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异丙嗪片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盐酸异丙嗪说明书一、药品名称:盐酸异丙嗪二、成份:盐酸异丙嗪(化学名:1-(1-methylpropyl)piperidin-4-ol)三、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四、药理作用:盐酸异丙嗪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多巴胺及5-羟色胺的受体有阻滞作用。
五、适应症:1. 精神分裂症: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和阴性症状(如情感迟钝、意志缺失、社交退缩等)均有疗效。
2. 焦虑症:对焦虑、担心、不安和烦躁等症状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
3. 情感性障碍:对情感性障碍(如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六、用法用量:1. 精神分裂症:口服,每天三次,每次10-20毫克,根据病情酌情调整。
2. 焦虑症:口服,每天三次,每次10毫克,根据病情酌情调整。
3. 情感性障碍:口服,每天两次,每次10毫克,根据病情酌情调整。
七、不良反应:1. 长期服用高剂量:可能引起四肢震颤、肢体痉挛、舞蹈样动作和面部扭动等锥体外系症状。
2. 高剂量服用:可能出现心动过速、长QT综合征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3. 高剂量服用:可能导致睡眠过度、嗜睡、困倦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4. 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血液学与免疫系统的一些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八、禁忌症:1.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
3.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九、注意事项:1. 服药期间,不宜同时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2. 可能引起眩晕、嗜睡、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影响驾驶和使用机械。
3. 用药期间应监测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剂量。
十、妊娠和哺乳期用药:对以盐酸异丙嗪治疗的妇女的生育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但在妊娠早期应用本品有一定风险,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判断。
十一、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物联用,可能增强相互作用,需要谨慎使用。
十二、药物过量:采取洗胃、给予活性炭和对症治疗。
盐酸异丙嗪的功能主治1. 引言盐酸异丙嗪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精神药物,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盐酸异丙嗪的功能主治,并对其适应症进行详细说明。
2. 盐酸异丙嗪的功能主治以下是盐酸异丙嗪的功能主治:•抗组织胺作用:盐酸异丙嗪能够抑制组织胺的释放,从而减少组织胺介导的过敏反应,对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镇静安眠作用:盐酸异丙嗪具有镇静效果,能够缓解紧张和焦虑,促进睡眠。
因此,盐酸异丙嗪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症、失眠等神经精神疾病。
•抗精神病作用:盐酸异丙嗪具有抗精神病作用,能够减少幻觉、妄想和精神紊乱等症状。
因此,盐酸异丙嗪通常被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
•抗恶心呕吐作用:盐酸异丙嗪能够抑制化学物质对延髓呕吐中枢的刺激,从而减少恶心和呕吐感。
该药物常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晕动病等情况的治疗。
3. 盐酸异丙嗪的适应症盐酸异丙嗪适用于以下疾病:•过敏性疾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神经精神疾病:焦虑症、失眠、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恶心呕吐相关的疾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晕动病等症状。
4. 盐酸异丙嗪的用法和剂量盐酸异丙嗪的用法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确定。
以下是一般的用法和剂量:•口服:一般成人的口服剂量为每日25-50毫克,分2-3次服用。
对于儿童,剂量应根据体重和年龄来调整。
•肌肉注射:根据需要,可在需要时以每日25-50毫克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
剂量和注射次数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5. 注意事项在使用盐酸异丙嗪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对该药物过敏的患者不应使用盐酸异丙嗪。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
•盐酸异丙嗪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嗜睡、头晕、口干等,如果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应及时咨询医生。
结论盐酸异丙嗪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精神药物,具有抗组织胺作用、镇静安眠作用、抗精神病作用和抗恶心呕吐作用等功能主治。
