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精品导学案】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第3节 安全用电
- 格式:doc
- 大小:987.50 KB
- 文档页数:2
第3节平安用电◇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记住平安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缘由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平安用电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对常见的触电事故的了解,培育学生平安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触电事故的缘由和正确处理事故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平安用电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活中我们会常常遇到一些用电平安警示标记,如“高压危急”“有电危急”等。
回忆一下,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电压越高越危急[阅读课本]P113“电压越高越危急”[思索]生活中常见到“当心触电”这样的警示牌,那么怎样才叫触电呢?[提示]人或动物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有电流通过,引起损害。
[思索]用手干脆接触一节干电池两端,会发生触电吗?[提示]通常状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低到约103Ω。
依据欧姆定律,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所以不会引起损害。
【拓展】人对100~200 uA的电流无反应;电流达到1 mA左右会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 mA时,人尚可摆脱电流;超过30 mA时,就会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急;当达到50 mA时,很短时间就会使人心跳停止。
[归纳提升]触电事故是指有肯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引起损害性的事故。
[思索]通过人体的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思索]为什么说“电压越高越危急”?[提示]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损害越大。
[思索]你知道人体的平安电压值是多少吗?[提示]依据人体的电阻和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一般认为不超过36 V的电压是平安电压。
[思索]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肯定平安吗?[提示]人体是导体,不同的人,在不同状况下的电阻也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潮湿时电阻较小,所以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不肯定平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掌握使用电器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能够正确处理常见的用电故障和事故。
二、学习内容1.安全用电的重要性2.电器使用中的安全事项3.常见用电故障和事故的处理方法三、学习重点1.掌握电器使用中的安全事项。
2.熟悉处理常见用电故障和事故的方法。
四、学习难点1.处理电器使用中的安全事故。
2.学习处理不同类型的用电故障。
五、学习方法1.课堂学习,听讲、记录、思考与讨论。
2.实践操作,参与模拟电器使用过程。
六、学习过程1. 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安全用电是指在使用电器的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以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电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电击、火灾等严重事故发生。
因此,正确的安全用电意识非常重要。
2. 电器使用中的安全事项在使用电器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安全事项:2.1 插拔电器时要关掉电源插拔电器时,首先要确认电源是否已关闭。
这样可以避免触电事故。
2.2 使用质量合格的插座和电器质量合格的插座和电器能够保证电器的正常运行,并减少故障的发生。
2.3 不接触带电体带电体可能导致触电,所以我们不应该接触带电体。
2.4 用电设备要保持干燥用电设备应该保持干燥,避免水进入设备内部引发故障或触电。
2.5 避免过载使用电器过载使用电器会导致线路过热,增加火灾风险。
因此,在使用电器时,要避免过载。
3. 常见用电故障和事故的处理方法常见的用电故障和事故包括:电器漏电、电器过热、电线短路等。
3.1 电器漏电的处理方法如果发现电器漏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绝缘工具将漏电的电器移开。
切记不要用湿手或金属物体触碰漏电的电器。
3.2 电器过热的处理方法如果发现电器过热,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找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不要直接用水或其他液体降温,以免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3.3 电线短路的处理方法如果发现电线短路,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绝缘胶带包扎好裸露的电线,然后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安全用电一、课前准备1. 导入在学习本节课之前,请大家回答以下问题:•你家的电源是哪种类型的?为什么?•你知道哪些安全用电的常识?•你知道电路中的哪些元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2. 预习请预习教材第19章第3节《安全用电》内容,阅读并理解与电路安全相关的概念和知识点,并做好预习笔记。
二、微课展示请观看以下微课视频,了解关于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三、微课导学1. 安全用电的意义安全用电是指在生活和工作中,正确使用电能,合理设置电路,预防电击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电击和火灾事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潜在的危险。
2.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规划合理的电路布线,避免电线交叉悬空。
•使用符合标准的电器和电线,确保质量过关。
•遵循正确的接线方法,确保接地可靠。
•定期检查电线、插座和开关,并及时修理维护。
•建立正确的用电习惯,禁止私拉乱接电线。
3. 电路中的安全隐患电路中存在着一些可能导致电击和火灾的安全隐患。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a. 电线老化电线使用时间长了,会发生老化现象,绝缘层破损,导致漏电和短路。
这时候应该及时更换电线,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b. 插座负载过大一些插座可能会承载超出其额定负载能力的电器,使得插座过热,进而引发电线和电器着火的风险。
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插座的负载,确保不超过其可承受的电力负荷。
