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二
- 格式:ppt
- 大小:15.83 MB
- 文档页数:80
皮肤科学习常见皮肤病的病理特点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同时也是外界环境与人体内部环境之间的关键屏障。
因此,了解各种常见皮肤病的病理特点对于皮肤科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皮肤病的病理学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识别这些疾病。
1. 疣(Warts)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
其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表皮和角化层的增生。
在疣的中心部分,上皮的增生使得表皮细胞形成角化瘤样改变。
疣的病理特征还包括角化过程中的不规则扩张、角化粒的形成和基底细胞层的不完全角化。
2. 疱疹(Herpes)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
其病理特点是水疱的形成。
在疱疹病毒感染皮肤后,病毒复制和炎症反应导致角质层下角质细胞的集聚,形成水疱。
病理检查还可以观察到表皮细胞变性、溶解和破裂,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颗粒。
3. 银屑病(Psoriasis)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理特点是异常的表皮增生和角质层角化异常。
在银屑病皮损的病理学表现中,可以观察到过度增生的表皮层和异常扩张的真皮血管。
炎症细胞浸润和角质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皮损出现典型的银白色鳞屑。
4. 疱疹样水疱性荨麻疹(Bullous Pemphigoid)疱疹样水疱性荨麻疹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表皮下脱离的形成。
在患者皮损的组织学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表皮下脱离液的积聚。
病变区域的真皮层中还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淋巴细胞浸润。
5. 痤疮(Acne)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
其病理特点是毛囊和皮脂腺的梗阻和炎症反应。
在痤疮的病理学表现中,可以观察到毛囊和皮脂腺的角化增生和堵塞。
炎症细胞从周围组织浸润到受损的区域,形成炎症病变和丘疹等皮损。
6. 酒渣鼻(Rosacea)酒渣鼻是一种慢性发作的皮肤病,表现为面部潮红、血管扩张和炎症。
其病理特点是脸部微血管扩张和皮肤炎症反应。
皮肤病理学家专家的共识摘要:一、皮肤病理学家的共识定义二、共识的重要性三、皮肤病理学家共识的内容1.常见皮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皮肤病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3.皮肤病变的预防措施四、共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五、共识对皮肤病理学科发展的影响六、我国皮肤病理学家共识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正文:皮肤病理学家专家的共识是在长期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形成的一种共识,对于规范皮肤病理学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共识的定义、重要性、内容、应用、影响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皮肤病理学家的共识定义皮肤病理学家专家的共识,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经过广泛讨论、研究和实践,形成的具有一定普遍性和指导意义的共识。
这种共识通常包括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二、共识的重要性皮肤病理学家共识对于提高皮肤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共识,可以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并有效预防皮肤病变的发生。
三、皮肤病理学家共识的内容皮肤病理学家共识的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皮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皮肤病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皮肤病变的预防措施等。
1.常见皮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皮肤病理学家需要对各种常见皮肤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炎症性病变、肿瘤性病变、遗传性病变等。
2.皮肤病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皮肤病理学家需要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3.皮肤病变的预防措施:皮肤病理学家需要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皮肤病变的发生率,如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紫外线损伤等。
