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培训
- 格式:docx
- 大小:24.29 KB
- 文档页数:17
一、引言应急救护培训是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突发事件伤害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应急救护培训的顺利进行,降低突发事件对培训活动的影响,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应急救护培训指挥部:负责整个培训活动的应急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2. 应急救护培训保障组:负责培训现场的安全保卫、物资保障、人员调配等工作。
3. 应急救护培训医疗救护组:负责培训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包括现场救治、伤员转移等。
4. 应急救护培训宣传报道组:负责培训活动的新闻报道、信息发布等工作。
三、应急预案措施1. 培训前准备(1)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
(2)培训场地应选择安全、宽敞、易于疏散的区域,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3)培训前对培训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4)准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急救箱、担架、氧气袋等。
2. 培训过程中(1)确保培训现场秩序井然,人员按规定区域活动。
(2)加强培训师与学员的沟通,及时了解学员需求,确保培训质量。
(3)加强现场安全巡逻,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4)如遇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3. 应急处置(1)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
(2)医疗救护组迅速开展现场救治,对伤员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保障组负责现场疏散、交通管制、物资供应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学员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4. 应急撤离(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员有序撤离培训现场。
(2)撤离过程中,加强对学员的引导,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3)确保所有学员安全撤离后,进行现场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四、培训后总结1. 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培训效果,为今后培训提供参考。
3. 对应急救护培训指挥部、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宣传报道组进行表彰和奖励。
应急救护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首先应该做的是:A. 立即拨打120B. 检查呼吸和心跳C. 喊叫周围的人帮忙D.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答案:B2. 在进行心肺复苏(CPR)时,成人的胸外按压频率应为每分钟多少次?A. 60-80次B. 80-100次C. 100-120次D. 120次以上答案:C3. 对于成人来说,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的量应该是多少?A. 100-150毫升B. 150-200毫升C. 200-300毫升D. 300毫升以上答案:B4. 在急救中,如果伤者出现大量出血,首先应该做的是:A. 拨打120求救B. 用干净的布料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C. 等待救护车到来D. 将伤者抬到安全地方答案:B5. 骨折急救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稳定骨折部位B. 立即移动伤者C. 使用夹板固定D. 保持伤者安静答案:B二、多选题6. 在急救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防止休克?A. 保持伤者体温B. 让伤者平躺,抬高双腿C. 给予伤者饮水D. 保持伤者清醒答案:A, B, D7. 对于烧伤的处理,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B. 用冰块直接敷在烧伤部位C. 用干净的布料覆盖烧伤部位D. 尽快送医答案:A, C, D8. 在急救中,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A. 伤者无意识B. 伤者无呼吸C. 伤者无心跳D. 伤者有微弱的呼吸答案:A, B, C三、判断题9.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答案:正确10. 任何情况下,急救人员都应尝试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答案:错误(应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和急救人员的专业判断来决定是否进行心肺复苏)四、简答题11. 描述在遇到有人窒息时,应如何进行急救。
答案:首先,询问伤者是否能够呼吸,如果伤者不能说话或呼吸困难,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然后,如果伤者意识清醒,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伤者背后,双手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放在伤者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重复直至异物排出或伤者失去意识。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一、概述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指通过培训掌握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治和抢救的知识和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时有发生,提前培训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可以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急救原则应急救护的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需要遵守,例如: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救治或抢救行动之前,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比如,火灾现场要避免进入,电击伤的救助要切断电源等。
