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系统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10
s7-200plc红绿灯设计资料S7-200 PLC红绿灯设计资料一、设计概述本次设计是一个简单的红绿灯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的状态,以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设计主要涉及红灯、绿灯和黄灯三种状态的控制,每种状态代表不同的交通规则。
二、控制要求1.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灯亮时,车辆和行人需等待。
2.绿灯:表示允许通行,灯亮时,车辆和行人可以通行。
3.黄灯:表示警示,灯亮时,车辆和行人需要警惕,可能有交通状况发生。
三、I/O分配1.输入信号(I):•按钮:按下按钮后,PLC会接收到一个输入信号,用于触发红绿灯状态的转换。
2.输出信号(O):•红灯:控制红灯的亮灭。
•绿灯:控制绿灯的亮灭。
•黄灯:控制黄灯的亮灭。
四、程序设计1.程序启动后,红灯亮起,表示禁止通行。
2.按下按钮后,红灯熄灭,绿灯亮起,表示允许通行。
3.经过一定时间后(例如:30秒),绿灯熄灭,黄灯亮起,表示警示。
4.再经过一定时间后(例如:10秒),黄灯熄灭,红灯亮起,再次禁止通行。
5.程序重复上述过程。
五、模拟测试在完成程序设计后,需要进行模拟测试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可以通过将PLC 与模拟器连接,模拟实际交通信号灯的状态变化。
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和顺序进行测试,观察信号灯是否按照预期进行变化。
如果存在问题,需要调整程序并进行重新测试。
六、安全考虑1.在程序中应加入故障处理机制,如检测到红灯或绿灯持续亮起超过预设时间(例如:5秒),则应立即启动故障报警并显示故障信息。
系统进入故障模式,禁止所有车辆通行,直到故障排除。
2.为了确保安全,PLC的供电系统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防止突然断电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同时,PLC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线应进行屏蔽和隔离处理,以避免信号干扰和短路。
3.在安装红绿灯设施时,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施工。
例如:合理设置信号灯的高度和位置,确保灯光能够清晰地被车辆和行人识别。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智能红绿灯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此,设计和实现智能交通系统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智能红绿灯系统。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智能红绿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智能红绿灯系统的目标智能红绿灯系统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为行人和车辆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的出行服务。
具体来说,智能红绿灯系统的目标包括以下方面:1、提供实时的交通状况信息,实时调整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提高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2、为行人、车辆提供便捷的通行服务,尽可能减少等待时间,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信号控制方案;3、提供车辆、行人的自动识别和计数服务,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智能红绿灯系统的原理和方案智能红绿灯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基于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从车辆、行人的角度来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
具体的实现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和处理智能红绿灯系统通过采集和处理数据来获取实时的交通状况信息。
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视频监控、车辆探测器、行人探测器、智能手机应用等多种方式,这些采集方式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算法等。
2、信号控制智能红绿灯系统可以根据采集的数据实时调整信号配时方案,以优化交通流程,减少等待时间,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
例如,当路口交通流量较大时,交通信号配时可以相应地调整,以避免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3、自动识别和计数智能红绿灯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车辆和行人,并进行计数。
这些数据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优化交通网络,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
三、智能红绿灯系统的应用与前景智能红绿灯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和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十字路口红绿灯设计方案图纸在现代城市交通中,十字路口是交通流量汇聚和分散的关键节点,红绿灯的合理设计对于保障交通的安全与顺畅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份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设计方案图纸。
一、设计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十字路口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为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我们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红绿灯系统。
本次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优化交通流,降低车辆等待时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确保行人的安全。
二、十字路口基本情况本次设计的十字路口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东西向道路为主干道,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 50 公里/小时;南北向道路为次干道,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 40 公里/小时。
