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肌痉挛的康复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82.03 KB
- 文档页数:4
23例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下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在治疗脑卒中下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脑卒中下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前者采用单纯注射btx-a治疗,后者采用btx-a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措施治疗,最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fma 评分、mas评分及bbs评分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肌肉btx-a注射治疗:btx-a,100u/每支,稀释至浓度50u/ml,选取腘绳肌、胫骨后肌、髋内收肌及股二头肌等肌群注射a型肉毒毒素,根据肌群大小,从每个肌群中选取3到5个位点作为进针点,每个位点注射5到10u,患者用药量因个人注射肌的大小和痉挛程度而异,但总剂量需控制在500u以下,每天1次;研究组在患者注射btx-a后进行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的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①肌肉摆放姿势控制:患者首选卧位,该体位可有效抑制肌张力的增加,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
②关节负重、被动牵拉: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患者进行翻身,关节伸展,患者尽量实现从仰卧位到坐立、从坐位到站位转换的平衡训练。
③促进神经发育技术:bobath技术、pnf或brunstrom等技术。
各项康复训练时间每次30-45min,每天进行1次,15天为一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及5个月由一位康复医师进行功能盲法评定。
13疗效评定方法[3]分别采用fma表(简易运动功能量表)、采用bbs表(berg平衡量表)及改良后mas表(ashworth痉挛量表)对患者的下肢肌运动能力、动态和静态状态下的平衡功能以及下肢伸肌痉挛状况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差异在p<005下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