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
- 格式:ppt
- 大小:5.24 MB
- 文档页数:48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参数1、工作环境:1.1环境温度摄氏4-40度.1.2环境湿度20-80%.1.3电压230V(-10%,+8%)2、性能指标2.1四元梯度系统2.1.1流速范围:涵盖所列范围0.000l-5.0000ml∕min,步进以0.000lml∕min为增量2.1.2流量精度:≤0.075%2.1.3溶剂数量:>42.1.4最高操作压力:>60MPa2.1.5泵体类型:微体积(柱塞体积≤10μL)双柱塞往复并联泵2.1.6安全机制:高压、低压报警、漏液报警等2.1.7流速准确度:+1.0%2.1.8梯度混合精度:≤0.1%RSD2.1.9溶剂压缩性补偿:可自动,连续进行2.1.10梯度组成范围:0.0-100.0%,0.1%步进2.1.11真空脱气机:N5通道2.1.12物理双泵头:便于维护,独立控制面板:可脱离工作站独立操作2.2样品管理系统2.2.1样品数量:NIoO位L5∕2ml样品瓶2.2.2进样量设定范围:O.lgL~100μL(标准值),可以增加至≥2000uL2.2.3进样方式:全量进样,环路进样2.2.4进样次数:样品1—99次进样2.2.5进样精度:<0.3%RSD2.2.6进样线性:>0.9992.2.7样品污染度:≤0.004%2.2.8控温范围:4-40℃2.2.9控温准确度:±ΓC2.3柱温箱2.3.1温度控制类型:强制空气循环,具有液体及气体传感器2.3.2温度控制范围:室温∙10C~85C2.3.3温度准确度:+ΓC2.3.4可放置色谱柱尺寸及数量:≥100mmx6根;30OmmX3根2.3.5色谱柱最小可用1.7μ粒径2.4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4.1波长范围:190~800nm2.4.2光源:笊灯和鸨灯2.4.3波长准确度:±1nm2.4.4波长精密度:≤0.1nm2.4.5狭缝宽度1.2nm、8nm2.4.6标准池:光程:10mm,池体积:12pL、耐压:12MPa2.4.7web控制:可进行参数设置,日志管理,消耗品管理2.4.8具有智能峰解卷积、智能动态范围扩展功能2.4.9流通池可温控:25~40℃、步进2.4.10UV截止功能:内置UV截止滤光片(开/关可选)2.4.11IPH值范围1~142.5荧光检测器2.5.1波长范围:200~650nm2.5.2光源:岚灯2.5.3光谱带宽:<20nm2.5.4波长准确度:±2nm2.5.5波长精度:<0.2nm256灵敏度:水拉曼峰S/N8000或以上(暗背景)2.5.7标准池:体积12μL,最大耐压2Mpa,选配半微量池:体积3μL,最大压力2MPa3、色谱软件3.1软件和仪器主机为同一品牌产品3.2可以双向连接(仪器控制和数据采集)本厂的各种泵和检测器(例如:紫外、示差、二极管阵列、蒸发光散射、荧光、质谱)3.3原厂源代码级全中文版3.4标配数据库3.5多级操作界面:操作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操作界面,适合初学使用、常规实验分析和专家级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cromatography,简称UPLC)是一种综合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死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的检测技术。
在全面提升HPLC的速度、灵敏度及分离度的同时,保留其原有的实用性及原理。
基于小颗粒技术的UPLC,并非普通HPLC系统改进而成。
它不但需要耐压、稳定的小颗粒填料(可达1.7µm),而且需要耐压的色谱系统(>15,000psi)、最低交叉污染的快速进样器、快速检测器及优化的系统体积等诸多方面的保障,以充分发挥小颗粒技术优势。
这就需要对系统所有硬件和软件的进行全面创新。
世界第一个商品化UPLC产品是Waters ACQUITY UPLC 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它于2004年3月投入市场。
图1:填料技术的沿革1.小颗粒填料改善分离的理论与科学基础液相色谱30年的发展史是颗粒技术的发展史。
颗粒大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柱效,从而对分离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由上图可知:随着颗粒度的不断降低,色谱分离度不断提高。
事实上,上述规律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Van Deemeter方程。
Van Deemeter方程是色谱科学家预测颗粒度变化而引起的色谱变化的根本依据。
Van Deemeter曲线(见图2)预测最佳柱效与相应的流动相流速。
由Van Deemeter方程得知:随着颗粒度减小,相应的理论塔板高度(HETP)也下降,得到的柱效会更高。
还应该注意到1.7 µm颗粒的HETP最小值区域扩大了(见图2),这表明可以在比大颗粒更宽的流量范围内得到最高的柱效,结果可以不损失高分离度的同时来适当提高流动相的流速(分析速度)。
小颗粒填料为色谱分离带来如此的高柱效和速度优势,使得利用小颗粒技术成为色谱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HPLC系统的设计,一直难于发挥出最小颗粒的优点。
小颗粒技术的运用,不但要求仪器在超出目前限度(6000 psi/ 400 bar)的压力下工作,同时要求仪器系统的死体积要更小,以便不影响梯度性能,而且还要检测器能高速检测出峰宽只有几秒的色谱峰。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贝类中3种腹泻性贝类毒素许均图,陈德斌,陈 燕,唐春玲(广州华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3)摘 要:建立了应用EMR-Lipid小柱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贝类样品中3种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分析方法。