2. 快速判断情况在急救时,要快速判断受伤者所处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检查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
3.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在紧急情况下,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助。
不要依赖于自己的力量,及时引入专业救援机构。
三、常见应急救护技能1. 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指在人工复苏下进行,通常用于心脏骤停的患者。
常见的步骤包括按压胸骨、人工呼吸等。
在培训中,应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和实操训练。
2. 创可贴的正确使用创可贴是一种常见的急救工具,在培训中需要详细介绍其使用方法。
例如,清洁伤口,包扎伤口,防止感染等。
3. 腕部止血腕部止血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在出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压迫脉搏点位,阻止血流,起到止血作用。
培训中应包括腕部止血的位置和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
4. 外伤包扎在急救过程中,外伤的包扎是必不可少的。
教授正确的包扎方法可以避免感染并减少出血。
例如,简单的止血带、绷带的正确使用等。
四、培训方法为了提高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可以采用以下培训方法:1. 网上学习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相关教学材料,可以掌握基础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许多网站提供免费的在线教程和视频,方便人们随时随地学习。
2. 面对面培训班参加专业的应急救护培训班,有助于更深入地学习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
这种培训方式能够提供实际的操作演练和专业的指导,更加有利于学员的学习。
五、总结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对于保护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应急救护培训1 应急救护培训简介应急救护培训是指一种包括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应急救护操作能力训练活动,旨在从专业医疗服务人员到普通民众,以及本职工作所需的人员,学习提高应急救护服务技能,以提高应急施救效率。
这种培训着重在提高学员的应急救护技能,包括:急救知识、抢救技术、救援技巧等方面的学习,以及一些现场施救模拟练习,以及其他形式的实践操作,加深应急救护能力的提升。
2 应急救护培训主要内容1. 紧急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包括病情分类、血压测量、体温测量等基础检查,配合合理实施霍乱、烧伤、晕厥、出血、休克等急救药物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2. 抢救知识:学习外伤急救护理、危重病人抢救和心脏骤停等病症抢救知识,掌握抢救技术。
3. 模拟施救:通过一些课堂活动和模拟施救练习,使学员学会运用已有的应急医疗知识,掌握紧急施救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应急救护的效率。
3 练习内容应急救护培训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练习两部分内容,来实现这一目标。
1. 理论讲解:课上主要讲解一些知识点和技能,包括:急救常识、初步急救技术、抢救技巧、危重病人的抢救知识、外伤的初步处理等。
2. 实际操作技能:学员实际参与具体的施救实践,学会操作救护车、抢救病人的方法及其必要的护理技术,以及参与处罚一些模拟的施救护理练习,以巩固理论知识。
4 培训课程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 综合素质培养:内容涵盖公民素质教育、急救用药、法律法规、抢救设备及病人运送、心理护理等。
2. 安全知识:有关安全防护、抢险处置、防火处置、应急通讯、抢救病人安全使用设备等内容。
3. 抢救技术:紧急医疗事件常见急症处理技术、心肺复苏、中毒性休克的急救知识等。
4. 具体应急:实践抢救技术的熟练操作,张力及固定、简易骨折复位、外伤及化学创伤的护理等。
5 培训意义应急救护培训的意义是巨大的:首先可以提高应急救护的效率,避免病人的死亡,以及为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准备;其次可以提高民众素质,让更多的民众获得急救知识,进而在一些意外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施救;最后,应急救护培训还可以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加深对应急救护的认知,以及把握合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急救护培训实施计划一、前言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中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抢救和医疗救治的一种急救措施。
在灾害、意外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科学的急救措施能够挽救伤病员的生命,降低事故导致的伤亡。
因此,应急救护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应急救护培训实施计划。
二、培训目标1.了解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技能;2.熟练掌握应急救护的操作技巧,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准确的进行急救;3.了解不同突发事件下的应急救护特点和遇到的常见伤病,能够根据情况调整急救方式;4.培养应急救护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三、培训内容1. 理论学习应急救护的理论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烧伤处理、中暑急救等内容。
学员需要通过系统学习,熟悉应急救护的相关知识,了解突发事件中的急救原则和技巧。
2. 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应急救护培训的重点,通过模拟实战场景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技能的训练,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急救技能。
3. 实际演练在模拟突发事件场景中,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演练,考察学员的应急救护能力,加强学员的实战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培训对象1. 社会大众应急救护培训应面向社会大众,包括但不限于学生、教师、家长、企业员工等,提高广大群众的应急救护技能,增强公众的应急救护意识。
