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94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基督教兴起与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基督教兴起与法兰克王国》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兴起,以及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传播。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基督教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以及法兰克王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对基督教的支持。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宗教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地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过程,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对基督教的支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基督教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提高学生对宗教、政治等问题的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基督教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
2.法兰克王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对基督教的支持。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2.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基督教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基督教和法兰克王国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PPT或其他多媒体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兴起,引导学生思考基督教为何能在罗马帝国内兴起。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基督教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程标准】●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一、基督教的兴起1.基督教的诞生:_____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作“基督教”。
2.基本教义:_______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___________,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基督教的发展:_____世纪末,_______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_______________灭亡前后,____________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建立于________年,建立者是_________。
2.克洛维的统治①宗教信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皈依了________,承认_________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②政治经济:保留了原有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从而取得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③扩张疆土:去世时的版图已经延伸到_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___以东到_________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三、封君和封臣1.出现背景:________前期,法兰克王国不再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___________。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________,接受封地的人则为________。
2.职责:①封臣对封君要忠诚,要无偿为封君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_________,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必须提供________。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作为恩赏,称作采邑);9世纪,法兰克王国解体后,分封普遍存在;11世纪时,分封在西欧相当流行,并形成明确和规范的仪式。
2.材料展示:材料一: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材料二:西欧封建社会流行这样一条规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阅读教材“封君与封臣”一目,结合上述材料一,理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提示: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土地和兵役:国王把一些贵族和教会的土地没收后,作为采邑赐给手下将领和官吏,采邑的领受者必须服从兵役,受封者称为“封臣”,赐地的人称为“封君”。
即封君赐土地给封臣,封臣给封君服兵役。
二是层层分封: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赐给大封建主后,大封建主又可以把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自己的部下。
国王是封君,大封建主是国王的封臣,同时,大封建主又是他部下的封君。
(2)阅读教材“相关史事”,结合材料二,理解封君与封臣的特点。
提示:从三个方面介绍,一是严格的等级性: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逐次分封,层层效忠,从而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是权利与义务交织:封臣对封君要忠诚,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有责任保护封臣,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等。
三是带有一定的契约性: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必须按契约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若封君封臣一方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其封君与封臣关系就会按契约而结束。
四、查理曼帝国1.材料展示:800年12月25日,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国王查理加冕,尊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这样,西罗马帝国灭亡300多年后,在它的大部分领土上又建立一个“罗马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教皇为什么要为法兰克国王查理加冕。
提示: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如每个教区的人民要向教会交“什一税”,使教会更加富有,势力越来越大。
(2)为什么说又建立一个“罗马帝国”?下面选项与其有关的是 ( )A.率领部属皈依基督教B.率领军队东征一直打到印度和流域C.创立元首制,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D.接受罗马教皇加冕6.对如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本课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联系前面所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一、教学内容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二、教学目标1.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对欧洲的影响。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以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3.能够分析基督教和法兰克王国对欧洲历史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对欧洲的影响。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以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件、讲解、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上课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这个新课的主题。
2.提问方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之前学过的欧洲历史相关的知识,例如罗马帝国的衰落、拜占庭帝国的兴起等等,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基督教和法兰克王国的出现也变得十分重要呢?第二步:讲解基督教的兴起和影响1.讲述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1)耶稣是基督教的缔造者,公元1世纪在以色列出生。
(2)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合法化。
(3)基督教在欧洲逐渐发展壮大,并且在唐朝传播到中国。
2.讲解基督教的影响:(1)基督教信仰的传播带来了欧洲文化的转变。
(2)基督教教义对现代欧洲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基督教广泛的爱心和慈善道德,深深影响了欧洲文化。
第三步:小组合作探究法兰克王国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2.讲述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影响:(1)法兰克王国建国的背景和意义。
