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年考研经验分享
- 格式:docx
- 大小:36.32 KB
- 文档页数:5
浙大计算机考研科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
而浙江大学作为全国顶尖的高校之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和声誉。
因此,浙大计算机考研科目也备受考生关注。
一、浙大计算机考研科目概述浙大计算机考研科目主要分为两大类: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包括数学、英语和政治三门科目,而专业科目则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图形学等多门课程。
二、浙大计算机考研科目难度分析考虑到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水平,浙大计算机考研科目难度相对较大。
首先,公共科目中的数学和英语都是高考中的重点科目,虽然难度并不算太大,但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应试能力。
其次,政治科目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
最后,专业科目中的课程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学习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三、浙大计算机考研科目备考建议1. 提前规划备考时间考研备考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考生需要提前规划备考时间,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以确保备考进度和效果。
同时,考生也需要注意科目的考试时间和考试形式,以便制定更为具体和有效的备考计划。
2. 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尤其是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的数学、英语、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中,考生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深入学习和实践。
3. 练习做题,提高应试能力考研考试的重点是应试能力,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练习做题,提高应试能力。
尤其是在公共科目的英语和政治中,考生需要注重训练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
而在专业科目的课程中,考生需要通过练习做题,提高对计算机系统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准考证号姓名基本助学金103358105611371鲍程锋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281曹悦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82陈传梓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84陈利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71285陈虒鼎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5321369陈小琴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75陈欣锋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86程寅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87杜啸菲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88方加果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68冯靖怡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89高晖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90高耀宗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91高远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511292葛蓉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293杭航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94何斯琼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95皇甫俊彦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4871366黄磊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481347黄宜修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481348季林峰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96江斌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97江海洋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98江竟敏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99江潇俊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00蒋应坤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01金强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02柯晓棣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6101373孔相澧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481349李斌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901358李冰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303李崇欣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4251362李广丽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2471350李灵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2481351李蒙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276李明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7011376李锐华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2861356李挺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2471344李文逍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304李翔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6141375李扬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05梁丹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841360廖绮绮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306林渌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4861365刘登志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07刘锦锦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481343刘兰海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308刘燊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481345刘腾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691352卢贺齐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309