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8.2俄罗斯(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 格式:doc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6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俄罗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俄罗斯》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数据等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信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
但俄罗斯幅员辽阔,地理特点复杂多样,学生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才能全面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能观察和分析俄罗斯的地理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俄罗斯的重要地位,增强对国家地理知识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
2.难点:俄罗斯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民族分布。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数据等资料。
2.设计好问题,准备好案例。
3.安排好课堂活动,准备好小组合作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展示俄罗斯的地图,让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通过数据、图片等资料,展示俄罗斯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
老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和指导。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节俄罗斯(第二课时)资源-工业-交通【课型】新授课【课标及解读】●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俄罗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俄罗斯的第二节,教材先通过读俄罗斯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介绍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工业分布的特点,俄罗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接着分析俄罗斯横贯东西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各种运输方式在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后讲解俄罗斯重要港口和城市。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俄罗斯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及分布特点”等对学生来说要侧重于图形归纳和联系教学,并由此引领学生初步形成国家地理学习中既要分析资源、经济、气候交通运输等要素的各自特点,又要归纳诸地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的观点。
【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认识认识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
2.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说说其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难点)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
(重点)4.在地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并掌握他们的特点(重点)【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当堂评价【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国家。
2)主要的地形区及河湖。
3)主要的气候类型。
总结:俄罗斯不仅面积最大,而且科技非常1.展示“俄罗斯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帮助学生梳理、分析俄罗斯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关系。
2.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把握学情。
A.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联系人口分布、气候影响探究工业区西稠东疏的原因:比较日本工业分布探究资源对俄罗斯工业分布的影响,点观察四大工业区资源种类对工业部门的影、 1行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在全班交流。
第二节俄罗斯
【课型】新授课
【课标及解读】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简单分析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对经济的影响。
2.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
3.在地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并知道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区,说说其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2.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
3.在地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并知道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区,说说其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教学模式】诱思自学、合作探究、分层评价
【教学方法】目标导学、精当点拨、当堂达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俄罗斯》(第2课时)教案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工业、农业、交通发展特点。
(2)了解俄罗斯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征。
(3)了解俄罗斯经济发展和人口城市在欧洲和亚洲两部分的地区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图文资料、视频资料、小组活动等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兴趣。
【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工业分布以及与条件的关系。
(2)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俄罗斯经济发展和人口城市在亚洲和欧洲两部分的地区差异。
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俄罗斯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回答问题)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城市。
二、新课学习(二)发展中的经济(1)工业特征活动:读图,找出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田、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
举例说明某工业区与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
(学生读图找图,回答问题)(2)农业特征读图说一说,俄罗斯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多分布在这里?(学生读图回答)(3)交通特征活动:归纳俄罗斯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铁路与城市分布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介绍: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亚欧大陆,起自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向西到莫斯科,总长9298.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播放视频:《西伯利亚大铁路》活动:议一议,为什么西伯利亚的铁路多修在南部地区?(学生讨论回答)活动:俄罗斯油气管道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读图回答)(三)人口与城市活动:讨论:摩尔曼斯克在北极圈以内,为什么该港口终年不冻?(学生分析回答)活动:找出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港口城市。
想一想,俄罗斯北部有漫长的海岸线,为什么港口却相当少?(学生读图分析回答)阅读:俄罗斯民族、语言和宗教活动:说一说,下列短句描述的是俄罗斯哪些地理环境特色?(学生回答)明确:空间是俄罗斯灵魂的工程师。
