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19
种质资源超低温冷冻保存
晏月明
【期刊名称】《世界农业》
【年(卷),期】1990(000)010
【摘要】超低温冷冻保存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现代保存技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近年来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超低温保存是将植物种质(包括种子、花粉、胚原、生质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等)贮存在-196℃的液态氮中。
由于在此温度下几乎所有的新陈代谢活动都处于暂停状态,因此从理论上讲,液氮保存可使植物种质得到无限期保存。
此外,液氮保存系统稳定可靠。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晏月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25
【相关文献】
1.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精子的生理特性及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J], 郑学斌; 杜晨; 王景倩; 詹炜; 谢庆平; 楼宝; 竺俊全
2.大黄鱼胚胎在不同稀释液及抗冻剂中的成活及超低温冷冻保存试验 [J], 杨海燕; 高心明; 杜晨; 程顺; 沈伟良; 竺俊全
3.超低温冷冻保存对西伯利亚鲟精子酶活性的影响 [J], 周洲; 李世凯; 赵飞; 陈飞雄; 孔杰
4.棘皮动物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J], 许帅;孙景春;刘石林;林承刚;张立斌;孙丽娜;杨红生
5.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及细胞损伤检测 [J], 邢露梅;肖伟;李兰兰;张利平;赛清云;俞兆曦;吴旭东;连总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胞生物学课程论文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研究摘要:植物超低温保存技术在濒危植物资源的保存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正处于快速的发展中,已经能够较为有效、安全地长期保存一些珍贵稀有的种质。
本文先介绍了超低温保存的意义,之后详细叙述了超低温保存的步骤与不同的方法,阐述了当下此技术的研究进展与问题,并对今后此技术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超低温保存;意义;方法;进展;展望1.珍稀植物种质的深低温保存意义我国是一个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 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占世界第三位,并且特有程度高, 生物区系起源古老, 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植物遗传资源起源中心之一。
但是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与地球气候变化,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急剧下降,物种流失的态势不容乐观。
“全球植物保护策略”讨论了中国植物濒危状况,估计我国受威胁的物种比例达20-25%,甚至更高。
[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在《植物红皮书》中指出: 在全世界分布的约25万种维管束植物中,估计约有2万~2.5万种处于很稀少或受严重威胁的状况,这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资源陷入了生存危机。
[2]因此,如何保存现有的植物种质不再受到破坏,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高产品种单一化日益明显, 植物遗传基础越来越窄。
[3]常规的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以田间种植、室内贮藏等形式为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使之难以广泛应用。
近年来, 在离体培养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低温保存技术,以其无菌培养、保存稳定、占用空间少等优点在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中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是指在低于-80℃的低温条件下对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保存[6],一般以液氮为冷源。
植物材料在这样的低温下,活细胞内的代谢和生长活动几乎完全停止,能够有效保持植物材料的遗传稳定性, 同时又不会丧失细胞活力和形态发生的潜能。
这就有可能极大地延长储存材料的寿命,避免细胞和组织的染色体数目因长期继代而发生的变化和离体材料在长期无性繁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退化和病虫侵害,从而有效、安全地长期保存那些珍贵稀有的种质。
第10章超低温植物种质保存——离体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的超低温冰冻保存技术.种质保存的常见形式:种子保存;种植保存;离体培养保存;超低温冷冻保存。
