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来利山与小龙河云英岩型锡矿成矿流体氧逸度特征对比
- 格式:pdf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0
云南腾冲县小龙河锡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摘要:小龙河锡矿分布在花岗岩岩石与围岩的衔接地域内,燕山晚期的花岗岩浆深入并不断演变成矿石源头,之后的结构功能在岩石顶端构成张剪纹路,为矿石沉积提供了空间条件。
通常隶属气化-高温液体云英矿石锡矿床。
关键词:锡矿成因;找矿潜力;案例解读小龙河锡矿处于藏地-三江山地结构(VII)冈底斯湖盆结构(VII-5)的腾冲岩石系统内,属于碧螺山-腾冲(岩浆弧)Sn- W - Fe - Pb - Zn - Cu - Ag矿石结构的棋盘岩-小龙河(燕山带岩石弧状结构)Sn - W - Fe - Pb - Zn - Cu - Ag矿石地域。
一、中国锡矿时空分布定律(一)成矿区域中国的锡矿矿石在空间上分布较为离散,具备分布范畴较大并且矿石相对汇集的特征,当中超过8成汇集分布在华南区域,然后在昆仑-祁连-秦脉-大别山岩石带、天山-兴盟岩石山区-三江造山地域都能够看到。
华南的锡矿矿石汇集分布于南岭锡矿区域与赣北皖南锡矿地域,锡矿矿石通常在南岭锡矿区域与右江-桂北锡况地域内。
(二)成矿年代中国锡矿床的诞生年代跨越性极强,自元古宙到新生代均有。
文章统筹的参数依照钨矿为核心、锡矿为主与钨锡同生来进行区分。
此外,统筹的成矿时代参数通常是钼矿Re-Os、锡矿U-Pb、云母Ar-Ar等可靠年龄。
依照钨锡矿床诞生的时间维度,锡矿的成矿功能能够分成七大阶段,也就是元古宙成矿时代、寒武纪矿石时代、加里东矿石阶段等。
当中,元古宙矿石时期与石炭纪矿石时期都是锡矿较多的时期。
但是寒武纪与新生代矿石时期通常以钨矿为多;燕山阶段(180-80Ma)是锡矿最多的矿石时期,燕山阶段的WO3总计钻探储备量接近600万吨,Sn能够攀升到400万吨;然后是印支年代、加里东时代等。
(见图1)图1 我国钨锡矿床成型年代与数目关联图二、云南腾冲小龙河矿石特点小龙河矿石地域已经钻探了不同规模矿石区79个,依照矿体成型的原由分成矽卡岩类与云英岩类。
云南省凤庆地区锡矿控矿因素及成因分析锡矿矿体产于临沧花岗岩岩体内接触带上,澜沧群变质岩系上部的松山组(Anos)地层中,矿体呈脉状沿节理裂隙产出,属混合岩化-高温气成热液矿床。
标签:锡矿床混合岩化-高温气成热液型内接触带云南凤庆太阴宫矿区位于滇西三江褶皱带的昌宁—澜沧复背斜的中段东翼。
以澜沧江深大断裂为界,西为昌宁—澜沧复背斜,东与思茅—兰坪拗陷相邻,西侧为保山—镇康复向斜。
临沧花岗岩北段西支的平和街岩体由北西向西南东延展至云县再转向南西延至羊头岩,构成本区的岩浆岩主体。
1矿区地质1.1地层澜沧群松山组(AnoS)—分布于平和街岩体两侧边界。
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绢云母微晶片岩,夹少量石英微晶片岩。
顶部为绢云母石英片岩及长石绢云母石英片岩,夹少量炭质绢支母片岩。
该組地层是区域内的主要锡矿化层,松锡矿点,厂洞河锡矿点,大麻场锡矿点及阱门口、大寺等锡矿化点皆赋存于该组地层中。
1.2构造1.2.1褶皱构造。
昌宁—澜沧复背斜为本区的主要褶皱构造,北起昌宁,南至澜沧,长约400km。
核部由澜沧群变质岩组成,褶皱东翼由于澜沧江断裂的破坏使地层出露不完整;西翼地层较为系统,由老至新均有分布,与保山—镇康复向斜地层呈过渡关系。
与之平行分布的次级褶皱也很发育,主要有头道水—羊头岩复背斜的地层由澜沧群变质岩构成。
次级的背向斜及小挠曲也很普遍。
1.2.2断裂构造。
澜沧江深大断裂:为纵贯滇西的南北向巨型断裂构造。
构成不同构造单元的分界。
为昌宁—澜沧复级斜之东侧境界线。
地表延伸呈波状弯曲。
沿断裂带分布的糜棱岩、断层泥、片理化,擦痕及角砾岩、碎裂岩较为普遍,并有基性、超基性岩脉、岩株沿断裂带侵入。
澜沧江深断裂为一活动时间长,多期活动、规模巨大的壳源型深断裂。
临沧花岗岩基的展布严格受到澜沧江深大断裂的控制。
昌宁—铜厂街断裂:断裂带呈近北北西向展布,北起昌宁,南延至灰窑附近,由于受到南汀河断裂的控制总体转向南西延展,转折端形成向东突出的弧形构造。