c. 私拉乱接电线为了追求方便,一些人可能会私自拉乱接电线,从而导致电压不稳定或电流过大,容易引发电器短路、过热等问题,进而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因此,我们要杜绝私拉乱接电线的行为。
d. 长时间使用老旧电器一些老旧的电器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过长,易造成电器线路老化,电器机械故障等问题,从而增加意外事故的发生风险。
因此,我们要定期检查和更换老旧电器,以确保电器的安全可靠性。
4. 安全用电的案例分析请思考以下案例,明确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一:李明家的电视机老化严重,频繁发生漏电。
第3节安全用电1.记住安全电压数值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压值,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懂得触电的急救方法。
3.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通过了解避雷针,明白防雷是为了安全。
重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防雷的重要性。
难点:两种类型的触电和触电的急救。
学习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并划记关键词句,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2.针对情景导入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
归纳总结:(1)触电的原因和类型:触电是指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伤害事故,家庭电路中的触电有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两类,日常生活中另外还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两类。
(2)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触电的急救:发现触电事故时,首先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棒等绝缘体将火线挑开,同时对触电者进行抢救。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所示,某村民到大树底下躲雨,不幸被雷电击中造成重伤,此后村内谣言四起,说什么“魔鬼缠身”,什么“前世没有修好行”……家里人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不但不送病人到医院医治,反而求神拜佛,导致病人耽误治疗。
观察如图所示的雷电发生时的情形,这对我们预防雷击有哪些启示?自主探究梳理新知电压越高越危险自主阅读教材P11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电压越高越危险,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正比__。
人体也有电阻,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对人就有危险了。
2.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220__V,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是__380__V,这些电压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事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如图所示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__高压危险__。
常见的触电事故自主阅读教材P113~11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__火__线连通而造成的,常见的触电有两种方式:(1)单线触电,如图__甲__所示;(2)双线触电,如图__乙__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和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电流的作用,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作用,知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2. 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能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作用,安全用电的原则。
难点: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如何预防触电事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线、灯泡、插座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电流的作用,通过连接电源、电线、灯泡等教具,让学生感受到电流的存在,并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2. 理论知识:讲解电流的作用,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触电事故的原因,让学生明白不遵守安全用电原则所带来的后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触电事故,以及在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六、活动重难点1. 电流的作用,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2. 安全用电的原则,如何预防触电事故。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电流的作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电器设备的使用,了解更多的安全用电知识,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安全用电的课程时,我特别关注了几个关键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至关重要。
我让学生亲自体验电流的作用。
这个实践操作的环节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实际的感觉,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电流的存在和对人体的危害。
在操作过程中,我确保了所有的安全措施都得到遵守,比如使用低压电源,以及让学生戴好绝缘手套。
第3节安全用电教课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常有的触电事故和正确办理方法。
2.认识安全用电知识,知道如何防雷。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例 , 经过实质观察和理论解析,培育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教课要点1.触电的原由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2.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知识。
