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领航学》E6-B计算尺使用
- 格式:pptx
- 大小:5.57 MB
- 文档页数:24
空中领航学⾼分资料空中领航学⾼分资料选择题:纬度:连接纬度上任意⼀点与地球中⼼的直线与⾚道⾯经度之间的⾓度;经线的经度是经线的时间磁差;磁经线北端与真经线北端的⾓度磁倾⾓;磁针轴线与⽔平⾯之间的⾓度路线:飞机从地球表⾯⼀点到另⼀点的预定路线:在两个航路点之间有⼀条⼤圆作为路线。
在路上每个点的真实路线⾓度不同,但距离是最短的等⾓路线:通过两个航路点的等⾓路线作为路线,并且在路线上每个点的路径⾓度相等,距离⼀般⽐⼤圆路径长。
地图的三个要素是⽐例尺、地图符号和地图投影⽅法。
航测地图有四种投影⽅法:等⾓正圆柱投影图和极平⾯投影图阴影图、等⾓割线圆锥投影图、⾼斯投影图⾼度:从平⾯到参考平⾯的垂直距离;航向线:飞机纵轴前⾯的延长线航向⾓:从⼦午线北段到航向线的⾓度真正的导航:以第16真⼦午线的北端为参考,顺时针测量航向线的⾓度。
磁导航:磁流体⼒学以磁⼦午线的北端为参考,顺时针测量航向线的⾓度。
在国际上,180度经线被⽤作国际⽇期变更线地标罗盘导航。
地标导航和罗盘导航被组合以如下定位地标在此基础上,假定以计算为主要⼿段的导航⽅法是偏航距离XTK:飞机离航线的垂直距离,偏航⾓TKE:飞机飞⾏路线与航线之间的⾓度,偏航⾓TKD:新航线与原航线之间的⾓度⽆线电⽅位线:地⾯导航站和机载设备之间的连接相对⽅位RB:从航向线到⽆线电⽅位线顺时针测量QDM⾓简称为相对⽅位⾓。
⽆线电台的磁⽅位QDM是从飞机所在的磁⼦午线北端顺时针⽅向。
从指针⽅向到⽆线电⽅位线的⾓度飞机磁⽅位QDR:从⽆线电台所在的磁⼦午线北端顺时针⽅向从指针⽅向到⽆线电⽅位线的⾓度空中导航有三个基本问题:飞机位置、飞⾏时间和飞机航向。
我国民航使⽤的海图:通⽤海图和专⽤海图⾼度表校准程序:1。
起飞飞机将QNH保持在过渡⾼度,并在到达过渡⾼度边界时将⾼度计调整到标准⽓压。
2.当在过渡⾼度和过渡⾼度层未建⽴的区域飞⾏时,使⽤标准⼤⽓压⼒作为⾼度计校准值。
3.当进近飞机保持标准⽓压⾼度表刻度盘正值并进⼊过渡⾼度层的边界时,⽴即将⾼度表⽓压标度调整到该地点的QNH值。
飞机上高度表是怎么工作的?高度表高度表是测量航空器高于某一气压面情况的仪表。
作为唯一能够显示高度的仪表,高度表的作用至关重要,飞行员必须懂得有效的使用方法,以及导致它误差的原因和原理。
一组排列在一起的密封膜盒组成了高度表的主要部件。
膜盒是密封的,并抽空至29.92汞柱的压力。
这些膜盒随着静压的变化扩张或收缩。
较高的压力施加在膜盒上,膜盒被压缩;较小的压力(小于29.92汞柱)则使得膜盒膨胀。
有一组机械联动装置连接着膜盒与表盘上的指针。
当膜盒被压缩时,指针指示高度降低;当膜盒膨胀时,指针指示高度增加。
[图 8-2] 请注意静压是从高度表密封壳的后部接入表壳之中的。
高度表的外壳是密封的,因此被接入的静压将围绕膜盒并能够对其施加作用。
如果静压高于膜盒中的压力(29.92英寸汞柱),膜盒会被压缩直至其中的压力与周围的静压相等。
相反地,如果静压低于膜盒中的压力,膜盒得以膨胀。
膜盒的收缩和膨胀通过一套机械联动装置驱动表盘上的指针指示高度。
工作原理气压式高度表实质上是一个用于测量其所在高度大气压强的膜盒式气压表,只不过其显示的是以英尺为单位的高度数值而已。
高度表的测量源是静压。
在海平面,空气比高高度要稠密 -也就是随着高度升高,大气压会减小。
这种压力随高度的变化使得高度表显示不同的高度。
不同的高度表显示高度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
有些只有一根指针,有些则有两根或者更多。
这本手册中只讨论多指针式的。
典型的高度表表盘上顺时针排列着0 到9的数字。
膜盒的变化被转化成三根指针的转动来指示高度。
在[图 8-2]中,又长又细且顶端带有倒三角的指针每走一个数字代表一万英尺;短粗指针每走一个数字代表一千英尺;上方的长指针则代表一百英尺。
只有当海平面气压是标准气压(29.92英寸汞柱),海平面自由大气温度是标准温度(+15℃或+59℉),且大气压力和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是标准变化率时,高度表的指示才是准确的。
对非标准压力进行的修正是通过调整高度表表盘上的气压刻度来实现的。
实验五领航计算尺的有风计算
1、实验目的
掌握领航计算尺的有风计算方法。
2、实验内容
已知空中风,利用领航计算尺计算应飞航向和地速;根据地速向量、空速向量计算空中风;
3、实验条件及要求
领航计算尺E6B
4、工作原理
对数原理,航行速度三角形
5、实验设计及实施指导
(1)预备知识复习:
航行风、气象风、航行风与气象风间的关系及航行速度三角形(标画各向量及角度):
(2)领航计算尺尺型及有风计算讲解;
(3)领航计算尺有风计算练习
根据气象资料计算偏流、应飞航向和地速
计算空中风
安全返航点、活动半径计算
6、思考问题
(1)获取的气象资料中风是气象风还是航行风;
(2)航行风与气象风的关系;
(3)换算过程中考虑磁差;
(4)安全返航点定义;
7、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a)现场考核:认真完成实验任务占40%、熟练程度占20%;
b)书面考核:计算结果占40%。
空中领航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空中领航总学时:108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适用专业:飞行技术一、教学目的“空中领航”是飞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为达到飞行技术专业学历培训和执照培训要求,“空中领航”教学内容包括领航基础知识、基本领航方法和现代领航方法等。
