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外痔的中药熏洗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18
加味苦参汤煎汤熏洗坐浴等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分析概述血栓性外痔是指由于直肠下端静脉曲张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或坏死,而在直肠管或肛管脱出的、疼痛明显的肿物。
它是肛门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文探讨加味苦参汤煎汤、熏洗、坐浴等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分析。
针对症状血栓性外痔的特点是剧烈疼痛和明显充血。
加味苦参汤煎汤是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的功效。
煎汤或口服药物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状,但在疼痛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局部治疗也是较好的选择。
加味苦参汤煎汤加味苦参汤的组成为:苦参30g,白芍15g,黄芩30g,川芎10g,甘草6g,泽泻15g,茯苓15g,车前子20g。
材料煎汤后,每次口服,每日1-2剂。
煎药剂量和服用次数,应按病人的具体情况而调整。
熏洗将药物材料用蒸馏水煎煮,然后过滤后得到液体。
将液体倒入大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调匀。
将患者下半身放入盆中,坐浴15-20分钟。
一般来说,每日熏洗1-2次,数日为一疗程。
熏洗后可进一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坐浴坐浴是另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放松肛门括约肌和缓解症状。
将患者的下半身放入一盆温水中,每次坐浴20-30分钟,每日1-2次,持续数天。
在坐浴过程中,患处往往能够受到缓解。
临床分析28例血栓性外痔患者接受加味苦参汤煎汤治疗。
病程在3-7天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同时,药物的在去肿、减少出血、减少痔块张力等方面也有显著的功效;有5例患者出现口干,尿黄等不适症状,但这些症状都在治疗后消失。
加味苦参汤煎汤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局部治疗方面,熏洗和坐浴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感。
结论血栓性外痔是常见的肛门疾病,也是疼痛最严重的一种。
针对病症,加味苦参汤煎汤、熏洗和坐浴等都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时,应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服用次数。
在疗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
治外痔痔疮出血中药经验方
*导读:治血栓性外痔经验方法:取红花30克,川芎、苏木、当归尾、赤芍、黄柏各20克,三棱、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艾叶10克。
将上药……
治血栓性外痔经验
方法:取红花30克,川芎、苏木、当归尾、赤芍、黄柏各20 克,三棱、金银花、蒲公英各15 克,艾叶10克。
将上药倒人坐浴盆内,加水3000毫升,煎煮 30分钟,用纱布滤去药渣,趁热时先熏洗局部,待温后坐浴,并轻轻按揉局部肿块。
每日2 次,每次熏洗20~30分钟,于大便后及睡前施行尤为适宜,一般3日左右见效。
主治:血栓性外痔。
陈逸飞
二黄洗剂治疗外痔
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淤滞而形成的肿块,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
以二黄洗剂治疗效果较好。
方药如下。
黄芩、黄柏、苦参、甘草各30克,红花20克,桃仁、川芎、莪术各10克,黄连 6克。
水煎坐浴,水温4050℃,浸泡肛门15分钟左右。
一般治疗1~2次即痊愈,外痔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4~5次。
卢丽月
治痔疮出血验方
槐花、无花果、千里光各15克,盐肤木、三七各1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龙源期刊网
桃仁大黄熏洗治痔疮
作者:郭旭光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9年第01期
我老公得了血栓性外痔,但他惧怕手术,用口服、外涂药膏治疗,但效果不佳。
朋友给我推荐一方:取大黄、桃仁、黄连、夏枯草各30克,红花、芒硝各20克,前五味药水煎去渣,加芒硝入药液中拌匀。
先用蒸气熏洗肛门,待药液不烫后,坐入其内20~30分钟,每天1~2次。
一般1~2剂即可见效。
点评:中医认为,痔疮多为风、湿、热结聚肛门,致大肠气机不利、经脉不通、瘀血凝滞而成,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
中药熏洗坐浴法是治疗肛门疾病的传统方法。
本方中,大黄味苦性寒,有泻热毒、行瘀血、破积滞的作用;桃仁味苦、甘,性平,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具有抗炎、镇痛作用;黄连味苦性寒,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夏枯草味苦、辛,性寒,清热散结消肿,研究证实,它能抗病原微生物;红花味辛、微苦,性温,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芒硝味苦、咸,性寒,清热消肿、软坚散结。
诸药合用,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
此外,由于药力直达病所,加之水温热的物理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增强溶解血栓的疗效,并使肛门括约肌充分松弛,能较快改善肛门局部肿痛。
治疗期間,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平时注意不可久蹲久坐,多练习缩肛动作。
痔(血栓性外痔)中医诊疗方案血栓性外痔是指静脉团有血栓形成。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葡萄痔西医病名:血栓性外痔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
(1)症状: 肛门疼痛或持续性剧烈疼痛。
(2)体征:肛检见肛门部有紫色包块,触痛,质硬,多位于3、9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血栓性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
(二)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包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可有疼痛。
(三)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肛门周围有紫色包块(常见于3或9点位)。
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
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
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血栓性外痔有触痛、包块质硬。
③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有无内痔及其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④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查手段。
⑤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四)证候诊断气滞血瘀证: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坠胀疼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触痛明显,舌紫暗,苔薄黄,脉弦涩。