罗丹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72马伟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10马兴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11毛菥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73梅佳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69梅郁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901359糜庆丰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2481277裴文杰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12彭德跃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481353全晓沙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13阮升升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14盛浩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7011379石磊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7011377束传军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315宋勋超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16宋仲凯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4871368苏勇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17唐小丹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70陶骏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18童家琦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19汪超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20汪志成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481354王恩俊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21王霏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22王锡普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78王兆阳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841361翁传博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323吴昊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5581370吴嘉慧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71274夏超伦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324肖东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25徐印成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26许信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27严森铨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28杨冠超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29杨克特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30杨磊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31杨列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511346杨清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71332曾文秋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6101374曾旭晟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33张兵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19031355张聪萍同意拟录取A类自筹硕士103358103351334张伟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5611372张炎明同意拟录取科研院硕士103358103351335张哲滔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36赵奇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37赵师聪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79郑佳佳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80郑培元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38钟诚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2131342周春銮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271周建波同意拟录取硕士103358103351339周梁伟同意拟录取硕士。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 55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安徽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新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黑龙江大学、云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共 89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华大学、东南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济南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中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江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17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共 165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渤海大学、长安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华大学、东华理工学院、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海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原株洲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东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吉林大学、济南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西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汕头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沈阳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华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新疆大学、烟台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安徽大学、鞍山科技大学、中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江苏)、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科学研究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9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共 