四、共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皮肤病理学家共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指导作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皮肤病变,提高医疗质量。
五、共识对皮肤病理学科发展的影响皮肤病理学家共识对学科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研究水平,推动皮肤病理学科的繁荣和发展。
六、我国皮肤病理学家共识的发展现状和展望目前,我国皮肤病理学家共识在部分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看图识四病麻风疣状皮肤结核挤奶人结节副肿瘤类天疱疮躯干部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一、病史患者女 62岁。
主诉:面、颈、躯干、四肢起皮疹,伴轻度瘙痒8年。
现病史:患者8年前发现腹部一拇指甲大小的红斑伴轻度瘙痒,未经治疗皮疹逐渐扩大并延及后背、四肢。
近3年皮疹发展到面、颈部,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检查未明确诊断,遂来我科就诊。
发病过程中无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自觉皮疹处出汗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其它病史。
务农,5年前迁居内蒙呼和浩特市。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面、颈、躯干、四肢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2×3cm~10×18cm大小,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
毛发正常,眉毛未见脱落。
未触及粗大神经。
患处触觉丧失,痛、温觉正常,无运动功能障碍。
组胺试验:“三联反应”不完整。
取皮损作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皮突变平,真皮浅、中层可见结核样肉芽肿,神经周围可见淋巴、组织细胞浸润。
抗酸染色:阴性二、诊断诊断:麻风病(leprosy)。
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慢性病程;2.皮损特点:面颈、躯干、四肢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毛发正常,眉毛未见脱落;未触及粗大神经。
3.神经功能检查:患处触觉丧失,痛、温觉正常,无运动功能障碍。
组胺试验:“三联反应”不完整4.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浅中层可见结核样肉芽肿,神经周围可见淋巴、组织细胞浸润。
抗酸染色见右图。
左手背暗红色疣状增生性斑块,有脓性、浆液性渗出液一、病史患者男,61岁主诉:左手背皮损18年,逐渐加重。
现病史:18年前患者左手无名指因外伤而行截指术。
2个月后,左手背出现一个黄豆大小皮疹,缓慢增大,渐累及整个左手背,逐渐出现破溃,有渗出,伴疼痛。
曾诊断为“孢子丝菌病” “着色芽生菌病”,先后口服伊曲康唑、10%碘化钾、特比萘芬等,均无明显效果。
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食欲可,二便正常。
看图识皮肤病四种看图识四病麻风疣状皮肤结核挤奶人结节副肿瘤类天疱疮躯干部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一、病史患者女 62岁。
主诉:面、颈、躯干、四肢起皮疹,伴轻度瘙痒8年。
现病史:患者8年前发现腹部一拇指甲大小的红斑伴轻度瘙痒,未经治疗皮疹逐渐扩大并延及后背、四肢。
近3年皮疹发展到面、颈部,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检查未明确诊断,遂来我科就诊。
发病过程中无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自觉皮疹处出汗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其它病史。
务农,5年前迁居内蒙呼和浩特市。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面、颈、躯干、四肢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2×3cm~10×18cm大小,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
毛发正常,眉毛未见脱落。
未触及粗大神经。
患处触觉丧失,痛、温觉正常,无运动功能障碍。
组胺试验:“三联反应”不完整。
取皮损作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皮突变平,真皮浅、中层可见结核样肉芽肿,神经周围可见淋巴、组织细胞浸润。
抗酸染色:阴性二、诊断诊断:麻风病(leprosy)。
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慢性病程;2.皮损特点:面颈、躯干、四肢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毛发正常,眉毛未见脱落;未触及粗大神经。
3.神经功能检查:患处触觉丧失,痛、温觉正常,无运动功能障碍。
组胺试验:“三联反应”不完诊断依据:1.老年男性患者,慢性病程,有外伤史;2.皮损特点:以疣状增生斑块为主;3.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增生,真皮全层弥漫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浸润,呈结核样肉芽肿表现,部分中央有干酪样坏死;4.PPD试验阳性;5.PCR检测:皮损中结核杆菌基因阳性。
