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中国历代诗文名句拾粹1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生必背的历朝历代名篇名句一、唐代名句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王之涣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七步诗》曹操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孟浩然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刘十九》白居易二、宋代名句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渔家傲》于谦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登鹳雀楼》王之涣8.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9.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采薇》佚名10.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虞美人·听雨》杨玉环三、元代名句11.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关汉卿12.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张可久13.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1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木兰诗》佚名1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四、明代名句1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静夜思》李白17. "寄人篱下无长物,何必坐拥青楼中"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杨慎18.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19.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杨慎2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诗经·秦风·无衣》佚名五、清代名句2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华世恺22.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2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七步诗》曹操2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登鹳雀楼》王之涣2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这些历朝历代的名篇名句,既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又表达了他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与感悟。
高考古诗词名句分类集成(一)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二)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时令正值清和的初夏。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而枯萎。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轩:窗。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农民酷暑挥汗耕耘,自己坐食,已感不安,岂能抱怨。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夏天的暴雨过后,天气开始变得凉爽,暑气尽消,这丝丝的细雨带来些许秋天的意味。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诗人继上述之于梅笋的描写,顿悟春天已逝,夏季既临,同时分析了自己之所以未能及时察觉的原因,即近日连雨不断。
既存对时光更迭之快的惊奇,尔后又暗含隐约的怅意和人生苦短的思考。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繁华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呢!(三)诗中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古诗文名言名句背诵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周南 ·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小雅 ·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王风 ·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卫风 ·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王风 ·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 ·郑风 ·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秦风 ·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 ·卫风 ·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 ·卫风 ·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 ·鄘风 ·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小雅 ·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 ·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小雅 ·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大雅 ·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 ·大雅 ·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020高考语文复习一一诗文名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一一佚名《越人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一一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一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一一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一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一一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一一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一一佚名《上邪》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一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一一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一一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一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一一司马相如《凤求凰/琴歌》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一一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一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一一高蟾《金陵晚望》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一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一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一一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其一》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7.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王勃《滕王阁序》)1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1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中国古代诗词名句(高三必修备课资料)1. 水滴涟漪终消散,木记轮回恋此生。
-----这句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所联诗句中的绝唱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3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宋无名氏4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和情,竹枝词,刘禹锡6《离思》元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7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8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11施肩吾的《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12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姻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斜人静.13《卜算子》严蕊: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14《小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5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的《客中初夏》16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7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1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柳永19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锦瑟》李商隐20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痕。
高考必备必记古诗词名句古代诗词和古一直是高考的有一个必考考点,在复习高考是一定要复习古诗词名句。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必备必记古诗词名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高考必备必记古诗词名句(一)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____《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____孟郊《登科后》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____惠能《菩提偈》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____苏麟《断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____黄景仁《绮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高考必备必记古诗词名句(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____高蟾《金陵晚望》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____《锦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___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____《长相思·汴水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____《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中国古代诗歌必背名句在古代诗歌里有一些诗句流传至今成为名句,背诵这些名句有助于我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诗歌必背名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中国古代诗歌必背名句(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____王勃《滕王阁序》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____曹植《白马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佚名《论语十二章》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____杜甫《阁夜》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____查慎行《三闾祠》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____陆游《读书》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____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____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____谢逸《送董元达》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____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中国古代诗歌必背名句(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____杨炯《从军行》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____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____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____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____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____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____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唐】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先秦】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高考语文经典诗词名句集锦精品素材高考语文经典诗词名句集锦精品素材1、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5、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7、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8、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9、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2、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3、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14、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5、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6、雕栏玉砌仍犹在,只是朱颜改.1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8、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1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20、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2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5、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7、庭有枇杷树,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2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30、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1、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32、此去今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3、泪眼看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3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3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7、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诗词名句-高考作文必备备战高考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谢朓《王孙游》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于谦《除夕》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李白《关山月》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
纳兰性德《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佚名《论语十则》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1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王维《辋川闲居》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于谦《岳忠武王祠》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韦元甫《木兰歌》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二十八》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红楼梦·第一回》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传·东方朔传》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日者列传》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冯延巳《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佚名《野有蔓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故人早晚上高台。