298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鞍山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工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大连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庆石油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学院、河海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化工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学院、南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株洲工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工学院、广西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学院、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自动化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长安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771所、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新疆大学{计算机应用32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081220) * 信息安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081220) * 智能信息系统东北大学(081220) * 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081220) * 数学化艺术与技术浙江大学(081220) * 网络与信息安全西北工业大学(081221) * 网络与信息安全东北大学(081222) *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东北大学(081223 )* 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东北大学(081280) 软件工程(共27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浙大计算机专硕考研科目【原创版】目录1.浙大计算机专硕考研科目简介2.浙大计算机专硕考研的具体科目3.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点4.备考建议正文【浙大计算机专硕考研科目简介】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简称计算机专硕)考研科目是针对想要攻读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所设置的考试科目。
通过浙大计算机专硕考研科目的考试,同学们可以进入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浙大计算机专硕考研的具体科目、考试内容和要点,以及备考建议。
【浙大计算机专硕考研的具体科目】浙大计算机专硕考研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
其中公共课包括政治和英语,专业课则包括数学和计算机专业课。
1.公共课:(1)政治: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知识点。
(2)英语:主要考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
2.专业课:(1)数学:主要考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点。
(2)计算机专业课:主要考察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知识点。
【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点】1.政治:掌握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关注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
2.英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注重实际应用和综合素质。
3.数学: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
4.计算机专业课:了解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备考建议】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各科目均衡复习。
2.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3.做好时间管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
4.多参加模拟考试和练习题,提高应试能力和自信心。
5.关注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了解考试重点和难点。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对浙大计算机专硕考研科目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时间:2006-09-29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计算机网络设计、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本专业分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系统两个方向,两个方向修读同样的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在选修课上二者各有侧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4.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6.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汇编与接口、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编译原理、计算理论教学特色课程外文原版教材的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基础、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分析与实验、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JAVA程序设计全英语教学的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基础、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研究型和讨论型课程:软件工程、专题研讨、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双学位说明要求修读数据结构基础等21门课程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取得55学分,可以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
211C0020 数据结构基础 2.5 秋21120490 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1.5 冬211C001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5 春夏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 3 秋冬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实验 1 秋冬21186031 计算机组21186040 计算机组成实验 1 春夏211C0030 数据库系统原理 2.5 春夏21120050 操作系统原理 3 秋冬21120360 操作系统分析与实验 2 冬计算机体系结构 2.5 秋冬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 1 秋冬21120261 软件工程 2.5 春夏计算机网络基础 3.5 春夏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 2 夏21120470 编译原理 2 春21120500 汇编与接口 2.5 秋21191080 接口实验 1.5 冬21120520 计算理论 2 秋21190940 JAVA程序设计 2.5 夏21190831 嵌入式系21120460 毕业论文 8 春夏说明:已修读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的同学可免修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及实验。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