(2)卡洛曼大帝时期,法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
(3)查理曼大帝能重建一个法国王朝,并能击败阿拉伯军队。
(4)法兰克王国对欧洲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第四步:总结复习1.让学生总结和回顾课上所学内容。
2.提问方式:请同学们分别从基督教和法兰克王国的角度,提出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本节历史课上,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讲解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中世纪的西欧是西方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它上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下启近代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 。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是西欧中世纪史的第一课,课标要求“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本课教材内容分为“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封君与封臣”、“查理曼帝国”四个板块,时间跨度超过800 年,涉及宗教、政治制度、传统习惯等多方面内容。
法兰克王国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最为强大,最为持久,也最具代表性的政权,它在保留日耳曼文化传统基础上,吸收希腊罗马传统文化,接受基督教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新的文明——西欧文明。
据此对教材内容整合重构,确立教学主题为“迈向新欧洲:文明的交融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
将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发展演变历程放到西欧文明形成的视角下探究学习,有利于开拓视野,培养时空观念,提高历史理解能力。
既能帮助学生从法兰克王国的发展演变了解西欧中世纪文明的基本特征;又能从西欧中世纪文明的形成过程理解人类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的总体趋势,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西欧文明的特点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本课的另一个难点,这两部分内容难度较大,需要结合学情,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
(一)导入教师活动:展示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示意图,讲述蛮族以及西欧封建社会的相关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说出西欧封建社会的起止时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概况,了解蛮族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政权的史实,在历史情境中感知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背景。
(二)【保护与传承】帝国奔溃,文明不亡1. 问题导学教师活动:展示《410年8月24日西哥特人洗劫罗马》和对罗马帝国的入侵示意图,提出问题:帝国的奔溃无力挽回,光荣伟大的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还能传承下去吗?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是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新编教材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兴起过程,以及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宗教和封建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背景、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元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宗教和制度的尊重,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基督教的兴起过程及其在罗马帝国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基督教对法兰克王国的影响。
3.宗教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在中世纪欧洲的体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网络资源,了解基督教在现代世界的影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如罗马帝国的兴衰。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宗教在罗马帝国时期的作用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重点讲解耶稣基督的教义、使徒的传播以及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兴起。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从基督教的诞生、传播和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三个方面展开叙述,揭示了基督教在欧美地区的兴起及其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基督教的历史背景、传播过程以及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宗教、封建社会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基督教的起源、传播过程以及其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史料和图片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诞生、传播过程,掌握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以及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基督教的诞生和传播过程。
2.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及其原因。
3.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讲述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基督教的传播过程及其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和图片:用于辅助教学的史料和图片。
4.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史料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2.呈现(15分钟)教师运用史料和图片,讲述基督教的诞生、传播过程,以及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重点难点】重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强大及分裂的基本史实、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难点: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课堂学习】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32页第1段和33页34页,说一说基督教兴起(时间、地点、原因、创始人)、发展(克洛维、查理曼),初步认识教权和王权的关系。
2. 概括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强盛及分裂的基本史实(建立、强盛、分裂)。
3 说一说什么是封君和封臣,简述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800年圣诞节,基督教的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为查理加冕,称他为“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
图11基督教什么时间兴起的?4世纪末的时候基督教有什么重大的发展?洛克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后对基督教什么态度?2从材料分析,教权和王权之间的关系。
(二)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图2)1.观察法兰克王国的形成与发展图,法兰克王国什么时间由谁建立的?2.9世纪初的法兰克王国领土最大,与原来的西罗马帝国的相当,史称什么帝国?当时的国王是谁?3.9世纪中期(843年)帝国分裂为东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这个三个王国分别是哪个国家的雏形?三个王国之间什么关系?(三)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经过改革形成了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如图2:1封君和封臣关系的形成有哪些仪式?2 根据图片2说一说封君给予封臣的主要是什么?对封臣有什么义务?图33封臣在获得土地和被保护的权利同时对封君有什么义务?4“封君和封臣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和影响?5 根据图片3的情景模拟对话:封臣:封君:图4【巩固练习】1.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的是( )A.伊斯兰教B.犹太教C.基督教D.佛教2.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A.法兰克王国B.查理曼帝国C.英吉利王国D.意大利3.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A.信仰基督教B.亲赴麦加朝拜C.提供兵役服务D.提供实物地租4.西欧社会在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封建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A.封君与封臣B.国王与诸侯C.教皇与教士D.领主与佃农5“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附答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主要讲述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传播,以及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
