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最新教案-高二物理三相交变电流6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二物理交变电流教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3.理解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及中性面的概念4.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分析2.难点是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交变电流的产生问题1:磁场可看作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转动角速度为ω,面积为S,匝数为n ,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求(1)转动时间t时的感应电动势e。
教学活动:如果学生不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问题引导教学问题1、在线圈转动的过程中,那些边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问题2、用那种方法求感应电动势?如果不会再引导:(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几种表达形式?(2)每种表达形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问题3、总电动势如何求解?如果不知道,再引导:(1)感应电流方向如何判断?(2)总电流是等于ab、cd边产生的感应电流相加还是相减?(如果学生立体观不好,可以将立体图换成平面图)引导学生推动出结果:(1)e=nBSw sinwt(2)请画出e与t的变化关系图像(引导学生画出图像)结果分析:(活动)问题:1、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与导体棒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有哪些不同?(引出交流电的概论、产生过程)2、中性面及其特点3、中性面的垂面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从原理图和e-t图入手分析得出:1.中性面:垂直磁场方向的平面.(1)线圈经过中性面时,φ=BS最大,但△φ/△t =0最小,B//V(ab和cd边都不切割磁感线),E=0 I=0.(2)线圈经过中性面时,电流将改变方向,线圈转动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两次.2.线圈平行与磁感线时,φ=0,△φ/△t最大,例 1 矩形线框绕垂直于匀强磁场且在线框平面的轴匀速转动时产生了交变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线框位于中性面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最大B.当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时,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也为零C.每当线框经过中性面时,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D.线框经过中性面时,各边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为零变式训练:在交流电的产生实验中,关于与中性面垂直的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线圈各边都不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等于零B.此时磁感线平行于线圈平面,所以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C.线圈每经过此平面一次,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D.此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均最大,电流方向不变问题2:已知N 匝面积为S 的正方形线框边长为L ,绕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的轴转动,角速度为W 试求(1)转动过程中的最大电动势(2)若从中性面开始转动任意t 时刻的瞬时值为多少?(3)若从中性面的垂面呢?师生互动过程:通过问题1的得出,现在学生基本上能得出(1)(2)两问,如果学生不会第三问,可以从e-t 图像上引导学生分析发现,感应电动势将按照余弦规律变化。
高二物理教案优秀6篇篇一:高二物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二)能力目标1、通过电流与水流的类比,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2、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电流产生的历史材料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知识规律的形成要经过漫长曲折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质.教学建议1、关于电流的知识,与初中比较有所充实和提高:从场的观点说明电流形成的条件,即导体两端与电源两极接通时,导体中有了电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知道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高处向电势低处运动,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电势高的一端流向电势低的一端,即在电源外部的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2、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变量,通过计算法和图象法来出来处理数据,加强学生对图象的认识,进一步学会如何运用图象来解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分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思路以加强感性认识,有利于对本节重点——的理解3、的讲法与初中不同,是用比值定义电阻的,这种讲法更科学,适合高中学生的特点.电阻的定义式变形后有些学生会产生歧义,认为电阻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要注意引导解释.5、对于导体的伏安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应该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并尽可能的多举实例以加强对知识的深化.篇二:高二物理教案篇二定义:电势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