滇西来利山锡矿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金灿海;范文玉;张海;张玙;沈战武【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3(87)9【摘要】滇西来利山锡矿位于滇西锡成矿带的腾冲-梁河锡成矿亚带,地处三江构造带南段腾冲地块,怒江缝合带和密支那缝合带之间.锡矿体产于中石炭统丝光坪组断裂破碎带及与来利山复式岩体东南边缘的正长花岗岩接触带,成矿与正长花岗质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正长花岗岩SiO2含量76.00%~77.10%、Al2O3含量12.62%~13.50%、TFeO/MgO为9.79~72.50,具富硅、铝,铁高镁低的特征;铝饱和度(A/CNK)为1.02~1.32,K2O/Na2O为1.42~~2.26,里特曼指数(δ)1.40~2.29,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系列;岩石∑REE值为98.68×10-6~~191.89×10-6,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07~~0.10),铈异常不明显(δCe=0.63~0.99),LR/HR为0.19~0.69,(La/Yb)N为0.31~1.24,轻重稀土没有明显的分异性;P、Ti强烈亏损,Ba、K亏损,Zr、Th富集,La弱富集,为壳源S型同碰撞花岗岩;LA-MC-ICP-MS U-Pb法测定其成岩年龄为52.53±0.29 Ma(MSWD=1.8),是中始新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是在地壳强烈挤压、增厚,由上地壳泥质岩类在不饱和水条件下低程度部分熔融岩浆侵位冷凝形成.来利山锡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及花岗岩,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时代与正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一致,锡矿是该区在喜马拉雅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运动岩浆活动的成矿响应,表明该区在51.1~54 Ma至少存在一次与来利山正长花岗岩关系密切的锡成矿作用.【总页数】10页(P1211-1220)【作者】金灿海;范文玉;张海;张玙;沈战武【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北祁连牛心山似斑状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张越;李向民;潘峰;宋忠宝2.大兴安岭北段伊勒呼里山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尹志刚;宫兆民;张跃龙;曹忠强;李敏;李海娜;王阳;韩宇;张圣听3.东昆仑东段香日德地区察汗陶勒盖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邓文兵;桑继镇;王旭斌;裴先治;刘成军;李佐臣;李瑞保;陈有炘;陈国超;杨森;陈功4.内蒙古乌兰浩特地区正长花岗岩LA-ICP-MS\r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邱锦雄;杨亮;陈萌超;王文义;高勇5.内蒙古乌兰浩特地区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邱锦雄;杨亮;陈萌超;王文义;高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年第35卷第2期198 203页云南地质CN53-1041/P ISSN1004-1885云南腾冲县小龙河锡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李昊,张云龙,赵梓涵,(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云南昆明650051)摘要:小龙河锡矿矿体产于花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燕山晚期的花岗岩浆侵入及不断演化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随后的构造作用在岩体顶部形成的张剪节理,为矿质沉淀提供了空间场所。
