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张云红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7
叙事医学在护理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启示
兰晓敬
【期刊名称】《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39)A02
【摘要】本文从我国的医疗现状,从护理教学、护士主体、患者主体三个方面探讨了叙事医学在护理领域可能的实践形式:护理教学中引入叙事医学,强调开展叙事能力培养要与护生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护士为主体,分析护理人员对叙事活动的需求及在护士中恰当开展叙事活动的要点;以患者为主体,从可治愈疾病护理和临终关怀护理两个方向,阐述叙事活动开展的形式,强调该过程中护理引导的重要性.文末探讨了建立临床护理叙事医学资料库的方法和形式.
【总页数】2页(P313-314)
【关键词】叙事医学;临床护理;人文科学;护理教育
【作者】兰晓敬
【作者单位】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05
【相关文献】
1.国外叙事医学教育发展及其对护理学的启示 [J], 于海容;姜安丽
2.叙事医学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与启示 [J], 李明霞
3.虚构叙事中的医学人文启示:\r从循证医学到叙事医学 [J], 杨晓霖;贺劭丹;王华
峰
4.虚构叙事中的医学人文启示:从循证医学到叙事医学 [J], 杨晓霖; 贺劭丹; 王华峰
5.国际领域中叙事医学研究的文献分析及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启示 [J], 李莉蓉;李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叙事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2T11:39:10.37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5期作者:崔玉如[导读]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学生的需要崔玉如德州学院山东德州 253023摘要: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学生的需要,叙事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出,并且被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广泛应用。
因此本文从叙事教育角度出发,重点分析此种教学方式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以后的护理学教学方式的应用上提供更好的参考。
关键词:叙事教育;护理学;教学应用叙事教育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护理教学模式创建了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教学环境。
现如今,随着我国的护理教育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以及研究方式被不断的应用,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护理教育。
国际上,以叙事为主的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被普遍的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中。
但是叙事为主的教学方式属于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中依旧存在着不足,需要其护理人员在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完善,从而进一步满足护理教学的应用。
1提高了护生的共情能力作为护理学的学生,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知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可以说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存在着共情,这种共情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同情心理。
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共情能力,不仅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医患之间的纷争,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运用叙事教育的方式将护理学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目前的热门电影、新闻事件以及故事情境等等相结合。
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护理学学生将所感受到的,看见的内容融入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立体式感受未来在正式进入临床工作后应该如何做好与患者之间的共情。
将繁琐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是护理学成为充满魅力的情趣课。
浅谈叙事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1 概念1.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指在护理时间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榛?础,按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
1.2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就是指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的一种,由于其独特的理念受到广泛关注。
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和问题,帮助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2]。
1.3 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叙事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自己选择性地讲出自己的生命片段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透过与治疗者的对话,逐渐修正、重写,丰富故事内容。
故事叙说中,我们重新体验、解构、建构,通过不同的词汇语言,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3]。
叙说好的故事不仅可以使人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还可以使扭曲的精神恢复正常,而且可以从中寻找自信和良好的认同;隐喻故事令人愉悦、感动,通过隐喻故事,我们可以为烦恼的现实状况重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勇敢正视我们的过去,并且找到一个继续积极努力、正向发展未来的深层动机和强大动力。
1.4 外化技术——将人与问题分开问题外化是指通过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反映其态度。
外化问题时,人们带入咨询时的问题被当成一种为来访者带来影响的外界存在,而不是一个人内在个性或人格特质。
治疗师把问题视为对来访者的攻击、束缚,对其生活的入侵、叨叨不休的影响,或伤害他的企图。
通过隐喻外化问题是叙事治疗的特点:人们需要回应的是问题情境,而非问题本身;因此,人们可以将问题排除在生活之外,或者以某种方式控制问题的影响。
外化是“去病理化”,并通过语言的拣选为人们带来希望和鼓励[4]。
1.5 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己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经验有好有坏。
好的经验大多是成功的经验,形成正向积极的自我认同,坏的经验大多是挫折的经验,形成负面消极的自我认同。
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全文) 【【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事业进展迅速,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是教育方法上仍采纳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而对于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还比较陌生。
二十世纪末期,美国护理教育家首次对不同层次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实行了叙事教育方式,开拓了在护理教育研究方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就是经验的重构。
”我们可以将这句话作为叙事教育的诠释,叙事教育就是通过对以往的教育经验、经历,学生与教育者之间发生的教育事例等进行重新的解释、叙述和重构,以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一种新的教育手段。
将叙事教育应用到我国的护理教育当中,在教育实践中可以不断的进展和创新出符合我国特色的独特教育方式,促进我国护理教育进展。
1 叙事教育的基本特点叙事教育是通过描述经验,合理的解释现象的教学、研究方法。
叙事材料有的可以是故事,比如说一次阅读或者与其他人谈话当中了解到、听到的生活故事。
也可以是利用其它途径而获得的材料,如护理教育工XX工作日记。
叙事所搜集的材料可以直接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作为研究分析其他护理教育问题的辅助媒介。
通过故事来启发别人,提高自己,将叙事教育的教育研究过程看成是经验积存和经验反思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地进展和创新。
叙事教育的实施要遵循一定的基础原则,如解释学,女权主义,现象学等。
叙事教育是想通过叙事的手段,挖掘出故事背后隐藏的技术与理性的东西,让学生接受故事的同时掌握和理解故事的真正意义。
叙事教育能够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分析、解释重构等手段来达到教学教育的目的。
同时还能制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信任,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叙事教育源于生活,利用生活作为衔接点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制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意义,还能够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2 叙事教育应用于护理教育中的主要形式2.1 利用电影,文艺作品等形式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通过理解人类体验并且做出相应的推断与决策。