路口周边有商业区、居民区和学校等。
三、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在设计之前,我们对该十字路口的交通流量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包括不同时段的车流量、人流量以及车型比例等。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流量较大,东西向车流量明显高于南北向,且行人流量在上下学和上下班时段较为集中。
四、红绿灯时间设置根据交通流量调查结果,我们对红绿灯的时间进行了如下设置:1、早高峰时段(7:00 9:00)东西向绿灯时间:60 秒东西向黄灯时间:3 秒东西向红灯时间:40 秒南北向绿灯时间:40 秒南北向黄灯时间:3 秒南北向红灯时间:60 秒2、平峰时段(9:00 17:00)东西向绿灯时间:50 秒东西向黄灯时间:3 秒东西向红灯时间:45 秒南北向绿灯时间:40 秒南北向黄灯时间:3 秒南北向红灯时间:55 秒3、晚高峰时段(17:00 19:00)东西向绿灯时间:65 秒东西向黄灯时间:3 秒东西向红灯时间:35 秒南北向绿灯时间:35 秒南北向黄灯时间:3 秒南北向红灯时间:65 秒4、夜间时段(19:00 7:00)东西向绿灯时间:40 秒东西向黄灯时间:3 秒东西向红灯时间:70 秒南北向绿灯时间:30 秒南北向黄灯时间:3 秒南北向红灯时间:80 秒五、信号灯类型与布局1、信号灯类型采用 LED 信号灯,具有亮度高、寿命长、节能等优点。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书——交通灯控制器学院名称: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姓名:XXX(XX号)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XXXX实习时间:2010年12月6日——2010年12月17日红绿灯交通信号系统一、红绿灯交通信号系统功能概述红绿灯交通信号系统为模拟实际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
外部硬件电路包括:两组红黄绿灯(配合十字路口的双向指挥控制)、一组手动与自动控制开关(针对交通警察指挥交通控制使用)、倒计时显示器(显示允许通行或禁止通行时间)。
二、红绿灯交通信号系统红绿灯交通信号系统外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十字路口交通灯模拟图三、任务和要求1.在十字路口的两个方向上各设一组红黄绿灯,显示顺序为其中一方向是绿灯、黄灯、红灯;另一方向是红灯、绿灯、黄灯。
2.设置一组数码管,以倒计时的方式显示允许通行或禁止通行时间,其中一个方向上绿灯亮的时间是20s ,另一个方向上绿灯亮的时间是30s ,黄灯亮的的时间都是5s 。
3.选做:当任何一个方向出现特殊情况,按下手动开关,其中一个方向常通行,倒计时停止。
当特殊情况结束后,按下自动控制开关,恢复正常状态。
4.选做:用两组数码管,实现双向倒计时显示。
四、设计思路在实际情况下,一个十字路有一个主干道和一个支干道。
主干道的车流量较大,即要求主干道绿灯亮的时间长,支干道正好相反。
五、总体方案简单原理如下:由555时钟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稳定的“秒”脉冲信号,确保整个电路装置计时工作稳定进行。
用两片74LS161作为计数器,将其输出端通过非门与74LS48相连后,把74LS48输出端连到数码管上,实现倒计时;用另外一片74LS161作为状态控制器,控制状态变量Q2Q1的变化,即实现变化:00-01-10-11;用计数器的RCO进位端作为状态控制器的脉冲;利用状态控制器对计数器实现至数操作,从而实现模30,模20,模5的转换;六个灯与由状态控制器控制的74LS74的输出端通过门电路直接相连。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是城市交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对车辆行驶状态的监测,协调红绿灯信号,来确保道路交通的流畅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1. 系统功能描述该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红绿灯信号的循环变换,保证各个车辆道路的交通流畅。
同时,系统具备故障检测和自适应调整的功能,当出现交通拥堵状况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间,实现道路交通的快速畅通。
2. 系统设计框架此系统主要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硬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红绿灯、电源、车辆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了信号灯的周期控制和车辆检测。
软件系统主要由整合了单片机编程语言和相关算法所组成。
系统中的单片机程序主要完成红绿灯变换和车辆检测等功能,还会实现一些复杂的算法,如故障检测和自适应调整等。
3. 系统设计过程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需求分析:针对不同的交通场景,分析交通信号灯的需要,确定系统设计的需求。
2) 硬件选型: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单片机、传感器、红绿灯等硬件设备。
3) 软件设计:在单片机上设计系统软件,实现各个部分的功能。
如控制红绿灯变换,实现车辆检测器的功能等。
4)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 发布与维护:发布系统,并在运营过程中不断优化和维护。
4. 系统实现效果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通过软硬件体系的配合,能够高效准确地控制红绿灯信号的变换,有效降低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同时,该系统具备自适应调整和故障检测等功能,能够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快速调整相应的红绿灯信号,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综上所述,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是一种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案。
其系统感知性强,性能稳定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和道路交通的管理中,促进交通资源的有效分配,在实现城市交通快速、高效、安全运行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出行环境。
51单片机红绿灯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在交通管理中,红绿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能够有效地控制交通流量,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本设计旨在使用51单片机实现一个红绿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红绿灯的状态来实现交通信号控制。
二、系统设计1.设计原理红绿灯控制系统分为两种模式:定时模式和交通流量感应模式。
