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拟立项
- 格式:pdf
- 大小:536.26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征集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引导类(中、西医)科技支撑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发文字号】沪科[2018]406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8.10.09
【实施日期】2018.10.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征集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引导类
(中、西医)科技支撑项目的通知
(沪科〔2018〕406号)
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面向本市三级医院征集2019年度医学引导类(中、西医)科技项目。
一、征集范围
支持中医、西医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等研究。
疾病发生机制等基础研究以及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项目,不予受理。
专题一、西医引导类项目
研究目标:建立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
研究内容: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并完成临床诊治效果的客观评价。
执行期限:在2022年3月31日前完成。
经费额度:每项不超过30万元。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西医三级医院。
专题二、中医引导类项目
研究目标:建立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治方案。
研究内容:围绕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临床诊治方案及技术方法评价研究。
执行期限:在2022年3月31日前完成。
经费额度:每项不超过30万元。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三甲医院。
2019年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立项
摘要:
1.2019 年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2.立项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3.立项的实施情况和成果
4.对我国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和影响
正文:
2019 年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立项是上海市政府为了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市民科学素质而实施的一项重要计划。
这一计划的实施,不仅对于提升上海市民的科学素养,推动科技创新,而且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普产业发展,提高科普服务质量等。
其目标是到2020 年,上海市民的科学素质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科普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自2019 年以来,上海市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包括科技周、科普日、科普讲座等,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参与。
同时,上海市还加强了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建和改建了一批科普场馆,提高了科普服务的质量。
这一计划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据上海市科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 年12 月,上海市民的科学素质已经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科普产业也已成为全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总的来说,2019 年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立项对于推动我国的科
技创新,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9年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立项
摘要:
一、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立项背景
二、立项目的与意义
三、立项项目介绍
四、项目实施与成果展示
五、总结与展望
正文:
【一、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立项背景】
2019 年,上海市政府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高市民科学素质,特制定《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立项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支持一系列科普项目,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二、立项目的与意义】
1.提升市民科学素质,助力上海科技创新发展
2.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3.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与支持
【三、立项项目介绍】
1.科普场馆建设与提升
2.科普活动策划与实施
3.科普创作与传播
4.科普教育与培训
【四、项目实施与成果展示】
1.科普场馆建设与提升:新建、改扩建一批科普场馆,提升场馆设施水平,增强互动体验功能。
2.科普活动策划与实施:举办各类科普讲座、展览、竞赛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参与。
3.科普创作与传播:支持科普图书、影视、网络等科普作品创作,加强科普知识传播。
4.科普教育与培训: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段市民的科普教育与培训活动,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五、总结与展望】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立项的实施,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体验和学习机会,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