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琴法学科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案模板多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钢琴启蒙》教材第三单元“五指练习”部分,具体包括C大调、G大调、F大调的五指练习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型和指法,提高手指灵活性和独立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奏C大调、G大调、F大调的五指练习曲。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五指练习的基本技巧,提高手指灵活性和独立性。
3. 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C大调、G大调、F大调的五指练习曲的演奏技巧。
难点:五指独立性和灵活性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钢琴2. 《幼儿钢琴启蒙》教材3. 耳机、音响设备(可选)4. 录音设备(可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儿童钢琴曲,引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绪准备。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1)教师讲解C大调、G大调、F大调五指练习曲的基本要求,强调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
(2)教师示范演奏,引导学生关注手型和指法。
3. 学生练习(20分钟)(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五指练习曲。
(2)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简单的五指练习曲,学生现场演奏,检验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五指练习曲:C大调、G大调、F大调2. 手型、指法要求3. 重点、难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C大调、G大调、F大调的五指练习曲。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2)推荐学生参加钢琴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提升音乐素养。
(3)开展钢琴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本教案中选择的基础五指练习曲,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本技能,提高演奏技巧。
2023年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计划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钢琴是一种重要的乐器,也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基础的关键时期。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钢琴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技巧,同时培养其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2. 培养学生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音符和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 介绍音符的名称和音高;-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阶、和弦等。
2. 基本的钢琴技巧训练- 学习正确的手指和手部姿势;- 学习按键和演奏基本音阶和琶音;- 学习弹奏简单的乐曲,如练习曲、卡农等。
3. 音乐表达和音乐感受的培养- 学习如何正确诠释音乐作品;- 学习如何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学习如何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入演奏中。
4. 音乐会和演出机会的提供-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和社区的音乐会;- 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演出,增强自信心。
5. 学生评估和反馈- 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展;-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考级,提高学习动力。
四、教学方法和参考资源1. 教学方法- 组织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如演示视频、音频等;-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表达。
2. 参考资源- 钢琴教材:《琴艺飞升》、《钢琴新时代》等;- 音乐教材:《音乐欣赏与鉴赏》、《音乐理论基础》等;- 音乐欣赏资料和视频。
五、课程评价1. 平时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合作与交流能力等进行评价;2. 考核评价: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演出,并进行评估;3. 考级评价:鼓励学生参加钢琴考级,提高学习动力。
六、教学保障1. 师资队伍:拥有钢琴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2. 设备资源:配备适合学生学习的钢琴和音乐教学设备;3. 考证保障:与相关考级机构合作,提供考级报名和评估机会。
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配弹课程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钢琴教学工作以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贯彻“坚持学校音乐教育的方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通过钢琴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及弹奏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音乐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在快乐中培养孩子们的乐观情绪。
二、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弹奏方法及技巧,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表现力。
掌握正确的读谱方法和基本的乐理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艺术才能。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弹奏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乐曲演奏的表现力,及乐感。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一)内容安排:钢琴基础练习。
车尔尼作品599.巴赫作品创意曲。
舒伯特作品《军队进行曲》。
儿童歌曲伴奏练习。
(二)要求: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及触键方法。
科学的安排好练琴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演奏表现力。
通过伴奏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视奏能力。
要求学生达到初级水平。
五、教学进度安排(附课时安排表)第一周:检查上学期学习情况及暑假作业情况。
第二周:钢琴基础训练(坐姿、手型、琴点)及基本手位指法。
第三周: C大调音阶及初步弹奏训练。
乐曲《大熊跳舞》及练习曲(车尔尼作品599之4、之10)。
第四周: C大调的初步弹奏训练乐曲《送别》。
练习曲(车尔尼作品599之18、之22)。
第五周: G大调的初步弹奏训练乐曲《小星星》及《布谷鸟》。
练习曲(车尔尼作品599之24)。