通过“空中领航”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领航作业和计算,熟悉飞机从起飞到沿航线飞行、下降并进近着陆的领航程序和方法,熟悉现代导航系统实施导航的方法,为今后从事飞行技术工作奠定领航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学完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后,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地球、航图相关知识,熟悉基本航行元素测算方法,熟练掌握航图基本作业程序和方法,正确认读和使用我国民航航线图、进近图等;2.理解飞机在风中的航行规律,熟悉航行速度三角形各向量间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掌握计算偏流、地速以及空中风的方法;3.理解航线、航向线和航迹间相互关系,熟悉地标罗盘领航、无线电领航的基本方法,熟悉仪表进近的飞行程序和方法,掌握沿直角程序和基线转弯的飞行方法,熟悉仪表着陆系统实施进近的方法;4.熟悉区域导航、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和飞行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掌握惯性导航系统和飞行管理系统飞行前准备和飞行实施的程序和方法,了解主要导航页面和仪表显示的导航数据;5.熟悉领航准备和空中实施的程序和方法,掌握领航准备和空中实施的内容和计算,掌握领航记录表的填写方法。
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应以空中领航的基本任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为线索,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解决领航基本理论、基本作业计算和基本领航方法等问题,紧密联系飞行实际,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钻研问题的浓厚兴趣,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的作风。
三、课程结业标准表明学生圆满完成本课程学习的标准为:在结业考试中成绩达到60分。
四、教学阶段及学时分配五、教学内容要点及教学要求Ⅰ部分80学时第一阶段领航基础 16学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地理坐标、地球磁场和地图的基本知识,理解航线、航向线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在航图上作业的程序和方法;2.理解航向、高度、空速和时间的概念,熟悉航向、高度、空速和时间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掌握速度、时间、距离的换算及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
.;.选择题: 纬度:该纬线上任意一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经度:某条经线的经度,就是该经线时间 磁差:磁经线北端偏离真经线北端的角度 磁倾:磁针轴线同水平面的夹角 航线:飞机从地球表面一点到另一点的预定航行路线 大圆航线:以通过两航路点间的大圆圈线作为航线,航线上各点真航线角不等但距离最短 等角航线:以通过2航路点间的等角线作为航线,航线上各点的航线角相等,距离一般比大圆航线长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地图符号、地图投影方法 航空地图4种投影方式:等角正圆柱投影图、极地平面投影图、等角正割圆锥投影图、高斯克格投影图 高度:飞机到某一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航向线:飞机纵轴前方的延长线 航向角:从经线北段顺时量到航向线的角度 真航:TH 真经线北端为基准顺时针量到航向线的角度 磁航:MH 以磁经线北端为基准顺时针量到航向线的角度 日界线:国际上统一用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标罗盘领航:地标领航和罗盘领航相配合,以地标定位为基础,推测计算为主要手段的领航方法 偏航距离XTK :飞机偏离航线的垂直距离 偏航角TKE :飞机的航迹线与航线间夹角 偏离角TKD :新航线同原航线的夹角 无线电方位线:地面导航站和机载设备之间的连线 相对方位角RB :从航向线顺时针方向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简称相对方位 电台磁方位角QDM :从飞机所在位置的磁经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 飞机磁方位角QDR :从电台所在位置的磁经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 空中领航三个基本问题:飞机位置,飞行时间,飞机航向我国民航使用的航图:通用航图和特种航图 高度表拨正程序: 1、离场航空器保持本场QNH 到过渡高度,到过渡高度边界时将高度表调到标准气压。
2、在未建立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区域飞行,使用标准大气压作为高度表拨正值。
3、进场航空器保持标准气压高度表拨正值进入过渡高度层边界时,立即将高度表气压刻度调到本场的QNH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