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3.01 KB
- 文档页数:4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要求
1.论文题目:明确表达论文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2.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论文的研究问题,论述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
3.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分析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4.研究方法:明确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方式,例如:实证研究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实验或数据分析等,理论研究可以采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
5.研究结果:基于所采集到的数据或理论分析,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供客观、可靠的研究结果,并进行合理解释。
6.讨论和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探讨,进一步讨论研究问题的影响和限制,并提出建议。
最后,总结论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并展望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8.附录(可选):包括调查问卷、实验数据、数学模型等副本资料,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9.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终期答辩:根据学校的要求,完成相关报告和答辩等环节。
会计毕业论文好写会计毕业论文是每个会计专业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写一篇好的会计毕业论文既需要对会计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又需要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文将从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进行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和结论等方面探讨如何写一篇好的会计毕业论文。
首先,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是写好会计毕业论文的关键。
一个好的研究题目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能够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与实际会计实践相关,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足够的数据和资源支持,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选择研究题目时,可以参考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并且有研究价值的题目。
其次,进行文献综述是写好会计毕业论文的重要环节。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总结和评价,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当前的研究进展和争议,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可以通过查阅学术期刊、专业书籍和学术会议论文等途径,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综合文献时,要注意筛选出与自己研究题目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和观点。
第三,数据分析是写好会计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
数据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处理数据,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验证研究假设,并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或定性研究方法,根据研究题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避免数据的误差和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同时,还要注意数据的合理解释和论证,确保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最后,结论是写好会计毕业论文的总结和归纳。
结论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在写结论时,要回答研究问题,解决研究目标,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结论部分应该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接受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综上所述,写一篇好的会计毕业论文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进行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和结论等环节的认真思考和努力。
会计毕业论文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查阅相关会计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已经进行的研究,分析当前研究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自身的研究课题进行引申和思考。
2.案例研究法: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会计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考察会计理论知识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实践中的问题,挖掘研究课题。
3.调查问卷法:通过构建适当的问卷,以一定范围内的实际数据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群体对于会计问题的看法、意见和经验,得出结论,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4.实证研究法:在实际会计领域进行实验和观察,获取数据、资料和信息,根据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结论和发现。
5.模型分析法:根据研究课题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分析模型内部的关系和影响因素,通过图表和数据模拟等方式进行分析和解读,得出相关结论。
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8000字(精品多篇)摘要本文是一份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总字数为8000字,通过多篇精品范文的方式展示了会计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与内控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每篇论文均包含了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及结论等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1. 财务会计文献综述1.1 研究背景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活动以及利润分配等问题。
该文献综述选取了多篇优秀的财务会计论文,介绍了其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多篇财务会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和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些常用方法及其适用性。
1.3 结果与讨论该部分总结了多篇财务会计论文的研究结果,并进行了相关讨论。
结果包括财务报表信息的披露与财务分析、会计准则与企业绩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讨论部分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
1.4 结论综合分析了多篇财务会计论文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其对财务会计领域的贡献,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建议。
2. 管理会计文献综述2.1 研究背景管理会计是研究企业内部管理的会计分支,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决策和控制问题。
该部分综述了多篇管理会计方面的优秀论文,介绍了其研究背景与目的。
2.2 研究方法通过对多篇管理会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些常用方法,例如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等。
同时,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和分析也有助于读者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
2.3 结果与讨论该部分总结了多篇管理会计论文的研究结果,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讨论。
结果包括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与企业绩效、管理会计制度与组织绩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讨论部分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2.4 结论综合分析了多篇管理会计论文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其对管理会计领域的贡献,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建议。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写作规范会计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写作规范文献综述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