第二节俄罗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
6.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的方法。
7.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数据资料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2.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通过观察体验、思维体验,不断对自己现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获得新知、形成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激发兴趣,使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3.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分析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的成因。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改3.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4.描述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最热月7月=10°C 最冷月1月=-43°C夏季降水稍多(6~8月约30㎜)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5.(拓展)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气温最低曾达-73°C 。
从五带来看,这里应该是温带还是寒带?为什么北半球“寒极”没有在北冰洋?北温带虽然北冰洋在北寒带,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太大(最大大陆内部比降温迅速),再加上地形因素的影响,导致亚洲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奥伊米亚康虽在北温带,但确是北半球冬季温度的最低的地方。
《俄罗斯》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简单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矿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工业的分布。
3.认识俄罗斯是一个重工业发达的国家,是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大国。
教学重点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对主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2020年6月24日,受新冠疫情影响而推迟的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在莫斯科红场拉开帷幕。
师: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背后与其资源条件及工业有何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板书)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二节俄罗斯二、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1.资源丰富读图,找找俄罗斯有哪些矿产资源?归纳其资源有何特点?生:(可能的答案)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镍、石油、铜、铝土、天然气、铅锌、金等。
俄罗斯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读图,指出俄罗斯的资源分布。
生:(上台指图回答)师:俄罗斯面积广大,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自足的大国之一。
这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木材蓄积量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许多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如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读图,找出俄罗斯几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区。
主要煤田A库兹巴斯;最大的铁矿B库尔斯克;大油田C秋明油田、D第二巴库油田;有色金属集中的地区乌拉尔山区。
师:(总结)资源分布不均匀,80%集中在乌拉尔山脉以东。
(承转)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工业分布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生:(可能的答案)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有: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师:介绍俄罗斯四个主要的工业区。
活动探究1: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比较俄罗斯和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第二节俄罗斯》教案教学目标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分析自然环境特点;2、运用地图介绍俄罗斯矿产分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3、运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的特点。
能力目标:1、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特点,说出一个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3、根据资料和地图,认识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教学重难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如何,俄罗斯交通运输有何特点。
教学过程知识点1、面积最大的国家探究一:阅读课本“俄罗斯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俄罗斯的地形”,尝试提出证据说明俄罗斯的面积之大:答:1、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隔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南临“两海”分别是里海和黑海。
陆上邻国自西往东依次有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
3、填图: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C知识点2: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探究二:俄罗斯国土辽阔,人口却只有1.47亿,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欧洲部分,首都也在欧洲。
思考:俄罗斯人口的分布为什么会这样?人口的分布跟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有关吗?(1)人口的分布跟当地地形的关系:阅读课本“俄罗斯的地形”,找出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填写下表:西东尼塞河为界,西部是平原地形,东部是高原和山地地形,地势较为平坦。
即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地形以平原为主。
(2)人口的分布跟当地气候的关系:阅读课本“俄罗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和“亚洲的气候类型”,思考下列问题:①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答: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50度至80度之间,北极圈(重要纬线)穿过国土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中的寒温带,少部分在北寒带。
商务星球版七下《俄罗斯(二)》word教案[导入新课]上一课了解了俄罗斯地势和矿产,我们说交通运输是经济进展的“先行官”,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作支撑,俄罗斯的工业就没有现现在的辉煌成就。
[讲授新课读图9.13,指出俄罗斯要紧有哪些工业区,要紧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工业部门?(同学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大屏幕投影)课件:要紧有四大工业区1.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那个地点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要紧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
2.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
