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前列腺或是悄悄在癌变
- 格式:docx
- 大小:8.34 KB
- 文档页数:4
指南建议70 岁以上男性无需筛查前列腺癌主要内容在美国,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男性一生中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的风险是13%,一生中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是2.5%。
尸检结果显示,在50~59 岁的死者中,超过20% 的人被发现患有前列腺癌;在70~79 岁的死者中,超过33% 的人被发现患有前列腺癌。
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死于前列腺癌的中位年龄是80 岁,在所有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中,超过2/3 的患者年龄超过75 岁。
不过,很多前列腺癌患者从未表现出症状。
如果不接受筛查,他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患有前列腺癌。
非裔美国人和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显著提高,非裔美国人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其一生中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是4.2%,而拉美裔美国人一生中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是2.9%,白人的死亡风险是2.3%,亚裔的死亡风险是2.1%。
前列腺癌筛查指南2012 年,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发布了2012 版基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前列腺癌筛查指南。
该指南指出,由于筛查的获益未大于危害,对于所有男性,无论年龄,均不推荐进行基于PSA 的前列腺癌筛查。
随着更多的、随访时间更长的证据出现,2018 年5 月,USPSTF 发布了最新的基于PSA 的前列腺癌筛查指南,结果发表在2018 年5 月的JAMA 杂志上。
前列腺癌会出现PSA 升高,但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症也会出现PSA 升高,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前列腺癌筛查的目标是识别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并成功治疗,从而阻止出现进展性或转移性前列腺癌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
PSA 筛查有利也有弊。
USPSTF 推荐应当充分告知患者筛查的获益和弊端,只有患者表达出愿意筛查的倾向后才建议进行筛查。
PSA 筛查,有生存获益,也有危害现有证据显示,在55~69 岁的男性中进行PSA 筛查,每筛查1000 人,在13 年里可以预防大约3 个转移性前列腺癌和1.3 个前列腺癌死亡。
前列腺癌早期发现与预防措施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预防措施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探讨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早期发现方法:1. 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PSA是一种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它的水平在前列腺癌患者中通常会升高。
定期进行PSA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的前列腺癌。
一般建议男性在5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测。
2. 进行数字直肠检查(DRE):DRE是一种通过肛门进行的检查,医生会利用手指触摸前列腺以检查是否有异常。
虽然DRE并不能直接诊断前列腺癌,但它可以帮助发现前列腺异常,进而引导进一步的检查。
3. 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如果PSA水平升高或DRE发现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确定是否存在前列腺癌。
穿刺活检是通过穿刺前列腺组织获取样本,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能够提供确诊的依据。
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饮食对于预防前列腺癌具有重要影响。
建议摄入高纤维的食物,如谷类、蔬菜和水果,减少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此外,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E和锌,也有助于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2.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相关性较高。
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3. 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对于预防前列腺癌具有积极作用。
运动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维持身体健康,从而减少前列腺癌的风险。
4. 减少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
应注意处理好压力,通过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来保持心理健康。
总结: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措施对于男性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进行PSA筛查、数字直肠检查以及必要时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前列腺癌。
同时,健康饮食、保持健康体重、规律运动以及减少压力等预防措施,也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
前列腺癌早期,可能会有7个症状,如果你有,别忽视。
很多⼈对于前列腺癌不了解,导致忽视了很多癌症发⽣的前兆,当检查结果出现时,癌细胞已经转移。
为了我们的⾝体健康,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下前列腺癌早期的症状。
症状⼀:排尿困难由于前列腺处于尿道周围,如果存下肿瘤,很可能会妨碍排尿。
如果排尿⼗分困难,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不要草率地认为只是尿路感染。
应该重视起来,如果还存在尿⽆⼒、尿量少,可能是肿瘤挤压尿道引起的。
症状⼆:⾎尿在任何情况下,出现尿⾎都是很危险的,就算尿液中只有⼀些淡红⾊的物质,也要注意了。
出现⾎尿⼀般都是⼤病,例如前列腺癌、肾脏肿瘤、膀胱癌等。
如果出现尿出⾎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症状三:精液中带⾎如果精液中出现⾎丝,或者淡红⾊物质,很可能是前列腺出现了问题,千万不能忽视,建议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治疗,防⽌疾病的恶化。
并且前列腺癌还会导致精液变少,这是由于肿瘤的产⽣,导致的睾酮分泌不⾜,最好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出了问题。
