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波动率溢价条件下的备兑权证定价_杨剑波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6
利率政策、金融结构与资本跨国流动——基于拓展的利率平价模型杨海波;杨海军;陈时兴【摘要】利率政策和金融结构对资本跨国流动的影响力较强.在引入交易成本变量和放松风险中性假定的前提下,利用拓展的利率平价模型分析利率政策和金融结构对资本跨国流动及汇率波动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得出,中国利率政策的顺周期性、粘性和单向惯性特征尽管不会导致资本跨国流动的边界发生位移,但是会使汇率的不稳定性加剧,并且持续的时间延长;中国现有金融结构的金融交易效率低和交易风险大的特征会导致资本净流入量减少,因此汇率面临着持续的、较大的贬值压力.【期刊名称】《金融经济学研究》【年(卷),期】2011(026)004【总页数】12页(P3-14)【关键词】利率政策;金融结构;资本跨国流动;汇率【作者】杨海波;杨海军;陈时兴【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330063;浙江省委党校,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6一、文献回顾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资本项目已由严格管制转向逐步开放。
鄂志寰(2000)[1]认为加入WTO将导致中国部分资本交易事实上的放开。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细分的43项资本项目交易中,中国已经有接近一半的项目不受限制或只有较少限制,实行严格控制的交易项目不到两成。
按照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目标,资本项目将由部分可兑换逐步向基本可兑换过渡,并最终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
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缓慢,相对滞后于其他方面的改革,目前还存在明显的金融压抑,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东南亚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所发生的金融危机警示意义在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完全开放资本项目会诱发金融危机,并产生灾难性后果。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开放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还是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因为经济平稳运行所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是前期研究还是能够给予启示。
股票内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摘要:股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有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格,内在价值表现为股票所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未来收益。
以内在价值为基础,投资者和融资者在具体的市场环境下通过交易博弈最终形成股票的市场价格。
本文就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二者关系的公司治理因素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阐述,并且介绍了由于价格严重偏离价值而产生的股票泡沫问题。
关键词:股票价格内在价值公司治理股票泡沫一、问题的提出股票价格的不确定性是证券市场上永恒的话题[1]。
股票从一级市场发行到二级市场流通以及随之可能发生的股票配售、股票回购、可转债转股的各个阶段,股票价格对市场主体都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初始的股价水平还是流通时的股价变化都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决策和盈亏状况,如何评估股票内在价值、如何完善股价形成机制是各方都密切关注的问题。
二、股票内在价值与外在价格关于股票价格的形成,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股票存在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是其内在价值在一级、二级市场的体现。
这类股价决定理论称作基本价值理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股票不存在内在价值。
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供求双方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包括投机行为的影响。
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股票市场是有效市场,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漫步”( random walk) 的轨迹。
这类以效率市场为假设前提的股价决定论,称作“随机漫步理论”。
当股票进入资本市场后,股票价格就成为企业价值的可观察的市场表现[2]。
股票价格是价值因素、环境因素等各种影响因素集合的表现,其中任何单一的因素都不可能完全解释现实股价的形成原因。
价值是企业内在资本及其产生经营能力的表示。
下面本文就股票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展开阐述。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EMH) 是经典金融学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有效市场假说的概念由Samuelson (1965) 首次提出[3],经Eugene Fama 和Michael Jensen 等学者的努力,将其发展成一套认识金融市场的理性分析框架[4]。
利率衍生品的定价研究——基于LIBOR市场模型蒋承;郭黄斌;崔小勇【摘要】利率衍生品发展迅速,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最为活跃、流动性最强的金融工具之一.但相比于权益类及外汇类衍生品而言,利率衍生品的结构要复杂很多,估值也要困难得多.因此,对许多利率衍生品的估值而言,有必要开发出描述整个收益率曲线概率行为的模型.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实现了UBOR在定价利率上限中的应用.在UBOR市场模型参数的校准基础上,本研究首先得到了远期利率的瞬时波动率,然后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与构建二叉树的方法对利率上限进行定价,并且将定价结果与Black模型的定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期刊名称】《金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7页(P3-9)【关键词】利率衍生品;UBOR市场模型;瞬时波动率【作者】蒋承;郭黄斌;崔小勇【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北京,100080;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2一、前言相比于权益类及外汇类衍生品而言,利率衍生品的结构要复杂很多,估值也要困难得多,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如下理由①Hull John,《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第五版,第508页。