在定时模式下,红绿灯会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循环切换;在交通流量感应模式下,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流量来实现智能控制。
2.硬件设计本设计采用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配合电路部件包括红绿灯LED 灯、传感器等。
51单片机通过IO口控制LED灯的状态,同时接收传感器信号用于交通流量感应模式。
3.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含控制程序和交通流量感应算法。
控制程序通过定时器产生中断来实现定时模式下红绿灯的切换;交通流量感应算法通过读取传感器信号来判断是否有车辆通过,进而控制红绿灯的切换。
三、系统实现1.控制程序控制程序主要实现红绿灯状态的切换,包括定时模式和交通流量感应模式的切换逻辑。
在定时模式下,通过定时器中断来实现红绿灯的周期性切换;在交通流量感应模式下,通过传感器信号来判断车辆的流量,并根据流量大小来调整红绿灯的状态。
2.传感器接口传感器接口用于检测车辆的流量,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实现对红绿灯状态的控制。
在系统中,传感器可以是红外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通过检测车辆通过时的信号变化来判断车辆的流量。
3.LED灯控制LED灯控制通过51单片机的IO口来实现,控制红绿灯的状态。
根据控制程序的逻辑,51单片机可以实现红绿灯的亮灭控制,从而实现交通信号的控制。
四、系统优化1.系统稳定性优化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设计中可以加入硬件看门狗等机制来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智能交通流量控制在交通流量感应模式下,可以通过进一步算法优化,实现更加智能的交通流量控制,提高红绿灯的切换效率。
3.软硬件结合优化软硬件结合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减少系统的延迟,提高交通信号的控制效率。
红绿灯设计改善方案及措施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增加,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成为了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问题。
而红绿灯作为交通信号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因此,对红绿灯的设计进行改善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红绿灯设计的改善方案及措施进行探讨。
一、红绿灯设计的改善方案。
1. 智能化控制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管理的新趋势。
在红绿灯的设计中,可以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车辆情况,从而实现红绿灯的智能化控制。
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红绿灯的时长,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2. 路口布局优化。
在红绿灯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路口的布局和道路的宽窄情况。
合理的路口布局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红绿灯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路口进行优化,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3. 多式联运交通系统。
多式联运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交通中,通过地铁、公交、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交通的高效运行。
在红绿灯设计中,可以考虑多式联运交通系统,通过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长和交通信号,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有序通行,提高交通效率。
4. 绿色交通信号灯。
在红绿灯的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绿色交通信号灯。
绿色交通信号灯可以有效节能减排,降低城市交通的能耗和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红绿灯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绿色交通信号灯,从而实现环保和节能的目的。
二、红绿灯设计的改善措施。
1. 定期维护和检修。
在红绿灯的设计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红绿灯作为交通信号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因此,在红绿灯的设计中,需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2. 加强管理和监督。
在红绿灯的设计中,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红绿灯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红绿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日益繁忙,红绿灯已经成为疏导交通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
红绿灯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组成。
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车辆可以直行,摆布转弯;红灯是禁止通行信号,面对红灯车辆必须住手前进;黄灯是等待信号,面对黄灯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等待信号指示。
城市红绿灯普通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其中采用PLC 程序控制的在实际使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信号普通采用三种控制形式。
第一种为传统红绿灯,即在红绿灯之间转换,绿灯变红灯时加黄灯来缓冲;第二种是在传统红绿灯基础上加之绿灯闪烁(以下简称绿闪)功能,即在绿灯将要结束之际加之闪烁,其目的是提醒车辆,并保留黄灯缓冲时间;第三种是数字显示红绿灯,这是目前大城市所用最多的红绿灯,这种是在第二种红绿灯基础上加摆布转弯和倒计时显示。
此外人行道的红绿灯对行人和车辆起到秩序化的放行和安全交通的交通设备。
人行道上的红绿灯也与马路上的红绿灯大同小异,设计方法也基本相同。
此次PLC 编程方法均与以S7-200 作为背景机。
这次给的方案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红绿灯,即绿灯切换到红灯之前用黄灯缓冲,而红灯到绿灯没有黄灯缓冲,这种红绿灯没有人行道上的红绿灯;第二种是普通红绿灯,就是在传统红绿灯基础上加之人行道红绿灯,人行道上惟独红、绿两种灯;第三种是大型红绿灯,这种红绿灯是在普通红绿灯基础上加摆布转弯和倒计时显示。