盐酸异丙嗪的不良反应6例临床分析作者:罗琼汤丽君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87-01【摘要】目的观察儿科临床上肌注盐酸异丙嗪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方法对2004-2011年我科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肌注盐酸异丙嗪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结果 10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盐酸异丙嗪过程中,有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 结论盐酸异丙嗪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频率颇高,虽然其不良反应较少见,但还需合理使用异丙嗪,防治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不良反应盐酸异丙嗪支气管肺炎盐酸异丙嗪(Promethazine)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它有较好的镇咳止喘作用,多年来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广泛应用,但其不良反应却有时被认识不足而导致误诊,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收集我科2004年-2011年10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盐酸异丙嗪的病例资料,发现有4例出现了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04年-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10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予以盐酸异丙嗪治疗,所有患儿既往均无先心、肝、肾、神经系统等病史。
所有病例均符合《儿科学》第7版[1],并排外其他药物的影响,有6例在予以盐酸异丙嗪后1小时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在3个月-3岁,6例在我院均为使用正常剂量治疗。
2 结果2例患儿出现面色潮红、发热、心率加快症状;1例出现坐卧不宁,步履艰难等症状;3例出现了狂躁、哭闹不止、吐词不清等精神症状。
确诊后治疗:以上前3例予以观察5h后症状缓解,后2例予以肌注安定镇静及静推地塞米松,2h后逐渐安静,恢复正常。
3 讨论盐酸异丙嗪(非那根)是儿科常用药物,与所有药物一样,具有两重性,既可治病也可致病;盐酸异丙嗪属吩噻嗪类,遇光易氧化,化学性质不稳定;为提高其治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增加药物稳定性,有必要对盐酸异丙嗪在儿科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讨,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2]。
862018 年第 5 卷第 42 期2018 Vol.5 No.42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盐酸异丙嗪片与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牛宝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西小王镇卫生院,山东 滨州 251904)【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异丙嗪片与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异丙嗪片与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在有效率的的比较上,研究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为82.2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症状比较上,研究组的风团个数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上,两组均有2例嗜睡情况,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 对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采用盐酸异丙嗪片与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效果肯定,可及时缓解患者症状,减少皮肤刺激,不良反应少,适合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盐酸异丙嗪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疗效【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2.86.02慢性荨麻疹为常见皮肤系统疾病,主要环境及自身生活方式影响,表现为局部组织变态的过敏性疾病。
患者皮肤可见不同程度、大小的风团、红斑,伴有瘙痒,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1]。
临床治疗上主要为抗炎、抗过敏对症治疗,盐酸异丙嗪片与盐酸西替利嗪片为过敏性疾病常用药物[2]。
本文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通过盐酸异丙嗪片与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系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皮肤局部可见大小不一的风团,患者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2007版荨麻疹诊断指南[3]。
盐酸异丙嗪片的功能主治引言盐酸异丙嗪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盐酸异丙嗪片的功能主治,包括其适应症、作用机制以及主要治疗效果。
盐酸异丙嗪片的适应症盐酸异丙嗪片适用于以下疾病或症状的治疗:•精神官能症:盐酸异丙嗪片可用于治疗各种精神官能症,如幻觉、妄想、紧张和烦躁等症状。
•情感性精神障碍:盐酸异丙嗪片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情感性精神障碍。
•儿童多动症:盐酸异丙嗪片可用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改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恶心和呕吐:盐酸异丙嗪片可用于缓解恶心和呕吐,特别是旅行恶心和手术后呕吐。
盐酸异丙嗪片的作用机制盐酸异丙嗪属于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下述几个方面:1.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盐酸异丙嗪片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减少多巴胺活性,从而起到抗精神病的效果。
2.组胺受体阻断作用:盐酸异丙嗪片还具有组胺H1受体阻断作用,能够减少组胺的活性,从而缓解过敏反应和减少恶心呕吐的症状。
3.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盐酸异丙嗪片还具有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从而减少交感神经活性,产生镇静和镇痛效果。
盐酸异丙嗪片的主要治疗效果盐酸异丙嗪片在临床中具有以下主要治疗效果:1.抗精神病效果:盐酸异丙嗪片可有效控制精神官能症的症状,如幻觉、妄想、紧张和烦躁等,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2.心理镇静效果:盐酸异丙嗪片具有镇静和安定作用,可减少紧张和焦虑,有助于患者放松和入睡。
