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最新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最新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最新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西安市第五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变更通知。

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8-2001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2

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室二层,建筑面积4171.8㎡、长49.8m、宽45.4 m。基础底板底标高-10.1,地下二层层高3.5 m,地下一层层高4.96 m。

本工程地基基础形式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基础承台及基础梁、筏板。

筏板厚度:主楼800 mm、附楼400 mm,○7~○10/○A~○C区段筏板厚度1000 mm;基础梁主要为700×1500mm、700×900、600×900。

地下室柱截面为900×900、800×800、800×900、φ800圆柱、600×800、600×600 mm。

地下二层人防车库顶板厚250 mm,地下一层设备层顶板厚200 mm。

地下一层梁断面为350×900、350×700、300×600、300×900。

地下一、二层外墙厚450 mm、300 mm;人防临空墙厚500 mm ㎜、450 mm、300 mm;地下室楼、电梯间墙厚450 mm、300 mm 、200 mm;排风竖井剪力墙厚为300 mm。

砼设计强度:基础垫层为C15,基础梁、板C45,柱、墙为C45。

地下室外墙、基础承台及底板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为S8;地下一层结构梁板采用C35 S6防水砼;消防水池C35 S6;地下一、二层内墙C45 S6防水砼。

三、施工准备

1、现场状况:基坑边坡支护为东、北、南三侧,土钉墙喷射砼护壁;西侧单排钢筋砼桩;基坑四周设井点降水系统,坑内无积水;CFG桩基、砂石褥垫层、C15砼垫层已完成。

2、临时用电、用水已接到施工现场,电容量和水流量均能满足施工需要。

3、塔吊中心位于基坑内⑩轴以西6m,C轴以北5m处(见塔吊安拆专项方案);砼输送泵二台,位于基坑西北角和东北角;钢筋加工棚设在基坑北侧偏东,木工加工棚设在基坑北侧偏西。(详见附图:地下室结构施工平面布置图)

4、施工机械计划表

四、施工顺序

本工程在○C~○D轴间设计有东西向后浇带,将工程划分成Ⅰ、Ⅱ两个施工段,后浇带以北为第Ⅰ施工段,后浇带以南为第Ⅱ施工段,组织分段流水施工。

施工工序:砂浆找平层底板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浇筑基础梁、承台测量放线承台、基础梁及底板钢筋底板模板底板砼浇注、底板砼养护地下室外架搭设地下二层墙柱模板测量放线地下二层墙柱钢筋绑扎地下二层墙柱模板支设地下二层顶模满堂支架搭设地下二层顶板、梁支模地下二层顶板、梁钢筋绑扎地下二层墙柱顶板、梁砼浇注

地下二层顶板、梁砼养护地下一层墙柱模板测量放线地下一层墙柱钢筋绑扎地下一层墙柱模板支设地下一层顶模满堂架搭设地下一层墙柱砼浇注地下一层顶板、梁支模地下一层顶板钢筋绑扎地下一层墙柱顶板、梁砼浇注养护地下室外墙防水和保护层室外回填土地下室渗漏水调查地下室其它项目施工。

五、施工工艺

5.1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5.1.0施工工艺

钢筋翻样材料检验钢筋接头制作钢筋接头试验钢筋制作成型钢筋检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验收隐蔽工程记录。

5.1.1钢筋的进场及验收

钢筋进场、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验,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缺陷。

检查进场钢筋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根据相对批量进行见证复试,对验收合格的材料分批,分规格堆放,并作明显标识。

5.1.2钢筋调直与除锈

盘圆钢筋采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和除锈。对粗钢筋的局部弯折采用人工调直。

5.1.3钢筋接头

本工程钢筋接头采用剥肋直螺纹连接、闪光对焊,其使用范围如下:

Φ16~Φ32 剥肋滚压直螺纹接头

Φ12~Φ18 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或搭接接长

Ф6~Ф10 搭接接长

1、闪光对焊

进行闪光对焊的操作人员持有有效上岗证,首先在现场做工艺焊接试件,试件经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并确定对焊的各种参数,进入批量焊接。

焊接前对钢筋端部150mm范围内,用钢丝刷除锈和除污泥,保证夹具和钢筋接触良好,在闪光对焊时不引起打火。夹紧钢筋时,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位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焊接完毕后,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黑色后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对焊好的钢筋用垫木垫平,焊接头不直接接触地面,并且在降温前避免遇水,以免造成急速降温,出现冷脆。

质量检验:

①力学性能试验:300个同级别、同直径焊接接头为一验收批,

不足300个作为一验收批,每批取6个试件进行弯曲和拉伸试

验。如有一个不合格,再加倍取试件进行试验,再有一个不合

格,该批焊点判为不合格。对不合格的焊点全部切去,重新搭

接。

②外观检验:接头处无横向裂纹,无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角

不大于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大于2㎜。

2、等强直螺纹连接详见作业指导书。

5.1.4钢筋制作

钢筋翻样前认真熟悉施工图和标准图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及抗震要求进行钢筋翻样。对翻样后的钢筋下料表由钢筋工长(施工员)审核。向钢筋制作班组进行认真详细的交底。

钢筋制作时先进行试弯,检查尺寸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成批下料。钢筋下料要统筹安排,降低损耗。

对复杂的钢筋部位和梁、柱接头处,钢筋交叉复杂处,先作样品试绑,在试绑中,根据图纸和规范要求,调整尺寸,以此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成型的控制尺寸。

制作好的钢筋分规格品种、分构件编号分类堆放整齐,挂牌标识。将楼层、构件的编号、名称、规格、根数和检验状态标识清楚。

5.1.5钢筋的安装与绑扎

1、绑扎次序

钢筋半成品用塔吊运到施工面。对基础筏板先绑扎下层板筋,后

绑主梁钢筋,再绑扎上层板筋;对地下一、二层顶板先绑短跨框

梁钢筋,后绑长跨梁钢筋,再绑扎板筋;对墙先绑柱钢筋,后绑

扎墙筋及拉筋。

2、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基础筏板底、地下室顶板梁底用大理石、花岗岩垫块垫实,保证

底部钢筋的保护层。梁侧和柱子、剪力墙均用标准塑料垫块。

3、钢筋定位

钢筋定位采用定型卡具来控制钢筋的尺寸。

墙板纵向钢筋,用梯子筋来控制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由于梯子筋加工质量对钢筋的控制效果影响很大,为了保证梯子筋的质量,制作合适的专用加工平台,控制梯子筋横撑的长度误差。成品焊接牢固,尺寸正确、外型标准。板顶设钢筋定位钢板和梯子筋同时作用,保证预埋钢筋的位置,使施工缝处的钢筋在砼浇注时不位移。

柱子纵向钢筋采用定位封闭箍来控制,先在梁钢筋上标出柱子外边线,将定位箍电焊在梁主筋上,将柱子钢筋绑扎在定位箍上,保证纵向钢筋的位置,在砼浇注中不位移。

梁的主筋位置,用定位卡进行控制,一跨梁内3个定位卡设在离梁端L0/4距离和梁中。基础梁截面尺寸较大,钢筋绑扎时可搭设辅助支架将梁筋搭起,梁箍筋绑扎完后将梁筋统一降至设计标高,然后再绑扎基础筏板上层网片及墙柱插筋。

板钢筋绑扎前在砼防水保护层或顶板模板上划线,标出钢筋的位置,对较长的板筋根据划线在模板上弹上墨线,经检验无误后,按线绑扎钢筋,保证钢筋间距和钢筋通直。

4、接头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