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基本技能资料(1)教学讲义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01.50 KB
- 文档页数:7
目录第一部分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教程 (2)一、各种注射技术 (2)(一)皮内注射法 (2)(二)皮下注射法 (3)(三)肌内注射法 (3)(四)静脉注射法 (3)(五)动脉穿刺法 (3)二、皮肤试验 (4)(一)青霉素过敏试验 (4)(二)结核菌素试验 (5)三、静脉输液法 (6)(一)目的 (6)(二)操作方法 (6)(三)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8)四、输血法 (9)(一)输血前准备 (9)(二)静脉输血法 (9)(三)输血反应及处理 (10)五、人工呼吸与体外心脏按摩 (11)(一)目的 (11)(二)方法 (11)(三)注意点 (12)六、气管内插管术 (12)(一)目的 (12)(二)方法 (12)(三)并发症 (13)七、中心静脉压测定 (13)(一)适应症 (13)(二)操作方法 (14)(三)临床判断 (14)(四)注意事项 (15)八、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15)(一)气管切开过大 (15)(二)拔管 (16)九、插胃管法及洗胃术 (16)(一)插胃管法 (16)第一部分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教程一、各种注射技术(一)皮内注射法操作方法:1.以75%酒精清毒前臂屈侧皮肤,注意勿用碘酒,亦不能用力反复涂擦以免影响观察。
2.取消毒的1m1注射器4( 1/2)--5号针头,抽吸药液,排尽空气。
3.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一20角度,刺入皮内,注入药液0.1m1,局部可见半球形隆起。
4.拔出针头后切勿按压,如作皮试,按规定时间观察反应。
(二)皮下注射法操作方法:1.先抽取药液,针尖向上,排尽气体。
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2.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下缘、股外侧为宜。
3.左手绷紧皮肤,左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斜面刺向皮下,刺入针头的2/3,放开左手固定针栓,抽吸无血,即可注药。
4.注射完毕,快速拔出针判断,用棉签压迫片刻。
(三)肌内注射法操作方法1.抽收药液,排尽气体。
目录第一章体格检查 (1)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及工程 (1)第二节体格检查标准化操作 (6)第二章临床根本操作技能 (22)第一节伤口换药 (22)第二节氧气吸入法 (23)第三节胸膜腔穿刺术 (25)第四节腹膜腔穿刺术 (26)第五节腰椎穿刺术 (27)第六节骨髓穿刺术 (28)第七节伤口的止血包扎 (29)第八节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 (30)第九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31)第十节电除颤 (32)第十一节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33)第三章器械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36)第一节心电图检查 (36)第二节X线检查 (42)第三节实验室检查 (43)第一章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及工程一、一般状态及生命征1. 一般状态(1)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2) 观察发育、营养、神志、面容、表情、体位。
2. 生命征(1) 测量体温(取体温计,观察汞柱高度,置于左腋下5min) 。
(2) 触诊脉搏(一般触诊右侧桡动脉,脉律规整者检查15s ,不规整者检查lmin) ,同时触诊双侧脉搏,注意是否对称。
(3) 测量呼吸频率,至少30s,注意节律、类型和深度。
(4) 测量血压,一般测量右上臂血压。
右上臂外展约45°,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将袖带缚于上臂(距肘窝2~3cm) ,气囊对准肱动脉。
触摸肱动脉,听诊器胸件置于触摸之肱动脉处。
向气囊充气、放气并听诊动脉音,两眼平视汞柱升降,计数。
测量 2 次,取低值者为血压值。
(5) 取出体温计,计数,轻轻甩下汞柱至35°C 以下。
二、头部及颈部1. 头颅及眼(1) 观察头部外形及触诊头部(注意观察头颅大小,有无畸形,有无异常隆起及凹陷,头发分布、密度、颜色和光泽,有无折断现象。
要用手循一定顺序分开头发,观察头发)。
(2) 观察眉毛、眼险、睫毛的分布,用拇指在内毗部压迫小囊,观察有无分泌物。
(3) 嘱被检查者往上看,双手拇指翻双眼下眼险,观察下局部巩膜及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