第六周: F大调的初步弹奏训练乐曲《雪绒花》、歌曲《小杜鹃》。
练习曲(车尔尼作品599之30)。
第七周: D大调的初步弹奏训练乐曲《闪烁的小星》。
乐曲《欢乐颂》。
练习曲(车尔尼作品599之34)。
第八周: A大调的初步弹奏训练乐曲《上学歌》、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练习曲(车尔尼作品599之39)。
第九周: E大调的初步弹奏训练乐曲《卖报歌》。
一、工作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2. 通过琴法教学,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工作内容1. 教学内容(1)基础乐理知识:认识五线谱、音符、节奏等基本音乐符号。
(2)钢琴演奏技巧:手指基本姿势、手型、坐姿等。
(3)钢琴曲目:简单儿歌、童谣、钢琴曲等。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索音乐知识。
(2)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示范与模仿:教师示范演奏,引导幼儿模仿学习。
3. 教学进度(1)第一学期:学习基本乐理知识,掌握钢琴演奏技巧。
(2)第二学期:学习简单儿歌、童谣,提高音乐素养。
(3)第三学期:学习钢琴曲目,提高演奏水平。
三、工作安排1. 教学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每次30分钟。
2. 教学场地:幼儿园音乐教室。
3. 教学人员:具备钢琴演奏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4. 教学评价(1)定期进行琴法测试,了解幼儿学习进度。
(2)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
四、工作措施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钢琴演奏和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 丰富教学资源:收集和整理适合幼儿学习的钢琴曲目、教学课件等。
3. 加强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4. 举办音乐活动:组织幼儿参加各类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实践能力。
五、预期效果1. 幼儿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简单曲目。
2. 幼儿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3. 幼儿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分享,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相信我园幼儿的琴法教学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配弹课程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以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学习和发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手位、音准和节奏感,使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弹奏乐曲。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通过钢琴演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耐心,使他们能够养成自律和坚持的好习惯。
5.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类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基本乐理知识:音符、节拍、键盘布局等。
2. 手位训练:正确的手指位置,手腕和手臂的协调。
3. 音准和节奏训练:通过练习不同的音阶、琶音和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4. 曲目学习:选择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曲目,包括简单的练习曲和成品曲,如《小星星》、《欢乐颂》等。
5. 即兴创作: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音乐欣赏:介绍各类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音乐。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分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务和练习。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作品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4. 创意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 演奏展示:定期组织演奏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激励他们继续学习和进步。
四、教学进程安排:第一阶段(第1-3个月):1. 学习基本乐理知识和手位训练。
2. 练习简单的音阶和琶音。
3. 学习编写简单的旋律和和弦进行。
第二阶段(第4-6个月):1. 练习更复杂的音阶和琶音。
2. 学习一些简单的练习曲和成品曲。
3. 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第三阶段(第7-9个月):1. 学习更复杂的练习曲和成品曲。
2. 练习更高级的音阶和琶音。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配弹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计的钢琴配弹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钢琴配弹技巧,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为将来在教学实践中使用钢琴配弹提供基础。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增强音乐表现力;2.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钢琴配弹技巧;3.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和节拍的感知能力;4. 提高学生的耳感,培养对音乐旋律和和声的理解能力;5.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 音符的表示和读谱练习- 节奏和节拍的概念及练习- 音阶和音程的练习- 和声的概念和练习2. 钢琴配弹技巧训练- 手位的正确摆放和练习方法- 手指的独立性和力量的培养- 轻重音的控制和练习- 跳音和连音的配弹练习- 合并使用不同的手指和手型3. 音乐鉴赏和表演- 听音训练,增强音乐敏感性- 演奏经典曲目的学习和练习- 训练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小组或个人表演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通过讲解和示范,培养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通过练习和演奏进行实践;2. 听觉训练:通过听音训练和音乐鉴赏,提高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3. 个别指导与小组合作:针对学生的个人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4. 实际演奏与表演:通过定期的演奏和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评价: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等;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练习情况和钢琴演奏成果的评价;3. 考试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期末考试;4.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表演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钢琴教室和钢琴设备2. 钢琴配谱和乐谱3.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鉴赏资源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音符和谱表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2. 第3-4周:节奏和节拍的概念和练习;3. 第5-6周:音阶和音程的练习;4. 第7-8周:和声的概念和练习;5. 第9-10周:手位和手指独立性的练习;6. 第11-12周:轻重音的控制和练习;7. 第13-14周:跳音和连音的配弹练习;8. 第15-16周:合并使用不同的手指和手型;9. 第17-18周:听音训练和音乐鉴赏;10. 第19-20周:演奏经典曲目的学习和练习;11. 第21-22周:音乐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12. 第23-24周:小组或个人表演。