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
高二物理教案-三相交变电流教案一、教学内容三相交变电流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相交变电流产生的原理和特点。
2.掌握三相电源的接法和三相电路元件的电气性质。
3.学习三相交流发电机和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和工作特点。
三、教学内容讲解1. 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和特点:产生原理:三个频率相同、相位差相等的交流电源组成的系统称为三相电源。
三相电源可以采用星形或三角形接法,两种接法的相位差不同。
三相电路中的电动机、变压器和发电机等元件比单相的更加稳定,而且效率更高。
特点:(1)三相电路中的电动机可防止电机的旋转方向的改变。
(2)三相电路中的线圈焦耳损耗仅为等值单相电路的一半。
(3)在发电机中,三个线圈可平衡负载,三相电源的功率比单相电源的功率大,同时使用的线材更少。
(4)三相电路使用的开关设备价格相对比单相电路低。
(5)由于功率大,使电机更适用于较大负载的快速启动。
2. 三相交变电路的组成和性质:三相交变电路由隔离式变压器、星形三相交流发电机、三线电动机、短路电感和各类保护元件组成,其中包括熔断、过流继电器和保护接地故障元件,具有以下性质:(1)三相电路中的电动机可以防止电动机方向的改变。
(2)三相电路的线圈焦耳损耗仅为等值单相电路的一半。
(3)三相电路的电源电压可以比等值的单相电路更稳定地保持相同的振幅。
(4)三相电路的功率比等值的单相电路大。
3. 三相交变电源三相交变电源是产生三相电流的电源。
它的组成主要包括低压发电机、变压器、升压变压器等元件。
三相发电机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定子由三个线圈组成,相隔120°,每个线圈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变化。
三相变压器是由于在多数应用中,所需的电压远高于三相发电机的电压,并且需要经过隔离,然后通过升压变压器(或分步升压器)来提高电压到所需的水平。
4. 三相交流电动机三相交流电动机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设定的。
其结构包括转子和定子部分。
转子又称为旋转子,由导体制成,平行放置并与轴线同向移动。
三订交变电流一、教课目的1.知道三订交变电流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产生三订交变电流的三个线圈中的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都同样,时达到最大值(或为零)。
但他们不是同3.知道三订交变电流及负载的连结方式,知道零线、火线、线电压及相电压二、要点三相沟通电的产生和输送方式三、难点三订交变电流及负载的连结四、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前述的沟通发电机模型中只有一组线圈,它送出来的是单相沟通电。
在生产实质中应用的大部分是三相沟通电,它由三相电动势供电。
这三个交变电动势产生于三个同时转动的00出来,即是ε A =ε m sinωtε B =ε m sin(ωt-1200)AεC=ε m sin(ωt-2400)(二)新课教课X 1在沟通发电机内部三个线圈中产生的这三个电Z动势,如何与外电路连结以达到供电的目的呢?明显,Y2最简单想象的方法即是三个线圈分别独自地与负载连C B3接,如下图的那样。
这样,每一相线圈就好像一个独立的电源,三相沟通发电机就相当于同时供电的三个独立的电源,而每个电路之间则互不关系。
但是,这样供电共需 6 根输电线,显得不经济,与单相发电机供电没什么两样。
所以,在实质应用中往常采纳一些特别的连结法家对外供电。
这个连结法包含电源线圈的连结和负载的连结。
下边我们就分别来议论其中一些相关问题。
三箱电源的连结A A1、线圈的星形连结( Y 接法)O U 相U 线在实质应用中,三相发电机的三组线圈常照图加以X连结。
这钟接法叫星形连结。
从每组线圈始端 A 、B 、 CZYO C B BX、Y 、引出输电线叫相线(或叫火线),每相线圈的尾端CZ 连成公共点 O,叫中住点。
从中性点引进的输电线叫中线(因它常接地,又叫零线)。
每根线圈两头点之间的电压叫相电压,用U 相表示,每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叫线电压,用U 线表示。
从图中可看出.在星形接法中, U 相≠U 线,它们之间的数目关系如何呢?我们用初等数学的方法来计算一下。
高二物理交变电流教学设计高二物理交变电流教学设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物理交变电流教学设计实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高二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交变电流,请大家认真学习。
一、教学设计背景:根据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根据立人教育的理念,高中物理要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学的主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且要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刚刚学习了电磁感应一个章节的课程,再来学习交流电一章。
可以利用上章学过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得出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和最大值的表达式,进而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推出电流与电压瞬时值与最大值的表达式。
在本节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许多新名词,如:交流电、正弦交流电、中性面、瞬时值、最大值等.要让学生搞清楚这些名词的准确含义。
三、教材分析:为了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采取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逐渐深入的方法讲述这个问题。
教材先用教具演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交流电,以展示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
