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培训教材上册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10
中国赤脚医生教材上下册中国赤脚医生教材上下册是一套关于中国乡村赤脚医生的教材。
赤脚医生是中国农村地区一种特殊的医疗人员,由农村来的医务工作者担任,职责是为农村地区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套教材上下册共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赤脚医生的历史背景、职责任务、培训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上册主要介绍了赤脚医生的背景和基本知识,下册则重点讲解了实践经验和职责任务。
首先,上册的第一章节介绍了赤脚医生的起源背景。
在中国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望而却步,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因此,赤脚医生应运而生,成为当地农民的“健康使者”。
这一章还详细介绍了赤脚医生的定义、职责和特点等。
接着,上册的第二章节介绍了赤脚医生的培训和知识体系。
这一章主要描绘了赤脚医生接受的培训过程,包括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实践和传统医学等。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赤脚医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医疗技能和知识,为农村地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下册的内容更加实践和具体。
第三章讲述了赤脚医生的工作技巧和方法。
赤脚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独立诊断和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本章中还介绍了一些与赤脚医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如针灸、推拿以及中药使用等。
第四章是关于赤脚医生的社区工作和卫生教育。
赤脚医生的任务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服务,他们还要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包括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等。
赤脚医生需要深入到农村社区,与居民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保健知识。
最后一章是关于赤脚医生的评估和发展趋势。
这一章着重强调了赤脚医生的评估和培训体系,为赤脚医生的规范化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同时,针对赤脚医生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中国赤脚医生教材上下册是一套全面介绍中国农村赤脚医生的教材,通过系统的介绍和实例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赤脚医生的工作和职责,为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乡村医生培训资料第一节常见症状和体征掌握发热、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发绀、心悸、胸痛、恶心与呕吐、腹痛与腹泻、黄疸、呕血与便血、少尿与多尿、尿频、尿急与尿痛、血尿、水肿、皮肤黏膜出血、头痛、眩晕与晕厥、抽搐与惊厥、意识障碍与昏迷等常见症状与体征。
基本概念症状: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病态改变。
体征: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症状和体征都是诊断疾病或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或线索,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
一、发热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
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产热过程、散热过程这三者之一出现障碍,体温将超过正常,即称为发热。
体温的测量口测法:36.3? ,37.2? 腋测法:36.0? ,37.0? 肛测法:36.5? ,37.7? 临床上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或腋窝温度代表体温。
病因与分类感染性:病原体引起的发热。
临床常见,占发热病因的 50%,60% 细菌:43% 病毒:6% 非感染性:除病原体以外的的物质引起的发热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 41? 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按常规方法测量发热病人的体温,并标记在体温单上所形成不同形状的体温曲线即热型。
稽留热:持续高热,体温在39,40?以上,24h波动〈1?,数天或数周。
见于大叶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
弛张热:体温39?以上,波动大,24h波动〉2?,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又迅速降至正常,间歇期持续1天,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见于布鲁菌病。
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乡村医师培训手册
乡村医师培训手册旨在提高乡村医生的医学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健康管理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以下是乡村医师培训手册的目录:
一、基础知识篇
1. 解剖学基础知识
2. 生理学基础知识
3. 病理学基础知识
4. 药理学基础知识
5. 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二、临床技能篇
1. 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临床常用操作技术
3. 急救知识和技能
4. 病例分析和病历书写规范
三、预防保健篇
1. 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
2. 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
3. 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
4. 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知识
四、管理素质篇
1. 医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2. 医患沟通技巧和医疗纠纷防范
3. 医疗团队协作和高效沟通
4.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
五、继续教育篇
1. 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意义和政策
2. 继续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3. 医学新进展和学术交流平台
4. 个人职业规划和学术成果展示
以上是乡村医师培训手册的目录,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结合当地的需求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乡村医生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健康管理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目录第一章乡村医生的健康教育职责与任务 (1)第一节健康和健康教育 (1)一什么是健康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三我们每天都在做健康教育工作第二节做一个有远见的医生 (3)一让病人喜欢你二拓展你的服务范围三建立起你的威信第三节让更多的人参与 (6)一动员关键人物二提供适宜技术三运用多种方法第二章传播技巧 (6)第一节什么是传播 (6)第二节和领导一起做好卫生工作 (7)第三节动员群众的技巧 (8)一和卫生委员会一起决策二运用多种宣传方法三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四抓好示范带头五互相评比第四节和病人谈话的技巧 (15)一鼓励病人说二认真听三恰当地问四适宜时机讲第五节和学生交流的技巧 (17)第六节健康教育材料的运用技巧 (18)第七节写广播稿的技巧 (19)一长期积累,做有心人二收集典型具体事例三借鉴引用广播材料四组成撰稿小组五运用不同体裁六收集群众意见第八节卫生宣传栏、展版制作的技巧 (21)第三章怎样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22)第一节怎样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22)一找出重要的健康问题二针对问题制订计划三计划的制订要具体科学四计划的评价内容和方法第二节组织健康教育活动的技巧 (24)一确定目标人群二确定传播者三确定传播信息四确定传播渠道五了解传播效果第三节救灾防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 (26)一救灾防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二救灾防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三救灾防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第四节怎样作健康教育总结 (33)第四章农村健康教育的经验 (34)第一节我省农村健康教育经验 (34)一供水、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模式二《生命知识》的传播三疾病控制的健康教育四农村控制吸烟第二节外省农村健康教育经验 (39)一农民健康教育读本活动二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三艾滋病健康教育四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第五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任务 (41)第一节健康教育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41)第二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指标 (42)第三节开展健康教育的常见方法 (47)第四节我国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 (47)附录:一、卫生活动日一览表 (50)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应注意事项 (51)第一章乡村医生的健康教育职责与任务第一节健康和健康教育一、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培训儿科学资料第一部分儿科学根底一、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与保健原那么小儿处在连续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生理、心理均有不同,根据其特点,划分为七个不同阶段或年龄分期(一)胎儿期起:受精卵形成止:小儿出生正常为37~40周〔260~280天〕特点完全寄生式生活●胎儿早期从形成受精卵至不满12周,是机体各器官的原基分化形成的关键阶段。
●胎儿中期自13周至未满28周,此期末肺泡构造根本完善,已具有气体交换功能——有活力儿。
●胎儿晚期满28周至婴儿出生,此期胎儿以肌肉发育和脂肪积累为主,体重迅速增加。
保健原那么●保证充足的营养●注意劳逸结合、心情愉快●预防感染●慎重用药●防止接触放射线及化学毒物●勿吸烟饮酒●定期产前检查〔二〕新生儿期起:出生断脐止:生后28天前特点●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独立生活●新生儿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与调节功能较差,故此期特别是第一周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免疫功能不健全:易患感染性疾病保健原那么1、新生儿家庭访视访视时间: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7、14、28天各访视1次。
遇有异常情况,要增加访视次数,每次访视都要作详细记录。
2、新生儿日常护理●保暖室温保持在22℃~24℃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为宜;寒冷时可用热水袋或其它保暖器具放置于小包被之外,使新生儿的体温保持在36℃~37℃,在哺乳、更换尿布、洗澡时,应防止受凉。
夏季防止室温过高。
●喂养积极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好处,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坚持按需哺乳,尽量不用代乳品。
假设母乳缺乏或确实不能进展母乳喂养时,应指导母亲应用科学的混合或人工喂养方法喂养。
●预防感染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健全,一旦感染,极易扩散甚至危及生命。
〔1〕清洁卫生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换气。
②母亲患上呼吸道感染时要戴口罩,其他亲友那么防止接触新生儿,以防止穿插感染。
③新生儿用具应专用,用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