教课难点触电的原由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新课引入老王开了一家蛋糕店,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近来他又增加了一台电烤箱,可烦恼随之而来,他家安装的空气开关总是不时地“跳闸” .他的朋友知道了,就告诉他:“你把空气开关拆去,直接用电线接通电路,问题就解决了.”请你评判一下,老王朋友的建议可行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从学生的谈论、怀疑中导入新课!合作研究研究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活动 1:出示课件,展现以下列图的常有的用电安全警示标记,让学生思虑,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解说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甲乙丙丁学生交流、谈论,师合适的点拨,出示课件,展现思路点拨内容:(1)电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程度与经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连续的时间有关;(2)由欧姆定律的内容睁开解析,也就是经过人体的电流由加在人体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有关。
归纳总结:( 1)当人体的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经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若人接触到高压,经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出人体能蒙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要禁止接触高压、禁止登攀高压线等。
( 2)平时状况下,不高于36V 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研究点二常有的触电事故活动 1: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你见到过或听闻过有哪些触电事故?活动 2:小组之间发言说明自己的实例,其余组不一样实例再予以增补。
总结: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火线以致触电;接触高压线或凑近高压线以致触电。
活动 3:出示课件,展现生活中触电的示例。
吊车触碰高压线,工人触电高压电线杆上触电垂钓竿触碰高压线触电从示例中师生总结出触电的种类。
第 3节安全用电课题安全用电课型新讲课1.记着安全电压以及生活中常有的一些电压值,知道电压越高小组问题商讨:知识与越危险 .高高的输电塔上醒技术 2.知道触电的原由和触电的几种形式,懂得触电的急救方法.目地写着:“高压危险!3.认识安全用电原则,经过认识避雷针,明确防雷是为了安全.切勿凑近!”但是在那上1.经过联系生活本质,培育学生初步的剖析能力、归纳能力和万伏甚至几十万的高压教课过程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裸导线上,却经常站着一方法 2.经过认识安全用电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只又一只的鸟儿,它们不目标识 .仅不会触电,并且一个个1.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拥有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显得安闲自得 .这是为什自觉履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么?感情、态度与价值观2.经过联系本质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教育,进一步培育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育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3.经过认识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育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教课1.几种触电方式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教具多媒体课件 .触电的急救举措有哪些?要点准备2.安全用电的原则 .教课学生对安全用电意识的培育.教课 1课时难点课时1.电压越高越危险:加在人体上的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达到必定程度就会有危险 .特别提示:课前2.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常有的有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并不是有电流经过人步电压触电 .体就会带来危害,如手拿预习3.安全用电: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凑近高压带电体.干电池两极时,会有电流4.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激烈的放电现象,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能够防经过人体,但不会对人体雷.带来危害 . 人体上累积电荷太多与有电流经过人体是两个观点 .如人站在绝缘体上触摸高压静电稳固教师指引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解说学生所做的对应练习(教师可有针对球,这类状况不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复习性地精选部分难题解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 .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前方学习过电压的观点,家庭电路也有电压,什么样的电导入压是安全的,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假如触电了会有什么危险?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理解了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备课笔录教师出示图片并用多媒体播放“高压危险”标记.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或电视里哪些地方见过这类标记?生:高压线铁塔上、配电房、变压器上等等.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高压线、配电房、变压器、交通路口凑近高压线等地方的警告标记 .师:对“高压危险”的标记,同学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 1:多少伏的电压算高压?生2: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师: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呢?同学们能不可以依据你们学过的电学知识剖析一下呢?生(议论):依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压越高时,电流会越大,这样就会有危险.师:电压越高越危险,是因为电压越高,电流会很大,所以能够说电流越大越危险 .为何呢?进行生(思虑,议论):小灯泡工作时,假如超出它的额定电压,就会使电路中新课.假如人体经过较大电流,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所电流过大,因此烧坏小灯泡以,电压高、电流大就有危险 .师:同学们能依据学过的知识来剖析问题特别好.你们剖析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用多媒体播放文件“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点”.(说明:多媒体资料“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点”不是直接从实验得来的,而是从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剖析获取的.