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同伴调解员指南”解决同学间的冲突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学生与同伴关系的促进与冲突解决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情感和社交发展的关键时期,同伴关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同时也会伴随着冲突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学生与同伴关系的促进和冲突解决,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同伴关系的促进1. 情感支持同伴关系提供了情感支持的重要渠道。
学生可以通过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获得理解和安慰。
这种支持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还有助于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知识交流同伴之间的知识交流是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与同伴互动,学生可以获取不同的观点、见解和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
同时,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或项目,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的发挥。
3. 社交技能培养同伴关系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社交技能的机会。
与同伴互动需要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和沟通,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信心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这些都是他们未来成功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二、同伴关系的冲突解决1. 接纳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解决冲突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学生需要学会接纳和尊重不同意见和观点。
只有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冲突,才能更好地协商解决问题。
2. 沟通与表达学生应该学会有效的沟通和表达方式。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理解。
当出现冲突时,学生可以通过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寻求彼此的理解和妥协。
3. 合作与团队精神合作和团队精神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学生应该学会与同伴共同合作,互相扶持。
在冲突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支持和合作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促进同伴关系和冲突解决的建议1. 培养良好的友谊观念学生应该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培养尊重、信任和支持他人的品质。
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去追求和维护良好的友谊关系。
2. 培养合作精神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合作项目和团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小学生之间的同伴冲突是常见的,教导他们正确处理冲突是培养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帮助小学生正确处理同伴冲突:
1. 鼓励有效沟通:教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鼓励他们倾听对方的观点。
引导他们使用友好和尊重的语言,以避免争吵或攻击性行为。
2. 引导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导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合作、妥协和寻求帮助。
鼓励他们共同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3. 培养同理心:教导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通过培养同理心,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并促进友善和包容的相处方式。
4. 提倡非暴力解决冲突:教育孩子用和平和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
强调身体接触和攻击的危害性,鼓励他们通过言语沟通和寻求适当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5. 规范行为准则:建立共同的行为准则,明确告知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激励他们遵守准则,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纠正。
6. 引导适当的调解角色:教导孩子如何成为冲突的调解者和中间人。
鼓励他们积极介入,并引导双方找到公正和平衡的解决方案。
7. 培养自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以便在冲突中保持镇定和理智。
教导他们有效地管理情绪,避免过度反应或情绪爆发。
8. 家校合作:与家长和学校合作,共同关注和解决孩子之间的冲突。
及时交流和协商解决方案,确保孩子得到一致的指导和支持。
重要的是,成人应该成为孩子正确处理冲突的榜样。
通过身教和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发展健康的社交技能,增强他们的冲突解决能力,使他们在同伴关系中建立积极和谐的互动。
如何帮助学生处理与同伴间的冲突在学校中,同伴间的冲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处理这些冲突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处理与同伴间的冲突。
第一,了解冲突的本质学生之间的冲突通常是由不同的意见、价值观或利益冲突引起的。
了解冲突的根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处理冲突。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并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感受来了解冲突的本质。
只有真正理解冲突的来源,我们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帮助。
第二,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沟通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学生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也需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