2. 专业人士应急救护培训也需要面向专业人士,如医生、护士、救护车司机等,提高他们在应急事件中的应急救护技能和应变能力。
五、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通过专业教室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帮助学员快速学习和掌握应急救护技能。
2. 在线培训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在线应急救护培训,提供视频教学和在线直播,方便学员在家学习,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六、培训计划1. 制定培训时间表明确培训的具体时间,包括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实际演练的时间安排,确保培训内容全面、有序进行。
2023年应急救护培训方案(精选4篇)1. 标题:2023年应急救护培训方案培训目标:1)提高学员对急救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2)培养学员的应急救护意识和处理能力;3)增强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危机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1)实施基本生命支持(BLS):学习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常规急救操作;2)处理外伤情况:如骨折、创伤、出血等,学习合理包扎、止血等技能;3)急性疾病处理: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学习早期发现、急救及转运原则;4)心理危机处理:学习对受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5)实操演练:进行模拟急救情况的实地演练,提高学员应对实际紧急情况的能力。
培训方式:1)理论讲座:邀请专业急救教师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2)技能培训:设置实验室,由专业教师指导学员进行实际操作;3)实地演练:邀请急救团队组织实际急救场景的模拟演练;4)参观参访:组织学员参观当地医疗机构,了解急救设备和医疗资源情况。
培训时间:1)每周末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为期3个月;2)每次培训时间为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学员的工作日程进行安排。
培训评估:1)定期考核:每月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2)评估反馈:对学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提供改进建议;3)结业证书:凡完成课程要求并通过考核者,颁发应急救护培训结业证书。
2. 标题:2023年应急救护培训方案培训目标:1)提高学员对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应急救护处理能力;2)提高学员对急救设备和医学资源的了解程度;3)增强学员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培训内容:1)常见急救知识:包括中风、心脏骤停、溺水、窒息等常见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知识;2)常规急救操作:如心肺复苏、止血绑扎、呼吸道碎片清理等操作技巧;3)急救设备与药品使用:了解急救箱中常见设备和药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4)团队合作演练:通过模拟案例进行团队应急救护演练,提升团队协作和应变能力。
培训方式:1)理论讲座:邀请急救专家进行常见急救知识和操作技巧的讲解;2)案例分析:组织学员进行数据分析和病例讨论,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操训练:设置实验室,由经验丰富的急救护士指导学员进行操作训练;4)模拟演习:组织真实场景的模拟演练,提高学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一、前言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受伤或疾病的人进行紧急抢救和治疗的过程。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提高个人自救互救能力和社会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从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常见危急情况处理、常用急救技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应急救护基本知识1. 危险因素识别:灾害性事故发生时,首先要做到快速判断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意外伤害。
2. 伤患评估:在确定无危险因素后,需要对受伤人员进行快速评估,判断其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并分析其所处环境及其他可能影响其安全的因素。
3. 拨打紧急电话:当确定有人员受伤或者发现突发事件时,要及时拨打当地的紧急电话,如110、120等,向警方和医护人员报告情况,并请求援助。
4. 保持冷静: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冷静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三、常见危急情况处理1. 窒息:窒息是由于呼吸道受到阻塞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救护。
首先需要让窒息者弯腰低头,用力咳嗽或吐出异物;如果无法咳出异物,则可以采取背部拍打或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救护。
2. 中暑: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内部温度过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当遇到中暑患者时,应尽快将其移到阴凉处,并给予适量的水和盐分补充。
同时可以采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喝凉茶等措施缓解症状。
3.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指在生活、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因意外事件而导致的身体损伤。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护。
首先需要判断伤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止血、包扎等措施,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四、常用急救技能1.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指在突发事件中,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等方式为窒息患者提供呼吸支持。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频率,并且要保持清醒的状态。
