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压监测与三相负荷平衡自动调整系统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5.27 KB
- 文档页数:2
低压配电网的有源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应用分析由于供电范围和供电需求在近年来极大地扩张,导致电能的质量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三相不平衡作为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分布的均匀情况与电流的质量密切相关,若电流的三相由于其他的中性点电流而导致在电路中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状态,那么则会为客户带来严重的用电安全隐患,为此,本文对电路中的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标签:低压配电网;有源三相装置;不平衡补偿电能作为一种环保型易于传输的绿色能源,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工业化建设步伐的迈进,对电能的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我国供电企业的供电规模与供电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保证电能的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工作,良好稳定的电能供应对于人们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各种电力系统与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的保证。
电路系统中的三相不平衡不仅有可能在电路中产生谐波电流进而损坏电路中的变压器,线路中由于三相不平衡电流导致的无功电流增大还会导致线路的损坏以及变压器的耗损,导致线路中的电压出现过高或过低的问题,电能的质量将大幅下降。
由此可见,在电能质量评估的过程中,三相不平衡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指标,对低压配电网下的有源三相不平衡电流补偿方式与补偿装置的研究对提升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性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有源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概述近年来,电力技术与电子行业以较快的速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绝大部分电力装置四基于非线性的用电负载进行工作的,由于低压配电网环境之下的用户绝大部分是采取单相负荷的形式用电,并且用电得到时间具有不协调和不确定性,导致配电网络在工作过程当中极易出现三相不平衡问题,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和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长期处于这样工作状态下的用电设备损耗速度与损耗程度均增大,不利于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对三相不平衡的电能进行补偿和调节使其平衡度有所提升是我国研究学者的研究热点内容之一。
浅析自动化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自动化设备
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的过程。
低压配电系统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终端供电系统,其电压一般低于1000V。
自动化控制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通过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可以实现
对电流、电压、功率、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并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到后台服务器
进行集中管理。
当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可以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远程故障诊断,提高故障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
2. 监控和控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实现对开关、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远程开关和控制,实现对电能的分
析和管理。
还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负载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能源管理和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能源进行实时监
测和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和算法,对能源消耗进行优化和管理。
可以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
对电能消耗进行预测和调度,合理安排供电和负荷之间的关系,减少能源浪费。
4. 安全监控和报警: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安全监测和报警。
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温度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
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低压三相不平衡调相装置的应用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用电规模急剧扩大,电能质量问题日趋严峻,所引起的诸多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而对配电网最直接的负面影响是增加线路的电能损耗,我国低压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占供配电网总损耗的50%~60%,直接影响着电网企业的经营效益。
基于此,以下对低压三相不平衡调相装置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压三相不平衡;调相装置;应用引言三相不平衡问题能够造成配电变压器和负荷线路损耗增加;造成重载相电压降低;变压器零序电流增大,引起的涡流损耗使配电变压器运行温度升高,危及变压器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
零序电流还能造成中性点偏移,使负荷较低的相电压升高,负荷较大的相电压降低,极端情况下会烧毁用户用电设备,对电力系统和用户造成危害;同时三相不平衡还会出现负序电流,影响电能表的计量精度,给供电部门造成计费损失。
因此,对于三相不平衡的治理非常有意义,值得研究。
1低压配电系统的相关概述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低压供配电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进行低压电气安装的时候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给后期的使用带来很大的难度,从而导致运行工作出现很多的安全问题。