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要用积极、客观的态度去面对冲突,并鼓励他们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或者逃避。
第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处理同伴间冲突时,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团队项目、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有机会学习到与他人协商、合作解决问题的技巧,并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合作解决冲突是一种更好的方式,能够让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第四,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在处理冲突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展示出冷静、理性和公正的态度。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平等、理性的对话来解决冲突,而不是使用暴力或者诋毁他人。
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会更好地理解到冲突处理是一种成熟和理智的行为。
总之,学生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处理冲突。
了解冲突的本质、培养沟通技巧和合作能力,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都是帮助学生处理冲突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积极的引导,我们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与同伴间的冲突,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解决策略小学生时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学习人际交往和解决冲突的关键时期。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经常会遇到与同伴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可能是由于意见不合、争夺玩具、争吵等各种各样的原因。
教导小学生学会有效地解决同伴交往冲突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解决策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处理同伴之间的问题。
1. 倾听和尊重在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时,首先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并且尊重对方的观点。
孩子们需要学会理解别人的感受和观点,尊重别人的个人空间和权利。
倾听和尊重是解决冲突的第一步,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2. 沟通和表达沟通和表达是解决冲突的重要手段。
孩子们需要学会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把问题憋在心里。
也要学会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找到彼此的共同点,以达成共识。
3. 寻求帮助当孩子们遇到无法解决的冲突时,可以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
老师和家长会帮助孩子们理清问题,并给出合适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会学到寻求帮助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4. 学会妥协和让步在解决冲突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学会妥协和让步。
有时候,如果争执的问题不是特别重要,可以适当做出让步,以达到双方的满意。
这种妥协和让步的做法会促进同伴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孩子们的宽容和包容心。
5. 发现问题的根源在解决冲突时,孩子们需要学会发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矛盾上。
通过了解冲突的根源,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6. 接受失败和学会道歉有时候,解决冲突会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许是承认自己的错误,道歉或者接受失败。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过程,他们需要学会勇于承认错误,接受失败,并学会诚实地道歉。
7. 考虑对方的感受在解决冲突时,孩子们需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对方的感受。
通过设身处地地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对方,也更容易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
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同学间的冲突与合作问题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尤其是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的冲突与合作问题时常发生。
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冲突与合作问题,对于促进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一、冲突的解决1. 沟通解决:当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该主动与对方进行沟通,了解和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诚实而开放的对话,双方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问题,为解决冲突找到共同的解决办法。
2. 寻求第三方协助:如果冲突无法通过双方直接的沟通解决,可以寻求老师、辅导员或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这些人员通常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提供客观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并帮助双方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对方。
3. 妥协与让步:在一些情况下,双方的冲突可能无法完全解决,此时双方应该学会妥协和让步。
通过双方的让步,可以达到问题的部分解决,避免冲突继续升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妥协和让步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原则和权益,而是在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退让。