主要属气化-高温热液云英岩型锡矿床。
关键词:气化-高温热液;云英岩型矿床;云南腾冲小龙河中图分类号:P61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85(2016)2-198-6小龙河锡矿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Ⅶ)冈底斯弧盆系(Ⅶ-5)的腾冲岩浆弧带(Ⅶ-5-2)中,隶属碧落雪山-腾冲(岩浆弧)Sn-W-Fe-Pb-Zn-Cu-Ag成矿亚带之棋盘石-小龙河(燕山期岩浆弧)Sn-W-Fe-Pb-Zn-Cu-Ag矿带。
1矿区地质1.1地层矿区内地层出露简单,除在花岗岩体之上仅零星残留有上石炭统空树河组可进一步分第二、第三段。
此外,尚有新近系及第四系分布。
石炭系上统空树河组(C2k):为含砾杂砂岩,钙泥质砂岩之陆源碎屑岩沉积,因受后期构造变动及多期次岩浆侵入,遭受不同程度的各种变质作用。
在与花岗岩体接触带有利部位,钙质长石石英砂岩易形成矽卡岩或矽卡岩型锡矿体,为区内矽卡岩型锡矿体主要赋矿层位。
1.2构造矿区东部紧贴棋盘石一腾冲大断裂,矿区西侧为槟榔江大断裂,两条南北向大断裂控制矿区构造格局(图1)。
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尤以花岗岩中断裂最为发育。
(1)褶皱:矿区总体上为黄家山一锅架山倾伏向斜南段北西翼的残留部分。
(2)断裂:区内断裂较发育,以南北向组、北北西组为主,次为北东东组及北北东组。
南北向断裂:该组规模较大,延长数千米至数十千米,为东西挤压应力形成的逆断层,区内主要为小龙河断裂及黄家山断裂。
是矿区导矿构造。
北北西向断裂:该组断裂区域性发育,是受区域断裂制约的,近于平行主干断裂的次级裂隙断裂带,是矿区主要容矿构造。
云英岩脉型锡矿成矿模型分析摘要:湖南省大义山地区是云英岩脉型锡矿较集中的区域,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其成矿模式也非常特别,本文通过综合研究的形式,对云英岩脉型的锡矿成矿规律及模型的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做了介绍。
关键词:云英岩脉型;锡矿;构造;模型;成矿前言:云英岩脉型锡矿在剪性断裂或者劈理带的控制下成组成带分布。
云英岩脉型的锡矿在其一定的深度周边会伴随花岗岩型锡矿。
在地壳多次活动及成矿影响下,云英岩脉会穿透蚀变花岗岩体,在两者交切处形成富矿。
1云英岩脉型锡矿的构造云英岩脉形构造在平面上一般呈发辫状。
在岩体内也呈现了向多个方向的断裂,节理以及裂隙等构造。
这些断裂及裂隙具有较为集中的特点,基本实现等距分布。
在某一个较为集中的区域呈现特定方向的发展,形成一个或者几个明显的节理带,在各个方向的次级构造上,呈现了较为明显的云英岩脉型锡矿结构。
如图:粉色部分为锡矿分布。
图1:湖南省大义山地区云英岩脉型锡矿结构2云英岩脉型锡矿的矿物成分分析锡矿矿石组份较简单,金属矿物大多以锡石为主,不同矿区还含少量磁铁、黄铁、铌钽铁。
矿石具半自形~它形、晶粒状、浸染状、条带状、星点状构造。
脉石矿物有石英、锂黑云母、黑云母、白云母、长石,少量黄玉、萤石和绿柱石。
不同矿脉的矿物组成有变化:如有些脉锂黑云母多于白云母;有些脉含黄玉,缺萤石;含萤石脉以石英为主,少量黄铁矿等等。
大部分矿脉位于花岗岩顶部岩体内,及内接触带裂隙中。
少数矿脉伸入上部岩层中,仅延长一米至数米,很快变薄尖灭。
依据野外实地观察及室内岩矿鉴定、矿物成矿温度、矿物之间互相穿插关系等资料综合分析,一般的锡矿成矿主要分成三个成矿阶段:(1)初期:锡石-锂黑云母-绿柱石-石英型云英岩。
以含锂黑云母绿柱石为特征,锡石呈褐黑色、棕黑色,成矿温度350℃~420℃。
(2)中期:锡石-白云母-黄玉-石英型云英岩。
以含较多白云母、黄玉为特征,锡石呈棕色、棕红、棕黄色,成矿温度3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