下面就来介绍这三种红绿灯:十字路口每一个方向各有一组红绿灯,共四组。
这种红绿灯控制简单方便。
但是缺点是只适合小型城市或者没有行人过马路和马路两边架设天桥的十字路口。
当今已经无法满足较大城市的交通需求,很容易浮现交通阻塞现象。
当启动PLC 时,南北方向绿灯亮25s,同时东西方向红灯亮30s ;25s 后南北方向绿灯闪烁3 次 (用时3s)后,改为黄灯,之后南北红灯并维持30s;此时东西方向由红灯变为绿灯亮25s,然后绿灯闪烁3 次(用时3s)后转为黄灯亮2s,如此向来循环。
最新智慧红绿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智慧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绿灯作为交通信号控制的重要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下面是一份最新的智慧红绿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一、背景分析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红绿灯管理系统作为城市交通信号传输的核心环节,需要以智慧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以实现交通流畅和安全。
二、系统设计方案1. 智能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红绿灯信号的智能控制。
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道路情况和优先级调整红绿灯的时间间隔,以最大化交通效率。
2. 信号传输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搭建起红绿灯信号传输系统。
通过网络连接各个红绿灯设备,实现实时的信号传输和数据交换。
3. 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对红绿灯信号和交通数据的分析,了解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短板和改进之处,从而优化红绿灯控制策略。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调控,提前进行交通管制和限行措施。
4. 监测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对红绿灯的运行情况、交通流量和车辆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设立交通违法监控点,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提高交通安全性。
5. 系统集成:将智慧红绿灯管理系统与其他交通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互通和协同作业。
比如,与交通指挥中心、交通警务系统和道路监控系统等进行数据共享,实现全面的交通管理和指挥。
三、系统优势1. 提高交通效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红绿灯信号的优化调整,降低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2. 提升交通安全: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系统,加强对交通流量和车辆安全的监管,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交通安全性。
3. 减少能源消耗: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合理调整红绿灯的时间间隔,降低交通能耗,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4. 提供实时数据支持: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实时收集红绿灯信号和交通流量等数据,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交通中的智能红绿灯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愈发拥堵,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一项现实。
为解决这一难题,智能红绿灯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城市道路中,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提高交通流量和车辆通过能力,缓解城市交通瓶颈,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中智能红绿灯系统的设计。
一、智能红绿灯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红绿灯系统的核心原理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运用,通过特定的算法优化交通控制,实现道路上红绿灯控制的智能化。
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交通控制中心系统、路侧控制设备和车载终端设备。
1. 交通控制中心系统是整个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的核心和管理中心,它负责集中控制、运行管理、状态监测和交通信息处理。
2. 路侧控制设备是指设置在道路上,用于控制车辆通过的交通信号灯、摄像机、雷达等设备,它与交通控制中心系统进行通信,通过交通控制中心系统对交通流量进行智能调度。
3. 车载终端设备是指安装在车辆上的终端设备,用于获取道路、交通和车辆信息,通过交通控制中心系统分析终端的数据并反馈给驾驶员,帮助驾驶员选择最短的行驶路线,从而提高行车效率。
二、智能红绿灯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智能红绿灯系统的应用在城市交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快速、精确地识别道路上的车辆信息和交通状况,通过算法优化交通控制。
在城市交通中,智能红绿灯系统可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1. 调节交通流量通过智能红绿灯系统的调度处理,道路交通系统的繁忙程度和流量得到有效改善,交通工具在道路上的拥挤程度降低,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 提高交通安全智能红绿灯系统可以精确监测车辆的行进速度、车间距、超速、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及时发出警报,进行处罚,从而有效提高城市交通安全系数。
3. 完善城市交通管理智能红绿灯系统可以实时获取车辆路线、通过车辆数、实时路况等数据,实现全面的交通管理,调整道路交通的环境,丰富城市交通数据统计分析和旅行决策信息,提供最好的通行方案和最短的通行时间。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信息专业)信息技术设计2报告课程设计名称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十字道口的红绿灯是交通法规的无声命令,是司机和行人的行为准则。
十字道口的交通红绿灯控制是保证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的关键。