并强调让学生观察教材图所示线圈通过五个特殊位置时,电流表指针变化的情况,分析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这样学生就会对电动势和电流的变化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让学生用右手定则独立分析线圈中电动势和电流的方向.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高中高二物理教案三相交变电流1. 教学目标1.了解三相交变电流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用正弦函数表达三相交变电流的方法;3.熟悉三相电压的测量方法;4.能够通过实验验证三相电路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三相交变电流的定义和特点;2.正弦函数表达三相交变电流的方法;3.三相电压的测量方法;4.三相电路的基本原理。
2.2 教学难点1.三相电路的相序问题;2.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方法;3.三相电路的均压原理。
3. 教学内容3.1 三相交变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三相交变电流是由三相电动势所产生的,其波形是正弦曲线,但与单相电流的正弦曲线不同,三相交变电流的波形相互错开,相邻两相的电压波形相位差120度。
3.2 正弦函数表达三相交变电流的方法对于三相交变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通常采用以下形式:$$ i_{a,b,c}=I_m sin(\\omega t \\pm \\frac{\\pi}{6}) $$其中,ia,b,c 分别代表三相电流,Im是电流的最大值,$\\omega$ 是角频率,t是时间,$\\frac{\\pi}{6}$ 代表相位差。
3.3 三相电压的测量方法三相电压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多用表,分别测量三相电压的大小;间接测量法是通过三相电压之间的关系,比如采用耐压电桥法测量。
3.4 三相电路的基本原理三相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三相电源的电动势,形成一个交变电压源,输出三相交变电流。
对于三相电路,需要注意相序的问题,以及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方法和均压原理。
4.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电路图和公式,介绍三相交变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验证三相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3.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查阅、整理和总结三相电路的相关知识点。
5. 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要求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整理;2.互评:要求学生相互评价所做的实验和问题解答;3.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验情况和解题情况进行评价。
高中高二物理教案:三相交变电流教学设计方案三相交变电流教学目的1、知道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及特点.2、知道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和相电压、线电压知识.教具:演示用交流发电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本章前面学习了一个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电路中产生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如果三组互成120°角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三组线圈产生三个交变电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相交变电流.板书:第六节三相交变电流二、进行新课演示单相交流发电机模型:只有一个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电路中只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这样的发电机叫单相交流发电机.它发出的电流叫单相交变电流.演示: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提出研究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板书:一、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1、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互成120°角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三组线圈各自产生交变电流2、三相交变电流的特点:值和周期是相同的.板书:三组线圈到达值(或零值)的时间依次落后1/3周期我们还可以用图像描述三相交变电流板书:三相交变电流的图像三组线圈产生三相交变电流可对三组负载供电,那么三组线圈和三个负载是怎样连接的呢?板书:二、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1、星形连接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三相发电机和负载并不用6条导线连接,而是把线圈末端和负载之间用一条导线连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星形连接①把线圈末端和负载之间用一条导线连接的方法叫星形连接(符号Y)②端线、火线和中性线、零线从每个线圈始端引出的导线叫端线,也叫相线,在照明电路里俗称火线.从公共点引出的导线叫中性线,照明电路中,中性线是接地的叫做零线.③相电压和线电压端线和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相电压两条端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线电压.我国日常电路中,相电压是220V、线电压是380V2、三角形连接①把发电机的三个线圈始端和末端依次相连的方式叫三角板连接(符号△)②相电压和线电压两条端线之间的电压就是其中一个线圈的相电压,所以三角形连接中相电压等于线电压.。