诗词名句-高考作文必备备战高考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
齐己《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
《增广贤文·上集》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高适《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曾棨《维扬怀古》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淮南子·主术训》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杜甫《登楼》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曹植《七哀》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柳宗元《读书》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
苏轼《浣溪沙·荷花》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菜根谭·应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篇》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诗词名句-高考作文必备备战高考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王维《少年行四首》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佚名《击鼓》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
顾德润《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卢梅坡《雪梅·其一》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曹组《蓦山溪·梅》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
沈约《咏湖中雁》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韦庄《江外思乡》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王维《春中田园作》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元稹《离思五首》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
《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李嘉祐《夜宴南陵留别》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戚继光《望阙台》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晋纪十八》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钱珝《未展芭蕉》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曹植《洛神赋》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悬崖一线天疑裂。
纳兰性德《忆秦娥·山重叠》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
赵长卿《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高考语文复习:中华诗文名句精华高考语文复习:中华诗文名句精华(一)先秦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5.满招损,谦受益。
6.诗言志,歌永言。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8.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1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20.多行不义,必自毙。
2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2.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言必行,行必果。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3.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3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36.置之死地而后生。
37.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9.穷则独善其身,则兼济天下。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5.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之,金石可镂。
4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诗词名句-高考作文必备备战高考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佚名《迢迢牵牛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秦观《如梦令·春景》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唐寅《元宵》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徐灿《菩萨蛮·秋闺》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李白《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荀子·臣道》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高启《咏梅九首》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皇甫冉《春思》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张孜《雪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吴均《山中杂诗》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白居易《观刈麦》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围炉夜话·第五七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永州八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柳恽《江南曲》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
辛弃疾《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词名句-高考作文必备备战高考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荀子·大略》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史记·商君列传》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淮南子·主术训》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白居易《夜雨》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
赵显宏《昼夜乐·冬》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夜书所见》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篇》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荀子·王制》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文心雕龙·神思》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清明日对酒》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王建《寒食》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关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古代诗词名句分类集粹一、天地山水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3.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4.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日月风雨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中国历代诗文名句拾粹1作文专题1020 1845中国历代诗文名句拾粹1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
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3.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5.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
①[阋(xì)]争吵。
6.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8.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①[临]来到。
②[履]踩,走。
9.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①[幽谷]深谷。
10.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①[靡]没有谁。
②[鲜(xiǎn)]少。
③[克]能。
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11.诗言志,歌永①言,声依永,律②和声。
出自《尚书·舜典》。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相传为孔子选编而成,事实上有些篇是由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西汉初存28篇,即《今文尚书》。
①[永]同“咏”。
②[律]音律,乐律。
12.辅①车②相依,唇亡齿寒。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旧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代学者一般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春秋各国史料编纂而成的。
《左传》是一部叙述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共269午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①[辅]面颊。
②[车]牙床骨。
13.黍①稷②非馨③,明德④惟馨。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最早见《尚书·君陈篇》。
①[黍(shǔ)]黍子,黏黄米。
②[稷(jì)]不黏的黍子。
黍稷在这里泛指五谷,为祭祀的物品。
③[馨(xīn) ]芳香。
④[明德]美德。
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15.不以一眚①掩大德。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①(眚(shěng))过失,过错。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17.立德立功立言。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8.言之无文①,行②而不远。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文]文采。
②[行]流传,流行。
19.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â)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
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2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 出自《论语·学而》。
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2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
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出自《论语·为政》。
2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 出自《论语·为政》。
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2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出自《论语·为政》。
2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 出自《论语·里仁》。
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28.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出自《论语·公冶长》。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30.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
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32.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
①[知(zhì)]同“智”。
33.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论语·述而》。
①[识(zhì)]记住。
34.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
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3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36.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
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
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37.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
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3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3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出自《论语·子罕》。
①[凋]凋谢。
4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4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4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4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46.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4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论语·宪问》。
①[不能]没有能力。
4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5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5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5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出自《论语·卫灵公》。
53.子曰:“有教无类①。
” 出自《论语·卫灵公》。
①[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54.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55.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出自《礼记·曲礼上》。
《礼记》又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四十九篇。
5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出自《礼记·学记》。
5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出自《礼记·学记》。
5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出自《礼记·学记》。
59.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出自《礼记·中庸》。
6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出自《礼记·中庸》。
61.博学之,审①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②行之。
出自《礼记·中庸》。
①[审]详知,明悉,引申为详尽细密之意。
②[笃]忠实,专一,一心一意。
62君子慎始,差若豪氂,缪以千里①。
出自《礼记·经解》。
①[差若豪氂,缪以千里]现通行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豪”同“毫”。
“氂”同“厘”。
“缪”同“谬”。
63.瑕①不掩②瑜③,瑜不掩瑕。
出自《礼记·聘义》。
①[瑕]玉上的斑点。
②[掩]掩盖。
③[瑜]玉的光泽。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出自《礼记·杂记下》。
意思是治理国家要宽严相济。
65.闻过则喜,闻善则拜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现存七篇。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山东省邹县)人。
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①这句话原文为:“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6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6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
68.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
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婴儿天真纯洁善良的心地。
6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
70.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
①[放心]指丧失了的“善心”。
“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
7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
72.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为道家主要经典。
相传为春秋末期老聃(dān)所著。
73.祸兮福所倚①,福兮祸所伏②。
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
①[倚]依托。
②[伏]隐藏。
74.天下大事,必作于细①。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