二、合作的建立1.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同学之间的合作离不开良好的沟通和理解。
双方应该主动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意见,尊重彼此的观点,并通过开放的对话解决问题。
另外,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考虑问题。
2. 明确共同目标:在展开合作前,明确双方的共同目标和利益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确立共同目标,双方可以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减少个人利益的冲突,并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3. 分工合作:在进行具体的合作项目时,分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进行任务分配,并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
同时,双方还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分享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和帮助。
4. 共同成长与奖励回报:当双方成功完成合作项目时,应该及时给予彼此的赞扬和肯定,共同分享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双方的合作欲望和动力,还可以促进双方在人际关系上的更深层次的发展。
如何应对同伴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同伴间的关系中,矛盾与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来应对呢?如何才能处理好同伴间的矛盾与冲突呢?下面,我将以《如何应对同伴间的矛盾与冲突》为题,介绍一下应对同伴间矛盾冲突的方法。
一、了解和尊重对方的观点在同伴间的矛盾和冲突之中,对方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引起矛盾的问题。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反弹。
我们必须了解和尊重对方的观点,认真听取并认真思考对方的观点,尽可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得到客观的结论和处理方式。
二、注意倾听和沟通在处理同伴间的矛盾和冲突时,要注意倾听和沟通。
要学会倾听对方的发言,接受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沟通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避免过于激烈或冷嘲热讽的口吻,以免刺激对方的情绪。
在沟通中,可以适当使用“我语”:“我认为……”、“我觉得……”,以避免给对方造成误解和不良情绪。
三、避免情绪化遇到同伴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很容易陷入情绪化的状态,应注意避免情绪化的表现。
如果情绪过于激烈,我们应暂时离开现场,冷静下来再回来处理问题。
同时,不要在不了解全面情况的情况下就给出判断和评价。
这样会让冲突变得更加复杂。
四、寻求中立的帮助如果同伴间的矛盾和冲突无法得到妥善处理,可以选择寻求中立的帮助。
中立的第三方,如老师、家长等,可以提供更加客观和冷静的意见和帮助。
同时,中立的第三方还可以调停争端,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和恶化。
五、对待同伴要以和为贵对待同伴,要以和为贵,不要抱着攻讦、对立、互相攻击的态度。
应该尽量保持友好和平的状态,在处理问题时,要以双赢的方式处理问题,让双方都能得到自己可以接受的结果。
应注意的是,平时要多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情商,增强与同伴的交流能力和认知层面,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同伴间的冲突和矛盾。
巧用同伴冲突促进学生成长作者:王萌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1年第08期一、为孩子提供解决同伴冲突的机会对于小学生,有时候他们之间发生冲突,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选择在旁邊倾听,尝试让他们自己处理。
案例:小宇忘记周一刚轮换过座位,把自己的课外书放到了原来的座位上,就去厕所了,小卫到校看到自己座位上有一本课外书,就问大家是谁的书,这时小宇跑过去说是自己的,说着就要伸手去抢。
小卫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小男孩,他看到小宇如此举动,边说着:“凭什么说是你的啊,我要告诉老师去!”边举着书跑到我身边,小宇则在后面紧追不舍。
我对他俩说:“我觉得这个问题你俩自己可以解决,先冷静一下让对方说说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再向我求助可以吗?”小卫一本正经地说:“你说课外书是你的,有什么证据?书上又没写你名字。
”小宇急忙说:“我是忘记换座位了,所以把书放到你桌子上了,这本课外书里面有我画的恐龙,不信你可以翻开看看。
”小卫一看果然有恐龙,而且我们班的孩子都知道小宇最喜欢恐龙了。
小卫接着说:“那你也不能抢啊,下次记得在书上写好名字。
”然后就把书还给了小宇,小宇连忙说:“我知道了,下次一定写名字。
”说完他俩就开心地对我说:“老师,我们解决完啦。
”我说:“你俩太棒啦,那我们以后解决问题要怎么做呢?”小宇说:“要沟通,要去说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打人……”“小宇说得真好啊,以后咱班再有这样的事情,希望你俩也可以当小调解员来帮助同学们处理问题好吗?”他们听完激动地说:“老师,没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具体的经验比枯燥的说理更能培养其人际交往的能力。
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是言语教育和行为指导无法取代的。
当学生面对同伴冲突时,班主任首先应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获得哪些经验,整个过程让学生积极解决,让他们体会到沟通理解的作用。
二、利用绘本学会情感沟通化解冲突班级集体生活中,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十分常见,不同的孩子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解决冲突:有的爱告状,有的动手打人,有的选择忍让。
初中同伴互助学习中的冲突调解与团队维护在初中阶段,同伴互助学习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
同学们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和支持,共同追求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而如何妥善调解冲突以及维护良好的团队关系,对于保证互助学习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冲突在同伴互助学习中可能源于多种原因。
首先,个体之间的性格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
有的同学性格开朗、直言不讳,而有的同学则较为内向、含蓄委婉。