2.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时,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方法恢复心肺功能。
应急救护培训方案1. 引言应急救护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挽救生命,减轻伤者的痛苦,并为突发事件提供及时有效的响应。
为了加强公众的应急救护意识和技能,建立一套全面的培训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护培训方案,以提高人们的应急救护水平。
2. 培训目标应急救护培训的目标是教授参与者基本的生命支持技能,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为伤者创造生的机会,并在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之前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
3. 培训内容3.1 常见急救知识为使参与者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作出恰如其分的救护措施,培训的首要内容是传授常见急救知识。
这包括了如何进行人工心肺复苏(CPR)、如何处理严重出血、如何处理心脏骤停、如何处置窒息、如何处理突发中风等急救技能。
3.2 事故现场安全参与者应被教授如何评估现场的安全性,并正确判断是否需要在事故现场进行急救。
他们还需要了解逃生路线,掌握如何引导他人迅速安全地撤离,并学会使用紧急呼叫设备。
3.3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应急救护常常需要在团队中完成,因此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的培训至关重要。
参与者应学会如何协调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并在紧张的情况下进行高效的沟通,以确保救援行动的成功实施。
3.4 心理健康和紧急心理支持救护人员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往往面临高度压力,因此心理健康和紧急心理支持的培训也应纳入计划中。
参与者应该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在遭遇创伤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4. 培训方法4.1 理论课程培训方案的一部分将涉及理论课程,包括讲座、演示和案例分析等。
这有助于参与者了解各种应急救护技术的基础知识,并为实践环节做好准备。
4.2 模拟演练理论课程后,参与者将参与实地模拟演练。
这将为他们提供真实的情景,使其能够在仿真环境中应对各种急救情况,并获得实践经验。
4.3 实践指导在演练过程中,专业救护人员将提供实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参与者掌握正确的急救技巧。
而后,参与者将被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以增强其应急救护技能。
应急救护员培训记录目录:一、培训概述二、应急救护的重要性三、应急救护员的职责和技能要求四、培训内容和方法五、培训效果评估六、培训总结和展望一、培训概述应急救护员培训是一项旨在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急救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的培训活动。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参与者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应对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的能力,为保障生命安全和健康提供帮助。
二、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中及时采取合理的救护措施,保护和挽救受伤或患病人员生命的行为。
突发事件时效性强,对于伤员的救治和生命的抢救十分关键。
应急救护员的存在可以极大地减少事故伤亡和疾病恶化的风险,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抢救效果。
三、应急救护员的职责和技能要求应急救护员是指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突发事件中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的人员。
他们的职责包括现场救治、伤员转运、疾病初步诊断等。
应急救护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技能,并具备应对突发情况和处理危险因素的能力。
四、培训内容和方法应急救护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培训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专家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使学员全面了解应急救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熟练掌握关键技能。
在急救知识方面,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疾病识别与初步处理等。
在急救技能方面,培训内容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止血固定等操作。
培训还包括应急响应的流程和组织,如现场救治、伤员转运和与医疗机构的协调等。
五、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培训参与者的掌握程度,需要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可以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考试主要测试学员对应急救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考核主要测试学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技能运用。
六、培训总结和展望通过应急救护员培训,参与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为突发事件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应急救护培训应急救护培训知识重点一、不测伤害及灾祸事故的现场救护技术讲座(一)灾祸事故应急营救1.溺水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或肺内,阻挡气体互换,造成窒息和缺氧,往常称为水窒息。
一般 4—6 分钟便可惹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少量溺水者因严寒、惊吓或水的刺激惹起喉部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缺氧,因此危及生命。
