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及铜排载流量的计算口诀及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24.48 KB
- 文档页数:3
电缆载流计算口诀
1.电缆截面积计算:
电缆截面积(平方毫米)=(电缆额定电流(安培)/电流密度(安培/平方毫米))×每相电流系数
2.电流密度选择:
低压电缆:1)室内:0.8安培/平方毫米
2)室外:1.2安培/平方毫米
3)定埋:1.5安培/平方毫米
中压电缆:1)室内:2安培/平方毫米
2)室外:3安培/平方毫米
3)定埋:4安培/平方毫米
高压电缆:1)室内:3安培/平方毫米
2)室外:4安培/平方毫米
3)定埋:5安培/平方毫米
3.每相电流系数选择:
单相额定电流:k=√3
三相额定电流:k=1
4.多芯电缆载流量计算:
载流相乘(安培)=单芯额定电流(安培)×多芯屏蔽系数
5.多芯屏蔽系数选择:
对于对称电缆,多芯屏蔽系数可以根据以下规则选择:2芯电缆:0.725
3芯电缆:0.655
4芯电缆:0.615
5-6芯电缆:0.58
7-12芯电缆:0.53
13-20芯电缆:0.51
21-35芯电缆:0.49
36-61芯电缆:0.47
6.单相三芯对称电缆载流量计算:
载流量(安培)=载流相乘(安培)/√3
7.三相四芯和五芯对称电缆载流量计算:
载流量(安培)=载流相乘(安培)/√3×0.963
8.最大功率因数法计算电缆载流量:
载流量(安培)=多芯额定电流(安培)×多芯屏蔽系数。
电缆线径载流口诀
口诀:10下五,百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含义:(1)、第一句口诀指出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
“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2)、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3)、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
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
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就更准确了。
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三相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摘要:
一、电缆载流量概念介绍
二、三相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1.估算口诀
2.铜芯电缆载流量计算
3.高温九折铜升级
4.穿管根数折扣
三、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正文: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
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载流量的计算对于电缆选型和敷设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相电缆载流量的计算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
1.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这个口诀适用于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
2.铜芯电缆载流量计算:铜芯截面积(平方毫米)乘以2.5安。
这是针对铜芯电缆的连续使用载流量计算,如果为间歇使用,则乘以4安。
3.高温九折铜升级:在高温环境下,电缆载流量需按照原来的九折计算。
4.穿管根数折扣:根据穿管的数量,进行相应的折扣计算。
穿管根数二三
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铜芯电缆的载流量需要进行九折计算。
同时,穿管的数量也会影响到电缆的载流量,穿管根数越多,满载流量越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电缆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电缆散热等。
在计算载流量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掌握三相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选择和敷设电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工载流量口诀及解释
电工载流量口诀通常指的是电线的允许负载电流,常见的有以下几个口诀和解释:
1. 快捷算法口诀:P=U×I,S=U×I×√3
这个口诀中,P表示有功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S表示视在功率。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给定电压下,所能容纳的电流大小。
2. 负载电流走火线,零线顶上去
这个口诀简单直观,意思是负载电流(即通过电器的电流)主要通过火线(相线),零线(中性线)的负载电流相对较小。
因此,当选取电线截面积时,需要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线径,电线截面积要比负载电流要大。
3. 线径决电流,电流要看高温
这个口诀强调了电线的负载能力与线径的关系以及在高温环境下的影响。
在选择电线截面积时,需要根据电流的大小来选择线径。
同时,在高温环境下,电线的导电能力会下降,因此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对电线负载能力的影响。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电工快速确定负载电流以及选择电线截面积,确保电线能够安全承载负载。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1.环境温度考虑法
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流量,可以使用下面的计算公式:
I = I_ref × K_T × K_C × K_P × K_A
其中,I为实际载流量,I_ref为参考载流量,K_T为温度系数,K_C 为拟合系数,K_P为土壤散热系数,K_A为海拔系数。
2.截面积法
I=K×S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S为电线的截面积。
3.电导率法
根据电线的电导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载流量:
I=K'×G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G为电线的电导率。
4.等效电流法
通过将电缆电线与等效电阻串联,求得等效电流,然后根据等效电流和电缆电线的长度、散热条件等参数得出实际载流量。
计算载流量时,应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电缆电线的特性参数进行计算,以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此外,为了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使用,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线路长度:较长的线路会引起电压降低,需要在计算载流量时考虑