第1节抑制外植体生长的离体保存方法1 降温2 降氧3 使用生长延缓剂4 其他第2节超低温冰冻保存技术1 原理在液氮(-196o C)的超低温条件下,细胞的整个代谢和生长活动完全停止.在组织和细胞的超低温储存过程中, 不会发生遗传性状的变异,也不会丧失形态发生的潜能.主要仪器设备用于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全套设备;普通电冰箱;低温冰箱;程序降温器;液氮罐;装材料用的玻璃或塑料试管;显微镜;分光光度计;……2 材料的准备和预处理2.1材料的选择生理状态;大小;培养阶段;取材季节;……2.2 预培养和预低温处理预培养:培养基中加入一些能使抗寒力提高的物质,可以提高培养细胞的抗冰冻能力.低温预处理:将选好的细胞等材料放在低温下锻炼数天,可能大大提高液氮保存的存活率.2.3 冰冻保护剂预处理1)冰冻保护剂(冷冻保护剂,抗冻剂)常用:甘油、二甲基亚砜(DMSO)、糖类(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蔗糖、葡萄糖等)、脯氨酸等.冷冻保护剂使用的浓度和种类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对许多植物来说,DMSO最佳.DMSO对于培养细胞的适宜浓度是5~8%.2) 保护剂预处理:保护剂配制:可以溶解在培养基里,也可溶解在有糖或无糖的水中使用:为避免对细胞的渗透冲击,加保护剂应慢。
由于DMSO等有毒,冰冻保护剂预处理时必须在0o C下进行,时间一般不超过1h。
许多情况下,几种保护剂混合使用可以减低药剂的毒性,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可能原因:A、彼此减小甚至消除单一成分的毒害作用;B、使各种成分的保护作用得到综合协调的发展。
3 降温冰冻基本操作3.1 慢冻法在有冰冻保护剂存在的条件下,慢速降温。
通过细胞外结冰,使细胞脱水,直到细胞质的冷冻点.然后转到液氮中.适于不抗寒的植物,及悬浮培养的细胞等。
3.2 快冻法一般是将材料经低温预处理后直接投入液氮.利用超速冷冻使细胞内的水迅速通过冰晶生长的危险温度区。
植物材料超低温保存方法摘要:一、引言二、超低温保存方法的原理1.细胞膜的稳定性2.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3.细胞器的稳定性三、超低温保存方法的步骤1.样本处理2.低温预处理3.快速冷冻4.低温储存四、超低温保存方法的优点1.保存时间长2.保存条件简单3.保存材料活性高五、超低温保存方法的适用范围1.植物组织2.动物组织3.微生物六、注意事项1.低温设备的选用2.冷冻速度的控制3.储存条件的维持七、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材料超低温保存方法在生物学、农业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方法可以长时间保存植物材料,保留其生物活性,为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超低温保存方法的原理1.细胞膜的稳定性:超低温保存方法可以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避免细胞内容物泄漏。
2.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低温条件下,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等结构稳定,功能完好。
3.细胞器的稳定性:超低温保存方法有利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保持不变。
三、超低温保存方法的步骤1.样本处理:首先对植物材料进行切片、涂片或粉末处理,以便于后续操作。
2.低温预处理:将处理好的样本放置在4℃条件下,进行低温适应。
3.快速冷冻:将预处理好的样本迅速置于液氮中,快速降低温度。
4.低温储存:将冷冻后的样本放入-196℃的液氮中,长期储存。
四、超低温保存方法的优点1.保存时间长:超低温保存方法可以延长植物材料的保存时间,有利于长期研究。
2.保存条件简单:只需低温设备和液氮,无需复杂设备和技术。
3.保存材料活性高:低温条件下,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保持活性,有利于后续实验研究。
五、超低温保存方法的适用范围1.植物组织:适用于各种植物组织的超低温保存,如叶片、茎尖等。
2.动物组织:适用于动物组织样本的超低温保存,如胚胎、肌肉等。
3.微生物:可用于微生物菌株的超低温保存。
六、注意事项1.低温设备的选用:选择合适的低温设备,确保样本在低温条件下得到有效保存。
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
陈志林;李开绵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
【年(卷),期】2007(038)003
【摘要】超低温保存是目前植物种质资源长期稳定保存的理想方法.超低温保存成功的关键在于避免降温及化冻过程中的细胞内结冰, 材料特性、冷冻前的预培养、冷冻保护剂、降温冰冻方法和化冻及再培养等因素共同决定了超低温保存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超低温保存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如被成功保存的植物材料日益增多,发现了新型冷冻保护剂抗冻蛋白,玻璃化、包埋玻璃化等新的冰冻保存方法相继建立,生活力测定、恢复培养活力测定以及保存后遗传性状的分析和检测等技术得到了更新与发展.但作为低温生物学中比较新的领域,超低温保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总页数】7页(P231-237)
【作者】陈志林;李开绵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024
【相关文献】
1.植物种质资源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J], 徐海龙;刘华英
2.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及遗传变异特性研究进展 [J], 王晗;雷秀娟;宋娟;尹红新;王英平
3.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 [J], 宋友远;黄建建;占志勇
4.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 [J], 宋友远;黄建建;占志勇;
5.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 [J], 俞晓凤;曾晓健;封昀;刘霞霞;陈晓恬;刘洁;尹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