症状四:男性功能障碍男性功能与前列腺息息相关,如果经常出现前列腺障碍,不要不好意思,很可能是前列腺出现了问题,建议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经常出现男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活,你需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治疗,最好不要是前列腺肿瘤导致的。
症状五:频繁起夜前列腺癌患者在早期会出现夜间频繁排尿的现象。
虽然膀胱过动症也会引起频繁起夜,但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去医院检查⼀下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不管是前列腺肥⼤,还是前列腺癌都会导致这种结果。
症状六:慢性便秘和消化不良前列腺处于直肠前⾯,如果出现肿瘤,很可能会影响排泄功能,导致便秘。
⽽便秘会压迫前列腺,刺激肿瘤,导致肿瘤扩⼤。
如果平时没有吃什么刺激的⾷物,也不是肠胃的问题,最好去看看医⽣,也有可能是前列腺癌造成的。
症状七:⼤腿根部和臀部疼痛很多⼈都不知道前列腺癌还会引起⼤腿和臀部疼痛。
但是⼤腿根部钝痛和僵硬,以及臀部钝痛,都和前列腺癌有密切关系。
前列腺癌最小年纪【篇一:年纪对前列腺癌筛查的限制性.docx 】年纪对前列腺癌筛查的限制性2008 年 8 月 5 日,美国一个称作特遣队伍的政府机构公布新闻说:没有“足够的凭证”证明对 75 岁以上老年男性进行惯例的前列腺筛查能减少这种人群的死亡率。
美国预防服务机构特遣队伍目前不再建议那些 75 岁以上,没有临床症状的男性惯例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他们说没有足够的凭证证明这个检核对这些人的健康有益处。
“我们很认真的评估了目前能获取的议论这个检测方法利与弊的所有文件,结论就是没有足够的凭证证明初期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会让死于此病的人数减少”,特遣队伍主席南德 .卡隆,临床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公共健康与环境部门主任,说到。
“鉴于这一点,我们建议那些思疑自己患有前列腺癌的人好好与医生交流,请医生评估进行这项检查的风险,再联合自己特别状况看看能否要进行检查”。
这是这个组织的最新申明,不建议所有男性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
前列腺癌在美国时以致男性死亡的第二大疾病 (第一是肺癌 ),依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数据, 6 个男性中有一个发病。
在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没有这么高,可是呈快速增添的趋向。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发现初期前列腺癌,在临床症状出现从前该检查结果就会异样高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是由前列腺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这个检查检测的是血循中的psa 。
所有男性体内都有必定量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存在,可是,前列腺癌和其余的前列腺疾病都会使其高升。
但不是所有前列腺癌患者该抗原都高升,并且这个检查不可以鉴识该抗原高升是因为肿瘤还是良性疾病。
只有活检才能最后证明是不是恶性疾病。
一些专家以为psa 检查会以致忧虑症和不用要的活检。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与心理阻碍有关,并且它能否真的对病人有益尚须进一步研究”,特遣队伍在 5 日的《内科学剖析索引》说到。
关于那些年纪小于 75 岁的男性来说该检追终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需要进一步研究。
前列腺癌的防治策略1.男人患前列腺疾病应该怎么办?2.怎么治前列腺肿瘤3.如何预防各种癌症?4.男性前列腺该怎样保护,吃什么对前列腺有好处5.吃哪些蔬菜可以防治前列腺疾病?防治前列腺疾病吃什么好?6.前列腺癌放疗后如何防治前列腺癌男人患前列腺疾病应该怎么办?很多男人尿尿时就像关不紧的水龙头,滴滴嗒嗒地,有时即使想要“硬干”,它也总是垂头丧气。
这都是不注意保养前列腺惹得祸。
一份调查资料显示,35岁以上男性此器官者约占35%,而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则猛增至40%以上。
对男性健康威胁之大不言而喻。
前列腺也是疾病相对集中的地方,病种之多令其他器官“自愧不如”。
小至炎症,大到肿瘤,都不肯放过这“方寸之地”,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结核、前列腺肉瘤、前列腺癌等等,不下数十种病症。
尤其糟糕的是,由于前列腺是性器官的组成部分,一旦得病常可株连“左邻右舍”,引起多种男科疾患,并不同程度地殃及性功能。
故医学专家将前列腺疾病与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并列,喻为悬在男人头上的“三把剑”。
1.前列腺炎名列榜首前列腺疾病的“黑”名单上,位列榜首的是前列腺炎,发病率约占男性病的10%~15%。
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根据病因、症状以及结果,可分为急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以及前列腺痛等类型。
(1)人到中年为何易与前列腺炎结缘呢?①缘于不良习惯与嗜好,例如青壮年男子性冲动频繁,性生活过度,性交中断与频繁手*导致前列腺充血甚至水肿。
②长途骑车、骑马、久坐,致使会阴部直接受压;③经常贪杯和嗜吃刺激性食物,也是导致前列腺反复充血水肿,进而诱发前列腺炎的因素。
④至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经血液流动而至前列腺,引起发炎的也不在少数。
如尿道炎症,可使细菌经尿路而至前列腺;结肠炎症或性病也能诱发前列腺炎。
(2)怎么知道得了前列腺炎呢?①排尿失去往日的顺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滴沥、尿不尽、排尿无力等症候。
②有下腰部或下腹部酸胀不适的感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乱吃壮阳药易得前列腺癌
导语: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注射或口服用男性激素产品(主要用来增强男性雄风),专家表示,盲目听信广告、不加甄别服用这些男性激素产品,很可能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极易被混淆
“不少患者都会问我,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会不会转变为前列腺癌?”对此,专家表示,前列腺炎大部分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研究认为其或与雄性激素密切有关;而前列腺增生则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可引起排尿困难症状,属于良性疾病。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明确表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会转化为前列腺癌。
但前列腺增生确实可以与前列腺癌共存在患者身上。
”
专家点评
虽然三者之间无必然因果联系,但患者不能掉以轻心的是,临床很多确诊已是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前都认为自己是前列腺增生,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专家介绍,两者在症状上非常“雷同”,常易被人混淆。
“像尿意频繁、夜尿增多、排尿不畅、排尿疼痛等,很多普通市民都以为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因此,建议患者尽早就医,通过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排除癌变可能。
”专家表示,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前列腺癌进程较慢,如果早期发现,自然生存率可达到十年以上。