当前,国内大多数城市正在采用“自动”红绿交通灯,它具有固定的“红灯—绿灯”转换间隔,并自动切换。
但是,实际上不同时刻的车辆流通状况是十分复杂的,是高度非线性的、随机的,还经常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救护车以及警车开过的情况下,交通灯应当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使其畅通无阻。
本系统采用8253定时器计数,8255并口控制,的交通灯演示系统。
设计一个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管理系统,分东、西、南、北四个通行方向,东西和南北方向各有一组红、绿灯用于指挥交通;红、绿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0s,周而复始。
因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交通灯是对称的,所以我们从南北向和东西向各取一个交通灯来进行控制。
关键词:8086CPU 红绿灯控制系统 8255 8253目录1.系统方案选择与论证 (4)1.1任务 (4)1.2要求 (4)1.3系统基本方案 (4)1.3.1各种方案选择及论证 (4)1.3.2系统的最终方案 (5)2.系统硬件设计 (6)2.1电路原理与电路图,实验系统接线图 (6)2.2主要芯片工作原理 (7)2.21.8255芯片的内部结构及引脚 (7)3.系统软件设计 (10)3.1系统主程序的设计 (10)3.2延时子程序的设计 (11)3.3检测开关是否打开子程序 (12)4.调试与分析 (12)5.收获与体会 (13)6参考资料 (14)附录1(硬件电路原理图): (14)附录2(主要程序): (15)1.系统方案选择与论证1.1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十字路口红绿灯控制系统。
交通信号灯的控制:(1)通过8255并口来控制LED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2)输出为0则亮,输出为1则灭。
(3)利用8253定时来控制变换时间。
路口红绿灯设计方案汇总红绿灯是交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设施之一,能有效调控道路交通流量,确保交通安全和有序。
本文将汇总几种不同的路口红绿灯设计方案,以期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1.时间控制方案:这是最常用的红绿灯设计方案之一、通过设置固定的时间间隔,确保车辆和行人在交通信号的控制下有序通行。
这种方案优点是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小、固定的路口。
但是在交通流量大、变化较多的路口,这种方案可能会导致拥堵和延误。
2.灵活控制方案:为了应对交通流量的变化,可以采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持续时间。
这种方案可以根据路口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3.车辆感应方案:通过使用车辆感应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方向车辆流量的实时检测和监控。
当一些方向上的车辆流量较大时,红绿灯可以自动调整以适应这个变化,保证交通流畅。
这种方案可以基于车辆数传感器、电感线圈等技术进行实现。
4.行人感应方案:不仅要考虑车辆的流量,还要考虑行人交通的安全和便利。
通过行人感应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行人的流量和需求,根据行人的需求调整红绿灯的设定时间,保证行人优先通过。
同时,在夜间或人流量较小的时候,可以采用快速通行模式,加快红绿灯的切换。
5.增加交通信号灯数量:在一些交通流量较大的路口,可以增加交通信号灯的数量,使得不同方向的车辆可以同时通行。
例如,在左转车道设置独立的红绿灯,以避免左转车辆拥堵直行车辆。
同时,可以设置多个红绿灯显示屏,使得司机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红绿灯的状态。
6.视频监控方案:通过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和行人的监控和分析。
交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时的图像信息,及时调整红绿灯的设定,疏导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堵塞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7.道路标线和标识优化:除了优化红绿灯的设计,还可以通过优化道路标线和标识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在道路中央设置左转专用道线和右转专用道线,引导车辆行驶。
《红绿灯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教学案例张向红朱桂荣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是新课标中选择性必修模块6中的内容,Arduino开源硬件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
“用Arduino实现红绿灯系统”需要三节课完成,第一节内容为:认识Arduino的接口,认识Arduino 的编程软件界面,学会把程序编译并上传到Arduino 上,利用Arduino的5V输出口、接地口、电阻、发光二极管、面包板完成一个使发光二极管亮的硬件连接。
第二节内容为:完成红绿灯系统的硬件连接并用软件实现红绿灯系统的自动控制。
第三节内容为:完善、优化红绿灯系统和学生展示红绿灯系统。
本节课为第二节课。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Arduino的接口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可以利用Arduino的5V 输出口和接地口完成一个使灯亮的硬件连接;对Arduino的编程软件界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且知道编译程序并把程序上传到Arduino上;知道现实生活中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如何工作的。
导入新课,呈现任务情境导入师:过十字路口时我们都需要遵循红绿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红绿灯系统是怎么工作的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搭建一个红绿灯系统。
呈现任务师:红绿灯系统就是对红灯、绿灯、黄灯进行自动控制,我们首先完成对一个灯进行自动控制,以绿灯为例,这里我们使用绿色发光二极管代替(由此引出第一个任务:用程序控制绿灯的亮和灭)。
设计意图: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系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每个学生都知道红绿灯是如何工作的,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完成任务,探究新知任务一:用程序控制绿灯的亮和灭师:第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利用Arduino的5V输出口和接地口搭建一个使绿灯亮、使发光二极管亮的硬件连接,在这个电路中为什么绿灯是一直亮的?生:因为Ardui no的5V输出口一直输出5 V电压,所以绿灯一直亮着。