引言概述:幼教专业钢琴教学计划是为了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一套完整的钢琴教学方案。
本文旨在深入阐述幼教专业钢琴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评估方式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教学计划,帮助幼儿在钢琴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正文内容:一、学习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动力。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准感,提高其音乐表达能力。
4. 开发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其钢琴演奏技巧。
5.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钢琴教学,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视听教学:利用图示和演奏录像等视听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3.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活动,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5. 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演奏来提高他们的技能。
三、课程设置1. 音乐启蒙课:通过音乐游戏和歌曲欣赏等形式,引导幼儿进入音乐世界,培养其音乐兴趣。
2. 手指训练课:通过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幼儿的手指技巧。
3. 音阶与和弦课:学习基本的音阶和和弦,培养幼儿的音准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4. 曲目演奏课:学习弹奏一些简单的曲目,培养幼儿的演奏技巧和表演能力。
5. 音乐创作课:鼓励幼儿进行创作,培养其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材选用1. 针对幼儿的钢琴教材:选用适合幼儿学习的钢琴教材,注重曲目的简单易学性。
2. 多样性的音乐素材:选用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进行教学,丰富幼儿的音乐视野。
3. 图文结合的教材:结合图示和文字说明,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五、评估方式1. 日常观察:通过教师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案模板多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钢琴启蒙》教材第三单元“五线谱的认识与练习”。
具体内容包括五线谱的基本构成、五线谱上的音高和音名、简单的节奏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构成,能够正确识别五线谱上的音高和音名。
2.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钢琴演奏能力,能够演奏简单的节奏。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线谱的基本构成、音高和音名的识别。
难点:五线谱上的音高和音名的记忆,简单的节奏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钢琴2. 《幼儿钢琴启蒙》教材3. 五线谱教学挂图4. 节奏练习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幼儿熟悉的儿歌,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五线谱的基本构成、音高和音名的识别方法。
3.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在钢琴上练习五线谱上的音高,巩固记忆。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演奏简单的节奏,学生跟随练习。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五线谱的音高和简单的节奏,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练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五线谱的基本构成2. 音高和音名的识别3. 简单的节奏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默写五线谱上的音高和音名。
(2)演奏教材第三单元的练习曲。
2. 答案:(1)略(2)教材第三单元练习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听、多练习钢琴,提高音乐素养。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乐器的演奏,了解各种乐器的特点,丰富音乐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五线谱的基本构成和音高音名的识别2. 实践操作中的钢琴演奏能力培养3. 作业设计中的练习曲演奏一、五线谱的基本构成和音高音名的识别五线谱的基本构成包括五条平行的横线,以及横线之间的四个空格,共计九个音位。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设计3篇(学前教育钢琴课教学计划)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设计一、引言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教育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文将针对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进行设计,分为三个篇章来详细介绍,帮助教师们制定出优质的学前钢琴教学计划。
二、学前钢琴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在学前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音乐感知能力和基本钢琴演奏技巧。
通过音乐游戏和互动学习,提高孩子的集中注意力、听觉辨别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教学内容(1)音乐教育启蒙:通过引导孩子欣赏简单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基本乐理知识:向孩子介绍简单的音乐符号、节拍和音符长度等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初步理解音乐的结构。
(3)手指训练:通过钢琴指法练习和手指操控的游戏,培养孩子的手部肌肉控制能力,为后续的钢琴演奏打下基础。
(4)简单曲谱演奏:选取一些简单易学的钢琴曲谱,让孩子进行最基础的演奏练习。
3. 教学方法(1)游戏化教学法:通过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中,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2)亲身示范法:教师可以亲自演示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让孩子能够直观地理解并模仿。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钢琴演奏视频,让孩子观摩优秀演奏者的技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评估通过每堂课后的小测验和观察评估,了解孩子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步。