盲目补充雄激素会增加患癌风险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注射或口服用男性激素产品(主要用来增强男性雄风),专家表示,盲目听信广告、不加甄别服用这些男性激素产品,很可能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专家点评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前列腺高潮的疾病风险全球患病率与预防措施的观点前列腺高潮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男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男性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前列腺高潮疾病的全球患病率以及预防措施,并提出个人的观点。
一、前列腺高潮疾病的全球患病率前列腺高潮疾病,又称为前列腺炎、前列腺病变,是指前列腺组织发生的炎症或肿瘤等疾病。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相当比例的男性患有前列腺高潮疾病。
具体的患病率数据因不同地区而异,但普遍较高。
在发达国家,前列腺高潮疾病的患病率相对较高,这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
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水平不足以及相关意识的缺乏,前列腺高潮疾病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二、前列腺高潮疾病的预防措施1. 饮食调节:一些研究表明,均衡的饮食有助于预防前列腺高潮疾病。
适量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减少红肉、高脂食物和咖啡因的摄入,对保护前列腺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2. 定期体检:男性需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龄。
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前列腺高潮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 维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避免久坐,避免吸烟和酗酒等不良习惯,有助于降低前列腺高潮疾病风险。
加强身体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炎症和肿瘤的发生。
4. 精神压力管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人更容易出现前列腺高潮疾病。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积极应对压力,有助于减少前列腺高潮疾病的风险。
三、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前列腺高潮疾病的患病率全球范围内都相对较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对于预防措施,我认为饮食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均衡的饮食可以为前列腺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体检也不能忽视。
及早发现前列腺高潮疾病,可以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和预后效果。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前列腺高潮疾病的关键。
适量的运动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减少患病风险。
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3分前言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储存精液。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常见的疾病,其中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核磁共振(MRI)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前列腺癌的检测和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3分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3分?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PI-RADS)是一个用于描述前列腺MRI图像特征和对应潜在癌变风险的系统。
PI-RADS将MRI图像特征分为5个等级,其中4-5级表示高度可疑恶性肿瘤,1-2级表示低度可疑良性结节或正常组织。
3级则表示不确定区域。
在PI-RADS版本2中,3级被定义为“可能有恶性肿瘤”的区域,但概率较低。
这意味着检测到3级区域时需要更多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癌变。
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3分是指PI-RADS版本2中3级区域。
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3分的意义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3分表示存在一些MRI图像特征,但不能确定是否为癌变。
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癌变。
对于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在PI-RADS版本2中,4-5级区域需要进行生物组织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癌变。
而对于3级区域,则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来决定是否进行生物组织检查。
对于已经诊断出前列腺癌的患者,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可以用来评估肿瘤的危险程度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如何进行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前列腺MRI图像通常由多个序列组成,包括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等。
这些序列提供了不同方面的信息,可以用来评估前列腺组织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等。
在进行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时,需要对每个前列腺区域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5个等级。
评分标准包括信号强度、形态、边缘、弥散和动态增强等方面。
评分的结果可以用来指导生物组织检查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3分的诊断意义前列腺核磁共振评分3分表示存在一些MRI图像特征,但不能确定是否为癌变。
2022.0134祝您健康邹 青 江苏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任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性生殖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副组长、江苏省抗协会泌尿男性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擅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专家介绍◎ 胥林花 江苏省肿瘤医院有这样一种癌症,专门“欺负”老年男性,而且由于症状不典型,有七成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这个疾病就是前列腺癌。