该患者由于一直误诊为着色芽生菌病,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故给予患者左手背病变切除游离植皮术,术中可见有脓性分泌物,完全切除左手背病变。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之后在左手小指掌关节处又出现类似改变,进行第2次手术切除植皮,伤口愈合良好, 同时口服抗结核药,随访半年无复发。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与诊断方法总结一、常见皮肤病的鉴别方法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生病变。
常见的皮肤病包括湿疹、过敏性皮炎、银屑病、癣菌感染等。
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这些皮肤问题,医生需要进行仔细的鉴别与诊断。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皮肤病的鉴别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辨识不同的皮肤问题。
1. 湿疹与过敏性皮炎的鉴别湿疹和过敏性皮炎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皮肤问题,它们有一些共同的临床表现,如红斑、水泡、渗出物和搔抓损伤。
然而,在鉴别时仍有明显区别。
湿疹通常会在婴幼儿期出现,并可延续至成年。
它多发于面部、颈部及四肢伸侧等处,且往往呈对称分布。
患者可能会出现强烈的瘙痒感,进而导致反复的搔抓损伤。
过敏性皮炎则是一种发作性反应,较多见于成年人。
它通常呈对称分布,并以接触部位为主,如双手、手腕、脚背等。
患者体现出来的瘙痒和不适感常常有针对性地与接触过的物质相关联。
2. 银屑病与湿疹的鉴别银屑病和湿疹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皮肤问题,但它们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
银屑病最常见于头皮、四肢和背部等处。
它的典型表现包括红斑,覆盖着白色或银屑般的鳞片。
这些鳞片易于脱落,并可扩展到周围区域。
虽然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瘙痒感,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剧烈。
湿疹则是具有泛发性红斑、水泡、皮肤增厚和剧烈搔抓损伤等特点。
与银屑病不同,湿疹通常在发作期间伴有明显的搔抓损伤,且可出现渗出物。
3. 牛皮癣与银屑病的鉴别牛皮癣和银屑病是两种常见的角化异常性皮肤疾病,它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牛皮癣以局限性或广泛性斑块为主要表现。
这些斑块通常呈现银灰色或灰白色,并具有显示出粘连情况下脱落的表面。
虽然有时会伴随轻微的瘙痒或刺激感,但一般不引起患者过多关注。
银屑病则更广泛地分布于全身,尤其是四肢和头部。
它所表现出来的红斑和鳞片比牛皮癣更加明显。
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和肿胀等其他并发症。
二、常见皮肤病的诊断方法针对常见的皮肤问题进行准确诊断很重要,因为各种皮肤问题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754-常见皮肤病的病
理诊断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学好皮肤组织病理学,提高皮肤病的诊断水平
1、物镜()倍对病变结构型式的分析是达到正确组织学诊断的有效途径
A、10
B、5-7
C、8-10
D、2.5-4.0[正确答案]
E、20
2、()是皮肤科学的基本功
A、形态学观察与描述[正确答案]
B、借助于显微镜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C、仔细的问诊
D、正确使用临床皮肤病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术语
E、了解皮肤病的结构分型
3、讲课中49岁男性病例的诊断为()
A、硬皮病
B、基底细胞癌[正确答案]
C、天庖疮
D、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E、银屑病
4、目镜()对病变结构型式的分析是达到正确组织学诊断的有效途径
A、10[正确答案]
B、5-7
C、8-10
D、2.5-4.0
E、20。
皮肤科学中的常见皮肤病诊断知识点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及其附属器官上的各种疾病。
皮肤科医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皮肤病症状,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查,来进行准确的诊断。
在皮肤科学中,有一些常见的皮肤病诊断知识点,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一、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的非感染性皮肤病。
它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渗液和鳞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常见的湿疹包括接触性湿疹、过敏性湿疹和特应性湿疹等。
诊断湿疹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
二、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覆盖有银白色的鳞屑。
银屑病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头皮、躯干、四肢和指甲等。
诊断银屑病的主要依据是患者的病史和皮肤病变的特点,有时可能需要进行皮肤活检以排除其他疾病。
三、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其特征是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和增生。
