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同步题库一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6.51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单位)姓名 班级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8%1、一棵大树高6厘米。
………………………………………………( )2、小明比小红高3米。
………………………………………………( )3、一枝铅笔长16厘米。
…………………………………………… ( )4、教室的宽是60厘米。
…………………………………………… ( ) 二、填空题。
42%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厘米”或 “米”。
12%⑴语文课本的宽是14( ) ⑵一根跳绳长3( ) ⑶教室的黑板长是4( ) ⑷课桌高是70( ) ⑸教室里的门高是2( ) ⑹妈妈的一个手指长7( ) 2、在○里填上“〉”“〈”或“=”。
12%15厘米○12厘米 4米○5厘米 98厘米○1米 20米○15米 1米○100厘米 3厘米○3米 3、把30厘米、25厘米、1米、90厘米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8%( )〈 ( )〈 ( )〈 ( )4、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8刻度是( )厘米5、数一数下面的 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8%( )条 ( )条 ( )条 ( )条三、操作题。
33%1、分别量出以下线段的长度,并填空。
9% 第一条: 第二条:第一条比第二条短( )厘米 2、先量一量,再填空。
12%(1) (2)3、按要求画线段。
12% (1)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 )( )厘米)厘米( )厘米)厘米( )(2)画一条比3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6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4)画一条线段,比下面的中条线段短2厘米四、列式计算。
17%(4×3+5)1、一块布长20米,用去6米,还剩下多少米?2、一棵大树高10米,另一棵大树高8米,两棵大度相差多少米?3、一条线段长40厘米,另一条线段长8厘米。
两条线段连接在一起后是多少厘米?4、一根绳子对折后是4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这根绳子剪去2米后,还剩多少米?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内容:长度单位)一、填一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100里面有()个十。
题目解析:因为10个十是100,所以100里面有10个十。
答案:10。
2. 9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题目解析:9个十就是90,8个一就是8,组合起来就是90 + 8 = 98。
答案:98。
3. 与7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题目解析:相邻的数就是比这个数大1和小1的数,70 1 = 69,70+1 = 71。
答案:69、71。
4.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6,这个数是()。
题目解析:根据数位顺序,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等,十位是6表示6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这个数就是65。
答案:65。
5. 5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题目解析:56的十位是5,表示5个十,个位是6,表示6个一。
答案:5、6。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位,这个数一定是两位数。
()题目解析:最高位是十位,说明从右往左数第二位是最高位,只有两位数才有十位,所以这个说法正确。
答案:√。
2. 44中的两个“4”表示的意义相同。
()题目解析:左边的4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右边的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意义不同,所以这个说法错误。
答案:×。
3. 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
()题目解析:1个一是1,10个一就是10;1个十是10,10个十就是100,这个说法正确。
答案:√。
4. 55比50多5,比60少5。
()题目解析:55 50 = 5,60 55 = 5,所以这个说法正确。
答案:√。
5.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题目解析:一位数是只有一个数字的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两位数是有两个数字的数,最小的两位数是10,这个说法正确。
答案:√。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面数中,个位上是7的数是()。
A. 76B. 67C. 70题目解析:个位是从右往左数第一位,67的个位是7,76的个位是6,70的个位是0。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解析: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这是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厘米通常用于较短物体的度量,如铅笔的长度等;米用于较长物体,像教室的长等。
2.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 一支铅笔长约15()。
- 一张床长约2()。
解析:一支铅笔长约15厘米,15厘米符合铅笔的常见长度;一张床长约2米,床是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合适。
3. 1米 =()厘米。
解析:因为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所以1米 = 100厘米。
4. 从刻度0到刻度3是()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8是()厘米。
解析:从刻度0到刻度3,直接用3 - 0 = 3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8,用8 - 2 = 6厘米。
5. 小明身高95厘米,再长()厘米就是1米。
解析:因为1米 = 100厘米,小明现在身高95厘米,100 - 95 = 5厘米,所以再长5厘米就是1米。
6. 在直尺上,从刻度5到刻度12是()厘米。
解析:12 - 5 = 7厘米,所以从刻度5到刻度12是7厘米。
7. 比30厘米长15厘米是()厘米。
解析:30+15 = 45厘米,即比30厘米长15厘米是45厘米。
8. 100厘米比1米()(填“长”或“短”或“一样长”)。
解析:因为1米 = 100厘米,所以100厘米和1米一样长。
9. 一根绳子长1米,用去30厘米,还剩()厘米。
解析:1米 = 100厘米,100 - 30 = 70厘米,所以还剩70厘米。