教材内容包括基督教的起源、耶稣教义、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查理·马特改革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基督教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法兰克王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宗教和国家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基督教的起源、教义以及法兰克王国的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起源、教义,掌握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过程,认识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以及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献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提高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基督教的起源、教义,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基督教教义的深入理解,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查理·马特改革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基督教的起源、教义,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查理·马特改革等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以及查理·马特改革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程标准】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
◆一、基督教的兴起
1.基督教的诞生:_____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作“基督教”。
2.基本教义:_______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___________,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基督教的发展:_____世纪末,_______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_______________灭亡前后,____________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建立于________年,建立者是_________。
2.克洛维的统治
①宗教信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皈依了________,承认_________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②政治经济:保留了原有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从而取得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③扩张疆土:去世时的版图已经延伸到_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___以东到_________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三、封君和封臣
1.出现背景:________前期,法兰克王国不再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___________。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________,接受封地的人则为________。
2.职责:①封臣对封君要忠诚,要无偿为封君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_________,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必须提供________。
3.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且权力、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_________意义。
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影响:11世纪时,西欧普遍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为纽带的________制度。
◆四、查理曼帝国
1.形成:8世纪时,_______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他四处征伐,800年前后,其版图扩展到与原来_____________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800年的圣诞节,_______在罗马为他举行了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_______帝国”。
2.统治措施:继续实行鼓励_________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各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________”。
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3.分裂:_______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的雏形。
【课堂学习】
材料一:4世纪起,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不断扩张。
……他在教会及法兰克人、罗马人等的支持下建立法兰克王国……496年,他率领3000名法兰克战士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
——《世界史》
材料二: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
……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其一是“效忠”……其二,“帮助”……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
——《世界史》
材料三: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是层层分封,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百度探索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是在哪一帝国的废墟上建立法兰克王国的?据材料一,指出“他”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
(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封君封臣关系出现的纽带是什么?“帮助”指的封臣要承担哪一义务?“维持”指的是封君也要承担哪一责任?(3分)
3.据材料三,概括“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1分)
【巩固练习】
()1.圣诞节、复活节都与纪念耶稣有关。
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诞生于
A.古代印度
B.沙特阿拉伯
C.巴勒斯坦地区
D.中国
()2.克洛维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得到部下的广泛支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皈依基督教
B.赐给土地
C.加强刑罚
D.注重节俭
()3.愿意效忠的人要脱帽、下跪、解下武器,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并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然后,封臣把手放在《圣经》上起誓,表示效忠于他的主人。
从中可以确定这一制度具有的特点是
A.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领导权
B.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C.封君必须为封臣提供一定数量的土地
D.二者在战场上共同生死
()4.对于深受宗教思想影响的欧洲封建时代,查理让自己皇位“合法化”的主要表现是A.发动对外战争 B.注重发展教育
C.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
D.实行“什一税”
()5.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三分查理曼帝国,形成了以后的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①德意志②法兰西③西班牙④意大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一、基督教的兴起
1.1;巴勒斯坦;犹太人。
2.耶稣;忍受苦难。
3.4;罗马。
◆二、法兰克王国
1.西罗马帝国;日耳曼人;481;克洛维。
2.基督教;罗马教会。
3.国有的土地;无主土地。
4.高卢南部;莱茵河;多瑙河。
◆三、封君和封臣
1.8;兵役服务;封君;封臣。
2.服兵役、提供金钱;财产安全;保护。
3.契约。
4.赐封的土地;封建。
◆四、查理曼帝国
1.查理;西罗马帝国;教皇;查理曼。
2.基督教;什一税。
3.843;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课堂学习】
1.克洛维;西罗马帝国;皈依基督教。
2.赐封的土地;服兵役、提供金钱;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意思相近即可)
【巩固练习】
1.C
2.B
3.B
4.D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