一、目的和要求专业文献综述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功。
对本科学生进行专业文献综述写作的训练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工作能力。
(一)目的1.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继承和借鉴前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2. 使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科技文献的种类,掌握查阅和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在大量搜集、阅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和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并撰写设计(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要求1.专业文献综述属教学实践环节,学生须在第七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前完成。
2.每篇文献综述要求2 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0篇以上。
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篇,近三年的文献数量占文献总量的2/3以上。
3.专业文献综述应由学生本人用计算机排版打印(A4纸),统一封面和格式(由教务处统一印发)。
文献综述是本科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毕业设计(论三、基本写作过程与格式要求(一)基本写作过程文献综述的一般过程包括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分析对比、草拟提纲和撰写设计报告(论文)等。
1.围绕选题搜集资料和阅读文献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必须结合所学专业围绕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进行综合论述。
因此,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本科生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保持高度一致,本科生应根据选题,利用各种检索工具,采用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做好记录(卡片、笔记等)。
毕业论文:会计专业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
会计专业是商科领域中的重要学科,研究会计专业的研究方法对于推动会计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毕业论文中选择研究会计专业的研究方法是一项重要任务。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专业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为会计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会计专业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方法的选择提供基础。
2. 实证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会计专业相关数据,验证理论假设,获取实证结果,从而为会计专业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3. 质性研究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深入了解会计专业研究中的问题和现象,探索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会计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深入洞察。
4. 实地调研
通过实地调研方法,走访会计专业实际工作场所,了解实际情况和问题,收集实际数据,为会计专业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会计专业的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创新,提升
会计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质量,为会计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结论
通过综述文献、实证研究、质性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的综合
运用,可以全面、深入地研究会计专业,为会计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3黑,加粗,居中】文献综述【1黑,加粗,居中,文字间加2空格】班级: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以上四行均为4宋,加黑,居中】201×年×月×日【4宋,加黑,居中,用阿拉伯数字】指导教师评定意见【小2黑,加粗,居中】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实务从一国的范围内跨越国界而走向世界(常勋,2003),它包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个方面。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就是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对各利益主体产生的经济影响以及各利益主体为获取最大利益而采取的一切行为。
以下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从巴其阿勒的《簿记论》中关于物品计价“宁高勿低”的论述,到英国《公司法》中规定资产负债表必须“真实与公允”的思想,再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经济后果的直接阐述,都无一例外地表明会计准则是具有经济后果的,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便是影响经济资源配置,从而直接导致国际间财富的转移(迈克尔·查特菲尔德,1989)。
20世纪70年代,Stephen A.Zeff(1978)最早正式提出财务报告经济后果的概念,他指出,经济后果指财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会计报告会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的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
Watts和Zimmerman(1990)引入经济学的契约理论,指出会计准则之所以有经济后果,主要是存在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因为无论是报酬契约、债务契约还是政治成本,通常都以公司盈利为考察的主要依据,而在同一会计准则下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净利润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对公司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价值。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一、引言。
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商科学科,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会计毕业论文为例,为大家提供一份范文模板,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二、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部分是会计毕业论文的开篇,需要对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简要介绍。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当前会计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选择该课题的原因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部分是会计毕业论文的重点之一,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可以从国内外学术期刊、专业书籍、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查找和收集相关文献,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是会计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需要对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可以从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明确研究的对象、样本、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五、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部分是会计毕业论文的亮点所在,需要对研究的结果和发现进行清晰和准确的呈现。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图表展示等方式,将研究结果进行直观和生动的展示,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和客观的研究成果。
六、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部分是会计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需要对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行说明,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是会计毕业论文的必备内容,需要对引用的文献和资料进行详细的罗列和标注。
在这一部分,需要按照规范的文献引用格式进行排版和标注,确保文献的准确和规范。
八、致谢。
致谢部分是会计毕业论文的结束语,需要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员和单位进行感谢和致敬。
