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 (1)
- 格式:doc
- 大小:265.00 KB
- 文档页数:4
课时练第4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的密度小,所以有时可以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C.点燃氢气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实验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2.下列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B.无色气体C.可燃性D.密度小3.下列有关化学之最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C.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Fe D.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4.下列实验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气体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SO2C.HNO3D.Al(OH)3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Mg B.CO C.CaSO4D.Cu(OH)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点燃C.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8.下图,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B.C.D.9.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它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属于氧化物B.这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这种物质属于化合物D.这种物质不属于单质10.运用归纳.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C.化合物都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则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化合物D.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小于4,则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11.如图是教材中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①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B.实验②a,b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的为2:1C.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12.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概念间属于并列关系的组数是()①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②纯净物与混合物③化合物与混合物④单质与化合物⑤化合物与氧化物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⑦非金属元素与稀有气体元素⑧化学反应和化合反应⑨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⑩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A.7组B.6组C.5组D.4组二、填空题13.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氩气,③氧化铁,④冰水混合物,⑤金刚石,⑥二氧化碳,⑦铅笔芯,⑧加热氯酸钾反应后剩余的固体,⑨高锰酸钾请用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龙泉五中杨春林一、教材分析课题3水的组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内容,该课题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要求有:(1)认识水的组成;(2)区分单质和化合物;(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本课题是在学生宏观上认识了“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以及“实验室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之后,再从微观上来认识“分子的水”。
教材编排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生活走进化学”等特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该课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通过实验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二是从元素组成上认识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根据编排特点、本课题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我将本课题划分两个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水的生成和分解探究水的组成;第二课时从分子的角度了解水的分解过程,认识并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本课时(第一课时)内容编排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简史为序,首先介绍氢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燃性),然后通过水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它处在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是在分子、原子以及元素的学习内容之后,单质、化合物、化学式等内容的学习之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对元素组成物质的观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初步的应用,同时对后面单质、化合物等概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后面知识的获得平稳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本课时内容以实验探究为主,为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再次提供了平台。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水这种物质是很熟悉的,但对水的组成却是陌生的,所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探究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如判断化学变化,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同时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是没有问题的。
观《课题3水的组成》一课有感一、挖掘化学发展史,彰显育人价值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
”本节课利用发展史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水的组成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体会到科学家们探索真相的执着可贵精神;同时认识到水不是一种元素,体会到通过实验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如:本节课通过微课学习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来获得水的组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而推出水的组成。
在这过程施老师抓住育人的契机,教育同学们要坚持探索,不然真相与我们擦肩而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做学问要不断地坚持研究和探索,其实真相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学习到水的组成等知识和方法, 还学习到坚持探索真相的情怀,体现出教书育人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有些课堂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今后可能不会再接触了,但是老师育人的情怀可以影响大部分学生的一生,所以育人比教书还要重要。
教书是教师的中心工作,但绝对不是全部工作,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教学手段实现育人的目的。
育人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分组实验,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北京大学严宣申教授说:“化学上的规律、理论都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查。
因此离开了实验就不能成为化学,更谈不上学习化学。
”可见,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本节课将教材中水的电解实验设计为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透过实验现象看本质, 体验归纳总结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我国文坛巨人郭沫若说得好:“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本节课采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孩子,游戏的主题是物以类聚,将游戏分为四个小组,混合物小组、单质小组、氧化物小组和其他化合物小组。
课题3 水的组成15分钟训练1.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水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组成。
答案:氢元素氧元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思路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
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思路解析: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
而选项A所描述的,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所以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而B选项所描述为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所以不能是题目的答案。
而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所以它们都不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A4.纯净的水是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味道的____________体。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___℃,沸点为___________℃。
水在___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为___________g·cm-3。
水结冰时体积,所以冰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___________ 冰能在水面上。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答案:无无无液0 100 4 1 增大小于浮10分钟训练1.(经典回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思路解析: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由氢元素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一、选择题1.(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涉及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2B.NO2C.HNO3D.NH3【答案】B【解析】A、N2是由氮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NO2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HNO3是由H、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NH3是由N、H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2.(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钢B.银C.干冰D.冰水混合物【答案】B【解析】A、钢为铁、碳的合金,其中含有铁和碳等,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银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C、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 、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是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宁夏·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节约用水C.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净化水时利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答案】C【解析】A、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并不是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达到净水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重庆被誉为“山水之城,魅力之都”。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答案】D【解析】A、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以减少水的浪费,节约用水,故C正确;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D错误。
课题3 水的组成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原因主要有:(1)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在水中,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大;(2)在电解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
3.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假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1.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记为“正氧负氢”(谐音记为“正养父亲”)。
2. 从微观角度判断物质类别的方法(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分子相同,则属于纯净物;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若原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原子相同,属于纯净物。
(2)单质与化合物对于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知识点一氢气1.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的气体,___ 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
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水的组成2.水的组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三单质和化合物3.由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的叫氧化物;由___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单质。
水的组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到水的组成元素。
2.体验科学家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实验药品以及仪器]
水电解器、直流电源、导线、开关、火柴、小木条、抹布
水(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
1.电解水
(1)用手挤压橡胶管中的玻璃球,同时将水注入电解槽中,注意一定要将电解槽中以及尖嘴管中的空气排尽。
(2)连接装置,将电解器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3)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1. 水电解,正极产生;负极产生
2.文字表达:
[问题与交流]
1.
2.
3.
4.。
课题3 水的组成一.知识教学点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2.难点:水的化学式的确定。
3.疑点:水的化学式为什么是H2O。
4.解决办法:由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与氧气的密度计算出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再由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三.教学步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
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
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
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
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三、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办法。
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
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
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
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课题3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氢气的性质,知道氢气的验纯方法。
2、认识水的组成。
3、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
课前预习案
1、点燃氢气前要 。
2、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气,其中二者的体积比约为 。
电解水是文字表达
式: 。
3、电解水得到的结论:①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
类 。
4、物质分类
课堂导学案
探究点一 氢气
认真阅读P 79
分析与讨论:
1、根据氢气的性质,你能判断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吗?。
2、如果在进行氢气验纯时,发现氢气不纯时能否直接用这支试管再收集氢气?为什么?应
该怎么办?。
3、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
素组成的,试写出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并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
探究点二水的组成
阅读P80
分析与讨论:
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
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而是由
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出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现象,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
么?。
通电
4、已知水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H2O H2+O2,通过符号表达式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请从
分子、原子角度解释水分解的过程。
探究点二化合物与单质
阅读P81
分析与讨论:
1、下图是物质分类的结构图,请完成填空。
混合物(例:)
2、有人说高锰酸钾(KMnO4)是混合物,因为高锰酸钾中含有钾、锰、氧,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3、有人说含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这句话对吗?有哪些可能?并举例说明。
课后训练案
1、下列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
B.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2、用明火点燃下列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空气
B.氧气和氢气
C.天然气和空气
D.氢气和氮气
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
B.电解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C.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氧气体积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4、水是生命之源,它属于()
①单质②混合物③纯净物④氧化物⑤化合物
A.①③⑤
B.②④
C.③⑤
D.③④⑤
5、在①海水;②碘;③氯酸钾;④四氧化三铁;⑤空气;⑥氧化铜;⑦镁;⑧氯化钠;⑨
液氧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6、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7、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色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
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第7题图
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属于(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该性质决定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是。
(写一点)
8、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第8题图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4)图中显示表示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B管收集到。
(6)在D处,应使用燃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