样品用80%乙腈溶液提取,以安捷伦Captival EMR-Lipid小柱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采用大气压电喷雾负离子电离,选择反应监测模式,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
实验结果表明,3种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检出限为0.5~1.0 μg·kg-1,回收率为82.6%~107.1%,相对标准偏差为3.5%~9.9%。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回收率和精密度较好,适合应用于日常贝类样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监测。
关键词:腹泻性贝类毒素;贝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ree Diarrhoeal Shellfish Poisons in Shellfish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XU Juntu, CHEN Debin, CHEN Yan, TANG Chunling(Guangzhou Huaxi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510663, China) Abstract: A method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ree diarrhoeal shellfish poisons in shellfish samples by EMR-Lipid column purification combined with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was established. The sample was extracted with 80% acetonitrile solution, purified with Agilent Captiva EMR-Lipid column, analyzed by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onized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electrospray negative ions, 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 mode, and quantified by matrix matching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three diarrhoeal shellfish toxins were 0.5~1.0 μg·kg-1, the recovery was 82.6%~107.1%,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3.5%~9.9%. The method is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diarrhoeal shellfish poisons in shellfish samples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goodsensitivity and recoveries.Keywords: diarrhoeal shellfish poisons; shellfish;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是由原甲藻属和有毒赤潮藻类鳍藻属的藻类产生的脂溶性多环醚类生物活性毒素[1]。
超高效液相色谱原理: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
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
但一般情况可用分配系数来表示。
在条件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
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
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超高效液相色谱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
超高效液相色谱时,液体待检测物被注入色谱柱,通过压力在固定相中移动,由于被测物种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测物所含有的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
由于HPLC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主要类型:1.液液分配色谱分离原理:分配色谱法的原理与液液萃取相同,都是分配定律。
2.液固吸附色谱分离原理:液固色谱是基于各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进行混合物分离的,其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
3.键合相色谱分离原理:正键合相色谱分离远离:使用的是极性键和固定性,溶质在此类固定相上的分离机理属于分配色谱。
畜禽中瘦肉精分析瘦肉精是盐酸克伦特罗的俗称,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可使动物生长速率、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的瘦肉率提高10%以上,并降低其脂肪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TM):重新定义液相色谱分离科学的能力随着首次成功地使用小颗粒得到惊人的分离能力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