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
下文为大家分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希望对大家了解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所帮助!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计算机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工业设计系、软件工程系(与软件学院共建)4个系组成。
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网络安全研究所、现代工业设计4个研究所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继续教育、计算机应用工程2个中心,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2011年,计算机学院新设立了软件工程、设计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
学院现拥有3个国家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软件工程、设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级学科下设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设计学正在申报浙江省重点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拥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设计艺术学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学院招收博士生90人、硕士生288人,主修专业确认到学院的2010级本科生372人,当年毕业博士研究生64人、硕士研究生287人、本科生466人。
研究生就业率继续保持了100%、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8.63%,学院总体就业率达到99.27%。
学院现有教职工20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2011年新增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2011年新增1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人。
研途宝考研/
浙江大学各院系考研参考书目汇总——研途宝
随着2016年暑假的逼近,很多2017考生虽然已经开始复习了一轮,但是多数仍然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寻求搜集信息和考研资料。
尤其是搜集考研专业课指定教材和考研专业课资料,因为考研专业课在各科目复习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需要2017考研的伙伴们多搜集一些考研专业课资料和考研专业课真题。
下面是研途宝惟学浙大考研网给大家分享下浙江大学各学院的考研参考书目,希望有助于浙江大学考研的伙伴更清晰了解前期备考需要看的书目。
欢迎加入2017浙江大学各学院考研群:
/zt/qqqun?fromcode=2010wk,群内有学长学姐的考研辅导、考研资料提供以及学霸的考研经验分享。
研途宝考研/更多2017考研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目录、考研大纲、考研报录比、考研复试分数线、考研复试调剂等资讯信息,可以去研途宝考研官网,应有尽有。
浙江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含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的基本要求1:基本要求学科门类(专业代码前2/4位,含专业学位)政治外语业务1业务2总分备注哲学[01]55559595355生源特别丰富的学院(系)或学科专业可在此基本要求之上,再行划定复试分数线经济学[02]6060100100360法学[03]60609090350(不含法律硕士[0351])教育学[04]6060210360文学[05]6060100100360历史学[06]5555200340理学[07]55559090330工学[08]55558585330农学[09]55558585325医学[10]5555180320管理学[12]6060100100355艺术学[13]60609595360法律硕士[0351])60609595360体育学[0403]5050160290体育硕士[0452]教育硕士[0451]5555959534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工商管理[1251]10050180公共管理[1252]12060190会计硕士[1253]12075230工程管理[1256]同教育部A类考生线(复试及录取要求参见相关院系规定)注:工商管理[1251]、公共管理[1252]、会计[1253]和工程管理[1256]、第一门考试科目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上表统考考生(管理类联考除外)以下情况视同上线:若单科低1分,总分相应高20分及以上;单科低2分,总分高25分及以上;以此类推,单科每低1分,总分相应再提高5分。
但单科不得低于5分(含5分),且仅限1门单科。
3、软件工程考生: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5212)的考生,外语不低于50分、政治不低于50分,业务课不低于75分,总分不低于300分,可参加复试。
2)凡报考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系代码210)且初试数学一的考生,外语不低于50分、政治不低于50分,业务课不低于75分,总分不低于310分,可申请调剂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双证)硕士的复试。
2015级计算机学院主修专业确认工作细则2015级计算机学院主修专业确认工作由学院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小组负责进行。
按照浙大发本【2010】128 号《浙江大学本科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实施办法》执行。
一、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小组组长:陈文智成员:邢卫、蔡亮、耿卫东、彭韧、柴春雷、罗仕鉴、彭列平、高晴、章文二、各专业接收要求1.类内学生和跨类学生的招收根据学校规定进行,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和数字媒体专业因受专教容量限制,招收总数上限分别为25、25和55.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前置课程:A.微积分Ⅰ、微积分Ⅱ;B.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专题(计算机科学基础\ C程序设计);C.大学英语III;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前置课程:根据申报情况择优录取;工业设计专业前置课程:根据申报情况择优录取;产品设计专业前置课程:接受艺术设计类学生,根据申报情况择优录取;跨类学生需要通过美术考试;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加班):类内学生:原则上不低于15人。
专业前置课程:A.微积分Ⅰ、微积分Ⅱ、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及其应用;B.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专题(计算机科学基础\ C程序设计);C.英语类课程;附加经济要求:家庭须可承担学生在加就读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约人民币30万元。
提前组织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1月29日。
三、主修专业确认容量安排:第一轮类内容量第二轮容量竺院人数计算机专业(中加班)25 3 不超过2人计算机专业120 12 不受限制软件工程65 7 不受限制数字媒体专业38(含民族班5人) 4 专教容量55工业设计20(含港澳台1人) 2 专教容量25艺术设计23 2(含竺院学生)专教容量25四、主修专业确认工作的程序1. 除中加班外学生本人在学校规定时间内递交申请,中加班在计算机学院规定的时间内提前递交申请选拔;2. 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小组审核、面试;3. 申请人数超过容量的专业进行筛选;4. 确认结果予以公示;5. 上报学校本细则由学院(系)本科生科负责解释。