这种性格上的不同可能导致在交流中产生误解和摩擦。
其次,学习目标和方法的不一致也容易引发冲突。
例如,有些同学更倾向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而另一些同学则认为理解原理更为关键。
当双方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冲突可能就会产生。
再者,竞争意识过强也可能破坏团队的和谐。
在追求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如果过于关注个人的表现和成绩,而忽视了团队的整体利益,就容易引发矛盾。
面对这些冲突,及时有效的调解是关键。
调解冲突的第一步是建立开放和包容的沟通氛围。
作为教师或者团队中的一员,要鼓励同学们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
在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文明和态度的友善,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言辞。
比如,当两个同学因为对一道数学题的解法产生分歧而争论不休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先冷静下来,然后分别阐述自己的思路,再共同探讨哪种方法更合理。
理解和尊重是调解冲突的核心原则。
我们要让同学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知识背景,观点的不同并不代表谁对谁错,而是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例如,在小组讨论中,如果有同学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即使其他同学不完全认同,也应该先表示尊重,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寻找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也是解决冲突的重要途径。
在同伴互助学习中,共同的目标是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自身能力。
当冲突发生时,引导同学们回顾这一共同目标,让他们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和相互支持才能实现。
比如,一个小组在准备英语演讲比赛时出现了分工上的矛盾,这时可以提醒他们,大家的最终目的是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只有合理分工、齐心协力才能达成这一目标。
小学二年级学习委员如何调解同学间的矛盾在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学习委员如何有效地调解同学间的矛盾是一项重要的职责。
作为班级中的调解者,学习委员不仅要关注同学们的学习进步,还要处理他们之间可能出现的纠纷和矛盾,这对于维护班级的和谐氛围至关重要。
首先,学习委员要像一位智慧而公正的引导者一样,善于倾听。
当同学们之间发生争执或矛盾时,他们往往需要一个能够理解他们感受的人来倾诉。
学习委员需要耐心地听取双方的诉求和意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学习委员要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
他们不应偏袒任何一方,而是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用理性和成熟的态度来化解矛盾。
通过与双方沟通,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寻求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
此外,学习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在处理矛盾时,他们可以引导同学们通过交流和妥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强硬或对立的态度。
通过鼓励双方展开对话,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学习委员可以帮助同学们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类似的情况。
最后,学习委员的角色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教育同学们如何通过合作和理解来建立更加和谐的班级关系。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习委员不仅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和凝聚力,也培养了同学们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小学二年级的学习委员在调解同学间的矛盾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角色,更是一个引领者和教育者,他们的工作不仅关乎眼前的问题,更关乎同学们整体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以拟人立场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学习委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班级带来更加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解决策略【摘要】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伴交往冲突不可避免,因此掌握解决冲突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有效沟通是解决冲突的关键,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避免误会和激化矛盾。
倾听对方观点也十分重要,要尊重对方的看法,并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尝试达成妥协可以让双方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寻求第三方帮助和平解决冲突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对方,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和权利。
通过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小学生可以促进友谊和团队合作,有利于社交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解决策略对于社交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小学生, 同伴交往, 冲突解决, 策略, 重要性, 有效沟通, 倾听, 妥协, 第三方帮助, 尊重, 良好交往习惯, 友谊, 团队合作, 社交发展1. 引言1.1 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解决策略的重要性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伴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
掌握解决冲突的策略对小学生的社交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解决策略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这样的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能力。