3.抗恶心呕吐效果:盐酸异丙嗪片可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如晕车、孕妇晨吐和手术后呕吐等症状。
4.平衡情绪效果:盐酸异丙嗪片可用于调节情绪,改善抑郁和焦虑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盐酸异丙嗪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服药剂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长期或过量使用盐酸异丙嗪片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嗜睡、眩晕、便秘和口干等。
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咨询医生。
•盐酸异丙嗪片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情况,以免发生药物相互影响。
盐酸异丙嗪片的功能主治和作用异丙嗪的简介异丙嗪是一种抗组胺药物,通常以盐酸异丙嗪片的形式出现。
它是一种具有镇静和抗过敏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和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
盐酸异丙嗪片的功能主治和作用盐酸异丙嗪片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1.镇静作用:盐酸异丙嗪片能够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产生镇静作用。
它可以帮助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焦虑、紧张和不安等症状。
2.抗过敏作用:盐酸异丙嗪片具有抗组胺特性,可以阻断组胺在身体中的作用,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和相关症状。
它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疾病非常有效。
3.抗呕吐作用:盐酸异丙嗪片还具有一定的抗呕吐作用,常用于防治晕车、妊娠反应、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等情况。
4.附加作用:盐酸异丙嗪片还具有一定的抗胆碱能作用,能够干扰传导到血管和平滑肌的神经冲动,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且能够减少胃液的分泌。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盐酸异丙嗪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量和频率:根据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盐酸异丙嗪片。
剂量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要自行增减剂量和频次。
2.饭前或饭后:盐酸异丙嗪片可饭前或饭后服用,但最好与餐食一起服用以减少胃肠道的刺激。
3.副作用:盐酸异丙嗪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口干、乏力、头痛、皮肤过敏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持续时间较长,请及时告知医生。
4.不良反应:极少数情况下,长期使用盐酸异丙嗪片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如神经系统症状、心律失常等。
如果出现这些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注意禁忌症:盐酸异丙嗪片对异丙嗪过敏者禁用,同时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先天性长 QT 间期症患者以及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也禁用。
6.药物相互作用:使用盐酸异丙嗪片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的相互影响。
7.儿童用药:盐酸异丙嗪片在儿童中使用需谨慎,剂量和用法需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盐酸异丙嗪的功能主治什么是盐酸异丙嗪?盐酸异丙嗪是一种具有镇静和抗组胺作用的药物。
它是一种神经递质dopamine的拮抗剂,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传递物质,从而产生镇静和抗组胺作用。
盐酸异丙嗪被广泛用于医疗和临床实践中,尤其在治疗抗组胺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和精神紊乱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盐酸异丙嗪的功能主治盐酸异丙嗪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用途:1.对抗过敏反应:盐酸异丙嗪可以作为一种抗组胺药物,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炎等。
它可以抑制组胺的释放和其在体内的作用,从而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和程度。
2.镇静和催眠:盐酸异丙嗪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可以帮助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精神紊乱的症状,提供安眠效果。
它常被用于治疗失眠和不安的患者,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
3.抗焦虑和抗紧张:由于盐酸异丙嗪具有抗组胺作用和镇静作用,它也可以用来治疗焦虑和紧张状态。
它可以通过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来缓解焦虑和紧张,使患者恢复平静和放松。
4.调节运动障碍:盐酸异丙嗪对于某些运动障碍疾病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例如,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和肌肉僵硬症状,它可以减轻病症的发作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控制恶心和呕吐:盐酸异丙嗪还具有镇吐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它被广泛应用于术后恶心和呕吐、放疗和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