路口交通信号灯-路口红绿灯信号设计方案第一章设计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拥有量的增加使道路市场必须规范有序交通安全管理必须上一新台阶。
本路口工程按“合理分配车流量、提高通行效率,避免车、人通行干扰”的原则设计方案,提供完整、成熟的产品,并保证各项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扩展性。
提高交通道路口的车辆通行速度,保证道路畅通。
因此该系统是建设畅通工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信号系统的设置应充分结合本路段工程的自身特点,在达到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确保行车安全目的的同时尽可能与道路的整体效果相结合。
一、设计思路以有效地管理道路交通,达到安全、经济、合理,美观为目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红绿灯交通设施。
二、设计标准1)GA/T47-93《交通信号机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2)GA47-2002《道路交通信号机标准》3)GB14887-2003《道路交通交通信号灯》4)GB 14866-2006《道路交通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5)路口现场测量的数据和路口状况。
三、交通交通信号灯设置原则1、交通控制系统应按图纸要求及实际路况定位和设置,立柱基础可根据图纸的规定就地浇筑,基础位置的确定、开挖以及浇筑混凝土立模和基础螺栓的设置等,都应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施工。
2、交通信号灯的装设,应按《道路交通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及图纸的规定执行。
3、工程人员应把其推荐的安装方法,报送项目经理审批。
其表面应采取防止损坏的保护措施。
四、交通交通信号灯(1)产品要求1)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GB14887—2003标准;2)光源:光源采用进口四元素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使用寿命≥10万小时。
(2)技术指标1)额定功率:Φ300mm单灯额定功率≤10W2)额定电压:AC176~264V,50HZ3)发光强度:红928CD,黄714CD,绿989CD。
4)光源寿命:≥10万小时5)可视角度:≥30º6)可视距离:Φ300mm≥300m7)外壳防护等级:≥IP538)耐温:-40℃~+75℃9)绝缘电阻:≥500MΩ10)介电强度:耐压1440VAC11)防尘:符合GB14887-2003标准12)抗振动:符合GB14887-2003标准13)抗风压:145KM/H五、交通信号控制机(1)系统功能:1)多时段定时控制:本系统自带31个预定相位,用户可按需要任意编程自定义16相位。
城市交通中的智能红绿灯系统设计智能红绿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智能算法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旨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它利用传感器、摄像头和信号控制算法来检测和控制交通流量,优化信号配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阻塞和延迟。
下面将详细介绍智能红绿灯系统的设计。
首先,智能红绿灯系统需要采集交通数据。
这可以通过安装在红绿灯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来实现。
摄像头可以实时捕捉道路上的交通状况,包括车辆数量、车辆类型和车辆运行速度等信息。
传感器可以检测道路上的车辆流量和行人流量,以及环境因素如天气和时间等。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其次,智能红绿灯系统需要实时交通数据分析和处理。
中央控制中心通过接收和分析交通数据来判断道路上的交通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相应的信号控制调整。
交通数据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处理,从而提取有用的信息如交通流量、拥堵程度和预测未来的交通趋势等。
基于这些信息,系统可以优化信号配时并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长,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第三,智能红绿灯系统需要实现自适应信号控制。
根据交通数据的分析结果,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长和配时方式。
例如,当其中一条道路拥堵时,系统可以减少该道路的红灯时长,增加绿灯时长和优先通过其他道路的流量。
通过自适应信号控制,智能红绿灯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延迟和拥堵。
最后,智能红绿灯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到故障和网络中断等突发情况,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交通安全。
此外,系统还应具备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以便通过中央控制中心对不同红绿灯进行实时监管和调控。
综上所述,智能红绿灯系统设计需要从数据采集、实时分析和处理、自适应信号控制以及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考虑。
这样的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阻塞和延迟,提升居民的出行体验。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题目:交通信号灯控制设计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通信专业:通信工程年级:姓名:学号:分数:一、需求分析1.1需求分析交通灯通常指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灯组成用来指挥交通的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
在如今的社会里,交通灯必不可少,没有交通灯就没有交通秩序,因此此次课程设计设计一个传统的交通灯。
1.2 实现目标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没有越过停止线的的需要停车,禁止通行。
红灯亮30秒,绿灯28秒,黄灯2秒。
二、系统设计2.1 流程图及分析2秒后后分析:启动电源后,东西红灯亮(r1),南北绿灯亮(g2);28秒后,东西红灯亮(r1),南北黄灯亮(y2);2秒后,南北红灯亮(r2),东西绿灯亮(g1);28秒后,南北黄灯亮(r2),东西黄灯亮(y1);循环。
2.2 时序图及分析东西向红灯黄灯绿灯南北向 红灯黄灯绿灯0 6 12 18 24 2830 36 42 4854 58 60分析:高电平为灯亮,低电平为灯灭。