这个新的色谱领域,所谓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TM),与传统的HPLC技术相比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因而具有更强的分离能力。
作为世界第一个商品化UPLC TM产品的Waters ACQUITY UPLC 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利用创新技术进行整体设计,大幅度地改善了液相色谱的分离度、样品通量和灵敏度。
UPLC TM的商品化,是分离科学和技术的巨大进步,液相色谱亦由此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基于1.7 μm小颗粒技术的UPLC TM,与人们熟知的HPLC技术具有相同的分离原理。
不同的是:UPLC TM不仅比传统HPLC具有更高的分离能力,而且结束了人们多年不得不在速度和分离度之间取舍的历史。
使用UPLC TM可以在很宽的线速度、流速和反压下进行高效的分离工作,并获得优异的结果。
小颗粒分离的理论与科学基础图1:填料技术的沿革液相色谱30年的发展史是颗粒技术的发展史。
颗粒度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柱效,从而对分离结果产品直接影响。
由上图可知:随着颗粒度的不断降低,色谱分离度不断提高。
事实上,上述规律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范德米特(van Deemeter)方程――这是全世界所有从事色谱研究的科学家熟知的理论。
由此得到的范德米特(van Deemeter)曲线,亦是色谱科学家预测颗粒度变化而引起的色谱变化的根本依据。
该曲线预测最佳柱效与相应的流动相流速。
由曲线得知:随着颗粒度减小,相应的理论塔板高度(HETP)也下降,得到的柱效会更高。
还应该注意到1.7 μm颗粒的HETP最小值区域扩大了,这表明可以在比大颗粒更宽的流量范围内得到最高的柱效,结果可以不损失高分离度的同时来优化流速(分析速度)。
小颗粒为色谱分离带来如此的高柱效和速度优势,使利用小颗粒技术成为色谱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HPLC系统的设计,一直苦于难于发挥出最小颗粒的优点。
超高效液相色谱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柱,简称UHPLC柱,是一种用于分离复杂混合物的高灵敏度、高分离性以及高精密度的柱填料。
它使用高流动速率,以及微小的孔径大小和细长的柱体,能够更快地将混合物分离出来。
UHPLC柱具有极高的分离效率和良好的精确度,且分析时间更短,并且对样品的要求也比传统的液相色谱柱要求更低,因此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分析检测中。
UHPLC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来把混合物分离开,基本过程是将样品加入柱内,然后通过柱腔内的驱动力,利用液相色谱的原理,将样品里的不同组分慢慢分离出来,最后收集分离出来的每一组分。
UHPLC柱具有细长柱体,小孔径以及高流速,使得它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而且分离时间更短。
UHPLC柱的优点是分离效率高、分离快、灵敏度高、精确度高。
由于它分离更快,因此可以避免部分组分降解或凝固,防止样品组分的损失。
即使是一种复杂的混合液,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分离,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它的灵敏度很高,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出来,精确度也更高,因此它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然而,UHPLC柱也有一些缺点。
由于柱体很细,孔径很小,因此运行时易于堵塞,容易造成故障,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洗,以保证柱的性能。
另外,UHPLC柱的价格高于传统的液相色谱柱,因此不太适合小型实验室的使用。
总之,UHPLC柱是一种高效的色谱柱,具有极高的分离效率和精确度。
它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将混合物分离出来,而且分析时间更短,在不同的分析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它价格昂贵,容易堵塞,所以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是现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技术。
它们可以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生物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仪器、方法和应用等方面,介绍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知识。
一、原理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样品在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
不同的是,超高效液相色谱采用了更小的颗粒固定相,使得流动相可以更快地通过固定相,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离速度。
在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中,样品首先被注入流动相中,然后通过固定相的柱子。
固定相通常是一种多孔的固体材料,如硅胶、C18等。