:单个利率的概率行为比股票价格或者汇率的概率行为要更加复杂与不可预测;对许多利率衍生品的估值而言,有必要开发出描述整个收益率曲线概率行为的模型;整条收益率曲线上,不同时点上的利率的波动率是不同的;利率不但被用来确定利率衍生品在未来某一时间点上的支付情况,而且用于折现这些支付,以确定衍生品的价格。
由此可见,利率衍生品的定价研究面临的挑战也要更大些。
涌现出大量不同假设条件的利率模型研究利率衍生品的定价问题,其中就包括Black模型,这是定价利率衍生品的标准模型,该模型原本是为定价商品期货期权而开发的,但是在后来的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在金融工程的许多其他方面都适用,包括定价利率衍生品。
CEIOPS对无风险利率及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建议李玉婷杨步青编译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摘要】在新的保险会计准则下,责任准备金的折现率将根据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确定。
金融市场中哪些利率可以作为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又如何计算,是精算界非常关心的问题。
幸运的是,正在进行的欧盟Solvency II项目,率先采用无风险利率来评估保单责任准备金,并针对无风险利率和流动性溢价出具了专门的技术报告。
本文选编了这两份报告中的主要内容,希望为我国的精算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风险利率流动性风险溢价一、背景介绍2009年4月,国际精算师协会(IAA)发布报告《保险合同负债的评估》,旨在提供既能为监管会计准则又能为通用会计准则使用的负债评估方法。
报告中提出,保险合同负债由最优估计和风险边际构成,其中无论最优估计还是风险边际,都要用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
对于折现率,报告的建议是由无风险利率加上考虑各种风险之后的风险溢价得到。
显然,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是影响负债评估结果的两个关键变量。
国际精算界也意识到了折现率假设的重要性。
国际精算师协会(IAA)日前在其网站上宣布将要针对评估利率编写一套学习资料,为精算师选择负债评估的折现率提供理论和实务上的指导,无风险利率的选择、风险溢价的估计将是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
2010年2月,我国的保监会发布文件〈关于保险业做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通用财务报表中,对那些未来保险利益不受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影响的保险合同,用与负债现金流出期限和风险相当的市场利率作为评估责任准备金的折现率。
该市场利率可以750个工作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移动平均为基准,加合理的溢价确定。
这里,保监会规定的国债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有什么关系,国债收益率能否作为无风险利率,合理的溢价又应该反映哪些风险,如何反映,成为我国精算界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
幸运的是,欧盟正在进行的SOLVENCYII项目率先采用无风险利率作为准备金评估的折现率,并在2009年6月10日,发布了针对此问题的技术报告《责任准备金——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Technical Provisions --Risk-free interest rate term structure )。
固收+ 低波高波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金融市场中,固收投资和波动性是广为人知且重要的概念。
固收投资是指以购买债券等固定收益性证券为主要方式的投资行为,其特点是有确定的利率和到期日。
而波动性则反映了价格或资产价值的波动程度,通常用于衡量投资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与低波动性、高波动性策略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金融工具、投资策略及其特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论文所涉及到的内容。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固收投资的定义、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理论模型的关系。
第三部分将探讨低波动性投资策略的概念、方法,并展示其优势和特点。
而第四部分则会着重介绍高波动性投资策略,包括概念、工具和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手段。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对固收+低波高波策略进行解释说明,同时还会提出一些研究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介绍固收投资、低波动性和高波动性投资策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些概念,并理解它们在金融市场中的运用和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投资策略,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不同类别投资产品之间的关系、风险回报特征以及如何利用低波动策略和高波动策略进行投资组合配置。
2. 固收投资2.1 定义与特点固收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定期存款等具有确定回报的金融工具来获取稳定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
相比于股票等权益类投资,固收投资具有较低的风险和波动性。
其主要特点包括收益稳定、本金相对安全以及较低的流动性。
2.2 相关理论与模型在固收投资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模型可帮助投资者评估和分析不同债券品种的风险和回报。
其中,杜拉诺模型(Durand Model)以及修正久期(Modified Duration)是常用的工具。
杜拉诺模型用于评估债券价格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帮助预测未来的价格波动性。
