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干扰机载预警雷达的辅助决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1.95 KB
- 文档页数:4
SEAD案例研究从飞机出现在战场上开始,来自空中与地面的对抗就从未停止。
在越南战争期间,为了有效地对抗地空导弹的威胁,采用电子干扰装备(Electronic Countermessures,缩写ECM)与反辐射导弹(Anti Radiation Missiles,缩写ARM)实施敌方防空压制(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s,缩写SEAD)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
在随后的战争实践中,SEAD作战已经由初始阶段对单个阵地的简单攻击,演变成与一体化防空系统(Integrated Air Defense System,缩写IADS)之间复杂而精巧的系列化对抗,成为了现代空中进攻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战争史上,最为值得研究的SEAD作战是发生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期间。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SEAD作战,也是唯一一次以一个完整的国家战略一体化防空系统为目标的SEAD作战。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空地大碰撞。
在尘埃落定20多年后,详细考察这场巅峰对决的攻防过程,无论对于未来空中战役中SEAD作战的组织实施,或是国家防空体系的谋划建设都是不无裨益的。
伊拉克的一体化防空系统伊拉克的IADS的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1981年,以色列空军在巴比伦行动中一举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从而使其谋取核力量的努力化为泡影;而在随后的两伊战争中,伊朗空军又多次空袭了包括巴格达在内的伊拉克城镇。
两次来自空中的打击深深刺痛了伊拉克领导层,于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伊拉克不惜巨资进行空防体系建设,最终完成了当时中东地区最为强大完整的综合防空体系。
伊军防空部队采用空防合一体制。
平时分别隶属伊空军、共和国卫队与陆军,在战时将由空军实施统一指挥。
其中空军主要控制预警系统、区域防空导弹、战斗机和主要的战略防空设施;共和国卫队负责核生化设施防御;伊陆军则承担野战防空任务。
全国防空指挥的最高机构是伊空军的国家防空作战中心。
这个名为“光盾综合光电防御系统”的防空设备高度集成了雷达、光电、电子战等系统,拥有单车综合集成光电、毫米波、雷达等侦察和对抗手段,可实现一体化的预警、识别和干扰,对机动目标提供伴随防护,并采用激光功率合成技术,解决激光器功率需求和单车平台安装条件受限的矛盾,可对低空飞机、导弹等来袭目标进行精确定位,摧毁对方的打击能力。
点评:“这种系统的对抗目标是敌方飞机的光学吊舱、传感器和光学制导导弹的导引头,目的是使来袭目标丧失精确打击能力。
”展台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最典型的特点是集成度高,将对空侦察雷达、对空搜索雷达、光电探测设备集合起来,实现对来袭目标方向的精确判断。
电子对抗吊舱(资料图)
电子对抗吊舱——欺骗干扰敌方雷达和导弹
信息时代的战争,电子干扰和压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败,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干扰对
抗吊舱应运而生。
其形状类似于导弹,装在专用电子战飞机或者战斗机上,用于对敌雷达实施大功率干扰或者对来袭导弹进行欺骗干扰,从而保护己方飞机的安全,使得己方战斗机编队成功遂行攻击任务。
所以,以干扰对抗吊舱为代表的电子战吊舱和AESA雷达,被视为新一代战机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公开资料显示,这次展出的两款电子战吊舱适于配挂多种战斗机,用以补充载机的有源自卫电子对抗能力。
当载机受到敌机拦截时,对敌机载火控雷达实施有源自卫电子干扰,遂行空空自卫电子干扰任务,有效提高载机作战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
KZ900机载侦察吊舱主要实现对地面、海面和机载雷达辐射源信号的截获、分选、识别、测向,获取作战区域电磁态势和辐射源目标情报信息,完善电子情报数据库,并为作战决策提供情报支持。
雷达反侦察技术及战术I. 引言- 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内外雷达反侦察技术及战术现状概述II. 雷达反侦察技术- 电子对抗与干扰技术- 雷达信号特征提取与伪装- 雷达隐身技术III. 雷达反侦察战术- 雷达反侦察目标探测及追踪方法- 雷达反侦察部署及利用战术- 雷达反侦察突防战术IV. 雷达反侦察应用案例分析- 美国F-22隐形战斗机反雷达技术- 中国J-20隐形战斗机反雷达技术- 俄罗斯S-400反雷达技术V. 总结与展望- 雷达反侦察技术与战术的重要性- 发展趋势及未来研究方向VI. 参考文献I. 引言近年来,在国家安全、军事建设和国防实力的发展中,雷达反侦察技术和战术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雷达成为现代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侦察手段之一。
而通过对雷达反侦察技术和战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我军在实战中的作战能力和水平,在未来的现代战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本文将从雷达反侦察技术和战术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旨在系统梳理相关领域的知识,为深层次研究和发展提供基础和思路。
II. 雷达反侦察技术雷达反侦察技术主要包括电子对抗与干扰技术、雷达信号特征提取与伪装技术以及雷达隐身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和干扰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利用电磁波的干扰和干扰源的发射来削弱、欺骗或完全干扰敌方雷达系统的侦察能力。
电子对抗技术包括电子干扰、雷达干扰和光学干扰等多种形式。
而干扰技术包括频率干扰、脉冲干扰、干扰旁瓣、强制预警干扰、混杂干扰等多种形式,每种干扰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另外,雷达信号特征提取与伪装技术是指利用分析和改变雷达信号的各种特征,使其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不容易被敌方雷达系统探测到。
特征提取的方法有极化反转、频率跳变、脉冲重复频率偏移等。
而伪装技术则包括盲目干扰、随机抑制、虚假目标等各种手段。
雷达隐身技术是指采用特殊材料、结构设计、控制算法、信号预测等方式实现利用反射、折射、漏泄、吸收等效应,从而降低或消除雷达探测效应的技术。
机载相控阵雷达STAP原理及其干扰方法研究唐孝国;张剑云【摘要】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技术(STAP)具有优越的杂波抑制性能,作为一种关键动目标检测技术,在机载和天基雷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机载雷达的杂波几何模型,阐述了机载相控阵雷达STAP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从其弱点和局限性出发探讨了对其可能的几种干扰方式,并详细解释了其干扰机理,为机载相控阵雷达STAP干扰技术的具体实现打下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 is used widely in airborne and space-based radar as a key techniques of MTI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Clutter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geometry of chutter of airborne radar, and elaborat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TAP of airborne phased array radar. Then several jamming methods are proposed on the base of its weakness and limits and explaining its reasons at the same time, which builds a valid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jamming for STAP technique. The proposed jamming methods have some theory value.【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2(020)015【总页数】5页(P71-74,77)【关键词】空时自适应处理;杌载相控阵雷达;雷达干扰;杂波抑制【作者】唐孝国;张剑云【作者单位】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37;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7现代战争环境复杂,来袭目标常常是大纵深、全方位、多批次、全高度的。
欺骗式干扰的原理是产生与雷达发射信号特征相近的干扰信号作用于雷达,从而干扰敌方检测真目标信号参数,即在信息层面上干扰雷达系统。
欺骗式干扰主要有距离欺骗、速度欺骗、角度欺骗、AGC欺骗及多参数欺骗干扰。
其中,距离欺骗用来扰乱雷达的测距系统,干扰机探测到对方信号时转发在时间上超前或滞后的强干扰信号,导致雷达测距系统跟踪干扰信号而非真实目标。
速度欺骗通过改变信号的多普勒频率来形成测速误差。
角度欺骗用于应对圆锥扫描体制雷达,可通过模拟对方雷达角度信息来干扰角度跟踪系统的工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相关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