前30秒内:东西方向红灯为高电平,南北方向绿灯为高电平,28秒后,南北方向黄灯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保持2秒,绿灯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后30秒, 南北方向红灯为高电平,东西方向绿灯为高电平,28秒后, 东西方向黄灯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保持2秒,绿灯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
此过程为一个周期。
2.3 接线图及分析分析:在接线时,程控端的公共端接5V 电源的负极,红绿灯的公共端接电源的正极,而红绿灯灯的另一端接程控器的输出端。
2.4 梯形图及分析分析:启动电源后,东西红灯亮(r1),南北绿灯亮(g2);28秒后,东西红灯继续亮(r1),南北绿灯灭(g2),南北黄灯亮(y2);2秒后,东西红灯灭(r1) ,南北红灯亮(r2),东西绿灯亮(g1);28秒后,南北红灯继续亮(r2),东西绿灯灭(g2),东西黄灯亮(y1);东西、南北方向一直保持循环状态。
智慧红绿灯建设方案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不断加大,特别是在繁忙的路口,车流量不断增加,交通状况越来越复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智慧红绿灯的建设,为了提高交通流量和提高路口的交通效率,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技术选型1. 无人机可以利用无人机在路口疏通过程中协助监测路口交通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路口交通拥堵问题,以达到更优化的效果。
2. 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车辆识别、识别车种、车型等信息,为后续交通流量分配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分析交通状况,优化路口信号,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3. 物联网技术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系统内置的传感器、磁感应器、摄像头等感应器件实时监控路口交通情况,能够收集到车辆通行时间、速度、车辆总数等数据。
4. 云计算技术运用云计算技术,将车道监控设备收集来的信息上传到云端,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智慧交通系统可利用这些数据,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间,以达到最佳交通拥堵状况,保证路口的通行承载能力。
二、工作原理智慧红绿灯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基本功能:1. 车辆感知检测通过在道路上设置磁感应器、摄像头等感应器件,识别车辆行驶方向、车速、车型等信息。
2. 数据收集与处理系统将车辆感知检测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实时统计及分析,以获取路口的车辆通行数量、通行规律、通行速度等数据。
3. 信号控制系统根据实时收集的车辆信息调整信号控制,通过精细调节红绿灯控制方案,实现路口车辆流量统筹分配,保证路口的交通通畅。
4. 优化和管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掌握字符状况,提高路口的交通效能,同时对路口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自动分析和研究,并生成相关报告,对政府官员、交通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三、建设成本智慧红绿灯系统需要投入前期设备、劳动力成本、软件系统等多方面的投入。
其中,设备成本固定,包括磁感应器、摄像头、控制器、服务器等,加起来约15万左右。
软件系统的开发、维护和升级费用相对可变,需要按照项目规模、系统稳定性和复杂程度综合评估。
目录1设计依据及参照规范 (2)2系统设计思想 (2)3系统结构 (3)4系统功能 (3)5技术规范 (4)5.1交通信号相位组织及阶段安排 (4)5.2交通信号机 (5)5.3设备箱 (7)5.4信号灯 (7)5.5信号灯杆及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防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接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8外场管线设计及施工规范 (7)5.9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设计 (8)1设计依据及参照规范路口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一期工程设计是依据下列文件及设计方案并参考相关文件和信息控制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编制的。
《路口道路网络与交通设施规划蓝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规》《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试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IO-8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94;《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1999;《地下通信电缆敷设》国家标准图集94X102;《电器安装技术规范》GB;《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系统设计思想实用性——充分利用成熟的先进技术,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同时又要防止系统处理能力不够。
应用软件符合管理需要,界面友好,易于维护,整个系统易用、实用。
可靠性——系统建设尽量采用标准化优质产品,并且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对硬件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网络连接、数据库设计将尽可能完善的做出故障检测、诊断及处理策略,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济性——在充分满足系统运行技术与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与技术,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本着励行节约的原则,精打细算,以保证项目建设的合理开销。
先进性——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各单位的优势,通过系统的引进、二次开发和整体集成,使建成后的系统在国内同行居于先进水平,并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建立紧密结合路口交通管理实际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
开放性——遵循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系统间具有良好的互联、互操作能力。
整体性——整体设计与外界的接口。
可扩展性——系统结构易于扩充,以适应今后可能出现的较大任务负载。
系统设备及软件向下兼容,以保护业主的原始投资。