可以对指导老师、家人、同学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等进行感谢,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以上就是一份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的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会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导言: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记录、处理和报告的学科。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会计学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在会计学领域的一些重要文献,探讨其中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实证结果,进一步深化对会计学的理解和应用。
一、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提供准确、可靠和有用的信息,对于决策者的判断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准则对信息质量的影响。
例如,Jensen等人(20XX)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财务会计准则的改革对信息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 财务报告透明度与信息质量的关系。
Smith等人(20XX)的研究表明,透明度较高的财务报告能够提高信息的可解释性和可预测性,从而提高信息质量。
3. 董事会监督与信息质量的关联。
研究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对信息质量有正向影响,通过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二、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是会计学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在商业环境中,会计师需要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保护公众利益和证券市场的稳定。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师职业道德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公司内部的职业道德文化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和治理。
2. 会计伦理教育与专业素养培养。
研究发现,有效的会计伦理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会计人员。
3. 职业道德准则的有效实施。
研究指出,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准则并有效实施,能够有效规范会计师的行为,提高行业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企业治理与财务报告企业治理是一个与会计学息息相关的领域。
有效的企业治理能够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各类企业治理机制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以及监事会的存在对财务报告具有重要影响。
浅析新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文献综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主要概念,在会计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研究。
(一)本课题国外研究状况由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近期才出现的一个概念,就笔者通过检索所知,国外还没有进行过相关研究。
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
1967年12月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s)发布的1967年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使用现值法进行摊销”。
这可能是美国现有会计文稿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最早记录。
威廉姆R•司可脱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分析了美国现行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准则,并指出:财务报告中有很多项目在用公允价值,而且还在增加。
许多传统项目只是部分应用了计量观,如成本与市价孰低、长期负债、最高价值测试。
在成本与市价孰低和最高价值测试中,减值的资产在价格上涨时不会再转回。
2000年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经过长达15年的研究之后,发布了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
公告为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计算公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
199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高级项目主管黛安娜在题为“金融资产和负债一一公允价值还是历史成本”的文章中指出,事实上没有人怀疑市价基础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的矛盾只在会计计量应当以哪一天的市价为基础。
而历史成本信息以资产取得和负债发生时的市价为基础,公允价值则建立在当前的市价基础上。
艾哈默德和塔克达选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152家银行控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
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净资产中其他项目的利率敏感性之后,未实现损益的变化对银行的股票报酬的影响为正并且显著。
在正常情况下,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也为正且显著;但在资本充足率比较低或资产报酬率比较低时,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显著性比较低。
浅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前言部分:金融案件频发。
山西金融诈骗大案、中国银行哈尔滨高山案、农行内蒙古金融大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骗贷案等,引起社会各界震惊。
去年,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指出了审计署2008年底对工农建三大国有银行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从审计的结果看,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三大银行的一些分支机构,尤其是基层行,风险控制还比较薄弱。
第二,还存在一些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
2008年,审计金融机构揭露和查处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线索20件,涉案金额即案值达60亿元,工农建三个银行的大概占了一半。
有的案件作案时间长达数年之久,作案手法也算不上高明,却能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被发现,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对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防范内控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重新思考和分析。
从现状来看,银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缺乏健全的市场准入标准,金融机构规模扩张不合理,再加上行政权利对银行经营的干预,虽然有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和利润的形成,但却增加了违规经营、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使银行风险加大。
目前全球银行及银行监管当局对内部控制日益关注。
我国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估。
以后,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要与这些治理完善的外资银行竞争,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监管和控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外频繁发生银行倒闭事件,例如英国的巴林银行,日本的大和银行,法国的兴业银行,中国的海南发展银行。
这些银行倒闭后引起的矛头直指银行的内控制度,许多学者也正在探索银行风险控制的防范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归到了银行会计风险控制。
加强和防范银行会计风险,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作为银行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课题所选的样本主要是来自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样本文章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近些年来研究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水平,本文期望能够从中把握我国研究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脉搏,对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研究现状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就收集到的资料,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
像上述银行倒闭的原因,在诸如《会计研究》,《财会通迅》这样的期刊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当然也有针对我国现实的关于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理论和实务的探讨。
这也反映了研究不仅要具有前沿性,更要有现实意义。