样品中的化合物在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因此在通过固定相时,会被分离出来。
分离出来的化合物,会在检测器中被检测到,从而实现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仪器基本相同,主要由注射器、流动相泵、柱子、检测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一)注射器注射器是将样品引入流动相中的关键部分。
常用的注射器有手动注射器和自动进样器。
手动注射器通常用于小样品量的分析,而自动进样器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样品进样。
(二)流动相泵流动相泵是将流动相送入柱子中的装置。
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流动相的流速和流量,并确保流动相的稳定性。
常用的流动相泵有恒压流量泵和梯度流量泵。
恒压流量泵可以保持恒定的流量,适用于等浓度的流动相。
梯度流量泵可以实现不同浓度的流动相混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三)柱子柱子是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核心部分,用于固定相的分离。
常用的柱子材料有硅胶、C18、C8等。
色谱分析(中国药科大学)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cromatography,简称UPLC)是一种综合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死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的检测技术。
在全面提升HPLC的速度、灵敏度及分离度的同时,保留其原有的实用性及原理。
基于小颗粒技术的UPLC,并非普通HPLC系统改进而成。
它不但需要耐压、稳定的小颗粒填料(可达 1.7µm),而且需要耐压的色谱系统(>15,000psi)、最低交叉污染的快速进样器、快速检测器及优化的系统体积等诸多方面的保障,以充分发挥小颗粒技术优势。
这就需要对系统所有硬件和软件的进行全面创新。
世界第一个商品化UPLC产品是Waters ACQUITY UPLC 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它于2004年3月投入市场。
图1:填料技术的沿革1.小颗粒填料改善分离的理论与科学基础液相色谱30年的发展史是颗粒技术的发展史。
颗粒大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柱效,从而对分离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由上图可知:随着颗粒度的不断降低,色谱分离度不断提高。
事实上,上述规律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Van Deemeter方程。
Van Deemeter方程是色谱科学家预测颗粒度变化而引起的色谱变化的根本依据。
Van Deemeter曲线(见图2)预测最佳柱效与相应的流动相流速。
由Van Deemeter 方程得知:随着颗粒度减小,相应的理论塔板高度(HETP)也下降,得到的柱效会更高。
还应该注意到1.7 µm颗粒的HETP最小值区域扩大了(见图2),这2表明可以在比大颗粒更宽的流量范围内得到最高的柱效,结果可以不损失高分离度的同时来适当提高流动相的流速(分析速度)。
小颗粒填料为色谱分离带来如此的高柱效和速度优势,使得利用小颗粒技术成为色谱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HPLC系统的设计,一直难于发挥出最小颗粒的优点。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联苯胺
一、联苯胺的概述
1、联苯胺是一种有机物质,它由氮结合在苯环中形成的胺基团构成,其分子
式为C6H5NH2,分子量为93.13。
2、联苯胺在有机合成中是重要的原料,已广泛应用于医药、日化、农药等领域,
但有些联苯胺是环境污染物,其主要危害是具有强烈的嗅觉矿物质,容易污染水体,对人体和生物健康有不良影响。
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1、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是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分
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复杂样品中微量有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含量。
2、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能够实现定性和定量,可以检测有机物中微量元素,可
以以高灵敏度快速准确测定。
由于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稳定度等优点,因此已成为现代分析中重要的检测手段。
三、测定水中联苯胺
1、样品处理:将所要测试的水样放入一定体积的容器中,然后用提取液进行
抽样,提取液的体积一般是10-20倍于水样体积,然后经离心机进行离心,收集上清液后用于检测分析。
2、实验步骤:①在环境温度下按加样方法和所需的溶剂组态将水样加入检测室,
按定量加入回收剂;②调节高、低压头,将色谱仪控制在设定条件下,配制系统
并进行洗脱;③采集流动相中 et ou含量最高的峰,分析其构成;最后,根据参照
物的相对浓度确定联苯胺的浓度。
四、总结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测定水中联苯胺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稳定度的优点,并能以可接受的成本和时间完成测试,且可避免发生物化反应等情况,因此是现代分析中重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