以上只是盐酸异丙嗪的一些常见功能主治,实际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具体指导,避免滥用和不良反应。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盐酸异丙嗪之前,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患者应告诉医生过敏史和目前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或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进行监测。
•长期大剂量使用盐酸异丙嗪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低血压、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使用时应密切观察。
中国药典版二部:盐酸异丙嗪片药品名称盐酸异丙嗪片拼音名YansuanyibingqinPian英文名PROMETHAZINEHYDROCHLORIDETABLETS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含盐酸异丙嗪(C17H20N2S.HCl)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或微黄色。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C第一法),以盐酸溶液(9→1000)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49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7H20N2S.HCl的吸收系数(E1cm1%)为910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鉴别取本品,除去糖衣,研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盐酸异丙嗪0.2g),加水10ml,振摇使盐酸异丙嗪溶解,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照盐酸异丙嗪项下的鉴别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盐酸异丙嗪12.5mg),置2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适量,振摇15分钟使盐酸异丙嗪溶解,再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49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7H20N2S.HCl的吸收系数(E1cm1%)为910计算,即得。
类别同盐酸异丙嗪。
剂量同盐酸异丙嗪。
注意同盐酸异丙嗪。
规格(1)12.5mg(2)25mg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联合应用阿托品与盐酸异丙嗪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作者:梁丽娟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6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阿托品与盐酸异丙嗪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的效果。
方法:选取104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患者,对照组应用阿托品治疗,研究组应用阿托品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
结论:联合应用阿托品与盐酸异丙嗪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品;盐酸异丙嗪;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成。
研究发现,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在近几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在老年人群中多发,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的反复感染而引发,属于慢性的非特异性炎症。
而如果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出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治疗的难度。
在本次研究中,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患者采用了阿托品联合盐酸异丙嗪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患者共10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在28岁-70岁之间;患者的病程为10个月-5年。
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在27岁-70岁之间;患者的病程为11个月-6年。
临床表现均存在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
所抽取的研究对象在年龄、身体素质、教育背景、生存环境和疾病类型等因素上不存在较大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应用阿托品治疗,0.5mg阿托品注射液对患者行肌肉注射,每日1次;在3日后改行口服阿托品片,每日3次,每次剂量为0.25mg。
研究组应用阿托品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阿托品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使用12.5mg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每日1次;在3日后改行口服盐酸异丙嗪片,每日3次,每次剂量为6.25mg。
盐酸异丙嗪片说明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异丙嗪片汉语拼音:Yansuanyibingqin Pian剂型:片剂成份: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盐酸异丙嗪毫克。
化学名称:N,N,-三甲基-10H-吩噻嗪-10-乙胺盐酸盐。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或微黄色。
功能主治:1. 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接触过敏源或食物而致的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
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合用,作为本药的辅助剂。
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
3.镇静、催眠:适用于术前、术后和产科。
此外,也可用于减轻成人及儿童的恐惧感,呈浅睡眠状态。