2016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878)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计算机专业基础》(878)综合考试涵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程序设计基础(C)30分数据结构50分操作系统40分计算机网络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70分(35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80分Ⅲ考查范围程序设计基础(C)【考查目标】1.理解C程序设计语言结构,掌握数据表示和输入输出的基本方法,掌握流程控制、函数设计与调用方法;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基本的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3.掌握初步的算法设计及数据组织方法,具备基本的问题分析和利用C语言进行求解问题的能力。
一、数据表达与组织(一)常量,变量,运算与表达式(二)一维和二维数组,字符数组和字符串(三)指针与数组,结构与数组(四)指针与结构,单向链表二、语句及流程控制(一)复合语句(二)分支控制(if、switch)(三)循环控制(for、while、do—while)三、程序结构和函数(一)C程序结构(二)函数的定义、参数传递和调用(三)函数的递归调用(四)变量的存储类别、作用域,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四、输入/输出和文件(一)标准输入和输出(二)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三)文件打开、关闭、读写和定位五、编译预处理和命令行参数(一)宏定义和宏函数(二)命令行参数和使用六、基本算法设计与程序实现(一)简单排序算法(插入、选择、冒泡)、二分查找(二)链表、文件中查找(三)级数求和、进制转换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3.能应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是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学习资源、教学方法和就业前景等方面介绍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丰富多样。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这些课程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出发,逐步深入,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
除了核心课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选修课程,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等,以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听取优秀教师的讲解,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图书馆等途径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料。
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和实验教学外,还开设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竞赛活动,如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当今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之一,毕业生可以在互联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浙江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高校,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学校还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广阔的就业前景,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和培养机会。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获得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大金融科硕经验总结(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3月18日,今天我的考研生涯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我很幸运成为了一名浙大金融科硕的学生。
那段曾经认为很苦恼的日子,现在也成为了自己一段很美好的经历。
那段时间的汗水和努力,成为了现在降临的甘露。
而在此时,我很感谢这一路上,为我加油打气的亲人,朋友,老师,学姐学长们,在这段漫长的马拉松里,是你们一路的帮助,让我坚持到了最后,让我尝到了胜利的果实。
现在,我也要成为你们的一员,将自己一年里的心得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整个备考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我想,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能体味。
先说下我个人的一些情况,了解我的同学可以直接略过这个部分,这个部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下面的方法比较适合和我情况比较像的同学学习。
我在学校里学习、竞赛方面比较突出,学习方面大学综合排名第一,竞赛方面获得三项省级以上的奖项,拿过国家奖学金等多项优秀学生奖学金。
英语是自己比较喜欢的语言,四级580,六级503;数学方面大学的数学由于经济类比较简单,大多都在95分以上;专业课:我是跨考生,对于专业课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但是大学有选修课有上过宏微观用的是高鸿业的教材,大学金融学的一学期也没去过几次,期末临时应付的。
总的来说,虽然很多同学会叫我“学霸”,但是其实我天赋并不是很强,我很清楚自己这一点,所以我要比别人努力。
整个备考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我想,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能体味。
大致说下我的成绩,初试:政治68,英语一82,数学127,专业课140.总成绩417分,初试复试排名均为第一。
对于我这个跨考生来讲,这个结果确实挺让我自豪。
所以在这方面我会推荐给大家一些我亲身适用过的好方法,但希望大家只是把它们当做一个建议去参考,结合自己自身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一、我所用过的资料数学:自己学校本科的教材,李正元的全书,汤家凤的高数,(听汤的视频用,里面很多好方法)、660题,真题(最普通的牛皮纸包的,不需要买其他的,详解网上很多)or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没用过,但据说很不错)、张宇四套卷、八套卷,张宇讲义(考前张宇微博里会有),高昆轮讲的真题大全解(高老师微博里有)。