那个地点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工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3.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
那个地点要紧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
4.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那个地点要紧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板书:工业发达教师:上面我们了解了俄罗斯要紧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同学们认真观看图,你还能发觉什么(同学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看自然资源的分布有没有地区性差异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矿产资源要紧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部分。
那个地点的面积占国土的2/3,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但开采的专门少。
教师:可见,俄罗斯的资源分布存在着地区差异,东部多,西部少。
板书:资源分布地区不平稳教师:那么工业分布如何呢?同学回答:俄罗斯的工业是建立在俄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但其进展又与俄的历史、社会等情形有关。
俄罗斯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因此其工业区大部分集合于欧洲,而东部宽敞未开发区工业分布较少。
教师:因此俄罗斯现在专门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使本区经济得到进展。
活动:读活动题2,俄罗斯工业特点的形成,与其资源条件有没有关系?同学回答:俄罗斯重工业发达。
钢铁、煤炭、原油、发电量、化肥、天然气产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工业基础雄厚,假如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作后盾,就不可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俄罗斯【学习目标】1.读教材图8-2-1“俄罗斯地形”、图8-2-2“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特点。
2.读教材图8-2-4“俄罗斯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知道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
3.读教材图8-2-5“俄罗斯铁路交通与主要城市”,了解俄罗斯的交通特点。
【学习重难点】1.读教材图8-2-1“俄罗斯地形”、图8-2-2“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特点。
2.读教材图8-2-4“俄罗斯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知道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
【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俄罗斯地形图上找出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叶尼塞河、伏尔加河、勒拿河、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2.俄罗斯的国土包括_________东部和_________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_________多个民族,_________占全国人口的_________%。
3.俄罗斯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_________以上的人口和_________的经济,首都_________位于东欧平原,亚洲部分为_________。
4.俄罗斯以_________为界,以西主要是_________,以东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山地,_________是亚洲最大的平原,_________是欧洲最大的平原,_________是欧洲最大河,_________由北向南流,注入_________,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
5.俄罗斯大部分属于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北极圈以北属_________,欧洲部分较为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俄罗斯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南部,这与其气候有何关系?【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俄罗斯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原、山地面积广大B.平原,丘陵面积广大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D.盆地,山地面积广大2.欧洲第一长河是指()A.多瑙河B.叶尼塞河C.莱茵河D.伏尔加河3.位于俄罗斯北部的大洋是()A.北冰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4.与俄罗斯相邻的欧洲国家是()A.蒙古B.朝鲜C.芬兰D.哈萨克斯坦5.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界线是()A.乌拉尔山脉B.大高加索山C.鄂毕河D.伏尔加河6.关于俄罗斯地形和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尼塞河把俄罗斯地形分为两部分,以东以高原、山地为主,以西以平原为主B.伏尔加河位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C.勒拿河以东是中西伯利亚高原D.该国气候具有冬季短而温暖、夏季长而寒冷的特点7.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位于亚洲东部,欧洲北部C.位于亚洲北部,欧洲东部D.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8.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湖泊)C_________(湖泊)D_________(河流)E_________(河流)F_________(河流)G_________(河流)H_________(海洋)(2)山脉A以东为_________平原,以西为_________平原;河流E以东的地形主要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第二节俄罗斯(第二课时)资源-工业-交通【课型】新授课【课标及解读】●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俄罗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俄罗斯的第二节,教材先通过读俄罗斯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介绍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工业分布的特点,俄罗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接着分析俄罗斯横贯东西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各种运输方式在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后讲解俄罗斯重要港口和城市。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俄罗斯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及分布特点”等对学生来说要侧重于图形归纳和联系教学,并由此引领学生初步形成国家地理学习中既要分析资源、经济、气候交通运输等要素的各自特点,又要归纳诸地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的观点。
【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认识认识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
2.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说说其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难点)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
(重点)4.在地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并掌握他们的特点(重点)【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当堂评价【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温故知新---看谁复习得快,说得准。
(1)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国家。
(2)主要的地形区及河湖。
(3)主要的气候类型。
2.总结:俄罗斯不仅面积最大,而且科技非常发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研究俄罗斯的工业、交通和城市。
学生根据老师的展示图片,复习上节课说学的内容。
学生看图回顾、回答研读教材,自由讨论。
复习上节日本的工业分布,为学习俄罗斯的工业特点做好铺垫俄罗斯的经济交通俄罗斯资源工业图8-2-4铁路交通主要城市图8-2-5等图。