三相交变电流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及其特点.2 •使学生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法. 教具单相交流电的产生示教模型;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交流电压表;三相电路示教板;电池;小灯泡;安培表;伏特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单相交流电的产生出示单相交流电的产生示教模型,依据模型简述交流电的产生及交流电的特点.提冋:1•在交流电产生的过程中,矩形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什么位置电流为零?(线圈平面平行磁感线:中性面)2.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发电机,其矩形线圈也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那么这两个发电机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交变电动势的频率、最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时刻不同)3.如果把三个相同的矩形线圈固定在同一轴上,并使之在匀强磁场中转动,这三个线圈是否都产生电动势?为什么?(产生,穿过每个线圈回路的磁通量都发生变化)二、新课教学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利用“提问3”引入新课・出示三相交流模型发电机,简介其构造后, 演示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将三个灵敏电流计分别接到发电机的三个线圈上,摇动发电机的线圈,三个灵敏电流计都将摆动.归纳实验现象说明:三个线圈均能产生交变电动势(电流计指针来回摆动).引导学生比较单、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异同.(1 )单相交流发电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单相发电机:只有一个线圈,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三相发电机:有三个互成120°的线圈,产生三个交变电动势.每个线圈产生交变电动势的原理跟单相发电机的原理相同.(2)三相交变电流的特点.重做三相交变电流产生的演示实验,摇动线圈尽量均匀.让学生仔细观察三个电流计指针摆动的情况,并让学生思考:三个电流计指针摆动情况有何异同?它们所反映的三个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引导学生分析:三个交变电动势的频率相同、最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依次落后三分之一周期的原因.(3)三相交变电流的图象.先依据单相交变电流的图象画出A相交变电动势的图象,然后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岀落后丄和2周期3 3的B和C相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图象直观地表达了三相交变电流各相电动势的异同.(4)三相交变电流的供电.依据教材图18-22所示的电路介绍三相六线制供电电路•该电路使三相交流电成为三个独立的电源给各自的负载供电,显示不出三相交流电供电的优越性•实际供电中是用四条或三条导线供电.2.星形连接.由三相六线供电演变为三相四线供电,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三相交流电使用公共的中线时,各相电流怎样形成通路?各相之间会不会产生相互影响的现象?为此,增加以下的演示实验.按图1组成电路(制成示教板).图中①〜⑧均为香蕉插头的插空,接线£B2的两端均有香蕉插头.接通电路使灯泡正常发光.在接电路的情况下,用带插头的导线连接A1A2、B.B,,此过程中灯泡仍正常发光,且电流表读数不变.最后拆除4B,,灯泡仍正常发光,且先后开关电键%、K2都能分别控制电路的通断.实验说明两个电路公用一根导线,每个电路仍然是独立的,互不影响.(1)星形连接(符号:丫,亦称Y形接法).根据演示实验,引入星形连接电路.出示三相电路示教板,并按图 2 组成电路,演示三相四线供电电路.电源用三相交变电流模型发电机,或用三相变压器.分别开关电键K i、K2、K3,三相负载均能独立工作,并不影响其它两相.(2)火线和零线.火线:亦称相线•能使试电笔的氖泡发光•从每个线圈始端引出的导线.零线:亦称中性线,从三个线圈末端公共点引出的导线通常是接地的•不能使试电笔的氖泡发光.演示:用试电笔区分交流市电的火线与零线.(3)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压:每个线圈两端的电压.线电压:两条相线间的电压.演示实验:验证相、线电压的关系.利用三相电路演示实验装置.用两个示教交流电压表同时测相、线电压的值,它们的值符合:%5相例题交流市电电压为220V,它是三相四线供电制一相的相电压,那么,交流市电的线电压是多少伏?=V3U^ =381V).(利用演示实验说明三相三线供电制的可能性及其供电条件•实验仍用三相电路示教板,但需三相负载相同,并在中性线上串联一个交流电流表•当三相同时供电时,电流表的读数为零•实验说明三相负载平衡时,中性线上无电流,可以去掉.3•三角形连接•(符号是△)接法:发电机的三个线圈始端和末端依次相连.特点:U线=5目•三、作业课外作业:用试电笔(最好自制)区分家中插座的零、火线并检查开关是否接在火线上.教学分析本节教材虽非重点内容,但三相交流电在日常生活用电和工农业生产用电中被普遍地采用,使学生了解一些三相交流电的常识是很必要的•三相交流电是三个相位不同的交流电源组合供电,这跟学生习惯的单个电源独立供电的情况不同,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遇到困难•几个独立电路公用一段输电线,各电路之间是否产生相互影响?通过公共输电线的电流跟各独立电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理解这些问题要以叠加原理为基础.学生尚不具备这些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实验说明几个电路公用一段输电线不会产生相互影响,彼此仍然是独立的.同时, 实验也能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以便理解叠加原理.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可用数学方法予以证明,但要涉及三相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教材本身没有介绍三相交变电流的瞬时值,所以教学中就利用实验结果,给出了星形接法的线、相电压的关系:资料三相四线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设:三相交变电流A相的瞬时值为U A=U m Sin®t则B、C两相电压分别为:2u B= U m sin〔①;4 比=sin(©t - - K)由于A、B、C三相尾端相接,则A、B两相线间的线电压:u AB=u A-u B, 所以:=U a m«t-U M an (①t-| 巧1 1—Um * 2 • cos(① t-三兀)• sin-①t-g 兀)= ^5U a an(C0t + ^X)比较u AB和u A,可知线电压最大值是相电压最大值的⑴倍,则有效值必为’ U线相。
物理教案-三相交变电流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相交变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和应用。
3.能够分析三相交变电流的矢量图和相量表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三相交变电流的概念、特点、产生原理和应用。