根据这一情况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低压配电系统使用的时候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对运行系统的监督与管理水平,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与安全。
通常情况下,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安装都比较复杂,同时安装的时间较长,所以安装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多项工作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起施工的技术与工艺也会相应的复杂。
如果对于安装技术的掌握不足,就会导致安装工作进度延长,还会给后期的使用安全造成威胁。
另外,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也会给工程的整体使用带来影响。
所以需要在低压配电系统设备安装之前做好管线的敷设以及接地网工作的落实。
然后再采取合理的焊接技术,确保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上述工作结束之后,还应该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实验分析通过各种设备的调试以及安装,可以保证设备的细节与设计之间相一致。
低压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与发展发表时间:2019-01-16T09:58:20.8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作者:刘亚楠1 范贺明2 刘景林3[导读] 摘要:目前在我国城乡中均采用低压三相四线制供配电系统,它的单相负荷分布存在不均衡投入使用问题,随机性相当强,这导致其中三相电流不平衡和电流电压补偿无规律性可循客观事实的存在,对供配电电能质量影响较大。
(1.2.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 067300;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067000)摘要:目前在我国城乡中均采用低压三相四线制供配电系统,它的单相负荷分布存在不均衡投入使用问题,随机性相当强,这导致其中三相电流不平衡和电流电压补偿无规律性可循客观事实的存在,对供配电电能质量影响较大。
所以,本文中就希望阐述低压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原理、应用范围、应用过程以及应用效果,并对它的未来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低压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装置;工作原理;应用效果;发展前景目前针对低压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装置的设置、应用会采用矢量分析方法,明确相间跨接电容器所存在的容性电流无法有效提供、相间转换部分有功电流转换困难等等问题。
所以要提出“共补+分补+跨补”的电容器混合补偿装置,希望有效解决存在于低压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装置中的无功补偿平衡问题,降低供配电网耗,保证满足电网经济运行的良好效果。
一、城乡“低电压”现象存在及无功补偿的原因(一)城乡“低电压”现象存在的原因电力系统所采用负荷正在随着当前城乡快速发展而不断升高,其对电网硬件装备与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日益攀升。
在这样的高负荷供配电工作背景下,就容易出现380/220V低压供电线路电压的明显偏低的现实问题。
简单来说,“低电压”现象的本质原因还在于电网供电能力的不足,针对它的治理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第一,要对电网进行整体改造和扩容,增建并扩建变电站并同时增大其配变容量,适当缩短供电半径,从根本上实现对低压线路的有效改造;第二,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优化电网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能力,保证线路局部电压调节能力能够与三相电流电压平衡度相匹配,如此可间接提升电网的供配电能力。
浅谈低压配电监控装置应用功能作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低压配电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中的应用、功能和其作用。
关键词:低压配电;监控装置;功能1概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电用,良好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社会对供电企业要求的重要部分。
在电力管理发展过程中,原来以拉闸限电为目的的负荷控制正逐渐向用电管理方向过渡,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和定位电网故障,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杜绝供电隐患。
低压配电监控装置是整套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般以低压网中的配变为监测对象,使电力部门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为线损分析、负荷预测、电压合格率、配电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2配电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中的应用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质量合格率低等,既容易烧毁设备,也容易危及低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而这些故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为此,原能源部规定各基层单位要定期上报电压质量合格率和作配电网的可靠性统计,并在"用电管理信息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掌握配电网络负荷情况及重点用户的年、季、月、日各种负荷曲线等重要信息。
但多年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每年或每季的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钳式电流表逐个测量配电装置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时费工,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研发、推广一系列低压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仪表是十分必要的。
2.1配电监控装置硬件构成与工作原理该类仪表的系统构成一般由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显示模块、CPU模块和通讯模块五大部分组成。
浅究低压台区变三相负载自动平衡系统我国的低压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负荷性质多样、负荷变化波动大,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功率用电设备越来越多,用户的用电水平和用电规律参差不齐,再加上治理三相不平衡的方法相对欠缺、管理不到位,导致三相负荷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供电质量以及低压配网运行的安全性。