4.恶心、呕吐的治疗:适用于一些麻醉和手术后的恶心、呕吐,也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5.术后疼痛;可与止痛药合用,作为辅助用药。
规格: 25mg*100s糖衣用法用量:1.用于防止晕动症时要及早服药。
2.脱水或少尿时用量酌减,以免出现毒性反应。
3.口服时,可与食物或牛奶同时服,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4.成人常用量:(1)口服:①抗过敏,一次,每日4次,饭后及睡前服用,必要时睡前25mg;②止吐,开始时一次25mg,必要时可每4~6小时服~25mg;③抗眩晕,一次25mg,必要时每日2次;④镇静催眠,一次25~50mg,必要时增倍。
5.小儿常用量:(1)口服:①抗过敏,每次按体重kg或按体表面积m2,每隔4~6小时一次,或睡前按体重~kg或按体表~15mg/m2;按年龄计算,每日量1岁以内5~10mg,1~5岁5~15mg,6岁以上10~25mg,可1次或分2次给予;②止吐,按体重~kg或按体表~15mg/m2;必要时每隔4~6小时给药一次;③抗眩晕,每次按体重~kg或按体表面积~15mg/m2;必要时每隔12小时一次,或~25mg,每日2次;④镇静催眠,必要时按体重~1mg/kg或体表面积15~30mg/m2。
盐酸异丙嗪片(敏克)的说明书皮肤是人们接触外界最广泛的部位,也是人体防御的最外层,因此它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皮肤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比较多,还有传染性。
因此,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很关键,盐酸异丙嗪片(敏克)就是目前治疗皮肤病最好的药物,盐酸异丙嗪片(敏克)对于各种皮肤病都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下面来看看对于盐酸异丙嗪片(敏克)的各种介绍吧。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异丙嗪片商品名称:盐酸异丙嗪片(敏克)【适应症/功能主治】1.用于皮肤、黏膜过敏,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食物过敏,皮肤划痕症。
2.用于晕动症、晕车、晕船、晕飞机。
3.用于恶心、呕吐。
【规格型号】12.5mg*100s【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1片,一日2-3次。
儿童用药请咨询医师。
【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困倦、思睡、口干,偶有胃肠道刺激症状,高剂量时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老年人用药多发生头晕、痴呆、精神错乱和低血压;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兴奋、失眠、心悸、头痛、耳鸣、视力模糊和排尿困难。
过量时可发生动作笨拙,反应迟钝,震颤。
【禁忌】(1)婴儿。
(2)临产前1-2周的孕妇。
【注意事项】1.婴儿、新生儿禁用。
2.对本品以及其类似药品过敏者禁用。
3.高空作业者、驾驶员、机械操作者,工作时间内禁用。
4.哺乳期妇女、孕妇和老年人慎用。
5.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6.如服用过量,或有严重反应时,请立即就医。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有效期】0 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5021562【生产企业】北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我们都知道皮肤病的种类很多,治疗药物也很多,所以很多患者不知道做出怎样的选择,现在您看过上边的介绍后对于盐酸异丙嗪片(敏克)的药效和药性已经很清楚的了解了,所以可以很放心的服用,那么离恢复健康还远吗?。
盐酸异丙嗪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异丙嗪片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Promethaz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汉语拼音:Yansuan Yibingqin Pian
本品化学名称为:N,N,α-三甲基-10H-吩噻嗪-10-乙胺盐酸盐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 17H 20N 2S ·HCl
分子量:320.89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酰白色或微黄色。
【药理毒理】
异丙嗪是吩噻嗪类衍生物,属抗组胺药,可用于镇吐,抗晕眩,晕动症以及镇静催眠。
1.抗组胺作用:与组织释放的组胺竞争H1受体,能拮抗组胺对胃肠道、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或挛缩,能解除组胺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致痉和充血作用。
2.止呕作用:可能与抑制了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有关。
3.抗晕动症作用:可能通过中枢性抗胆碱性能,作用于前庭和呕吐中枢及中脑髓质感受器,主要是阻断了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
4.镇静催眠作用:有关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尚未确切阐明,可能由于间S
N
N CH 3
CH 3
C H 3
接降低了脑干网状结构激活系统的应激性。
【药代动力学】
口服或注射给药后吸收快而完全,蛋白结合率高。
本品经口服或直肠给药后起效时间为20分钟,抗组胺作用一般持续时间为6-12小时,镇静作用可持续2-8小时。
主要在肝内代谢,无活性的代谢物可经尿排出,经粪便排出量少。
【适应症】
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接触过敏源或食物而致的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合用,作为本药的辅助剂。
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
3.镇静、催眠:适用于术前、术后和产科.此外,也可用于减轻成人及儿童的恐惧感,呈浅睡眠状态。
4.恶心、呕吐的治疗:适用于一些麻醉和手术后的恶心、呕吐,也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5.术后疼痛;可与止痛药合用,作为辅助用药。
【用法用量】
1.用于防止晕动症时要及早服药;
2.脱水或少尿时用量酌减,以免出现毒性反应;
3.口服时,可与食物或牛奶同时服,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4.成人常用量:(1)口服:①抗过敏,一次12.5mg,每日4次,饭后及睡前服用,必要时睡前25mg;②止吐,开始时一次25mg,必要时可每4-6小时服12.5-25mg;③抗眩晕,一次25mg,必要时每日2次;④镇静催眠,一次25-50mg,必要时增倍.