岸上救护:第一快速检查能否有呼吸和心跳。
踊跃控水∶肩扛法、半跪法或海氏法。
仰卧,开放气道,消除口、鼻腔异物,保持气道畅达。
呼吸、心跳已停止者马上就地进行 CPR 。
不要在短时间内轻易放弃急救。
复苏后注意保暖,促使肢体血液循环。
急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2.触电事故救援触电可惹起心跳呼吸骤停,并致使灼伤,危及生命或致残。
马上切断电源 ,若没法实时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橡胶制品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切勿用湿润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扒开电线;切勿用手涉及带电者;切勿用湿润的物品挪动电者。
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派人看守,不让人、车凑近,特别是高压导线断落在地上时,应远离其8 米范围之外。
将离开电源的触电者快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察看触电者有无呼吸,动脉有无搏动;检查口腔,清理口腔粘液,拿出假牙;放松上衣和裤带。
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马上实行心肺复苏。
绝不可以轻易中止急救。
对外伤进行止血、包扎、固定。
马上拨打报警求援电话。
3.烫伤与烧伤应急第一应冷却伤处,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刷伤口10 分钟以上。
对烧伤者,在间隔热源后,应尽量使其呼吸畅达,而后当心除掉伤者创面及四周的衣物、皮带、腕表、项链、戒指、鞋等;对粘在创面的衣物等,应先用冷水降温后再慢慢除掉。
当碰到严重烫伤或烧伤病人时,应用敷料(如洁净的布料等)掩盖伤处,马上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即即是轻度烫伤或烧伤,在自行办理后应当去医院就诊。
如烫伤或烧伤严重,不行使用烫伤药膏或其余油剂,不行刺穿水疱。
4.中暑(1)重症中暑中暑高热体温在40℃ 以上,皮肤干燥无汗,脉速,呼吸快弱,血压正常或降低、神志模糊、谵妄、昏倒、惊厥。
一、方案背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应急救护能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意外事故的伤害程度,特制定本应急救护教学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参训人员对应急救护的认识,树立“救在身边”的理念。
2. 使参训人员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具备初步的现场救护能力。
3. 增强参训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培训对象1. 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员工、学校师生等。
2. 应急救护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1. 应急救护基本概念及原则2. 心肺复苏(CPR)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3. 气道异物梗塞的急救方法4. 创伤急救处理方法5. 烧伤、烫伤的急救处理6. 中暑、中毒的急救处理7. 心理急救及自我保护意识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专业讲师进行现场授课,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参训人员对应急救护知识有全面了解。
2. 实操训练:组织参训人员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应急救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使参训人员更好地掌握应急救护技能。
六、培训时间及地点1. 时间:根据参训人员实际情况,分批次进行培训,每批次培训时间为2天。
2. 地点:社区活动中心、企事业单位会议室、学校报告厅等。
七、培训师资1. 邀请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担任主讲。
2. 邀请专业讲师进行理论授课。
3. 聘请志愿者协助培训工作。
八、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笔试和实操相结合。
2. 考核内容: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塞急救、创伤急救等。
3. 考核合格者颁发《应急救护培训证书》。
九、培训经费1. 培训经费来源:政府财政拨款、企事业单位赞助、社会捐赠等。
2. 培训经费使用:用于培训场地租赁、师资费用、教材印刷、设备购置等。
十、培训效果评估1.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摩、考核成绩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2.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强。
应急救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公众的应急救护能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本计划旨在组织一场应急救护培训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应急救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增强公众的应急救护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建立健全应急救护网络,为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三、活动时间2024年9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四、活动地点市区主要公共场所、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五、活动内容1. 理论培训(1)应急救护概述(2)心肺复苏术(CPR)(3)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4)创伤救护(5)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6)重大交通事故现场的急救处理(7)火灾事故现场的急救处理2. 实操演练(1)模拟心肺复苏术操作(2)AED使用演示及操作练习(3)创伤包扎止血演练(4)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演练(5)重大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演练(6)火灾事故现场急救演练3. 互动交流(1)应急救护知识问答(2)应急救护技能竞赛(3)应急救护经验分享六、活动组织1. 主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红十字会2. 承办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体育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3. 协办单位: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七、活动实施1. 宣传发动: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 培训师资:邀请市内知名医疗机构和应急救护专家担任培训讲师。
