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儿心肺复苏2018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71
第1篇一、判断意识1. 将患儿置于安全、平坦的地方。
2. 轻轻拍打患儿背部,呼唤其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3. 如无反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二、判断脉搏1. 将一只手放在患儿颈部,用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
2. 观察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3. 如无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1. 将患儿仰卧,头部后仰,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异物。
2. 用一只手托住患儿下颌,另一只手置于前额,向上抬举下颌,使口腔、咽喉轴呈一条直线,打开气道。
四、人工呼吸1. 将口罩或干净布料覆盖在患儿口鼻部。
2. 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患儿口鼻部,用力吹气,使胸廓起伏。
3. 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
五、胸外按压1. 将一只手掌根放在患儿胸骨下1/3处,另一只手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
2. 用肩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
3.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六、心肺复苏操作步骤1. 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2.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
七、注意事项1.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患儿受到二次伤害。
2. 按压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骨折。
3. 如患儿有颈椎损伤,避免头部后仰,以免加重损伤。
4. 如患儿出现呕吐,及时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5. 如患儿出现过敏反应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心肺复苏,寻求专业帮助。
八、终止心肺复苏1. 当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后,可终止心肺复苏。
2. 如患儿呼吸、心跳仍未恢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出现以下情况之一:a. 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心跳;b. 急救人员到达;c. 患儿出现明显生命体征消失。
总之,小儿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家长和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
在遇到小儿心脏骤停时,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可挽救患儿生命。
第2篇一、评估情况1. 确认患儿意识丧失,无反应。
2. 观察患儿呼吸,如无呼吸或仅有无效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日期监考人得分项目技术要求分值扣分细则扣分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2解释不全扣1分未解释全扣准备1.着装:衣帽整洁,仪表端庄。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2.用物:治疗盘、盖缸(内盛大纱布)、弯盘、血压计、听诊器、木板、复苏安妮、手电筒、秒表。
6缺一件扣1分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评估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患者意识和运动及呼吸:呼叫患者,轻拍患者双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运动、呼吸停止或仅有叹息样呼吸。
3.同时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近侧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确认无脉搏。
整个判断时间小于10秒钟。
10未确认扣2分拍打部位不正确扣1分未看胸廓扣1分评估不全扣5分未作评估全扣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步骤一人操作法1.立即呼叫他人协助抢救,记录呼救时间。
2未呼叫扣1分未记录时间扣1分2.立即去枕仰卧,卧于硬板床上或地上,或普通床加木板,枕头横立于床头,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3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3.立即解开病人衣扣、裤带、暴露胸腹部。
2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4.即刻行胸外心脏按压:(1)、定位准确,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贴紧胸骨的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另一手手指交叉握住)。
②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前臂与胸骨垂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5cm以上,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按压3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频率100次/分以上。
20定位手法不正确扣2分双手不平行扣2分双肘未伸直扣2分位置不正确一次扣2分手掌离开一次扣1分动作过猛扣2分频率不正确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5.检查并取下义齿,头偏一侧,置弯盘于口角旁,用纱布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患者。
在小儿心肺复苏中,正确的操作流程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下面将介绍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
1. 确认患儿情况。
在进行小儿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认患儿的情况。
观察患儿是否有呼吸、心跳,如果患儿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者呼吸异常,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2. 呼叫急救人员。
在确认患儿需要心肺复苏之后,应该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可以让他们帮忙呼叫急救人员,同时自己要尽快开始心肺复苏操作。
3. 位置调整。
将患儿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确保患儿的身体处于平躺状态。
如果患儿在床上或者其他软的表面上,应该先将患儿移动到地面上再进行操作。
4. 开始CPR。
接下来就是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了。
首先,将患儿的头部稍微仰起,然后打开患儿的气道,检查是否有异物阻塞。