人体的电阻除与皮肤表面的干湿状况有关外,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及身体素质有关系.)师:从多媒体播放的资料,说了然同学们的剖析是特别有道理的.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 .师: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安全电压值是多少?生 1: 36V.生2:是不高于36V.师:依据你认识的知识,比较上边的资料,你能剖析一下安全电压为何是不高于 36V ,而不是其余的值呢?学生议论,教师能够提示同学们从考虑人体的电阻着手.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例1,并向学生解说.【例 1】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Ω,湿润时是200~800Ω .假如两端加上 36V 的电压,电流是多少?师:从这一组计算的数值,你看出了什么问题?说一说你的见解.生 1:人体电阻最大时,电流已到了7.2mA ,已经快不可以挣脱电极了,假如电压再高,电流会更大,那样就会对人造成损害,所以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生 2:人手湿润的时候电阻就会变小,36V 电压也很危险,36V 其实不是绝对的安全电压 .生 3:手湿的时候不可以用手去触摸正在使用的用电器及开关.经考证明,只有不高于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10~500kV ,这些都远远高出了安全电压,属危险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就会有生命危险.二几种种类的触电和触电事故的急救师:我们都知道人体自己也是导体,所以当人体成为电路的一部分时也会有电流经过,当经过的电流超出安全的范围,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带来危险.1.家庭电路惹起的触电( 1)触电原由:家庭电路中有两根电线,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连通造成的.(2)触电形式:①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或与火线相连的导体,则有电流由火线流经人体,传入大地,形成回路造成触电(如图甲).②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电流将由火线流入人体,再流向零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如图乙).单线触电双线触电备课笔录规律总结:触电是指有电流经过人体,且电流超出人的蒙受能力时,对人造成损害的现象 .能否触电要看电压能否超出电压值且电流经过人体能否形成了回路 .在前方的讲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电压越高越危险,家庭电路中的电压值远远超出了安全值.低压电是不是安全电压?在生活用电中高压和低压的界线是1000V,高于1000V的称为高压电. 低于1000V 、高于 36V 的称为低压电 .可见,低压电也高出了安全电压的范围,故不是安全电压 .(3)高压触电:①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凑近高压带电体到必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间发生放电现象,电流经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如图丙).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断落在地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一样的各点间存在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一样的地点上,因此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这时电流经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如图丁).(4)不触电的状况:①人只接触零线时,零线和大地间没有电压,人体内不会有电流经过,不会触电(如图戊).②人的手接触火线,火线和大地间有220V 的电压,但因为人踩在绝缘体上,火线不可以经过人体与大地组成通路(如图己).(5)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凑近高压带电体.2.触电事故现场急救的举措(1)假如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刻切断电源.(2)用干木棍、竹棒挑开电源线,快速使触电者离开电源.(3)发生电火灾时,要先断开电源,再救火.(4)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例 2】在以下状况中,会造成触电事故的是()A.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单手接触火线B.站在地上的人触到零线C.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双手同时接触火线D.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分析:触电的本质是当有必定大小的电流经过人体.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相连组成回路造成的.答案: D三安全用电的原则及雷电的预防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雷电的产生、危害和预防.请同学们依据这段视频资料,联合自己平常对有关知识的学习,谈一谈你对雷电的认识.生 1:带正电的物体和带负电的物体凑近经常有火花产生,同时发出劈啪的声响,这类现象叫放电.雷雨时,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生 2:雷电是因为大气在激烈的上涨和降落过程中发生摩擦,以致一部分云层带上了正电,另一部分云层带上了负电.当两朵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凑近时,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空中放电现象,产生激烈的闪光和巨大的声音,这就是雷电.生 3:地球也是带电的.假如放电发生在云层和大地之间,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盛的电流经过,就会给人们带来危害.比方击毁房子、造成人畜伤亡,甚至还会惹起丛林火灾、破坏高压输电线等.生 4:云层和大地之间发生放电时,雷电的路径常常经过地面上崛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等,所以往常在高大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来防雷电.备课笔录规律总结:低压触电一定是人体接触到电源,并且有电流经过人体,而高压触电则是人体根本没有接触到高压电源不过凑近就能够发生的 .故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凑近高压带电体 .由欧姆定律知道,在电压必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小,产生的电流越大 . 不可以用湿手触摸用电器,就是从电阻大小对安全性的影响来考虑的 .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因为不纯净的水中有导电物质——离子,这样不纯净的水也能够导电 . 湿手与干手比较,电阻值有很大的差别 .同时,假如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令人体触电,造成危险 .所以,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同时,我们也知道不可以破坏导线中的绝缘层,不然会造成电路短路引生气灾 .