这个因素。
-散热条件:电缆电线在不同的散热条件下,其载流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散热系数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铜排铝排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及对照表载流量计算口诀载流量粗略算法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2.5)。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2. 说明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
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120、 150、185……(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
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五倍四倍三倍二倍半二倍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 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
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
电线口诀顺口溜
1.电线载流量估算口诀
“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铜线升级算。
”
解释:
❖“十下五”:是指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5A。
例如,2.5平方毫米的铝线,载流量约为2.5×5 = 12.5A。
❖“百上二”:100平方毫米以上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2A。
❖“二五三五四三界”:25平方毫米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4A;35平方毫米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3A。
❖“七零九五两倍半”:70平方毫米和95平方毫米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2.5A。
❖“穿管温度八九折”:如果电线是穿管敷设,或者环境温度较高,载流量要打八折或者九折。
❖“铜线升级算”:计算铜线载流量时,可以把铜线的截面规格提升一个等级来按照铝线计算。
比如2.5平方毫米的铜线可以按照4平方毫米的铝线来计算载流量。
2.电机配线口诀
“电机配管的口诀:2.5加三,4加四;6后加六,25五;120导线,配百数。
”
解释:
❖“2.5加三”:2.5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2.5 + 3 = 5.5”千瓦的电动机。
❖“4加四”:4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4 + 4 = 8”千瓦的电动机。
❖“6后加六”:6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6+6 = 12”千瓦的电动机。
❖“25五”:25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25×5 = 125千瓦的电动机。
❖“120导线,配百数”:120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100千瓦的电动机。
铜线电流计算方法口诀在电气领域,准确计算铜线所能承载的电流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关系到电路的正常运行,还关乎用电安全。
为了方便记忆和快速计算,人们总结出了一些铜线电流计算方法的口诀。
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实用的口诀及其背后的原理。
“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口诀,下面我们来逐句解读。
“十下五”,意思是当导线截面积在 10 平方毫米以下时,载流量大致是截面积数值的 5 倍。
比如说,4 平方毫米的铜线,其载流量大约是4×5 = 20 安培。
“百上二”,指的是当导线截面积在 100 平方毫米以上时,载流量大致是截面积数值的 2 倍。
例如,120 平方毫米的铜线,载流量约为120×2 = 240 安培。
“二五三五四三界”,这里要分阶段来看。
25 平方毫米的铜线,载流量按 4 倍算;35 平方毫米和 50 平方毫米的铜线,载流量按 3 倍算。
“柒拾玖五两倍半”,70 平方毫米和 95 平方毫米的铜线,载流量按25 倍计算。
“铜线升级算”这一句很关键。
这是因为铜线的载流能力比铝线要强,所以在计算铜线电流时,我们可以将铜线的规格“升级”,按照大一号的铝线规格来计算电流。
比如说,在计算25 平方毫米铜线的载流量时,可以按照 4 平方毫米铝线的载流能力来计算。
这些口诀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快速估算铜线的载流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首先是环境温度。
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越高,导线的载流能力就越低。
因为高温会导致导线电阻增大,从而使发热量增加,影响电流的通过能力。
其次是敷设方式。
如果铜线是明敷,也就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其散热条件较好,载流能力相对较大;如果是穿管敷设或者敷设在桥架中,散热条件变差,载流能力就要相应降低。
另外,导线的长度也会对电流产生影响。
过长的导线会因为电阻的累加而导致电压降增大,从而影响电流的传输。
电线电缆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口诀1:按功率计算工作电流:电力加倍,电热加半(如5.5KW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流按“电力加倍”算得为11A) 口诀2:按导线截面算额定载流量: 各种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得出。
口诀如下: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10下五是指10个平方以下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五倍,如6平方毫米的铝芯线,他的安全载流量为30A 100上二是指100平方以上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二倍,如150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300A 25、35四三界是指10平方至2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为线径的四倍,35平方至70平方内的线(不含70)为三倍。
