在沭阳县就读的政策规定。
在高中阶段,沭阳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除了学习成绩外,学校还会关注学生在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表现。
因此,家长需要鼓励子女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以增加被优质高中录取的机会。
至于大学入学条件,家长和学生们需要关注高校招生政策,了解各类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加分政策及优先录取条件。
此外,家长还需关注高校招生改革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总之,面对不断变化的入学政策,家长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提前规划子女的教育路径。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天气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位于淮河中下游平原,东临淮河,南接江苏
省睢宁县,西接江苏省泗洪县,北邻江苏省宿迁市,地理位置优越,
气候温和。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沭阳县的天气情况。
沭阳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一
年中的气温变化非常明显,季节性明显。
春季是沭阳县气温回升的季节,气温逐渐升高。
春天的沭阳县气
候宜人,阳光明媚,适宜户外活动。
气温一般在10℃至20℃之间,但
也会有一些阵雨的天气,需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衣保暖。
夏季是沭阳县最炎热的时候,气温往往超过30℃,有时甚至会达到35℃以上。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阳光强烈,多雷阵雨,降雨较多。
此时出行需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注意补水和防晒,尽量避免暴露在
阳光下。
秋季是沭阳县气温逐渐下降的季节,白天仍然比较温暖,晚上开
始渐渐凉爽。
秋季天气晴朗干燥,气温在15℃至25℃之间,适宜户外
活动。
此时正是沭阳县的收获季节,农田金黄一片,风景如画。
冬季是沭阳县最寒冷的季节,气温往往在0℃至10℃之间,有时
会下降至零下几度。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阳光充足,但气温较低。
此
时需要注意御寒保暖,避免感冒和冻伤。
总体来说,沭阳县的天气变化较为明显,四季分明。
春、秋季气
候宜人,适宜旅游和户外活动;夏季炎热潮湿,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寒冷干燥,需注意保暖。
在前往沭阳县旅游或出行时,请及时了
解天气预报,做好相应准备,以确保旅途的顺利和安全。
沭阳县简介
沭阳县,隶属江苏省宿迁市,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县域面积2298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场、街道)、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9万人口,是江苏省人口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县份之一。
历史上,这里是革命老区、传统农区和水患灾区,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县、经济穷县和财政弱县,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全省“谷底”。
1996年地级宿迁市组建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沭阳广大干群秉承“全方位、全领域、全激活”发展理念,更高举起“工业强县”大旗,全面做活广引外资、激活民资、策应扶持、金融信贷、政府投入、上市融资“六大投资”文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持续攀升的强劲态势。
连续14年蝉联宿迁市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一等奖,成功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台商连锁商业投资最具潜力城市”,率先跨入“全国文明县城”、“江苏省文明城市”行列。
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6.26亿元,在苏北23县市中居第1位,在全省50县市中居第15位。
三次产业结构为19.3:45.3:3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900元、6875元。
沭阳县拥有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40万,是传统的农业大县。
近年来,沭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狠抓“三农”工作不放松,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地位,推动县级财政实现由过去长期单纯依靠农业支撑向财政支持农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性转变,使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了新提高,农村面貌呈现出新变化。
一是乡镇工业发展迅猛。
坚持县乡工业联动发展,县财政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乡镇标准化厂房建设,拉动了14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近两年来累计新建标准化厂房160余万平方米。
2010年,所有乡镇一般预算收入超千万元,期中财政收入超3000万元的27个、5000万元以上11个,分别比2009年增加14个和3个,乡镇经济已成为县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是村级经济快速崛起。
坚持把村级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村干部、大学生及大学生村官、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各类创业主体的引领作用,全面激活全民创业激情。
2009年,全县新发展私营企业2839个、个体工商户24409户,同比分别增长70.72%和68.16%,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2.3%和50.2%。
2010年,全县新发展私营企业4221个、个体工商户31723户,分别占全市新增总量的52.07%和57.88%。
全县474个村(居)共成立489个实业发展公司。
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9752.74万元,是2009年的3.22倍。
三是高效农业快速发展。
全县高效农业面积达95.6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33.7万亩,形成了由花卉苗木、食用菌、蔬菜、优质稻米和生态水禽等高效特色农业构成的“四区一带”生产新格局。
建成全国最大的干
花生产销售基地,建成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南花北木驯化基地和高档苗木研发展示中心,2010年被评为“全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县”。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坚持“镇当城建”,工业集中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商贸区全部向镇区集中,实现“三区合一”,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以“环境优美乡镇(村居)”创建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打造苏北最整洁、最现代、最生态的乡村环境,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建成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3个。
坚持像抓工业园区一样抓好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4A级景区创建工作,逐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沭阳工业在明清时期以传统的手工作坊为主,其中“惟酿酒造油称大宗”。
民国期间,沭阳工业生产能力低下。
1949年,仅有一家全民企业。
50年代,县级工业逐渐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沭阳工业实现快速稳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牢固树立“只有工业领先才是真正领先”的理念,集中全县政治、经济、人才、信息、社会等各类资源,全力突破工业经济。
三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33.0:35.8:31.2优化为18.6:44.0:37.4,工业经济实现了主体“从少到多”、质量“从弱到优”的历史性转变。
目前,全县木材加工、轻纺服装、机械电子、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木材加工业成为沭阳首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及生物科技、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全面提速,高新电池产业园龙头高昂,聚脂薄膜、精密电子生产基地熠熠生辉,欧亚薄膜、天能电池、远新实业等一批50亿级企业航母已扬帆启航。
坚持把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强县”的主战场,开发区已承载各类项目59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3个,投产企业362家,用工10.3万人,开发区内已建成丝袜、画材、包覆纱、手机扬声器、电动车蓄电池、针织毛衣、单缸机活塞、天然VE、防水模板等9个全国“单打冠军”,一座以成长型项目为支撑的现代化新兴工业基地已经形成。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苏北首家省级软件产业园——江苏沭阳软件产业园已吸纳华军软件、小聪软件等89家企业入驻,成为江北地区最大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2010年3月份又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首批科技产业园。
坚持县乡工业联动发展,新材料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和临港新城开发区四大专业园区加速崛起,力争3—5年建成百亿级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