2.难点:三相交变电流的矢量图和相量表示。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演示道具: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3.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单相交变电流,那么什么是三相交变电流呢?2.学生回答:三相交变电流是指三个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20°的交变电流。
二、教学内容1.三相交变电流的概念1.1介绍三相交变电流的定义和特点。
1.2演示三相交变电流的波形图。
2.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2.1分析单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2.2讲解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2.3演示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
3.三相交变电流的应用3.1介绍三相交变电流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2分析三相交变电流的优点。
4.三相交变电流的矢量图和相量表示4.1讲解矢量图和相量的概念。
4.2演示三相交变电流的矢量图。
4.3分析三相交变电流的相量表示。
三、案例分析1.案例一:三相交流发电机1.1分析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2讨论发电机产生的三相交变电流的特点。
2.案例二:三相异步电动机2.1分析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讨论电动机消耗的三相交变电流的特点。
四、小组讨论1.1三相交变电流的优点和缺点。
1.2三相交变电流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2.学生提问:同学们对三相交变电流还有哪些疑问?3.教师解答: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六、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三相交变电流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七、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满意?有哪些建议和意见?八、教学拓展1.介绍三相交变电流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高中高二物理教案:三相交变电流教学目标1.了解三相交变电流的结构及产生方式2.掌握三相交变电流的基本理论与公式3.理解三相电路的物理意义与特点4.实现通过计算机仿真对三相电路进行模拟验证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涉及以下内容:1.三相交变电流的技术背景2.三相交变电流的结构与产生方式3.三相电路的物理意义与特点4.三相电路的计算与仿真实现教学重点1.三相交变电流的结构与产生方式2.三相电路的物理意义与特点教学难点1.三相电路的计算与仿真实现2.如何将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实际电路联系起来教学方法1.讲授2.实验演示3.计算机仿真教学准备1.计算机仿真软件2.三相电路实验演示器材教学步骤第一步:技术背景介绍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其中三相交变电流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电力形式之一。
因此,在本节课的第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三相交变电流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二步:三相交变电流的结构与产生方式在这里,我们将详细讲解三相交变电流的结构和产生方式,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三相交变电流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步:三相电路的物理意义与特点由于三相电路是电力系统的基础,因此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讲解三相电路的物理意义和特点,并说明它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第四步:三相电路的计算与仿真实现最后,我们将通过计算机仿真演示三相电路的计算和仿真实现方法。
这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三相电路的特性,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思考题1.三相交变电流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有哪些?2.三相电路的物理意义和特点是什么?3.如何通过计算机仿真演示三相电路的计算和仿真实现方法?总结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相交变电流的结构和产生方式,以及三相电路的物理意义和特点。
我们还实现了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来展示三相电路的计算和仿真实现。
希望这节课对学生们有所帮助,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更好地应用它们。
三相交变电流·能力测试
1.某三相交流电的相电压110V,一个三相电动机每相额定电压也是110V,则三相电源绕组与电机绕组的连接方式应为 [ ]
A.△-Y.
B.Y-Y.
C.△-△.
D.Y-△.
2.图5-21中每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额定功率相同,则a与a′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为(设灯泡电阻恒定)
[ ]
A.1∶1.
B.1∶2.
C.2∶1.
D.1∶3.
E.3∶1.
3.三个电阻的阻值均为100Ω,如图5-22所示接入线电压380V的三相电路中,当电键S打开时,通过另两个电阻中的电流分别为_____和_____;当S合上时,每个电阻中的电流依次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
4.把三组额定电压均为220V,额定功率分别为P1=1000W、P2=500W、P3=2000W的白炽灯如图5-23接入线电压380V的三相电路中,则
(1)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强度I A=____,I B=_____,I C=______;
(2)A相负载断开和短路时,对B、C两相负载的有何影响?答:____.
参考答案
1.B、C. 2.E. 3.1.9A,1.9A;2.2A,2.2A,2.2A.
4.(1)9.55A,2.27A,9.09A;(2)电压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