易维护性——系统各部分均采用模块化结构,各自具有相应的软、硬件自检、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措施,并有利于用户从事简单的现场一线维护。
可操作性——界面友好,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特点,使数据处理工作简单、方便、快捷。
业务流程清晰,符合常规业务处理习惯。
系统数据维护方便,备份及数据恢复快速简单。
3系统结构路口交通信号控制设备主要由交通信号控制器、交通信号灯、控制电缆等组成,根据实际交通管理需要,通过在路口的适当位置设置交通信号灯,由交通信号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信号控制方案对信号灯进行控制,来实现对车流和人流的通行控制。
4系统功能根据路口的实际交通状况和需要,一期工程只配置外场信号控制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与协调,可以运行以下几种交通信号控制方式:1)本地无电缆协调控制:在所有路口信号控制器中配置时间表和无电缆协调控制方案(即设定固定的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相应路口将自动运行无电缆协调控制方案,协调路口间的交通信号控制。
2)本地人工控制:在路口信号机配置有人工控制面板,路口值勤民警和现场技术人员,可根据交通控制的特殊需要,随时实施本地人工控制;3)本地定周期控制:交通状况根据交通流量、流向和其他因素不停变化,根据这种变化的交通状况,比如早高峰,晚高峰,公共节假日或夜间等,与之对应确定几套固定的配时方案(即设定固定的周期、绿信比),信号控制器会根据每天的时间表来调用这些控制方案。
4)备用控制:根据各个路口的实际需要,特定时段以及晚间调用备用控制方式,实行黑灯或黄闪控制。
5技术规范5.1交通信号相位组织及阶段安排根据TR-0141规范,交通信号控制的相位和阶段定义如下:相位--向一股或多股交通流显示的某一种交通信号序列。
在本设计中一个相位可初步理解为交通信号控制器的一组红、黄、绿色或红、绿色交通信号驱动输出。
阶段--在信号周期的某一段时间内,使一股或多股交通流获得通行权的交通信号状态。
即哪些相位在某一阶段中为其所控制的交通流给出通行权(绿灯或绿色图案)。
并行阶段流--交通信号控制器可以并行地排列2-8组阶段序列,在最多不超过32个相位并使每个相位不跨越阶段流的限定下,根据每个控制现场的实际需要,将相应的相位配置在所需的各个阶段之中,以实现1台控制器控制多个控制现场的要求。
为了方便配置和实际应用与维护,路口的相位排列规则及步骤为:以路口主要交通流方向的东侧或北侧直行机动车相位开始,按直、左、右顺序排列;按逆时针方向逐个排列各个路口到达方向的机动车相位;再从该路口机动车相位开始排列的方向开始按逆时针顺序排列非机动车相位;最后该路口机动车相位开始排列的方向开始按逆时针顺序排列行人过街相位;采用时空分离法控制非机动车的路口除特殊需要一般不单独设置非机动车相位,仅与行人过街相位共用。
5.2交通信号机交通信号控制机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成熟的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全部软硬件设计应模块化,应具有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结构合理、维修简单等优点。
基本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如下:I.基本功能◆通用标准的灯色控制符合标准的交通信号灯定义,全部具有红黄绿三色灯组,既满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控制的要求,又适合机动车方向指示箭头信号灯控制,在灯色顺序上按照绿、闪绿、黄灯、全红进行设置,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予以定做。
◆十二相位控制最多可以定义十二个相位,机动车相位与非机动车相位可灵活配置,可进行32个相位组的组合,并有12个周期方案可供选择。
◆多时段控制将一周划分为从星期一到星期日共七天,每一天最多可设定24个时段,每个时段任意对应12个周期中的一个。
◆通信功能信号控制器内置通信单元,提供两个串行通信口,可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人工控制信号机提供手动控制功能,在特殊情况下可通过该功能进行人工操作。
◆特殊方案设定可以定义黄灯闪烁的方案;也可设置定时关灯和开灯。
◆数据保护功能高性能的EEPROM芯片保证在断电情况下,可以长期保持控制方案。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友好。
◆安全性能电压自动过零时接通负载;通过特殊的稳压及滤波设计,保证信号机可以在恶劣的外场环境下持续工作。
◆安全保护功能为信号机提供密码保护,防止非授权人员擅自修改交通控制方案。
◆自动侦测硬件错误信号机可自动检测某些硬件错误,并提出警告;在异常状态能够自动复位。
Ⅱ.技术指标:◆相位配置:12相位◆时钟精度月误差小于60秒;◆车辆检测器灵敏度七级可调:0.63%、0.32%、0.16% 、0.08%;0.04%、0.02%、0.01%◆串口通信参数RS-232:RS-485、网口、VGA接口9600bps,8数据位,1停止位,无校验,无流控制◆气候环境适应性温度-20℃~+70℃,相对湿度0~90%;◆电源与功耗交流220V(正常工作范围160V~260V),50±5HZ,控制器最大功耗 25W 防护等级: IP655.3设备箱标准机箱:1170*700*550防护等级:IP65能够提供足够的位置安装交通信号机、光端机、检测器机架等设备。
安装机架在前面板预留有15㎜余量。
5.4信号灯机动车信号灯为单体结构,每个单体结构的信号灯为红、黄、绿箭头三显示,都为三色同屏显示。
红灯为禁行信号,黄灯闪烁为过渡信号,绿箭头灯为开通箭头所指的方向;非机动车灯为二灯组合式带图形的红绿两显示灯。
技术指标如下:显示部分尺寸:车行信号灯为φ400mm,人行信号灯直径为φ300mm输入电源:220V-10%—+10%电源频率:50Hzv-0 .5Hz—+0.5Hz温度范围:-5℃至+55℃湿度范围:≥95%可视距离:车行信号灯﹥200m光强:≥3000cd/㎡光源:高强度面发光二极管,使用一年后发光效率≥85%光源寿命:﹥10万小时外观:信号灯灯壳、前盖、遮沿、色片及密封圈表面平滑,无缺陷。
绝缘电阻:﹥500MΩ5.5外场管线设计及施工规范在进行地下管线的设计、施工时,应遵循以下规范:·在路口的三个方向埋设信号灯过街管线,主干道方向只能破路一次;·在考虑管道的过街位置时,尽可能取路面的结合处;·管道走直线,转角处设窨井;·设窨井时,尽可能考虑预留信号灯的基础位置,并避免与电信、电力、煤气、污水等其它窨井冲突;·机动车道上的窨井采用Q-20的井圈、井盖,其它为Q-15;窨井的井盖应高出路面3~5mm;·管道的直线长度超过50米时,应考虑30米左右的间距设窨井;·用挡板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施工;·开挖的机动车道、人行道彩砖和绿化带应尽最大可能恢复原貌,严禁出现路面塌陷现象。
·施工时应保持现场整洁,确保安全,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本设计中敷线管道实行强、弱电分管,规格如下:5.6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设计目前根据各个路口具体交通流情况,初步设计了一套配时方案,当系统投入运行后,我们可根据路口的实际车流状况改变调整控制方案。
1.大路口十字大路口是一个异性十字路口,从节约资金和保证交通控制协调两个方面来考虑,建议由一台16相位信号机进行控制,信号控制方案如下:配时方案:DBHHACGJJEF信号灯序列: 绿灯—黄灯—红灯。
1)小路口该十字路口,由一台8配时方案:信号灯序列: 绿灯—黄灯—红灯。
D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