平常在改换灯泡、检修电路、挪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不然会因接触火线而发生触电事故,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使用年限过长,也会因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造成短路而引生气灾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安全用电:(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凑近高压带电体;(2)改换灯泡、挪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3)不弄湿用电器,不破坏绝缘层;(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实时改换 .生 5:雷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出门走动,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站在高处,而应蹲在低凹处并且两脚尽量并拢 .生 6:雷电也其实不都是坏事,并且雷电的能量假如能够利用,对人类会作出很大的贡献 .生 7:此刻已经实现了人工降雨,能否是也能实现人工消雨、人工消雷呢?师:同学们对雷电知识已经有了必定的认识,请大家察看课本P115 两幅图中的避雷针,并试试解说它们是怎样避雷的.生 1:发生雷电时,雷电的路径常常会经过崛起的部分,避雷针不是成心吸引雷电吗?生 2:高压输电铁塔上相同都是导线,为何上边的能够防雷?师:鼓舞同学们养成仔细察看、认真思虑的好习惯,指引同学们剖析 . 师:课后同学们阅读“ STS” .增强对雷电危害的认识,以及知道在平常生活中怎样预防雷电.教学板书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知道电压越高,对人体产生的电流堂必定也越大,所以电压越高越危险,触电有两种种类,触电后应立刻令人离开电小源,而后进行现场急救.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有安全用电意识,恪守安全用电原结则,防备触电 .雷电也是一种因为高压而惹起的放电现象,用避雷针能够防止放电时对高大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对雷电也应注意预防.想一想议议 (P114)解答:①人站在地上接触火线;②人体同时接触火线、零线;③高压电弧触电;④跨步电压触电 .着手动脑学物理(P116)1.解答:电灯的开关一定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这样开关断开时,电路各部教材分都离开火线,人遇到灯优等部位,也不会造成触电事故.若开关接在零线与灯泡习题之间,当断开开关时,灯泡仍与火线相连,简单造成触电.解答 2.解答:要做到: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凑近高压带电体;②改换灯泡、挪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③不弄湿用电器,不破坏绝缘层;④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实时改换.3.解答:短路处到甲地的输电线电阻 R=U/I=3.0V/0.5A=6 Ω , 短路地点离甲地的距离为 6Ω÷ 0.2Ω /km ÷2=15km=1.5 × 104m.备课笔录课外拓展:避雷针的作用:将雷云放电的通路由本来可能向被保护物体发展的方向,吸引到避雷针自己,由它及与它相连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开释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受直接雷击 .所以避雷针其实是引雷针,它把雷电引来入地,进而保护其余物体 .同学们认真察看高压输电铁塔上的导线,有的导线是直接挂在铁塔上的,有的导线不是和铁塔直接相连,而是挂在吊在铁塔上的绝缘子上的,这些导线是高压输电线,而直接挂在铁塔上的线就是两条防雷的导线 .铁塔是直接和大地连着的,高压输电线一般是祼线,没有绝缘层包围,但它经过绝缘子和铁塔绝缘了,而防雷的导线直接挂在铁塔上,一旦有雷电,防雷的导线经过接触的铁塔直接将雷电流引入地下,起到了保护输电线的作用 .特别提示:这是一节对于电学的应用课,课中的案例都与学生平常生活亲密有关,所以联合生活本质,让学生多提疑问和建议对上好这节课是很有帮助的 .【例 3】右图卡通画中,电路一旦接通,哪只鸟有危险()难题A. 左侧的小鸟会触电解答B. 右侧的小鸟会触电C.两只小鸟会触电D. 两只小鸟都不会触电分析:左侧小鸟与灯泡并联,加在它身上的电压为220V ,而右侧小鸟与导线并联,加在它身上的电压很小.答案: A部署作业:教师指引学生课后达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示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意图:教学目标:1. 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2. 学会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难点:如何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电器火灾的预防。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灯、插座、电线、开关等。
学具:笔记本、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发生的触电事故,引起学生对安全用电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学习(10分钟)1. 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如:不要靠近高压线,不要用湿手触摸开关等。
2. 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使用电器时要注意观察电器的工作状态,不要让电器长时间工作等。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灯,连接电线和开关,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电器的使用方法。
2.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活动重难点:重点: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难点:如何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电器火灾的预防。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但在实践操作中,仍有一些学生存在错误的操作,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纠正。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家人的用电习惯,发现不安全的用电行为,及时制止并纠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导入环节的实践情景引入,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我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发生的触电事故,让学生对安全用电产生关注,从而引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重点是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难点是如何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电器火灾的预防。
我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用电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课后反思中,我认识到,虽然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了解了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但仍有一些学生存在错误的操作。