70、95两倍半是指70平方与9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即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方法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
若坏境温度超过25度的,按上面线径方法计算后再打九折。
对于穿管温度两条件同时时,安全载流量为上面线径算得结果打七折算 裸线加一半是指相同截面的裸铝线是绝缘铝芯线安全载流量的1.5倍。
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铝芯线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芯线条件计算,如:35平方裸铜线,升一级按50平方铝芯线公式算得50*3*1.5=225安,即225安为35平方裸铜线的安全载流量。
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1平方铜线载流量计算口诀一平方铜线载流量计算是电工学中的基本知识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电路中铜线的最大载流量。
以下是一平方铜线载流量计算的口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口诀内容如下:一平方铜线载流去求,查B类导电数据当头。
每毫米可载六安摩,计算简单不费力。
用厚度长宽乘一起,除以1000再取积。
结果乘以六得最大,注意单位保留准确。
这个口诀简洁明了,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计算一平方铜线的最大载流量。
接下来,我们将对每个字句进行详细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首先,口诀提到查B类导电数据。
导电数据是指铜线的电导率,不同材料的导电数据是不同的。
B类铜线是指电导率为58MS/m的铜线,是常用的一种。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导电数据。
接下来,口诀提到每毫米可载六安摩。
这句意思是说,一平方铜线每毫米的截面积可以承载六安培的电流。
一安培(A)是电流的基本单位,表示每秒钟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数量。
这个数据是根据B类铜线的导电数据得出的。
然后,口诀提到用厚度长宽乘一起,除以1000再取积。
这一步是计算出铜线的截面积。
按照公式,铜线的截面积等于厚度与宽度的乘积。
由于一般情况下,线的单位是毫米而载流量的单位是安培,所以需要将结果除以1000,以匹配单位。
最后,口诀提到结果乘以六得最大,注意单位保留准确。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通过上述计算得到的截面积需要乘以六,才能得到一平方铜线的最大载流量。
同时,需要注意计算结果的单位准确,一般以安培为单位。
通过掌握一平方铜线载流量计算的口诀,我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电路中铜线的最大载流量。
这对于电气工程师和电工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所需要承载的电流大小,我们可以选择适当尺寸的铜线,以确保电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之,一平方铜线载流量计算的口诀是电工学中的基本知识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铜线的最大载流量。
通过掌握口诀,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我们可以在电气工程领域中更加高效地工作。
铜线电流计算方法口诀在电气领域,准确计算铜线所能承载的电流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关系到电路的安全运行,还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和使用,人们总结出了一些简单易懂的口诀。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些铜线电流计算方法的口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常见的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对于横截面积小于 25 平方毫米的铜线,它所能承载的电流是横截面积的 9 倍。
比如 15 平方毫米的铜线,其承载电流约为 15×9 = 135 安培。
当铜线的横截面积大于 25 平方毫米时,就按照“往上减一顺号走”的原则计算。
比如 4 平方毫米的铜线,就按照 4×8 = 32 安培来计算;6 平方毫米的铜线,按照 6×7 = 42 安培计算。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 35 平方毫米的铜线,承载电流为 35×35 = 1225 安培;而 50 和 70 平方毫米的铜线,承载电流则分别为 50×3 = 150 安培和 70×3 = 210 安培。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意味着如果环境温度较高,或者线路较长等特殊情况,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折算。
在高温环境下,要将计算出的电流值打九折。
如果使用的是铝线,为了保证安全,要按照铜线的规格升一级来计算电流。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是说如果铜线穿管敷设,并且管内有 2 根导线,那么就要按照满载电流的 8 折计算;管内有 3 根导线,按 7 折计算;管内有 4 根导线,按 6 折计算。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口诀,我们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计算一下。
假设我们要为一个功率为 5000 瓦的电器选择合适的铜线。
首先,根据功率公式 P = UI(其中 P 是功率,U 是电压,I 是电流),如果电压是 220 伏,那么电流 I = P/U =5000÷220 ≈ 227 安培。
电缆计算口诀表
电缆计算口诀表是一种描述导线的直径与每米重量的参考表,每米的重量=0.02796×导线的截面积,即:每米重量(kg)=0.02796×导线截面积(mm²),可以根据这个口诀表来快速计算电缆的重量和截面积。
此外,还有一个电缆载流量的估算口诀,可以帮助估算电缆的载流量。
这个口诀是: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这个口诀的含义是:
2.5mm²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²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²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1,即4×8、6×7、10×6、16×5、25×4。
35mm²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如果导线穿管或者环境温度较高,载流量需要打折扣,一般打八折或九折。
对于裸线,载流量需要加一半。
对于铜线,需要按照升级后的截面来计算载流量,如2.5mm²的铜线按照4mm²计算。