三、学前钢琴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学前儿童的钢琴演奏技巧,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1)弹奏技巧训练:继续加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力度掌握,通过不同的练习曲目,培养孩子们的演奏技巧。
(2)曲目学习:选择一些简单优美的经典曲目,如贝多芬《欢乐颂》等,引导孩子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2023年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配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配弹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钢琴配弹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3.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4.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5.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钢琴配弹为媒介,提升学生整体的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二、课程概述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配弹课程旨在通过对钢琴配弹技巧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演奏技能。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巧训练、曲目演奏等内容,提升学生整体的音乐水平和理解能力。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符号和记谱法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音符的音高、音长和节奏的基本知识;- 音阶和和弦的基本概念和演奏方法;- 音乐速度和音量的掌握。
2. 技巧训练- 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 弹奏姿势和手指力度的正确掌握;- 节奏感和音感的培养;- 音乐表达力和表演技巧的提高。
3. 曲目演奏- 按照不同难度的曲目进行演奏练习;- 选取适合学生的曲目,进行技巧训练和表演;- 引导学生通过演奏曲目,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能正确应用于实际的演奏中。
2. 技巧训练通过指法练习、手指协调性练习和节奏训练等,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 曲目演奏按照不同难度的曲目,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曲目演奏。
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4. 个性化指导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表现能力。
2. 课后作业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乐曲的理解能力。
琴法学科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键盘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电子琴的功能,提高使用的能力。
1、认识五线谱,能根据五线谱唱出弹奏曲目,打出节奏。
2、能根据键盘准确找出1-7的位置,能初步根据所学的五线谱弹奏曲目。
3、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发展审美能力。
4、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演奏姿势和学会正确的演奏技巧。
5、一些基本音阶的练习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培养严格的练琴习惯。
2、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初步掌握音色和基本节奏型的运用,单指和弦的掌握。
3、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独立性,训练手指灵活、流畅的弹奏。
4、加强对旋律以及对音色、音量控制能力、能较完整地表现音乐形象。
5、掌握音色组合、音色、节奏伴奏的替用、转换、恰当地运用,一歌曲配弹伴奏。
6、不同音阶的跑动。
三、教学原则
1、在弹奏技术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能力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2、加强配弹歌曲伴奏的训练,着重提高学生的实用工作能力。
三、教学大纲内容和要求
(一)第一学期(共36课时)
1、钢琴弹奏的基本要点(2课时)
2、左、右手分开练习(2课时)
3、双手练习(2课时)
4、主题及十二首变奏(2课时)
5、主题及八首变奏(2课时)
6,、幼儿歌曲伴奏弹唱
7、《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10 、乐曲《劳动小唱》(6课时)
8、《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1-20、乐曲《在五月》(4课时)
9、《拜厄钢琴基本教程》21-30、乐曲《湖上的天鹅》(6课时)
10、C大调音阶、琶音、和弦(2课时)
1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30-40、乐曲《妈妈您听我说》(6课时)
12、复习(2课时)
第二学期(共36课时)
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41-50、乐曲《青蛙合唱队》(6课时)
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51-60、乐曲《雪橇》(6课时)
3、《拜厄钢琴基本教程》61-70、乐曲《猫头鹰之歌》(6课时)
4、G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小星星》(4课时)
5、《拜厄钢琴基本教程》71-80、乐曲《春之歌》(8课时)
6、D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抒情曲》(4课时)
7、复习(2课时)
第三学期(共36课时)
1、bB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4课时)
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81-90、乐曲《风笛舞曲》(8课时)
3、a小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四季歌》(4课时)
4、e小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喀秋沙》(4课时)
5、《拜厄钢琴基本教程》91-100、乐曲《苏格兰舞》(8课时)
6、《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00-106 、乐曲《瑶族长鼓舞》(6课时)
7、复习(2课时)
(一)第四学期(共36课时)
1、调式和弦的讲解、乐曲《阿拉伯风》、儿童歌曲《小铃铛》《小象拉琴》(4课时)
2、大调正三和弦的连接、乐曲《摇篮曲》、儿童歌曲
《小医生》《小白船》(6课时)
3、小调正三和弦及其连接、乐曲《勇敢的骑士》、儿童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6课时)
4、两升两降内各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应用、乐曲《四小天鹅舞曲》、儿童歌曲《走路》《小篱笆》(6课时)
5、基本伴奏音型、乐曲《古老的法兰西歌曲》、儿童歌曲《送别》《数鸭子》(6课时)
6、伴奏织体结构分析、乐曲《塔兰泰拉》、儿童歌曲《牧童》《泥娃娃》(6课时)
7、复习(2课时)
王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