和很多癌症一样,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但它偏偏是一个善于“伪装”的癌症,如何才能识破前列腺癌的伪装呢?对于前列腺癌我们还存在哪些误解呢?● 前列腺癌:老年男性的健康杀手在欧美国家,特别在美国,前列腺癌的男性发病率居于第一位,死亡率居于第二位。
20世纪,抗癌乐园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部分沿海城市的发病率已接近西方国家的水平。
据中国抗癌协会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5.6/10万,每年前列腺癌的新发患者有七八万人,且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44岁前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仅为0.01%,而45~59岁则会增至0.34%,60~74岁为2.42%,大于75岁的为3.24%。
前列腺癌的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警惕会“伪装”的前列腺癌2022.0135祝您健康● 及早筛查,“揪出”元凶前列腺癌的早筛相当重要,50岁以上的健康男性,应该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而有家族病史的年轻人也应该定期接受相关的筛查,以防万一。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明显消瘦、贫血、全身疼痛的症状,甚至要靠止痛药的维持才能进行全面检查,但此时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了。
PSA 是前列腺腺管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是一种特别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正常情况下它随精液排出,不直接进入血液,但出现前列腺炎症、增生、尿路感染、创伤等情况时,PSA 都可能会升高。
专家称前列腺或是悄悄在癌变
近期,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确诊罹患前列腺癌,并开展手术治疗。
李显龙总理的病情,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也使部分中老年男性心有余悸。
前列腺癌变到底是怎么回事?现有哪些技术手段可以治疗?本期周刊,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叶定伟教授,请他来详解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与治疗。
高危因素:年龄首当其冲
叶定伟说,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临床上,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地理和种族差异。
亚洲国家的发病率
虽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也有迅速上升趋势。
以上海为例,前列腺癌发病率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首位。
前列腺癌最主要危险因素是无法抗拒的年龄。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5岁之前发生前列腺癌的患者非常少见,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患者年龄大于65岁。
专家阐述,一般来说,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前列腺癌发病率几乎翻倍;50 至59岁的男性,前列腺癌患病风险为10%,到了80至89岁,前列腺癌患病风险高达70%。
李显龙总理出生于1952年,今年恰好63岁,正是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系数的高区间。
早期检测:直肠指检+血清
中老年男性到了前列腺癌的高发期,怎样才能实现早诊断、早预防?叶定伟说,目前公认的最简便方法是前列腺直肠指检、血清psa
检测。
这两种筛查作用都非常重要,两项检查中,任何一项有异常,皆应开展进一步检查。
数据显示,前列腺癌患者中,有四分之一通过直肠指检异常而被发现;此外,还有不少患者因psa指标异常而被发现。
专家建议,前列腺癌的筛查最好每年进行一次。
psa值达到4n g/ml是前列腺癌筛查的临界线。
大于这一数字后,患者患病概率将随psa值的升高而升高。
当psa值大于10ng/ml时,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将大于67%。
通过前列腺癌的及时筛查,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整个筛查过程只需5分钟,轻松无痛。
目前,许多来诊断的患者是前列腺癌晚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是未
能定期开展psa检查,而早期前列腺癌并无明显症状,导致患者直至肿瘤扩散后,引发前列腺肿胀才会就医。
一般来说,肿瘤扩散会出现尿频、晚上排尿时有疼痛感、停止排尿等症状,这类症状也是前列腺炎的常见症状、易于混淆,不及时检查,由此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前列腺炎与癌无直接联系
专家强调,psa值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等也会出现psa值升高的情况,因此筛查者不必太过恐慌。
其实,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并无直接联系。
前列腺炎多发于中青年男性,前列腺癌则多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炎在急性发作时,可伴有发热、排尿灼热、疼痛的症状,同时也会引起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值暂时性升高,通常在抗炎治疗后,这些炎症症状很快会消退。
此外,psa值在短时间内也可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
不过,许多导致前列腺炎的诱因,例如饮酒、辛辣饮食等,都不利于前列腺癌的预防,戒除这些不良嗜好和饮食习惯,对保持前列腺健康非常有益。
手术治疗方式降低并发症
近年来,患者在治愈疾病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往,尿失禁、性功能障碍、阴茎萎缩,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术后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叶定伟表示,探索前列腺癌根治术时,肿瘤医院团队针对我国人群骨盆狭窄的特点,将手触觉、眼视觉相结合,发明适用于我国人群的解剖特点多拉钩,明显减少了并发症。
与此同时,开展保留膀胱颈、保留性神经、保留尿道的根治术,对患者精确手术分期,采用筋膜内、筋膜间、筋膜外的根治手术方式,选择性地保留患者性神经,如此,在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之时,保留性功能,并使尿失禁发生率降至最低。
名医档案
叶定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泌尿外科男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中心首席专家,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泌尿外科的医教研工作,对泌尿外科肿瘤具备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根治性手术,以手术为主,术后结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