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 55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安徽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新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黑龙江大学、云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共 89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华大学、东南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济南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中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江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17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共 165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渤海大学、长安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华大学、东华理工学院、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海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原株洲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东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吉林大学、济南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西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汕头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沈阳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华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新疆大学、烟台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安徽大学、鞍山科技大学、中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江苏)、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科学研究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9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共 298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鞍山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工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大连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庆石油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学院、河海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化工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学院、南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株洲工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工学院、广西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学院、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自动化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长安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771所、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新疆大学{计算机应用32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081220) * 信息安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081220) * 智能信息系统东北大学(081220) * 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081220) * 数学化艺术与技术浙江大学(081220) * 网络与信息安全西北工业大学(081221) * 网络与信息安全东北大学(081222) *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东北大学(081223 )* 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东北大学(081280) 软件工程(共27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昨天看到录取名单,已被录取为中国科大的学术型硕士,总算是尘埃落定,这里大致说下我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帮助。
准备篇:我是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关注考研信息的,当时目标的浙大,但是后来的一些经历使得我有了研究生毕业后出国的打算,这才放弃了浙大选择了中科大,毕竟中科大在国外有着很好的声誉和强大的校友群,对以后的发展会比较有好处。
对于选学校,我的建议是“不选最好的,但选最合适的”,可能有人会说中科大的计算机的综合实力在国内并算不上特别好,但是它在计算机理论和网络计算方面是有着很强实力的,再加上之后职业规划的考虑,所以我选择了中科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个人认为之前的收集资料和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使得考研的过程中复习更有效,更重要的是也可以使自己之后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初试篇:本来是打算四月份就开始准备考研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耽搁了,之后又由于世界杯和期末考试的原因,搁置了一段时间,直到暑假在家里待了半个月之后七月底到了学校,才开始准备考研。
这段时间的考研准备得相对轻松,每天也就学习六七个小时左右,下午就跑去游泳,每天就是学习数学和英语,再加上对于保送本校还有一丝幻想(当时的想法是如果保送本校的话就不考了,毕竟考外是有风险的),学习也不算很认真,直到九月份才真正进入状态,专业课也是九月份开始看的。
每天早上七点多起床吃了饭去图书馆学习,中午吃了饭之后直接回图书馆学一会,累了就趴一会,晚上到了九点多回寝室,玩一会再休息。
这样的作息时间一直维持到十一月份中旬,到了十一月份之后感觉自己状态下滑了很多,学习精力也不如以前了,中间给自己放了几天假,回寝室玩玩游戏睡睡懒觉啥的,那段时间早上也有点起不来的感觉(传说中的疲劳期?),这样的状态维持了一个月左右,到了十二月份中旬才开始继续振奋起来,开始好好搞专业课和政治。
不幸的是考试前一天开始感冒,而且很严重,幸好最后的结果还算可以,真的是差点因为身体付出代价。
浙大计算机考研教材
浙大计算机考研教材是指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用于计算机考研复习和备考的教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浙大计算机考研教材:
1. 《计算机组成原理》:该教材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等内容,是计算机考研中的重要教材之一。
2. 《操作系统原理》:该教材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是计算机考研中的核心教材之一。
3. 《算法设计与分析》:该教材介绍常用的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包括贪心算法、动态规划、分治法等,是计算机考研中的基础教材之一。
4. 《数据库系统原理》:该教材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关系数据库、SQL语言、数据库设计与优化等内容,是计算机考研中的重要教材之一。
5. 《计算机网络》:该教材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是计算机考研中的重要教材之一。
此外,还有一些参考书和辅导资料,如《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等,可以根据个人需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进行复习和备考。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份的考研教材可能会有所变化,建议以最新版教材为准。
拟录取名单出来有一阵了,也已经忙完了诸多手续问题,静待六月份的录取通知书。
现在把自己的一些情况和复习经验整理一下,希望能够帮到奋斗在考研一线的学弟学妹。
我初试成绩67+71+109+107=354,机试75,面试85,总成绩第29名拟录取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硕。
可以看出我的实力并不突出,也没什么特别有优势的方面,但我本科是普通的一本院校,本科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也并非计算机科班出身。
所以我的复习经验应该能为各位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首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如果您想直接看复习经验可跳过此部分。