3. 场地安排: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公共场所、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作为培训场地。
4. 物资准备:准备急救器材、模拟人、宣传资料等。
5. 活动实施:按照活动计划,有序开展理论培训、实操演练、互动交流等活动。
6. 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收集公众反馈意见,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八、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公众的应急救护意识和能力。
应急救护培训应急救护培训知识要点一、意外伤害及灾害事故的现场救护技能讲座(一)灾害事故应急救援1. 溺水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或肺内,阻碍气体交换,造成窒息和缺氧,通常称为水窒息。
一般4—6分钟就可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少数溺水者因寒冷、惊吓或水的刺激引起喉部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缺氧,因而危及生命。
岸上救护:首先迅速检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积极控水∶肩扛法、半跪法或海氏法。
仰卧,开放气道,清除口、鼻腔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呼吸、心跳已停止者立即就地进行CPR。
不要在短时间内轻易放弃抢救。
复苏后注意保暖,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急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2. 触电事故救助触电可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并导致灼伤,危及生命或致残。
立即切断电源,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橡胶制品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拨开电线;切勿用手触及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电者。
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派人看守,不让人、车靠近,特别是高压导线断落在地上时,应远离其8米范围以外。
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动脉有无搏动;检查口腔,清理口腔黏液,取出假牙;放松上衣和裤带。
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绝不能轻易中断抢救。
对外伤进行止血、包扎、固定。
立即拨打报警求助电话。
3. 烫伤与烧伤应急首先应冷却伤处,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
对烧伤者,在隔断热源后,应尽量使其呼吸畅通,然后小心除去伤者创面及周围的衣物、皮带、手表、项链、戒指、鞋等;对粘在创面的衣物等,应先用冷水降温后再慢慢除去。
当遇到严重烫伤或烧伤病人时,应用敷料(如清洁的布料等)遮盖伤处,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即使是轻度烫伤或烧伤,在自行处理后应该去医院就诊。
如烫伤或烧伤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其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4. 中暑(1)重症中暑中暑高热体温在40℃以上,皮肤干燥无汗,脉速,呼吸快弱,血压正常或降低、神志模糊、谵妄、昏迷、惊厥。
严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肺水肿、脑水肿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中暑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及未能适应高温者。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眩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弱、呼吸浅快、血压降低、晕厥或意识朦胧,体温可正常、稍低或微升高。
中暑痉挛肌肉痉挛,尤以腓肠肌痉挛多见。
也可波及腹直肌、肠道平滑肌、膈肌,产生腹绞痛及呃逆,体温大多正常。
日射病剧烈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烦燥不安,重者惊厥、昏迷,大脑温度可达40℃~42℃,但体温并不一定升高。
(2)现场救护的基本方法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解暑药物应用: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3)预防中暑躲避烈日:尤其应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遮光防护: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饮料。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
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后、上午10时、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分别饮1-2杯白开水或含盐饮料(水2~5升加盐20克)。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
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5. 蛇咬伤中毒毒蛇与无毒蛇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毒牙和毒腺。
毒蛇咬伤,局部见到明显的成对的两个毒牙痕(有时可见1~4个毒牙痕),而无毒蛇咬伤仅见到一排整齐的牙痕。
(1)预防毒蛇咬伤勿招惹毒蛇:发现毒蛇时切勿招惹、挑衅,否则将遭反击。
一般言之,毒蛇多半不会主动袭击人,除非我们猛然接近其身长二分之一的范围內,或误触到它,才会被其自卫反应咬一口。
当野外旅行时,尤其在夜间最好穿长裤、蹬长靴或用厚帆布绑腿。
持木根或手杖在前方左右拨草将蛇赶走,夜间行走时要携带照明工具,防止踩踏到蛇体招致咬伤。
(2)现场急救原则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放低患肢。
切忌惊慌、呼叫、奔跑。
在被蛇咬伤后2~5分钟内于伤口近心端4~5cm处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用布条、绳、各种系带或止血带扎住,以阻断静脉和淋巴回流(不影响动脉血的供应),此后每30分钟放松止血带1~2分钟(控制在2小时内,防组织坏死)。