三、治疗方案:(一)手术治疗:血栓切除术1.适应症:肛门部包块、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2.术前准备(1)必须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检测、胸部X线片、肛门镜检查、心电图,必要时可行腹部超声及结肠镜检查。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痔的治疗目前趋向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张痔的治疗宜重在减轻和消除其主要症状,解除、缓解痔的症状比切除痔本身更有意义,被认为是治疗效果的标准之一,而中药坐浴治疗就是缓解症状的较好方法[1]。
血栓性外痔为肛肠科常见病之一,早期患者常常会选择手术治疗,但对于害怕手术者和不宜手术者,运用棱莪洗液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4-2016年收治血栓性外痔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9~60岁,平均39.1岁;病程1周左右,平均4.2d。
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18~59岁,平均40岁;病程1周左右,平均4.4d。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患者用自拟棱莪洗液熏洗坐浴治疗,棱莪洗液药物组成:三棱15g,莪术15g,乳香10g,没药10g,冰片10g,小茴香8g,明矾后下8g。
方法为加水2000mL 浸泡1~2h,武火煎沸后文火再煎15min,取明矾、冰片纳入药液,先熏蒸,再坐浴20min,2次/d,疗程为7d。
对照组患者用白开水坐浴治疗。
两组熏浴后均外涂肛泰软膏。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记录临床效果、疼痛评分,并对比分析。
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无疼痛感,肛周青紫色肿块消失。
②显效:痛感轻微,肛周青紫色肿块缩小一半以上。
③有效:痛感减轻,肛周青紫色肿块缩小>1/3。
④无效:痛感及肛周青紫色肿块均无明显变化。
疼痛评分:采取语言描述评分法(VRS)[2]:无痛感,评0分;轻微痛感,评1分;中度痛感,评2分;痛感明显,评3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熏洗疗法在肛肠外科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2T15:29:18.23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8期作者:杨杰[导读] 中药熏洗是中医的中药治疗方式之一杨杰什邡市中医医院?四川省德阳市 618400中药熏洗是中医的中药治疗方式之一。
《肘后备急方》中将中药熏洗形式分为溻渍法、淋洗法、熏洗法、罨洗法等,尤以外科为最,对于乳痈、疽疮、骨疽、诸败疮、白秃、鼠瘘、阴茎卒痛、阴疮、阴囊湿痒等均有详细记载。
肛门的坐浴熏洗治疗法是中医治疗的宝贵遗产之一,该治疗方法是将中药材经过熬煮成汤剂,再利用热气、热水熏洗肛门,通过热熏以及药效促使肛门血液循环加快、达到血流畅通,消肿止痛的目的。
有效的药物分子可以在近距离接触过程中通过创面进入人体内发挥效果,增加了局部药物浓度,可以直接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
熏洗治疗的方法在痔、肛瘘、肛裂等疾病中被广泛运用,常用的药物有黄柏、五倍子、苦参、芒硝、明矾、冰片。
诸药合用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的效果更加明显。
适用于治疗痔、肛裂急性发作期局部肿痛、便血及痔、瘘、裂术后水肿、疼痛、出血、愈合迟缓等并发症。
王艳花等研究人员对中药熏洗在肛肠外科疾病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中药熏洗可以明显缓解肛肠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明显改善炎症、促进消肿、促进创面的恢复。
同时对中药熏洗治疗肛肠外科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发现,中药熏洗中使用最广的药材为黄柏和苦参,使用率为61.1% ;其次是芒硝,使用率为44.4 % ;再次是五倍子和大黄,使用率分别为38.9 %和 33.3 % 。
还发现,利用中药熏洗可减缓肛肠手术前、后,出现的瘙痒、疼痛,促进创面的恢复。
1、止痛。
林晖等研究观察肛愈散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情况,将符合条件的患者180名纳入观察治疗中,随机将180名患者平均分成三组。
中药肛愈散组将中药肛愈散加入1000ml(60摄氏度)水中,进行局部熏洗和坐浴15min;肛愈散煎剂组,直接将肛愈散煎剂放入盆中,患者进行熏洗和坐浴。
中药外用治痔疮的用法
中药外用治痔疮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中药熏洗:将中药研粉放入热水中搅拌均匀,然后用药棉或纱布蘸取中药汤液,轻柔地擦洗痔疮部位,每日2-3次。
2. 中药熏蒸:将中药研粉放入热水中煮沸,然后将痔疮部位暴露在中药蒸气中,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3. 中药外敷:将中药研粉与适量的温开水调和成糊状,然后均匀涂抹于痔疮部位,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固定,每日1-2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 中药浸泡:将中药研粉加入温水中,用足够的温度和浓度泡浸痔疮部位,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药外用治疗痔疮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用药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使用中药治疗痔疮时,如果症状严重或长时间无好转,请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析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80例痔疮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分为两组(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治疗观察组),各40。
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5%)(p<0.05)。
结论:痔疮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方案,能够发挥标本兼治的优势,整体治疗效果更优,并且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更有应用优势。
关键词: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痔疮;临床疗效痔疮是临床常见的肛门良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且不同痔疮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也有着差异。
痔疮会给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针对该病常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虽然能够对疾病症状表现做出明显改善,但患者容易复发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近些年来随着中医理念中“标本兼治”在临床上的落实推广,采取中医疗法治疗痔疮效果显著。
此次研究以痔疮患者为例,探析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0年1月-2020年12月80例痔疮患者为对象,信封法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
前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0.31±5.07)岁;后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0.32±5.06)岁。
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对比未出现明显区别(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方案,给予化痔丸口服(剂量一次3g每天服用三次)、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000比例,每次15分钟每天治疗两次)、贴敷马应龙痔疮膏(使用前先对患者肛门进行清洗,将一次性注入管缓慢插入到患者肛门内,持续挤入药膏2g)。
观察组采取止痛如神汤加减熏洗治疗,其中止痛如神汤剂方组成包括15g的槐花、皂角刺、桃仁、黄柏,20g的大黄,10g 的泽泻、当归、苍术、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