1.学硕or专硕?除了学硕方便读博以外,学硕和专硕没有太大区别。
浙大官方的通知是只可报名学硕,专硕从学硕中调剂。
但今年复试名单上仍然有32位同学报名了专硕,并且录取了其中的31位,我猜想这三十多个名额是保留给本校学生的。
所以今年录取校外的名额是57名学硕和调剂的23名专硕。
而报名考生预计在900名左右。
2.我本科学校不好,浙大会不会歧视?不会。
浙大不会考虑你的本科学校,但会仔细研究你的个人能力。
如果你是三本学校中的佼佼者,依然有被录取的机会。
3.我本科成绩不好,浙大看成绩单吗?看。
他会要求你提交本科成绩单。
但分数并不是最关键的,老师对你本科做出过什么作品更感兴趣。
参加的竞赛,做过的项目,做得好的课程设计,都可以在面试时拿出来给老师讲,这些就是你的资本。
我本人并没有做过项目,但几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做的不错,老师很感兴趣,我的面试成绩也就排进了前十名。
4.软工硕士怎么样?软工学制两年,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实习,全程学费40000,据说不安排导师。
计算机学制两年半,没有实习时间(只能暑假实习),不收学费,一个导师一般带1~3名学生。
软工比计算机初试科目少一门组成原理,但报的人多,难度也没比计算机低很多。
复习经验:初试篇初试内容如下:政治,英语一,数学一,408基础综合(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
复习奥义:全面和反复(出自王道408复习指导),记住,好的习题集一定要反复多做几遍,辅导书一定要反复多看几遍,才有效果。
1.政治最不拉分的科目,从九月份开始,每晚一到两个钟头,时间足够。
九,十月把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炼》看完,十一月做肖秀荣《1000题》(两遍),十一月底十二月背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三遍),再做肖秀荣和任汝芬的《模拟四套卷》并把大题背下来。
考前一晚再温习一遍模拟卷上的大题,就安心睡觉吧,70分没跑了。
(可能是我《1000题》只做了一遍,选择题没考好,只有67分)政治的关键在于“用最少的时间拿不低的分数”,所以找对方法很重要。
2.英语相比政治,英语几乎完全没法突击。
英语一难度略高于六级,所以考高分需要一定的基础。
但像我这样六级低空掠过的英语渣渣,考研也能考到71分。
运气不错。
考研英语的难点在于词汇多和长难句又难又长。
从三月份开始你就需要背考研词汇,对基础不自信的同学可以买本书学长难句。
不推荐抱着一本词汇书哇啦哇啦背这种方法,反正我是背了后面忘了前面。
我是直接在文章中背的,先做一篇阅读真题,然后逐词逐句都弄懂,当课文一样研读,不会的单词圈出来放在句子里记,不懂的长难句反复揣摩语法结构直至弄懂,再把整篇文章背下来。
在此推荐张剑英语黄皮书系列,对真题的研读十分透彻,可以结合这本书研读每一道真题。
英语的核心方法就是反复研读真题,习惯出题人的设问思维。
我每周日做一套真题卷子,下一周的每天晚上两个小时研读卷子里的一篇文章(包括阅读,完型,新题型和翻译,每篇文章都要如此),第二天早上朗读,争取把文章背下来。
十年真题,循环往复,做了两轮你的英语就不会低了。
前一个阶段我是没有写作文的。
作文我准备的比较晚,大概十月份才开始。
作文一定要鼓起勇气自己写,刚开始可以不限时间,查阅词典完成写作,写过一篇之后看范文,把出彩的表达记下来,再回过头来修改自己的作文。
小作文模式固定,就那么几种信,完全可以分类整理分类记忆。
大作文我把它分为了“社会现象类”和“个人品质类”,把范文里的优秀表达全都分类整理了出来。
整理的多了,自己写也就有内容了。
3.数学数学比较花费时间,而且拿130以上的高分着实不易。
本来以为按部就班的复习可以拿120,但今年的数学颇有难度,只拿了109,但看到身边很多同学数学都比较低,所以对这个分数也还算满意。
第一阶段——七月前:看课本。
把高数,线代,概率论的课本从头到尾看一遍,随手做几个习题帮助理解。
我目标是120,所以这阶段只是走马观花,但很多140大神都是在这个阶段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把每个定理的证明都推导了一遍,习题全部做了一遍,对知识点的理解极其深刻。
但这样做是非常花费时间的,所以课本看到什么程度由你的目标和时间来决定。
如果觉得自己看书学不懂,可以看张宇的高数视频,张宇的课脉络清晰,幽默风趣,帮助形成高数的知识体系。
李永乐的线代课也不错,值得推荐。
第二阶段——七,八月:《复习全书》两个月时间把全书看一遍。
准确来说,应该是做一遍。
把例题的答案遮住,自己做一遍,再对着答案自己算一遍。
如果课本理解的不深,第一轮全书会非常痛苦,但请坚持下去。
考研非常强调计算量,所以一定要多算。
算错了不要得过且过,一定要再算一遍,直到算对为止。
很多人看了答案觉得很简单自己做得出来就没算了,这种人上考场就一定会傻眼。
这个阶段同时把全书附赠的同步训练做一下,太难的题可以跳过。
第三阶段——九月:《复习全书》第二遍第二阶段看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看了后面忘了前面。
没办法,内容实在太多了。
九月份把全书再做一遍,这一遍要注意寻找前后的关联,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有些比较偏的考点也不要放过,16年卷子考到了很多几十年未遇的知识点,所以什么旋度散度物理应用,都要记得做一遍。
有些依赖记忆的知识点,可以总结在纸上,考前过一遍。
第四阶段——十月:《李永乐历年真题权威解析》《李永乐基础660题》两遍全书之后,你的做题能力应该有了很大的提升。
十月份就做真题吧。
李永乐的真题解析有两个部分,前面是真题,后面是按章节分类的真题解析,这个阶段我们做前面部分,一套一套计时做真题。
做完对照后面的解析把算错的再算一遍,不会做的看过解析后自己做一遍。
分数低的不要灰心,还有两个月呢;分数高的不要得意,上了考场可不一定有状态。
我见过很多这个阶段真题可以拿130甚至140的,结果只考了70 80分;我刚开始做只能拿70 80分,但做熟练了就可以稳定拿120以上了。
《660题》都是选填题,碎片时间做一做。
第五阶段——十一月:《真题解析》第二遍这个月看真题解析的第二部分,分章节做真题。
记住,一定要自己算,算对为止。
如果觉得某个章节的题目做起来不顺利,就再翻一翻全书。
第六阶段——十二月:李永乐《冲刺6+2》,张宇《模拟四套卷》真题做过两遍以后,简单题就熟练了。
这个阶段就做略有难度的模拟题。
16年的卷子难度比15年高了一个档次,所以做做有难度的题还是有必要的。
模拟题就不要在意分数了,注意总结解题思路。
4.专业课408是比较难的专业课,内容多,难度大,高分需要基础,120就算比较高了。
我平时做真题和模拟题基本120以上,但只考了107,这再次印证了做题状态和考试状态有很大差别。
第一阶段——七月之前:薄弱科目的课本七月之前重点还是在数学课本和英语上,很难照顾到408四门科目。
所以七月之前就把薄弱科目的课本看一看吧,比如我本科是没有组成原理的,所以这段时间我把白中英的课本学了一遍。
第二阶段——七八九十月:四本王道单科书408十分推荐王道系列书籍。
一个月一本,如果知识点不熟悉可以先看一章课本再看一章王道,再做王道课后题。
课本是最权威的,而王道上难免有一些勘误和不严谨的地方,所以还是要优先弄懂课本。
第三阶段——十一月:王道《计算机基础综合真题思路分析》计时整套做,做过一套之后看解析,不熟悉的知识点一定要回到王道单科书和课本上把知识点学懂。
408考法多变,每年试卷的题型都没有定数,要拿高分一定要真正理解知识点。
还要注意不同科目类似知识点的联系,比如操作系统和组成原理中有很多相同的知识点,要一起理解。
第四阶段——十二月:王道《模拟八套卷》是时候做模拟卷练练手了。
不要纠结个别题目的对错,因为模拟卷质量并不是特别高,重点还是真正把知识点弄懂。
不熟的知识点再回看王道单科书和课本,如有任何和课本上的冲突,以课本为准。
总共下来王道单科书其实是看过两到三遍的。
复习经验:机试篇机试形式与PA T完全相同,与acm类似,三个小时四道英文题,难度低于acm。
买一本王道《机试指南》,寒假看一遍,并在配套的九度oj上把习题做掉。
之后去浙大PAT官网,做甲级真题。
机试可以用一年内PA T甲级成绩代替,在正式机试之前,三月份会有一场PA T考试,考场和正式机试是同一个地方,可以去报名熟悉一下考场,如果分数不错就可以申请代替机试了。
但正式机试难度稍稍比PAT考试简单些。
我PAT只考了58分,但机试做出来三道题拿了75分,可以排在40名左右。
复习经验:面试篇机试之后第二天,就是面试了。
面试会先给你两张红白纸,上面写了对计算机知识的英文描述,你有十分钟的时间看。
之后会收走红白纸,老师就红白纸上的内容用英语提问,你用英语回答。
之后会让你用英文回答简单的计算机问题,或简单描述一下你做过的项目。
以上是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考察。
之后就是用中文详细说说做过的项目,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专业问题了。
很多同学没做过项目,那也不要紧,一些做得好的课程设计也可以吸引面试老师的兴趣。
总结:浙大计算机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考,各位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正确的方法+努力=高分,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另外,要注意劳逸结合,我每天上午四小时,下午三小时,晚上三小时,中午听听歌睡睡觉,每周六日晚上休息,打打游戏看看电影。
考研是长跑,不是比谁出发时跑得快,而是比六个月的时间谁跑的远。
各位同学,请一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