三相不平衡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1 定义三相不平衡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过规定范围。
造成三相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三相负荷不均衡,属于基波负荷配置问题。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519-2010)配电网运行规程》中第8.7.4条规定:(1)不平衡度计算式:(最大电流-最小电流)÷最大电流×100%;(2)国家规定:三相负荷不平衡度不应大于15%,只带少量单相负荷的三相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25%。
2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三相负载不平衡问题给电力系统、用户供电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增加变压器损耗;(2)增加线路损耗;(3)配变出力减小,降低了配变利用率;(4)变压器发热,严重时甚至会烧毁变压器;(5)容易导致过压、低压,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目前我国低压配网三相不平衡问题非常普遍,损耗高、缺陷多,运行可靠性差,威胁电网安全运行,尤以农网三相不平衡问题最为突出。
3 三相不平衡治理的传统方法传统治理三相不平衡的手段相对欠缺,而且投入大、效率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相不平衡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如下:3.1 通过人工改线调整负荷这种方法使用率最高,但其人力投入大,需切断用户供电,而且难以长期适应负荷的变化规律。
3.2 通过SVG静止同步补偿器补偿SVG静止同步补偿器可以对三相不平衡进行补偿,但这种方法成本高,而且不能做到真正的负荷平衡。
3.3 通过APF有源滤波器补偿APF有源滤波器可以滤除谐波,并对三相不平衡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但这种方法同样是成本高,而且也不能做到真正的负荷平衡。
电力系统中电压监控与调节技术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电力如同血液一般在现代工业和生活的脉络中流淌,支撑着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
而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与合理控制是确保电力供应质量和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
电压监控与调节技术作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发电、输电、变电到配电的各个环节。
在发电环节,电压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运行效率。
为了确保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符合标准,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
通过安装在发电机端的电压互感器和相关监测设备,可以获取电压的实时数据。
一旦发现电压偏离设定值,控制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调整励磁电流等参数,从而使发电机输出的电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在输电过程中,由于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的存在,以及线路的长度和负荷的变化,电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和波动。
为了减少这种损耗和波动对电力传输的影响,需要采用高压直流输电(HVDC)和灵活交流输电(FACTS)等技术。
HVDC 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传输,同时通过换流站的控制来稳定电压。
FACTS 技术则通过安装诸如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等设备,对输电线路的无功功率进行快速调节,从而有效地控制电压。
在变电环节,变压器是实现电压变换的关键设备。
为了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输出电压的稳定,需要对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进行监测。
同时,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和运行要求,通过分接头的切换来调整变压器的变比,实现电压的调节。
此外,变电站中还配备了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用于监测电压异常情况,并在出现故障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配电环节,由于用户负荷的多样性和随机性,电压的波动更为频繁和复杂。
为了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需要采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电表等设备。
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配电线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并通过控制开关的动作来实现电压的调节和负荷的平衡分配。
固始县电业局低压三相负荷测试与调整 管 理 办 法为了加强固始低压配网的线损管理,实现低压电网的降损节能,改善低压电网的三相负荷电流平衡状况,特制定本办法。
1.低压配电网在运行中要经常测量配电变压器出线端和一些主干线三相负荷电流及零线电流,尽量使三相负荷调整平衡。
低压配电网线三相负荷就地平衡是指以接点(低压线路某杆塔上方的接火点)平衡为基础,把所有的单相负荷用户均衡地分配到三相上。
2、杆塔上三相负荷的测试与调整。
三相负荷的测试和调整工作由各低压线损管理单位指派专人负责。
进行负荷调整时,至少需要三人,1人上杆调整,2人在下面负责记录计算和校对卡片、表计。
3、配电台区三相负荷的测试(1) 在台区上,用钳形表测量。
(2)测台区低压三相四线出线电流,判定各线路电流是否平衡。
(3) 测中性线对地电压。
(三相平衡时电压值接近零,不平衡时有一定电压值。
)(4)测试时段的选取应以晚上灯峰期间为基准兼顾其他时段,连续测试几天,计算出各时段的平均值。
4、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应小于15%,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低压主干线及主要分支线的首端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12%,只带少量单相负荷的三相变压器,零线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25%。
不符合上述指标的就需要调整单相负荷。
三相不平衡度公式为: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最大电流—最小电流)/平均电流*100%5、三相负荷调整思路为:从负荷平衡入手,由低压线路末端开始调整,通过末端接点平衡末端线路平衡分支线路平衡主线路平衡,从下而上,以达到线路出口平衡。
6、在调整前,应以抄表卡片为基准按照用户的用电性质、用电量对用户进行分类,沿低压线路查清用户所接的相。
7、线路停电后,从低压线路末端开始调整。
作业人员从线路首端出发,沿着主线路分支线路末段线路,观察相序变化规律,查清中性线,走到末端开始调整。
对大用户还要单独把其三相调平,原来是单相供电的,要改为三相四线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