接着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应该控制在1秒左右,注意观察患儿的胸廓是否有起伏。
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患儿的胸骨下缘,按压深度应该控制在1/3胸廓直径,按压频率应该控制在100-120次/分钟。
5. 持续观察。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儿的情况。
如果患儿出现呼吸、心跳,应该立即停止心肺复苏操作,转移到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后续处理。
6.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同时,要尽快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一旦急救人员到达,应该立即将患儿交给他们,让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小儿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儿的生存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为患儿的生命安全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使用簡易呼吸器心肺複蘇術(2018年修訂)相關知識:目の1.使用簡易呼吸器,維持和增加機體通氣量。
2.糾正低氧血症。
3.用人工の方法使患者迅速建立起有效の循環和呼吸,恢複全身血氧供應,防止加重腦缺氧,促進腦功能の恢複。
強調要點1.評估患者意識後,同時評估其呼吸和脈搏。
2.AED和除顫儀獲取和准備過程中仍需要CPR,一旦准備就緒,直接除顫。
3.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深度為5-6厘米。
4.每次按壓間隙不能“倚靠”在患者胸部,手可放在患者胸部,但是不能有任何壓力。
5.盡量減少按壓中斷,每次中斷必須控制在10秒之內,1分鐘內CPR過程中不得低於60%,也就是說100-120次要在36秒完成。
6.簡易呼吸器面罩需與面部完全貼合,CE手法中“C”手法保障面罩密閉、“E”手法保持氣道通暢。
注意事項1.搶救環境應安全。
2.患者應躺在平地或硬板床上。
3.按壓の部位和方法要正確,如有失誤不但使搶救失敗,還可能發生骨折、氣胸、內髒損傷、胃內容物反流。
4.按壓時注意肘關節伸直,按壓放松時手掌根部不能離開按壓部位,一旦離開,必須重新定位。
5.病人口腔、咽部有分泌物應及時清除,以免阻塞呼吸道。
6.密切觀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暢。
7.擠捏呼吸囊時壓力不可過大,約擠捏呼吸囊1/3-1/2未宜,不可時大時小以免損傷肺組織,造成呼吸中樞紊亂,影響呼吸功能恢複。
心肺複蘇の有效指征1.能捫及頸動脈、股動脈搏動。
2.收縮壓在60mmHg以上。
3.患者の面色、口唇、甲床、皮膚等色澤轉紅。
4.擴大の瞳孔縮小。
5.呼吸改善,出現自主呼吸。
6.昏迷變淺,出現發射或掙紮。
7.心電圖可見波形改善。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 a C-LD)。
(就国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2018心肺复苏步骤及方法引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人发生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2018年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方法也出现了一些调整。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2018心肺复苏步骤及方法,帮助每个人更好地掌握和应用CPR。
一、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之一,它可以维持和恢复血液循环。
按照2018年的指南,以下是胸外按压的具体方法:1.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平整的表面上,如地板或床垫。
2. 确定胸骨压迫位置,即胸骨下缘和缺口之间的中央位置。
3. 腰背挺直,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中央部位。
4. 用身体的重量施加下压力,使胸骨下陷5-6厘米。
5. 按照100-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按压,保持节奏和力度的一致性。
二、人工通气在胸外按压之后,进行人工通气能提供身体所需的氧气,并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以下是最新的2018年人工通气的方法:1. 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之后,停止按压,进行人工通气。
2. 翻开患者的气道,使头部稍微后仰。
3. 握住面罩,将其放置在患者的口鼻部位。
4. 使用适当的速度,给予两次每次1秒钟的通气。
注意每次通气时胸廓应该上升。
三、回馈机制和通气时机的调整在2018年的指南中,对于回馈机制和通气时机进行了一些调整:1. 推荐使用自动脉搏检测设备,对每次按压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回馈来指导操作。
这有助于提高按压的效果。
2. 每30次按压进行2次通气的比例保持不变,即30:2。
然而,如果有专业医务人员在场,可以考虑进行胸外按压和通气的同步进行。
四、AED的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应用也发生了变化:1. AED应早期启动,即在发现心脏骤停时尽快使用AED进行除颤。
2. 非专业医务人员在使用AED前不需要检查脉搏。
2018年“心肺复苏术”技能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一、环境评
做好自我防护:观察周围环境(
估(2分)
二、判断与
1、快速到达患者右侧身旁,拍患者双肩(1分),分别对双耳呼喊(1分):2准备(15
喂!你怎么啦?重呼轻拍。
分)2、判断病人:正确触摸颈动脉: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2分),食指10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
检查有无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2分),10秒(2分)。
同时判断呼吸:耳听有1分)。
口述病人情况(21分)。
1分),解开患者上衣,121分),口述:环境安全(1分)。
2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得分无呼吸音(1分),眼睛观察胸廓有无起伏(3、立即大声呼救:“快来人啊,抢救病人”(4、体位:置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可口述(暴露前胸(1分)。
三、胸外心分):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搏动消失,无正常呼吸,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定位方法正确(10分):方法: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点。
脏按压
按压手法、姿势正确:双手掌完全重叠(
(37分)
心手指翘起(4分)、两臂关节伸直并按压部位呈垂直方向(工呼吸比30:2(3分)。
四、开放气
算帐口腔及咽部: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道(25分)中指缠好无菌纱布伸入口内挖出污物(
分)。
1分),左手扒开嘴巴,右手食指、2分),如有活动假牙一并清除(23分)。
按压深度5-6cm(6分);按压频率100-120次/分(6分);胸外按压与人4分)、十指相扣(4分)、掌1030
5。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a C-LD)。
(就国内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范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