2.从论述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的探讨:(1):银行会计风险及内控体系建立的探讨,(2):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势及其控制的探讨,(3):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的探讨,(4):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5):银行会计内部风险控制的思考的探讨.三、主题部分:1:李荣秀的《试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中阐述了会计工作作为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肩负着核算银行业务,反映银行经营成果,预测业务发展前景,参与银行经营决策等重要职责,是银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
因此,分析会计风险的问题,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维护健康的会计秩序,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安全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2:王秀霞,王泓所著的《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的措施》中指出: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也处于重大变化时期。
纵观国内外金融市场,银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兼并、倒闭现象日益增加。
从风险的表现来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与会计行为违规紧密相关。
面对如此风险压力,加强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已是当务之急。
会计如何通过其自身的职能去防范与抵御风险,是商业银行会计面临的重要课题。
此文在分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3: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宋晓梅所著的《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探讨》中提出了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就是在商业银行内部会计工作组织领导管理机构和基层行会计部门所进行的各项会计业务中,由于受到来自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会计信息存在重大的失误或偏差,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
本文从次贷危机的产生入手,分析了危机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影响,以及映射出当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去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愈演愈烈的态势,很多国家被相继卷入,我国也不例外。
尽管我国对金融危机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危机本身却像一面镜子,映出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隐患,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4: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经济系的邹建军所著的《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银行经营风险存在于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始终,银行会计工作,也是自始至终贯穿于银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令人不安的高经营风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与会计有关的。
在银行风险的压力下,会计如何通过其自身的职能去防范与抵御风险,是银行会计面临的重要课题。
发生在东南亚国家的严重金融危机已经充分证明,防范与抵御金融风险以及与此有关的对市场运行的全面监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一个科学严格,跟踪及时的会计信息系统。
银行会计贯穿于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的全过程,是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不可缺少的一道有效屏障。
5:阮杨所著的《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与防范》中指出:随着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银行稳健经营的目标,必须将内部控制的重点放在防范风险上。
银行会计是实现银行业务的基础环节,相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整体而言,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随着现代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会计控制方法也逐步增多,如何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和经营实际,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已成为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
6:赵丽梅在《财金研究》上发表的《浅议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及其防范》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风险。
银行会计直接与票据、现款打交道,所面临的是多发性、多层次、多样性的风险。
本文剖析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会计工作作为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肩负着银行核算业务,反映银行经营成果,预测业务发展前景,参与银行经营决策等重要职责,是银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化、复杂化和扩大化。
从近几年我国金融系统案件频繁发生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大多数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是我国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
四、总结部分:综上所述,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一项挑战性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只有有效建立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机制,才能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又好又快的发展。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一项挑战性工作,是一项不断需要根据银行经营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新的银行管理领域,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只有不断探索抵御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高效办法,才能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虽然银行会计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加强对银行会计风险表现的研究分析,找准形成风险的症结,并从体制、制度、操作手段、监督、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范、化解银行会计风险的工作水平,就会使会计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银行业务的稳健运行。
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离开了各方面的协同,单靠银行会计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
五、参考文献:[1].林孙标,王盛银. 试论强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效能建设[J]. 福建金融,2003,(08) .[2].陈时蔓. 强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 商业经济, 2009,(13) .[3].张喜梅. 对商业银行会计内控机制的探讨[J]. 新疆金融, 2009,(03) .[4].陈红梅.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研究[J]. 现代商业, 2009,(18)[5].郭韵. 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的分析及建议[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7)[6].刘慧娟.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9)[7].沈源钢. 商业银行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浙江金融, 2005,(02)[8].孙钰.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分析[J]. 辽宁经济, 2007,(04)[9] 杨娟英. 谈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J]. 山西财税, 2005,(07) .[10].朱然,李斌. 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 商场现代化, 2005,(08)[11].王寅. 现代科技条件下如何强化会计内控建设[J]. 现代金融, 2009,(02)[12]. Leippold,Markus,Vanini,Paolo. the quantification of operation risk .Journal of Risk, 2005, :1 .[13]. Eisenbeis R A. Pitfalls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scriminant analysis in business,finance, and economic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77,32, 32 :875-900 .[14]. JOHN SHERWOOD. Operational risk key problems with the ad-vanced measurement approach[J] .Journal of American Money, 1999, (2) :132-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