于形式,教师要求每组学生指出自己在此次活动中所承担的任务及所起到的作用,通过此项要求来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3VIPP教学的实施有利于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综合教学能力VIPP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预先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8],并在学生准备时不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VIPP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学生思维活跃,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问题的态度和解决思路也有独到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引导学生正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在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应用VIPP教学法,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领悟和掌握,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同时VIPP教学法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培养合格的社区准护士,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1]Salas M a,Tilimann H J,McKee N,et al.Visualization in participatory programmes:how to facilitate and visualiza participatory group prcess[M]. Dhaka:Southbound in association with UNICEF Dhaka,2008. [2]Inge Bates.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s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The Schools Council“Careers”Project in School[J].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Counselling,1983,11(2):113-130.[3]王晓冰,应丽娜.参与式可视性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21):63-65.[4]陈井芳.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社区护理实践课程模式探讨及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5]阎红,冯艳梅,蒋运兰,等.VIPP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1):45-46. [6]Klaus B,Firdouza Waggie,Hoffie Conradie.Towards tailored teaching:using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 students in a South African rural district hospital[J].BMC Med Educ,2016(16):82.[7]杨莉莉,沈翠珍,沈勤,等.学生有效参与对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2):274-276.[8]王晶晶.VIPP教学法在社区护理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1,25(3):737-738.卫生职业教育护理教育叙事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蒋渝袁黄薇(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随之暴露出来,所以,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护理教育应该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深化改革,这样才能促进护理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护理经验浅谈叙事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吕秀芳河北省黄骅市医院内镜室 河北省黄骅市 061100【摘 要】心理护理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日益受到重视。
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与临床护理实践中。
心理护理是现代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自身的修复功能,为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力条件;帮助患者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内环境,合情合理表达自己需求,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减少矛盾冲突,提高护理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概念和技术,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具体化”、“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现代整体护理中以人为中心和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人本主义理念相吻合,叙事疗法作为后现代心理治疗,以其独特性在众多心里流派和心理技术中一枝独秀,简单易学,非常适合护理人员学习操作。
【关键词】心理护理;叙事疗法1 概念1.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指在护理时间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按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
81.82%。
表明,常规护理方法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需加强营养护理及管理,以解决该问题。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护理方法共包括合理选择喂养管、营养制剂以及投给方式三种[3]。
临床用于肠内营养支持的喂养管种类较多,不同种类材质不同,舒适度同样有所差异。
选择材质较柔软,且适宜长期使用的喂养管,用于给予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制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由反复更换喂养管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病情多较为严重。
部分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对饮食的要求高。
叙事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蒋渝,黄薇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16期蒋渝,黄薇(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 4140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随之暴露出来,所以,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护理教育应该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深化改革,这样才能促进护理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的护理教育中,叙事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就叙事教育方式的特点和叙事教育应用在护理教学中的主要形式,总结出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叙事教育;护理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9)16-0109-02由于时代的转变,护理教育从原来的注重教学内容逐渐转向了注重学习者的体验,这一侧重点的改变,直接将叙事教育方式引发出来。
美国的杜威曾经说过:“教育是经验的重构”。
而叙事教育主要是对教学者和学生的经历进行叙述,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
实际上,美国和加拿大是最早在护理教学中应用叙事教育方式进行教学的国家。
以下就是对叙事教育的具体分析。
1 叙事教育的特点叙事教育主要是一种描述经验的研究方法,它可以是在阅读或是与人谈话中了解到的故事,也可以是自身的一种经历,或是某些日记,叙事教育中所研究的对象就是所收集到的材料,同时,这些材料也可以作为研究其他护理教育问题的媒介。
在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故事、日记、经历来启发别人,提高自己,这种教育方式也可以说成是积累经验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此来促进叙事教育发展[1]。
实际上,叙事教育为护理教学模式创建了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教学环境,它是建立在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理论的框架基础上产生的,它主要是通过对叙事资料进行分析和重新构造,并且将其传递给他人,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试论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摘要】护理教育在培养护生的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传统的教育方式显然有些过时,需要探索出特色的教育方法,而叙事教育这一教育形式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使得其开始受到普遍关注,而本文正是结合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叙事教育;护理教育;特征;作用;要点【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86-011.引言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而护理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时刻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因此,要加强护生的护理教育质量。
而在护生的护理教育中,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而需要研究出特色的教育方法。
再加上目前护理教育对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重视,也就催生了“叙事教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
在叙事教育方式下,更加注重护生的真实体验、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合作关系,值得在护理教育实践中推广。
2.叙事教育的相关概述2.1 叙事教育的特征叙事教育是一种对经验的描述、对现象的解释的教学方法,其创设了一个合作信任的教学环境,而且其能够通过对叙事资料的解释、分析和重构达到护理教育的目的。
同时,其主要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女权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多个理论框架之上,著名的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是经验的重构”,也即是说,叙事教育也即是通过叙述、解释和重构教育者与学生的经历、故事,从而有效达到教育与研究的目的。
叙事教育最早在上世纪末开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得到应用,而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叙事教育的应用起步还比较晚,已有了较大的差距。
2.2 叙事教育的重要作用叙事教育与其他的教育方式相比,具有一系列明显的优势,首先,其能够为护生创造近乎于真实的护理情境,使其能够真实感受到同患者的感受,以发现自身的实际价值。
而且,叙事教育还有助于对独特的护理资源进行分分享。
这是因为,很多教师、学生或者临床护士在实践中的经历和经验往往具有不可重复性与唯一性的特征,通过模仿可以使得学习者能够得到个体的护理经验,从而获得强大的榜样示范的感召力和文化亲近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