5.小儿常用量:(1)口服:①抗过敏,每次按体重0.125mg/kg或按体表面积3.75mg/m2,每隔4-6小时一次,或睡前按体重0.25-0.5 mg/kg或按体表7.5-15mg/m2;按年龄计算,每日量1岁以内5~10mg,1~5岁5~15mg,6岁以上10~25mg,可1次或分2次给予;②止吐,按体重0.25-0.5 mg/kg或按体表7.5-15mg/m2;必要时每隔4~6小时给药一次;③抗眩晕,每次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7.5-15mg/m2;必要时每隔12小时一次,或
12.5~25mg,每日2次;④镇静催眠,必要时按体重0.5~1mg/Kg或体表面积15~30mg/m2。
【不良反应】
异丙嗪属吩噻类衍生物,小剂量时无明显副作用,但大量和长时间应用时可出现噻嗪类常见的副作用。
1.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多恶梦,易兴奋,易激动,幻觉、中毒性谵妄,儿童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上述反应发生率不高。
2.用量过大的症状和体征有:手脚动作笨拙或行动古怪,严重时倦睡或面色潮红、发热,气急或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抗毒蕈碱(M)受体效应),肌肉痉挛,尤其好发于颈部和背部的肌肉。
坐卧不宁,步履艰难,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抽动或双手震颤(后者属锥体外系的效应)。
3.下列情况持续存在时应予注意: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或色盲(轻度),头晕目眩、口鼻咽干燥、耳鸣、皮疹、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恶心或呕吐[进行外科手术和(或)并用其他药物时],甚至出现黄疸。
使用栓剂时可发生直肠烧灼感或刺痛。
4.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很少见,可见血压增高,偶见血压轻度降低。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及再生不良性贫血则属少见。
【禁忌症】
早产儿、新生儿应禁用。
【注意事项】
1.叉过敏。
已知对吩噻类药高度过敏的病人,也对本品过敏。
2.诊断的干扰: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可显示葡萄糖耐量增加。
可干扰尿妊娠免疫试验,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
3.列情况应慎用:急性哮喘,膀胱颈部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昏迷,闭角型青光眼,肝功能不全,高血压,胃溃疡,前列腺肥大症状明显者,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儿童,服用本品后痰液粘稠,影响排痰,并可抑制咳嗽反射),癫痫患者(注射给药时可增加抽搐的严重程度),黄疸,各种肝病以及肾功衰竭,Reye综合征(异丙嗪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易与Reye综合征混淆)。
4.用异丙嗪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逾量、中毒等问题,因其症状体征可被异丙嗪的镇吐作用所掩盖。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妇服用本药后,可诱发婴儿的黄疸和锥体外系症状。
因此,孕妇在临产前1-2周应停用此药。
2.般的抗组胺药对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和早产儿有较大的危险性。
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需权衡利弊。
【儿童用药】
小于3个月的小儿体内的药物代谢酶可能不足,不宜应用本品。
此外还有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
新生儿或早产儿、患急性病或脱水的小儿以及患急性感染的儿童,在注射异丙嗪后易发生肌张力障碍。
儿童一次口服75-125mg时,可发生过度兴奋、易激动或(和)恶梦等异常。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用本药易发生头晕、呆滞、精神错乱和低血压。
老年人用本药还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不能静坐(akathisia)和持续性运动障碍,用量大或胃肠道外给药时更易发生。
【药物相互作用】
1.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特别是麻醉药、巴比妥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三环类抗抑郁药与本品同用时,可增强异丙嗪或(和)这些药物的效应,用量要另行调整。
2.胆碱类药物,尤其是阿托品类药和异丙嗪同用时后者的抗毒蕈碱样效应增强。
3.苄铵、异喹胍或胍乙啶等降压药与异丙嗪同用时,前者的降压效应增强。
肾上腺素与异丙嗪同用时,肾上腺素的α作用可被阻断,而使β作用占优势。
4.铂、巴龙霉素及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水杨酸制剂和万古霉素等耳毒性药与异丙嗪同用时,其耳毒性症状可被掩盖。
【规格】
(1) 12.5mg (2)25mg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