观察归纳阅读合作观察合作二次观察合作重点观察能够说出俄罗斯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的特点。
独立阅读合作交流俄罗斯资源特点、工业特点、交通运输特点、亚欧大陆桥、城市特点等资衔接过渡出示、解读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问题驱动:我们的邻居俄罗斯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吧。
学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自主探究的准备工作。
明确目标提高效率自主探究一、资源一、储量产量说资源1.展示“俄罗斯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帮助学生梳理、分析俄罗斯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关系。
2.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把握学情。
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进行读图、分析,小组进行讨论,派代表发言。
了解俄罗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找到主要的煤、铁、石油矿产地。
培养自探究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承转过渡俄罗斯自然资源很丰富,重工业发达,部门齐全。
轻工业发展迟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今天我们学习俄罗斯工业特点。
假如你是俄罗斯一名工厂老板,你会把工厂建在哪里?引领学生掌握探究内容自主探究二、工业二.西稠东疏看分布、重强轻弱论发展1.能否学习日本的工业分布,将工业区建在沿海地区。
2.根据俄罗斯原料产地分布情况选址。
提示:课题1:学习日本,选择在沿海地区建厂,要考虑哪些条件?可根据课本图8-2-5选择合适的地址。
(考虑一下俄罗斯的气候条件,理由充分即可)课题2:在内陆建厂,要考虑哪些有利条件?可根据课本图8-2-4来说明理由。
:刚才我们了解了俄罗斯工业的分布,由于每个工业区附近的资源不同,工业部门也不一样,哪个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每个工业区的工业部门特点?总结:A.①欧洲部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暖热湿润,人口稠密,资源也较丰富,所以工业区稠密。
②日本工业区分布考虑交通,俄罗斯工业区靠近矿产产地,可叫做资源型工业分布,好处一是节省运费;二是就地取材--资源种类几乎决定了工业部门--偏重重工业--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1.小组自选课题,选择工厂的位置。
组长汇报结果指图讲解(不仅要说明所选位置,而且要阐明选择的可行性及依据,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质疑或辩论)2.组内借助展示台和助学题目交流俄罗斯工业分布、发展特点的自学收获。
参考展示台展示,互评,补充。
A.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联系人口分布、气候影响探究工业区西稠东疏的原因:比较日本工业分布探究资源对俄罗斯工业分布的影响,重点观察四大工业区资源种类对工业部门的影响,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四大工业基地:莫斯科工业基地、圣彼得堡工业基地、乌拉尔工业基地、新西伯利亚工业基地。
培养自主探究培养交流培养识图技巧案例分析:俄罗斯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做法好处很多,对我们盛产煤炭的枣庄来说,你有什么好主意?B.补充点拨: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较弱,历史原因是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重工业,而工业基础老化薄弱;从自然资源的影响考虑,各种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重工业;而气候寒冷,农业水平不高,不能为轻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限制了轻工业的发展。
案例分析:如果大家有机会跟俄罗斯搞点外贸,你觉着哪些东西能赚钱?C.补充点拨: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和中东石油差不多,直接出口赚取外汇,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B.了解俄罗斯在历史原因和自然资源共同影响下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较弱。
自由讨论,展示,深化俄罗斯重强轻弱的工业发展状况。
C.了解资源的出口对经济的另类影响,赚取外汇。
学以致用活跃气氛承转过渡问题驱动:在自然资源的影响下俄罗斯因地制宜形成资源型工业分布,在历史原因和自然资源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轻工业薄弱,重工业发达的状况,重工业产品笨重,俄罗斯面积这么大,物质怎么运哪?我们这里流传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不知道俄罗斯是否领会了这个精神。
我们接下来走访俄罗斯的交通运输及其沿线重要城市。
自由讨论自主探究三、运输三、铁路开道城相连展示“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的部门结构”图,根据下面资料分析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以及铁路分布特点,并找出俄主要城市。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追问:俄罗斯交通以铁路为主,那么其铁路分布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有啥区别?而亚洲部分铁路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提示:主要从人口、城市分布,气候与地质条、 1、学生根据两幅图,以及课本内容行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在全班交流。
A.运输概况:俄罗斯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部门齐全,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近年来运输发展迅速。
B.分布特点:欧洲部分铁路网比较,以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铁路网,集中在比较温暖的地区。
横跨亚欧大陆的,是第一条亚欧大陆桥,东起,西可延伸至。
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气候、人口城市分布、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然后在全班交流。
(南部气温相对较高;人口、农业主要分布在南部。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习惯,使学生掌握俄罗斯的交通特点和主要城市及城市的特色件等去分析,并根据课前老师布置搜集的资料。
师生共同总结:建立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地质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运用多媒体课件“俄罗斯重要城市的文化图片”展示图片,分组讨论俄罗斯的城市、港口及文化、艺术。
)学生读图分析的习惯,使学生掌握俄罗斯的交通特点和主要的城市及城市的特色。
C.①②③④中首都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也是最大的城市;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海港,也是全国第二大城市;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港口培养合作意识识图技巧,引领多角度认识事物8、(目标1、2、4)读“俄罗斯主要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_________市,③是_________河,④是________河,⑤是_________油田,⑥是_________铁路。
(2)为什么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城市和交通线都分布在南部地区呢?教学反思:1.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设计采用自主探究,当堂评价的学习模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当堂评价达到所学知识的目的。
在复习环节和梳理环节上,针对学生有意识尝试了问题具体到图和页,在课堂上提出探究内容让学生自学探究,发现有些学生可能不会,但知道对照问题翻课本哪页书去查找,成绩较好的显得轻松些,能独立完成探究提出的问题。
2.考虑到资源、资源对俄罗斯工业的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特点等都与学生生活有一段距离,所以采用竞学、竞答等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用填空、选择性问题或补充说明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宽松、竞争的氛围下学习积极很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前苏联对俄罗斯重轻工业的影响,资源对重轻工业的影响,将资料准备的更充分一些,由老师讲解,学生对这些素材很感兴趣。
4.学生在原有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认识,学习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