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德保县多旁水库马隘镇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

广西德保县多旁水库马隘镇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

广西德保县多旁水库马隘镇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
广西德保县多旁水库马隘镇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

广西德保县多旁水库马隘镇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5-12-18T16:52:19.6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作者:朱敏[导读]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通过对多旁水库马隘镇移民安置点的规划设计工作,我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从事其他项目的移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敏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通过广西德保县多旁水库马隘移民安置点的规划设计,总结多旁水库马隘镇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的工作经验,结合项目实际,强调因地制宜、文化传承、技术论证、移民群众参与等在水库移民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阻力。

关键词:多旁水库;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技术总结

1 概述

德保县多旁水库建于右江支流龙须河上游河段鉴河的支流那甲河上,那甲河是一条地表河与地下河相间的河流,地下河部分又称陇温地下河。多旁水库为新建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80km2,多年平均来流1.69m3/s,推荐正常蓄水位735m,总库容为4510万m3,调节库容4105万m3,死水位698.8m,相应死库容为177万m3,供水能力为8.5万m3/d。

库区淹没影响范围涉及德保县马隘镇多学村的多旁、多气、多珍、多学、多俸、陇木、怀力及大喜村大喜,那甲乡多睦村多睦、陇兰共2个乡2个村委10个村民小组。2010年全库区需进行生产安置的农业人口为838人,推算到规划水平年2011年库区生产安置人口为852人。2010年多旁、多气、多珍搬迁安置人口为539人,推算到规划水平年2011年库区搬迁人口为542人。

2 规划设计

2.1规划理念

马隘镇安置点规划设计最重要的理念是“生态”和“文化”。规划设计立足以移民生活为核心,以改善库区移民居住环境为目标,强调自然空间在安置点中的渗透,家庭生活的独门独院与外部环绕的开放空间并存,集中布局,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合理利用马隘镇安置点北侧的马隘河水资源,从德保县的经济、生态、地域文脉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并将其逐项落实到安置点空间布局、移民住宅设计等方面,创造出独具魅力又切实可行的移民安置点规划,进而使规划成果得以有效执行与落实。

2.2 多旁水库马隘镇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经验

2.2.1 正确确定安置点安置指导思想和安置方式

针对广西德保县多旁水库移民自身的特点,在安置规划设计过程中,始终贯彻执行以人文本,尊重和照顾当地移民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充分考虑移民意愿,以不改变移民原有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在原乡(镇)、村辖区内结合本地区土地资源及可开发利用资源,实行有土从农安置的指导思想。对移民的安置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同时提出了以农业安置为主,农民口粮自给自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其他产业的集中安置方式。

2.2.2科学论证并确定移民安置点的选址

多旁水库移民安置去向及选址是水库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根据《广西德保县多旁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以及地方政府提供的马隘镇粮所附近及马隘镇那谷两个备选点,本着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约用地,且新址设计高程不低于20年一遇洪水标准,避开可能崩坍、浸没地段并尽量依托现有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原则。在选址前,结合两个备选的安置点进行了规划方案布局,通过工程地质勘探及评价,方案比选、投资分析比较、环境影响评估以及充分征求地方政府及搬迁移民意愿,最终选址在马隘镇马隘街上的“那谷”。

该安置点场地位于马隘镇外西侧,场地北临马隘河,南面紧靠马隘至敬德二级公路,东面为马隘镇居民区,交通、电力、通讯、人饮等基础设施均可使用马隘镇街上原有设施,同时安置点离库区相对较近,移民群众仍可回库区耕作剩余山地,生产半径在3km以内,有公路相通。选址工作均有当地政府干部、移民代表和安置区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并签订土地划拨的有关协议,然后由地方移民部门行文经设计技术部门复核确认。

2.2.3延续乡村及地域自然人文特色的总体规划布局设计

德保县是壮族马骨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地,2010年5月,德保县《壮族马骨胡艺术》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2年德保县荣获“壮族马骨胡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德保县也是广西壮剧的发祥地,壮剧又称“土戏、壮戏”,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地居民的村落往往依山就势布局,空间格局不拘一格,但村落内部,则往往以社戏舞台为核心组织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闲暇或地方民俗节日期间,由各村委组织或村民自发集中在戏台活动区,保护、保存、弘扬壮族马骨胡艺术及地方戏剧,使当地的风俗文化得以传承和不断延续。

多旁水库马隘移民安置点新址规划功能以人居为主,用地较为集中和规整,与原有街巷、现状水系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空间体系,规划的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保持原有空间构架,以体现安置点发展的延续性,因此规划根据德保县马隘镇总体规划,以较为规整的沿东西向道路联排布置,从而获得最佳的通风向阳的良好环境,街巷尺度适宜,住宅南北向规整布局,强调街巷空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开合变化;同时结合安置点现状地形以及用地范围条件,以传承和延续人文特色为前提,注重对传统村庄边界特色的挖掘,将安置区的公共设施和文化用地(戏台)布置在安置点北侧的道路主轴眺望马隘河景观位置,文体活动用地布置在安置点与马隘街居住区相邻的东北侧。安置点规划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相结合,将安置点规划融合安置点北侧的马隘河的河道治理及清障、岸坡生态护岸,沿护岸配套建设绿化、亲水休闲带等多种空间元素与原有马隘街肌理有机整合,组成伸缩变化、收放有序的开敞空间,充分反映地域性的特征,形成了库区移民安置点有别于城市的有机空间形态,促进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改善了安置点的环境品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