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联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叶亚飞;石建勋【摘要】基于前人研究,笔者构建DCC-GARCH模型克服恒定联动系数的局限性,实证研究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的非线性动态联动关系,发现在岸离岸汇率间存在持久、显著的联动关系,且联动系数具有长期记忆性和动态时变性.在此基础上,构建SVAR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联动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在岸离岸市场的风险偏好差异、汇率差异、利率差异均对其联动效应有负向影响,差异越大在岸离岸汇率联动系数越小;而以“811”汇改为代表的人民币定价机制改革则能显著提高在岸离岸汇率的联动性.据此,提出充分利用在岸离岸汇率联动性引导离岸人民币预期、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资金价格市场化定价、多元化外汇市场交易类型促进汇差收敛、主动掌握人民币定价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期刊名称】《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8页(P37-44)【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在岸离岸联动关系;影响因素;实证检验【作者】叶亚飞;石建勋【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1一、引言我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在追求在岸人民币(CNY)的国际化,而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布局。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PBOC)与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2010年7月19日联合宣布香港人民币可交割,香港人民币(CNH)离岸市场正式成立,自此,该市场一直快速增长,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与大量的交易活动,然而,CNH与CNY的汇差也吸引了大量的套利行为与投机攻击。
由图1可知,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差异一直存在,自2011年出现一轮贬值预期后,缘于我国自贸区建设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离岸市场一直预期人民币升值,直至2014年3季度。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影响,CNH人民币报价一直走低,尤其是2015年“811”汇改后,离岸市场CNH持续贬值,与CNY价差不断扩大,拖累在岸人民币也出现累计最大跌幅。
《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数学模型和案例分析》简介同济大学数学系姜礼尚期权(option)是一类金融衍生工具,但从更广义上讲,期权是一种未定权益(Contingent Claim),它是一种选择权;应用Black-Scholes-Morton 期权定价原理,可以为多种不同形式的未定权益和选择权给出一个“公平”的估价。
基于这个理念,我们认为期权定价原理的应用绝不仅限于期权本身的定价,而应更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保险、财务、投资等各个不同领域。
本书正是从这个思路出发,试图利用期权定价原理对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金融和保险的创新产品进行定价。
在这里我们把这些创新产品看成是相关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s):外汇、黄金、股指、公司资产和利率等的衍生物,基于无套利原理,得到一个风险中性的“公平”价格,它的定价强烈地依赖于相关标的资产的数学模型,虽然它只是一种近似,但对金融机构的实际定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以看作是拙作“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的应用篇,着重研究在已有定价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各种金融和保险创新产品的具体实施条款,建立数学模型(即建立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求出它的闭合解或数值解,并进行定量分析,讨论一些金融参数和创新产品定价之间的依从关系。
为了帮助更多读者掌握用偏微分方程方法研究Black-Scholes-Merton期权定价原理,我们专门写了“期权定价的偏微分方程模型和方法”一章放在附录中,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本书作为金融数学专业的教学用书和金融、保险、管理等领域的参考教材,它适用于两大类读者:第一类读者是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特别是广大攻读金融数学各类学位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第二类读者是金融、保险、管理等的从业人员,特别是正在从事金融和保险创新产品设计的金融(保险)分析师,金融(保险)机构的决策人员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者。
我们深信本书将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有所裨益。
股权价值评估中流动性折扣的期权模型方法[摘要]对于流动性受到限制的股权,如何通过适当的模型技术,较为客观地估计其公允价值,是我国当前评估实务中的一大难点。
本文针对股权的流动性缺乏折扣,总结近年来在国际评估界被普遍认可的三种期权估值模型,并基于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对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实务工作中运用期权模型时,要特别注意保持估值模型与评估目标的内涵一致性。
[关键词]流动性折扣,期权模型,股权价值引言如何评估不具有活跃市场或流动性受限制的股权价值,一直是评估实务中的一大难点。
其中,非常典型的情况是评估处于IPO限售期内的原始股价值,以及产业投资基金投入到拟上市公司中的股权价值。
尽管在《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中,已经明确要求“评估师在对缺乏流动性的股权价值进行评估时,在适当及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流动性对评估对象价值的影响,并在评估报告中进行披露”,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以IPO公司处于限售期内的原始股权为例,许多评估师直接以评估日可流通普通股的市场收盘价作为限售股的公允价值。
而事实上,我国《证券法》对于IPO企业原始股锁定期的要求,限制了这些股权在锁定期内的流动性,意味着直接以市场收盘价作为公允价值的方法并不合理。
那么,在评估实践中,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恰当估计流动性限制对于股权价值的影响呢?本文从如何弥补流动性折扣使股权持有人可能面临的潜在损失出发,将流动性折扣的评估难题转化为处理方法更为成熟的看跌期权估值问题,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在国际评估界被普遍认可的三种期权估值模型,最后基于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对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评估实务工作中运用期权模型时,要根据评估业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值模型,并保持估值模型与评估目标的内涵一致性。
一、文献回顾(一)国外流动性折扣研究综述1970年以来,国外的许多权威机构和知名金融学者从缺乏流动性折扣两种定义的角度出发,先后对如何合理量化该折扣这一课题进行过多次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