通过解决冲突,小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和协商的技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技能。
有效解决冲突还有助于促进友谊的发展,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解决策略对于他们的社交发展和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为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重视这一点,帮助小学生掌握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正文2.1 建立有效沟通建立有效沟通是解决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沟通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能够倾听对方的观点。
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彼此,找到共同点,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善用“同伴调解员指南”解决同学间的冲突
作者:邓淑坤
来源:《世界家苑》2019年第01期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使用“同伴调解员”来解决某次同学间冲突问题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班级管理的案例。
关键词:同伴;调解;解决;冲突
传统观点通常将同学间的冲突看作是一种不良行为,因此试图予以干预和制止。
近年来,随着对同学间冲突的深入了解,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在学生交往过程中同学间存在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形式。
现在大多数观点认为,冲突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而不同的冲突处理方式却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因此,教师选择恰当的解决冲突策略也是相当重要的。
研究发现,要求那些和其他同学有矛盾的学生将其问题交给同伴调解员去解决,而不是交给成人,往往能够得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下面,将以解决一次学生间的冲突为例,详细分析同伴调解员的引入办法。
本真实案例中,同伴调解员使用的行动指南对很多同类型的学生冲突都能够适用,广大德育工作者可以仿照本案例中的行动指南解决学生冲突问题。
1 同伴调解员
同伴调解员是指由学生经过训练成为的调解员,同伴调解员特别用于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
由于同伴调解员不是成人,与发生冲突问题的学生是同龄人,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从同龄人的现状去解决问题,往往得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同伴调解员自己也可以主动寻找同学之间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并提供帮助。
研究发现,同伴调解员对解决侮辱、不公正、偷窃、肢体暴力等各种人际交往问题方面都是非常有效的。
然而,要使同伴调解员的工作正真有效,必须对他们进行精心的培训和监督。
2 同伴调解员指南分析
下面是一项冲突管理方案所使用的同伴调解员指南。
(1)自我介绍:“你们好。
我的名字叫。
我是冲突调解员,这是我的同伴。
”
分析:解决一次学生冲突问题需要两名同伴调解员,同伴调解员先自我介绍,一方面能够让同伴调解员进入状态,另一方面能够让冲突学生知道问题正在解决当中。
(2)询问冲突双方:“你们是想和我们一起解决问题还是想和教师一起解决问题?”如果有必要,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去解决问题。
分析:将主动权交给学生选择,是尊重冲突学生的表现。
选择安静的环境去解决问题,往往能够让冲突学生平静下来,冷静的看待问题。
(3)向对方说明:“首先你们必须同意四个规则”:
1同意解决问题。
2不骂人。
3不打断。
4说实话。
分析:由于上述四个问题往往是解决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所以在解决前提出规则,能保证解决过程顺利进行。
(4)一号冲突调解员问学生甲:“怎么回事?你作何感受?”一号冲突调解员主动倾听,重复学生甲所说的:“哦,你说的是……”
(5)二号冲突调解员问学生乙:“怎么回事?你作何感受?”二号冲突调解员主动倾听,重复学生甲所说的:“哦,你说的是……”
分析:两位同伴调解员分别对两位冲突学生提出相同的问题,能够客观的记录两位冲突学生的感受。
当冲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往往能够缓和他们的情绪,对解决问题也有很好的帮助。
(6)问学生甲:“你有没有一种解决的方案?”问学生乙:“你同意这个解决方案吗?”假如不同意,还可以问:“你有其他解决方案吗?”如此进行,直到双方都同意某一解决方案为止。
分析:由冲突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進行思考,反思自己在整个冲突过程中的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日后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7)让冲突双方彼此说出刚才同意的方案:“你们能否给对方讲讲刚才达成一致的方案?”
分析:如果冲突学生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再次核实,得到冲突学生的肯定以后,冲突学生比较容易遵守该方案。
如果冲突学生双方不能够达成一致,同伴调解员通过观察、分析、再次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再寻找教师的建议。
直到冲突学生双方能够达成一致。
(8)祝贺双方:“谢谢你们努力解决问题。
祝贺你们。
”
分析:祝贺语表示问题已经解决,冲突学生可以回归正常的学生生活当中去了。
(9)填写冲突管理报告表。
分析:填写报告表,让冲突学生签名,以契约的形式将双方的协商记录下来,容易避免冲突学生日后再发生类似的冲突。
这样,学生之间的冲突就可以暂时解决了。
同伴调解员的引入能够使得冲突解决过程中,学生逐渐获得观点采择的能力,并最终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同伴调解也是锻炼学生处世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选出同伴调解员后,要给他们提供锻炼机会,有意找一些问题让他们解决,使他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会与每位同学和谐相处。
同伴调解也有利于班级环境的建设。
当做了同伴调解员的学生学习和处事能力都得到进步后,其他同学也会想借助这个平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在班级的威望。
同学们人人争做同伴调解员,人人在给别人调解矛盾前先正己,班内的纪律将会更严明,矛盾化解多了,同学之间的关爱充盈了,班内就容易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吕红梅,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01).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