10. 数学书宽约17()。
解析:数学书宽约17厘米,符合数学书的实际宽度情况。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面()的长度最接近1米。
A. 99厘米。
B. 102厘米。
C. 110厘米。
解析:1米 = 100厘米,99厘米与100厘米只相差1厘米,102厘米与100厘米相差2厘米,110厘米与100厘米相差10厘米,所以最接近1米的是99厘米,答案为A。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试题一、填空题1. 1米 = ()厘米解析:因为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米等于100厘米。
所以答案是100。
2.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解析: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如教室的长、操场的长等,通常用米作单位。
所以答案依次为厘米、米。
3.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支铅笔长约18()解析:铅笔的长度相对较短,18这个数值也比较适合用厘米作单位,如果用米作单位,18米太长不符合实际。
所以答案是厘米。
一棵大树高约10()解析:大树比较高,10米是比较符合实际高度的,如果用厘米作单位,10厘米太矮不符合大树的高度。
所以答案是米。
二、选择题1. 下面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的是()。
A. 教室的长B. 黑板的长C. 铅笔的长解析:教室的长通常有好几米,铅笔的长一般是十几厘米到二十几厘米,黑板的长比较接近1米。
所以答案是B。
2. 1米和10厘米比较()。
A. 1米长B. 10厘米长C. 一样长解析:因为1米 = 100厘米,100厘米>10厘米,所以1米长。
答案是A。
三、判断题1. 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也就是1米35厘米。
()解析:1米 = 100厘米,135厘米 = 100厘米+35厘米 = 1米35厘米,所以这句话正确。
2. 测量黑板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解析:黑板比较长,用厘米作单位数值会比较大,不方便记录和表述,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所以这句话错误。
四、量一量,填一填1. 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
()厘米解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一端,另一端对应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五、解决问题1. 一根绳子长1米,用去了3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解析:首先要统一单位,1米 = 100厘米,然后用总长度100厘米减去用去的30厘米,100 30 = 70(厘米)。
所以还剩70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通常涉及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比如加法、减法、数的认识等。
以下是一些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1. 加法练习题
- 5 + 7 = ?
- 12 + 8 = ?
- 3 + 15 = ?
- 18 + 2 = ?
2. 减法练习题
- 20 - 5 = ?
- 15 - 9 = ?
- 23 - 16 = ?
- 10 - 3 = ?
3. 数的认识
- 请写出10到20之间的所有数字。
- 请从20数到30。
4. 比较大小
- 哪个数字更大,14还是16?
- 23和35,哪个更小?
5. 简单的应用题
- 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华5个,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 班级里有20个学生,如果每张桌子上坐4个学生,需要多少张
桌子?
6. 图形识别
- 请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三角形。
- 一个圆形有几个角?
7. 排序问题
- 将下列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9, 3, 15, 7, 21。
8. 时间认识
- 一天有多少小时?
- 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
9. 货币认识
- 1元等于多少角?
- 如果你用5元钱买了一个3元的玩具,你应该找回多少钱?
10. 简单的乘法引入
- 2乘以3等于多少?
- 5乘以2等于多少?
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题目的难度和类型。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同步练习一、直接写出得数。
(12分)7+66 = 54-9= 43+30 = 46+6-30=65+9 = 82-40= 27+7 = 38+4+7 =32-8 = 40+28 = 56+9 = 67-40+21 =二、笔算下面各题。
(12分)19+58-62= 90-45-27=29+35+9= 75-46+31=三、填空。
( 共21 分,每空1分。
)1.在〇里填上“>、<、=”。
43+5〇5090〇19+7173-25〇4579〇95-1642-8〇35 46-7〇3962+35〇7943+49〇822.小强有52元,小力有40元,小强比小力多( )元钱;小强给小力( )元钱后,两人的钱一样多。
3.明明三天看完一本98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8页,第二天看了45页,第三天看了()页。
4.〇里填上合适的数。
30+〇+20=80 43-8+〇=50〇-36-14=10 94-27-〇=175.两位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海洋公园,学生中有男生28人,女生49人,一共要买()张门票。
6.三人拍球,小东拍了40下,小芳拍的比小东少,小明拍的比小东多,小芳最多拍()下,小明最少拍()下。
7.第一行摆6个〇,第二行摆14个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1)第一行添上()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拿掉()个,就和第一行一样多。
(3)从第二行拿()个摆到第一行,两行的个数就同样多。
四、计算。
( 12 分)五、解决问题。
(43分。
)1、二年级三班同学分组植树,第一组植树35棵,第二组比第一组多植树8棵。
第二组植树多少棵?(4分)2、超市共有98箱苹果,第一天卖出52箱,第二天卖出18箱,两天一共卖出多少箱?(4分)3.王乐李利李利做了多少只纸船?(4分)4.(1)小力踢了多少下?(4分)(1)三年级有多少人?(4分)(2)二、三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4分)7.一个养鸡厂有母鸡30只,公鸡比母鸡少16只,小鸡比公鸡多20只。
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训练题一、长度单位1. 填空题(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解析:这是对长度单位概念的基本考查。