冰或冷水浸泡伤肢;可用自来水、冷开水、盐水、肥皂水等溶液冲洗伤口。
可用口、吸乳器、拔火罐或吸引器于毒蛇咬伤的局部吸吮毒液。
灼烧伤口。
忌饮酒。
呼救,迅速入院处理,注射抗蛇毒血清。
6. 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无法救治,病死率达100%。
人被带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会引发狂犬病。
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烧、头痛、恐水、怕风、四肢抽搐、喉肌痉挛、牙关紧闭等。
被宠物咬伤、抓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要20 分钟。
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或者2%~5%的碘酒(药店有售)。
只要未大量出血,切记不要包扎伤口。
立即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各区(县)卫生防病站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1 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 小时内。
之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再各注射一次。
穿透性咬伤,必须立刻注射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
人被犬攻击并咬伤,应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将攻击人的宠物暂时单独隔离,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发现犬没有精神、喜卧暗处、唾液增多、行走摇晃、攻击人畜、恐水等症状,要立即送往附近的动物医院或乡镇兽医站诊断。
7. 毒物与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场救护原则仰卧,便于呕吐,防窒息。
补充水分和盐分。
早期尤其吐泻,不轻易服止泻药,频繁的吐泻可导致休克和电解质紊乱,应予以相应处理。
自送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
群体中毒,立即报告疾控中心。
(2)乙醇中毒现场救护轻度醉酒适当饮用浓茶或咖啡类饮料,多可于不久自醒。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返吸和引起窒息;防止自伤和伤人毁物。
昏睡期应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
昏迷,呼吸抑制,抽搐和大小便失禁者,应急送医院急救。
8. 冻伤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
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
快速复温:将冻肢浸泡于40℃(不宜过高)温水中,至冻区皮肤转红,尤其是指(趾)甲床潮红,组织变软为止,时间不宜过长。
对于颜面冻伤,可用40℃的温水浸湿毛巾,进行局部热敷。
在无温水的条件下,可将冻肢立即置于自身或救护者的温暖体部,如腋下、腹部或胸部,以达复温的目的。
9. 火灾(1)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
如没有锅盖,可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灭火。
切忌用水浇,以防燃着的油溅出来,引燃厨房中的其他可燃物。
(2)家用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物将火压灭。
无法切断电源时,应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不要用水及泡沫灭火剂。
电源尚未切断时,切勿把水浇到电气用具或开关上。
如果电气用具或插头仍在着火,切勿用手碰及电气用具的开关。
当电视机、电脑着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近,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3)液化气罐着火,除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压外,还可将干粉或苏打粉用力撒向火焰根部,在火熄灭的同时关闭阀门。
酒精火锅加添酒精时突然起火,千万不能用嘴吹,可用茶杯盖或小菜碟等盖在酒精罐上灭火。
(4)逃离火场平时要熟悉各种通道和安全出口,发生火灾后正确地选择逃生路线。
一边跑一边拍门通知其他人逃生,如果有警铃按钮,应立刻按动警铃报警。
保持镇静,不要留恋财物;沿防火安全楼梯向底楼撤离或按照火灾逃生路线图或疏散指示标志逃生。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保持低姿势前进,呼吸动作要小而浅。
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被等物覆盖灭火或用水浇灭火苗。
切勿使用电梯,以免突然断电而被困其中,必须随身携带钥匙,一旦去路被阻,可以及时退回房间。
(二)常见急症的现场救护1. 脑血管意外(1)脑血管意外的表现意识障碍:轻者躁动不安、意识模糊;重者昏迷。
头痛:头痛以病灶侧为重;呕吐:多为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可为咖啡色。
偏瘫:一侧面部、上肢或下肢无力、麻木、麻痹。
呼吸:一般轻者呼吸较快,重者深而慢。
血压:早期血压可升高。
体温:视病灶不同可出现体温升高。
瞳孔:发生脑疝时可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
(2)现场救护原则安静卧床,头部抬高,给予吸氧。
保持呼吸通畅,防止误吸。
限制饮水、饮食,防止咽部麻痹。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拨打急救电话,准确告知病情,等候专业医务人员到来。
平稳搬动,减少震动,急送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2. 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继而发生了痉孪、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
冠脉硬化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遗传、高脂血症、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过少、内分泌因素、精神性格因素。
现场救护原则:立即停止活动,就地平卧,不随便搬动,保持肃静。
使患者尽可能舒适,给以劝慰释疑。
保持镇静。
硝酸甘油片1-2片舌下含服或亚硝酸异戊酯1支吸入。
可重复。
通风,有条件应立即吸氧。
数分钟检查一次生命体征和全身一般状况。
记录病情及其进展,以便向医务人员报告。
必需时进行CPR。
迅速与医院、急救站联系速来抢救并护送医院救治。
二、创伤救护讲座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致残,甚至死亡。
致伤因素有机械因素,如车祸、地震、刀扎、枪伤等;物理因素,如烧伤、冻伤、电击、射线等;化学因素,如酸、硷、毒气等;生物因素,如毒蛇、昆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