九年级物理导教案课题: 19.3 安全用电学习目标:1 、知识和技术:1)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2)认识断路和短路。
学习要点:理解影响电流的要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
学习难点: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说身旁发生的实质问题。
导学方法:议论法、讲话法、总结概括法、实验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电压越高越危险的原由是。
2、白炽灯泡的常有故障是“灯泡不亮”请用你现已经学过的电学知识剖析此故障可能的原由是清除方法是。
3、安全用电原则:4、雷电形成的原由是有哪些危害预防雷电的危害的方法是。
二、讲堂导学:1.情形导入: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必定要学会安全用电,让电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2.出示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2)认识断路和短路。
3. 自主学习,合作研究1、电压越高越危险:经过这个表格,你能够知道哪些知识?重申指出:因为人体的电阻不是固定的,会因湿润程度不一样、身体功能状态不一样样原由此致使电阻值发生变化,所以即便是接触同一个电压,在不同时候产生的电流也可能不一样。
所以在用电问题上绝对不可以存在侥幸心理。
那么,我们在用电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问题安全用电的原则:依据学生回答重申,因为电压越高越危险,所以我们应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凑近高压带电体;因为人体皮肤湿润时的电阻比干燥时的电阻小,所以不该当用湿手扳开关,不能用湿抹布擦电器等。
2、我们所说的用电与安全中的安全包含双方面,一是,二是、安全,此中波及的灾祸包含人身触电、火灾、爆炸以及其余灾祸。
3 、断路和短路 5 、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自己家的灯泡忽然不亮的状况?假如有的话你以为造成的原由是阅读教材列出的白炽灯的常有故障与检修方法,议论上述故障的原由是什么。
4 、叙述:通路、断路。
用 ppt 文稿出示螺丝口灯泡和灯座,卡口灯泡和灯座。
叙述灯泡断路的几种状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3节安全用电导学案导学目的知识点:1、知识性了解惹起触电事故的缘由,以及对人体来说平安的电压量值。
2、知识性了解由用电惹起的火灾、爆炸及其他平安事故。
3、知识性了解接地等用电维护措施。
导学进程:课前导学1、人体触电时肯定有_____________经过人体。
电压越高越风险〔我阅读p113,我知道〕2.跟经过人体的电流有关:人体最大平安电流为3.了解平安电压值:人体平安电压平安用电原那么〔我遵守,我牢记〕1.平安用电:不接触,不接近。
2. 为了防止触电:①必需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上。
②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与相连。
③家庭电路要选择规格合格的熔丝,不能用或替代。
课堂导学:一、触电与平安电压1、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_____________经过人体,这就是触电。
电流对人体形成损伤的关键要素是①_____________ 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触电电流的大小决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_____________V定为平安电压限值,人体的平安电压不高于_____________V。
二、两种触电方式:高压触电和高压触电高压线路包括:_____________,家庭电压: _____________V,动力电压: _____________V,高压电可到达: _____________V。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高压触电:①单线触电: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回路,电流经过人体。
要防止单线触,操作时必需穿上胶鞋或站在枯燥的木凳上。
②双线触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回路,电流经过人体。
为救他,应立刻_____________电源!2、高压触电:一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
第3节安全用电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知识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我阅读,我知道)
1.跟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关:人体最大安全电流为
2.了解安全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
知识点二:常见的触电事故(我阅读,我理解)
知识点三:安全用电原则(我遵守,我牢记)
1.安全用电:不接触,不靠近。
2. 为了防止触电:
①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上。
②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与相连。
③家庭电路要选择规格合格的熔丝,不能用或代替。
安全用电口诀:
大地人体是,安全用电记心理。
修理电器要,风筝远离高压线。
湿布擦灯泡,电线不能晒衣服。
插座三尺高,小心安装很重要。
广播碰到电力线,喇叭怪叫要冒烟。
如果有人触了电,电源莫延迟。
电线要是着了火,带电用水泼。
金属外壳用电器,保护要做好。
知识点四:注意防雷(我了解,我铭记)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
二、合作互助学习:
1.为了安全用电,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不准用剪刀或绝缘柄破损的钳子剪带电的导线
B.不准在电线上晾衣服
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电源
D.发现输电线的断头落地,不要走近更不准去拾电线头
2.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电线的接头处包有黑色的胶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绝缘、避免漏电B.美观一些
C.使电线带电D.使接头处更结实
三、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四、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在验收新装修好的家庭照明电路时,打开熔断器,将一盏灯泡接在尚未装保险丝的两个接线柱上,发现其亮度与在老房子内的插座上使用时相同。
这说明新安装的电路()A.发生短路B.发生断路C.完全符合要求D.故障无法判断
2.人体发生触电的原因是()
A.人体能导电B.人体带电太多了
C.人体接触了电池D.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3.我国古建筑上的屋顶的中央常装有铜葫芦,其作用是()
A.美观B.相当于风铃
C.相当于避雷针D.避邪
4.关于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是触电事故
B.只有高压线路才能发生触电
C.只要不接触高、低压线路就不会触电
D.在低于36V的电路上,一般不会发生触电
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