请注意,这些口诀表只是估算方法,实际使用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电缆的载流量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
温度、敷设方式、电缆类型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电缆的载流量和安全使用条件。
电缆载流量电缆载流量: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编辑本段电缆载流量口决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意思是在穿管敷设两根、三根、四根电线的情况下,其载流量分别是电工口决计算载流量(单根敷设)的80%、70%、60%。
电缆及铜排载流量的计算口诀及说明一、电缆载流量计算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即指2.5mm2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2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2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1,即4×8、6×7、10×6、16×5、25×4。
3、“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2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2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2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2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4、“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2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二、铜排载流量计算估算口诀: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1、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2、“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3、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4、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铜排载流量不用背口诀也能轻松记住
在生产或改造低压配电柜中经常要根据电流大小配置相应规格的铜排。
铜排的载流量需要查表得出。
在实际运用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简单快捷比查表方便得多。
铜排的厚度加8再乘以铜排宽度(单位㎜)就得出单根铜排的大概载流量。
两根铜排双层应用载流量是单根的1.5倍。
举例:TMY15*3铜排简单计算得15*(3+8)=165A 查表得162A。
(TMY80*8)*2铜排计算得1.5*80*(8+8)=1920A 查表得1950A。
公式得出的结果基本上查表的相差不大,这样的精度在低压配电柜的选铜排实际运用中已经足够了(高压柜中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不能只根据载流量选择母排)。
关于我们:高低压成套知识讲堂通过定期推出电气成套知识,长期举办电气精英培训,致力于高低压成套电气技术推广,电气技术咨询,电气就业指导,让每一位电气从业者在工作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让每一位电气类毕业生在求职的道路上不再茫然。
电缆载流量计算口诀
1.口诀一:根据电缆截面积计算载流量
电缆截面积乘以载流量系数得电缆的额定载流量,密度乘以额定载流
量得电缆的最大运行载流量。
2.口诀二:计算单芯电缆的载流量
单芯电缆的载流量等于截面积乘以载流量系数,再乘以电缆敷设方式
的修正系数。
3.口诀三:计算多芯电缆的载流量
多芯电缆的载流量等于单芯电缆的载流量乘以对称修正系数和并排修
正系数。
4.口诀四:计算敷设在地面上的电缆的载流量
敷设在地面上的电缆的载流量等于电缆的额定载流量乘以地表修正系数。
5.口诀五:计算埋地电缆的载流量
埋地电缆的载流量等于电缆的额定载流量乘以敷设在地下的修正系数。
6.口诀六:计算电缆的热稳定电流
电缆的热稳定电流等于电缆的额定载流量乘以电流修正系数。
7.口诀七:计算电缆的短路电流
电缆的短路电流等于电缆的额定载流量乘以短路电流修正系数。
8.口诀八:计算电缆的瞬时热稳定电流
电缆的瞬时热稳定电流等于电缆的额定载流量乘以瞬时热稳定电流修正系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缆载流量计算口诀,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电缆的载流量。
当然,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各种修正系数和特殊要求,以获得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电缆及铜排载流量的计算口诀及说明
一、电缆载流量计算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即指2.5mm2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2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2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1,即4×8、6×7、10×6、16×5、25×4。
3、“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2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2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2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2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4、“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2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二、铜排载流量计算
估算口诀: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1、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2、“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3、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4、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三、矩形母线载流量的简易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