量较短物体常用厘米作单位,比如铅笔的长度;量较长物体常用米作单位,像教室的长度等。
答案为:厘米、米。
(2)1米 =()厘米解析:这是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等于100厘米。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支粉笔长约7()。
解析:粉笔的长度较短,根据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这里应填厘米。
(2)教室的门高约2()。
解析:教室门比较高,用米作单位合适,所以填米。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列竖式计算34 + 25 =解析: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上4 + 5 = 9,十位上3+2 = 5,所以结果是59。
48 19 =解析:同样列竖式,个位上8 9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8 9 = 9,十位上4被借走1剩3,3 1 = 2,结果是29。
2. 解决问题(1)小明有32颗糖,小红有18颗糖,他们一共有多少颗糖?解析:这是一个加法问题,求两人糖的总数,就是把两人的糖数相加,列式为32 + 18 = 50(颗)。
(2)一本书有56页,已经看了29页,还剩多少页没看?解析:这是减法问题,用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列式为56 29 = 27(页)。
三、角的初步认识1. 填空题(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解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所以答案为1、2。
(2)直角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解析:三角板有3个角,其中有1个直角。
2. 判断题(1)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解析: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所以这题错误。
(2)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解析:直角的度数都是90度,所以所有直角一样大,这题正确。
四、表内乘法(一)1. 填空题(1)3×5表示()个()相加,或者()个()相加。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答案:B2. 下列哪个数字是质数?A. 12B. 17C. 20D. 21答案:B3. 1米等于多少分米?A. 10B. 100C. 1000D. 10000答案:A4. 下列哪个图形是长方形?A. 正方形B. 圆形C. 三角形D. 梯形答案:D5. 下列哪个数字是合数?A. 11B. 13C. 15D. 17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数字9是偶数。
(×)2. 数字2是质数。
(√)3. 1千米等于1000米。
(√)4. 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5. 数字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2 + 3 = __5__2. 10 4 = __6__3. 4 × 2 = __8__4. 18 ÷ 3 = __6__5. 1米等于__10__分米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出5个偶数。
答案:2, 4, 6, 8, 102. 请列举出5个质数。
答案:2, 3, 5, 7, 113. 请解释什么是长方形。
答案: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其对边相等且平行,且每个角都是直角。
4. 请解释什么是合数。
答案:合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可以被其他正整数整除的自然数。
5. 请列举出3种不同的图形。
答案:圆形、三角形、梯形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答案:5 2 = 3,小明还剩下3个苹果。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答案:面积 = 长× 宽 = 8厘米× 4厘米 = 32平方厘米3. 小红有10个糖果,她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糖果?答案:10 ÷ 5 = 2,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个糖果。
二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训练题一、加法的认识与运算1. 题目- 小明有3颗糖,小红又给了他4颗糖,小明现在有多少颗糖?-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加法问题,求小明现在糖的总数,就是把原来有的3颗糖和小红给的4颗糖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 + 4=7(颗)。
2. 题目- 计算:2 + 5 = 4+3 = 1+6 =- 解析:这些都是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计算2+5时,我们可以通过数手指或者在脑海中想象数的合成,2和5合起来就是7;同理,4 + 3 = 7,1+6 = 7。
二、减法的认识与运算1. 题目- 树上有7只鸟,飞走了3只,树上还剩几只鸟?- 解析:这是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问题。
已知树上鸟的总数是7只,飞走了3只,求剩下的鸟的数量,就用总数减去飞走的数量,列式为7 - 3 = 4(只)。
2. 题目- 计算:8 - 5 = 9 - 4 = 7 - 2 =- 解析:对于8 - 5,8可以分成5和3,所以8 - 5 = 3;9可以分成4和5,所以9 - 4 = 5;7可以分成2和5,所以7 - 2 = 5。
三、乘法的初步认识1. 题目- 每组有3个苹果,有2组,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解析:这里求苹果的总数,可以用加法3+3 = 6(个),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有2个3,乘法算式为2×3 = 6(个)或者3×2 = 6(个),表示2个3相加或者3个2相加。
2. 题目- 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4+4+4 =- 解析:这个加法算式是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3×4或者4×3。
四、角的初步认识1. 题目-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给出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里面包含角的情况)- 解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图形。
三角形有3个角,长方形有4个角,而圆形没有角,因为它没有直直的边。
2. 题目- 指出下面角的顶点和边。
(给出一个角的图形)- 解析:角的顶点就是两条边相交的那个点,边就是组成角的两条直直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