痤疮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和背部的丘疹、脓疱和囊肿。
诊断痤疮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并根据临床分型来制定治疗方案。
四、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瘙痒、红斑和隆起,形状类似蚊虫叮咬后的皮疹。
荨麻疹可以是急性的、亚急性的或慢性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诊断荨麻疹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过敏试验结果来判断。
五、皮肤癌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
这些皮肤癌的病变特点不同,但它们都可能表现为皮肤上的病变,如肿块、溃疡、出血等。
诊断皮肤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来判断。
六、疱疹疱疹是一组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水疱。
常见的疱疹包括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和水痘等。
疱疹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七、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一种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主要表现为红斑、水疱和脓疱。
西医皮肤病的鉴别诊断1、疱疹样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多形性皮疹的皮肤病,以水疱最为突出,无明显的过敏原因;本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病起缓急不一,瘙痒显。
损害为多形性,开始为红斑,在其基础上出现丘疹、风团、水疱等,而以水疱最为突出。
偶亦可见大疱。
水疱自绿豆至葡萄大小,排列成群、环形或不规则形,疱壁紧张,不易擦破,棘细胞松解症阴性。
水疱抓破后即成剥蚀面,愈后常有色素沉着。
长期搔抓可使皮损湿疹化或苔癣化。
皮损常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特别是膝、肘、臀,亦可累及腋、肩、躯干、头皮等处,口腔粘膜罕见。
诊断要点是全身情况良好,多形性皮损以簇集性水疱为突出,分布于四肢伸侧;剧烈而持久的瘙痒;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本病应与大疱性多形性红斑鉴别,后者亦多为多形性损害,但常有特征性的靶样红斑及大疱,皮损分布呈泛发性,粘膜常受侵犯,瘙痒不是特征。
病程一般在2月左右,愈后无疤痕。
2、急性蜂窝织炎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炎症可深入皮下组织,故损害界限不清,并可化脓坏死。
多发生于下肢、面部、外阴等处。
患处皮肤红肿、灼热、坚实、表面紧张,扩展迅速,边界不清,可有大疱形成。
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时形成脓肿、出血及坏死。
主觉疼痛。
全身症状有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
硬结性蜂窝组织炎好发于下肢,常围绕踝上部,有时见于颈部、腹部或上肢。
损害是板样硬化,暗红色并有色素沉着。
久之有皮肤萎缩。
3、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接触致病物史,发病部位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比较清楚,去除病因后即迅速痊愈。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所发生的浅在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等。
本病应与湿疹相鉴别。
湿疹的原因复杂,不易发现,皮疹呈多种疹形,境界不明显,常全身泛发或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易慢性化。
下肢湿疹呈对称性,局部无静脉曲张的表现,也无下肢水肿。
4、淤积性皮炎又名静脉曲张性湿疹,早期症状主要是小腿下三分之一轻度水肿,以后踝部和胫前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胫前内侧常有红斑和褐色素沉着,局部搔抓继发改变,有糜烂渗出结痂的皮肤病。
重症多形红斑1.药疹:明确用药xx,可以是两周或20天以内的,可以是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麻疹型,猩红热型,紫癜型等,瘙痒比较明显,皮疹颜色鲜红。
xx可累及粘膜:眼,口腔,唇,外阴等。
该患者发疹前无用药xx,可排除。
2.多形红斑:皮疹常见于四肢末端,初发为边界清楚红色斑疹,后变为隆起水肿性丘疹,周边水肿性红斑,中心紫癜,虹膜现象明显,多对称分布的。
根据皮疹特点暂不考虑3.重症多形红斑:皮损可为红色斑疹、水疱等。
如病情严重,可累及粘膜处。
一般发病诱发因素与用药无关。
故暂排除。
4.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损为多形性,有痒性风团,斑、丘疹、水疱、糜烂等。
多数发疹之前有肿瘤表现。
DIF 有组织病理改变,IIF可阳性。
必要时查病理、DIF等以进一步排除。
5大疱性类天疱疮:此病好发于老年人。
皮损表现为全身泛发的红斑、水疱但呢个。
部分病人见口腔溃疡。
IIF可提示抗基底膜待抗体,DIF示疱周正常皮肤基底膜带处C3、IgG免疫反应物沉积。
目前依据不足。
必要时入院后查病理活检、DIF等进一步排除。
1.荨麻疹性血管炎:反复发生风团伴瘙痒,可自行消退,消退后皮损处可见暗红色斑疹,部分伴有疼痛,关节肿胀2.环状红斑:多见于中青年皮疹呈环形或融合,成多形水肿性红斑:因xx损害重叠可呈现靶样,边缘隆起如缇状,其内缘附少量鳞屑:好发于臀、股及小腿:微痒:病程慢性复发性,皮疹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
以真皮炎症反应性血管扩张充血的细胞润浸润为病理基础。
该患者病理结果不考虑该病。
3.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分为丘疹鳞屑型和环状红斑型,环状红斑型初为水肿性丘疹,逐渐扩大成环状或多环状,边缘隆起的斑块,表面平滑或有少许鳞屑,消退后可留有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
损害好发于面、手、前臂、上胸等曝光部位。
常有敏感的光敏感现象,血清抗Ro及抗体La及ANA阳性,皮损DIF阳性,血细胞减少,血沉增快。
该患者皮疹。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青年女性,主因“全身起疹3个月,加重半月”入院。
重症多形红斑1.药疹:明确用药史,可以是两周或20天以内的,可以是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麻疹型,猩红热型,紫癜型等,瘙痒比较明显,皮疹颜色鲜红。
严重者可累及粘膜:眼,口腔,唇,外阴等。
该患者发疹前无用药史,可排除。
2.多形红斑:皮疹常见于四肢末端,初发为边界清楚红色斑疹,后变为隆起水肿性丘疹,周边水肿性红斑,中心紫癜,虹膜现象明显,多对称分布的。
根据皮疹特点暂不考虑3.重症多形红斑:皮损可为红色斑疹、水疱等。
如病情严重,可累及粘膜处。
一般发病诱发因素与用药无关。
故暂排除。
4.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损为多形性,有痒性风团,斑、丘疹、水疱、糜烂等。
多数发疹之前有肿瘤表现。
DIF有组织病理改变,IIF可阳性。
必要时查病理、DIF 等以进一步排除。
5大疱性类天疱疮:此病好发于老年人。
皮损表现为全身泛发的红斑、水疱但呢个。
部分病人见口腔溃疡。
IIF可提示抗基底膜待抗体,DIF示疱周正常皮肤基底膜带处C3、IgG免疫反应物沉积。
目前依据不足。
必要时入院后查病理活检、DIF等进一步排除。
1.荨麻疹性血管炎:反复发生风团伴瘙痒,可自行消退,消退后皮损处可见暗红色斑疹,部分伴有疼痛,关节肿胀2.环状红斑:多见于中青年皮疹呈环形或融合,成多形水肿性红斑:因新旧损害重叠可呈现靶样,边缘隆起如缇状,其内缘附少量鳞屑:好发于臀、股及小腿:微痒:病程慢性复发性,皮疹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
以真皮炎症反应性血管扩张充血的细胞润浸润为病理基础。
该患者病理结果不考虑该病。
3.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分为丘疹鳞屑型和环状红斑型,环状红斑型初为水肿性丘疹,逐渐扩大成环状或多环状,边缘隆起的斑块,表面平滑或有少许鳞屑,消退后可留有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
损害好发于面、手、前臂、上胸等曝光部位。
常有敏感的光敏感现象,血清抗Ro及抗体La及ANA阳性,皮损DIF阳性,血细胞减少,血沉增快。
该患者皮疹。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青年女性,主因“全身起疹3个月,加重半月”入院。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辨病与辩证现代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中医学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因此须内外合治,遵循整体观,以达到阴平阳秘。
中医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归纳、辨识人体状态,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辨证和全身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人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1]1 辨证施治1.1局部辩证局部辨证指观察皮损形态特点,从中获得病理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探讨治疗思路的辨证方式。
局部辨证主要辨析皮损类型、皮损形态、皮损分布特点、皮损部位、皮损色泽等等的临床意义:如水疱多湿、结节多为痰瘀、脓疱多为热毒;边界规则多为风湿热邪、边界不规则多属虫淫、皮损隆起正气充盛、皮损平塌正气不足;对称分布当从脏腑考虑、单侧分布多从经络考虑;皮损密集主毒热盛、皮损稀疏主正气虚;经络循行、十二皮部、脏腑各有所主部位、上部多风火、中部多气郁、下部多湿邪、偏于肢体伸侧属阳多热、偏于肢体屈侧属阴多湿;局限于一处多为湿、毒、痰、瘀;泛发于周身多为风、火、热邪。
皮损青黄赤白黑紫、深浅、明暗意义各不相同:红斑鲜艳、压之不褪色为血热,斑色紫暗为血瘀[2]等等。
1.2 整体辩证整体辨证的对象则是皮肤病发生的内外环境背景,即除去皮肤异常,其他系统异常状况的总和。
具体而言又包括以下内容:1.2.1 八纲辩证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其中阴阳二纲又可以总括其它六纲,即表、实、热为阳;里、虚、寒为阴。
八纲辨证是辨别证候的总纲,能够概括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共性,掌握八纲辨证,就能将繁杂的临床表现,如疾病类别、深浅、性质以及邪正的盛衰,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指导临床。
(1)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如表证、热证、实证可概属于阳证的范畴。
临床上急性泛发全身,变化快和自觉痒痛明显的皮肤病,同时伴有发热、面红、烦躁、口干渴、大便干、小便黄;脉象浮、滑数者,如急性泛发性湿疹、接触性皮炎、银屑病进行期、药疹、急性荨麻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