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葡萄新品种左代2#酿酒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山葡萄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山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种植方法和技术对于产量和果实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山葡萄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帮助果农们更好地栽培和管理山葡萄。
一、选址和准备工作1. 选择适宜的土地。
山葡萄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选址时要选择没有阴影遮挡的地方。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0-7.0之间。
2. 土壤改良。
根据土壤的类型和质地,可以适当添加有机肥料、石灰或腐熟的厩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3. 土地平整和排水。
确保土地平整,通过排水沟等措施,解决积水问题,防止根部受潮。
二、选购和培育种苗1. 选择优质的种苗。
种苗要选购健康、无病虫害的,根部发达,无受伤、腐烂的苗木。
2. 进行嫁接。
山葡萄一般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常见的嫁接方法有接穗嫁接、芽接和侧芽接。
选择适当的嫁接方法,并在适宜的季节进行嫁接。
三、种植和管理1. 种植方式。
山葡萄可以采用直栽、棚栽和悬挂栽培等方式种植。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2. 行距和株距。
行距和株距的选择要根据山葡萄的品种和土壤肥力来确定,一般行距为2-3米,株距为1-1.5米。
3. 浇水和施肥。
山葡萄喜欢湿润的环境,但要避免积水。
定期浇水,并根据生长情况适当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4. 剪枝和疏果。
山葡萄的剪枝可以促进新梢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同时也有利于通风透光。
在果实初期,要进行适当的疏果,保证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5. 病虫害防治。
山葡萄容易受到灰霉病、葡萄蚜等病虫害的侵袭。
定期巡视,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使用生物防治等方法。
四、收获和储存1. 收获时机。
山葡萄的收获时机要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在果实颜色饱满、糖度适中时进行采摘。
2. 采摘方法。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损,影响品质和保鲜期。
3. 储存方式。
山葡萄采摘后要尽快储存,可选择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储存,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口感。
通过以上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可以帮助果农们更好地栽培和管理山葡萄。
山葡萄杂交育种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3期汪山我国利用山葡萄资源进行杂交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开展了葡萄抗寒育种研究,从种间杂交一代中选育出北醇、山玫瑰、公酿1号等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从1962年开始进行山葡萄种间杂交育种研究,选育出了左红一、左优红、北冰红、雪兰红等抗寒葡萄新品种。
1963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野生山葡萄中发现的一株两性花山葡萄,1975年审定命名为“双庆”,开始了山葡萄种内杂交育种的新时代,选育出了双优、双丰、双红两性花山葡萄品种。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山葡萄资源,现把山葡萄多年杂交育种经验进行总结,与致力山葡萄育种的同仁共同探讨。
1 育种计划的制定和前期准备要想育种顺利实施,应该在上一年7月份前制定好育种计划,确立育种目标,确立采购计划(采花粉的花粉采集瓶、硫酸纸、医用尖口镊子和授粉用的软毛笔、授粉套袋等)。
计划要详细,包括杂交组合数、每个杂交组合的穗数、杂交地点、花粉的采集地等。
2 山葡萄育种的亲本选择2.1 根据杂交育种目标认真的选择亲本山葡萄育种的终极目标就是抗寒、抗病、高产、稳产、加工品质好,但达到终极目标靠一次杂交全部解决不现实,要经过几代杂交才能获得。
如左优红是79—26—18和74—1—326的杂交后代;79— 26—18是采用山葡萄雌能花品种左山二作母本与小红玫瑰(欧亚种酿酒葡萄)进行种间杂交,从杂交一代中选育出低酸、高糖优良单株;74—1—326是 73134和双庆杂交后代中低酸、高糖两性花品系。
从这一点看出,杂交后代中一些具有优异特性的单株一定要扩繁保存,虽然综合性状不能成为品种,但能成为很好的育种亲本。
2.2 根据山葡萄亲本经济性状在杂交后代中的遗传规律选择亲本人们从大量的杂交组合后代性状分析中总结出果实糖和酸的含量、花型、抗霜霉病、抗寒力、果皮颜色、果穗和果粒大小等性状遗传规律,为选择亲本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山葡萄种植方法山葡萄,又称野生葡萄,是一种生长在山野间的野生葡萄品种,具有浓厚的野性风情和独特的风味。
山葡萄种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一般农户进行种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山葡萄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土地。
山葡萄喜欢温暖、干燥、透气良好的环境,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
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为宜,酸碱度在6-8之间为最佳。
其次,进行土壤改良。
在确定好种植地点之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在种植前进行深翻,并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然后,选择适合的山葡萄品种。
山葡萄的品种繁多,有紫皮白肉、紫皮红肉、白皮白肉等不同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
接着,进行山葡萄的繁殖。
山葡萄的繁殖方式多样,可以通过扦插、嫁接、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
一般来说,扦插是最为常见和简便的繁殖方式,可以选择生长健壮的山葡萄枝条进行扦插繁殖。
随后,进行山葡萄的栽培管理。
在种植山葡萄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浇水、施肥、除草、修剪等栽培管理工作。
特别是在果实成熟期,需要加强对果实的保护,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最后,进行山葡萄的收获和贮藏。
一般来说,山葡萄的成熟期在秋季,果实呈现出紫黑色,果实味甜、汁多。
在果实成熟后,需要及时进行采摘,并进行适当的贮藏,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和口感。
总的来说,山葡萄的种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一般农户进行种植。
通过选择合适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繁殖、栽培管理、收获和贮藏等一系列步骤,可以成功地种植出优质的山葡萄,为农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种植山葡萄顺利!。
主要酿酒用山葡萄品种简介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er)是葡萄属中抗寒力最强的一个种,在-40℃条件下可自然越冬。
对葡萄白腐病、黑痘病有很强的抗性。
在野生种葡萄中品质最接近欧亚种,酿酒品种好,风味独特,在我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从1973开始,用山葡萄抗寒种质资源与不抗寒的世界酿酒名种进行了杂交试验,在大规模山葡萄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育出了产量高、品质优的左山一、左山二、双丰、双优、双红和左优红等山葡萄品种。
1 双庆双庆别名长白十一号。
1963年从野生山葡萄植株中选育而成。
后经林市长白山葡萄酒厂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协作,繁殖其无性系培育观察。
1975年经正式鉴定,命名为“双庆”。
其产量低,直接栽培价值低,是重要的种质资源。
2 双红双红是抗霜霉病、高产、浆果酿酒(甜红葡萄洒)品质优良新品种。
浆果含可溶性固形物18%、总酸1.96%、单宁0.0621%。
浆果出汁率55.7%。
其酿制的山葡萄酒呈深宝石红色、清亮、果香明显、协调、口味舒顺、浓郁爽口余香长、典型性好。
是目前山葡萄生产主栽品种中唯一最抗霜霉病、两性花、高产优良新品种。
3双优“双优”具备三高二低一丰富的特点:出汁率高,含糖量高,色素高;含酸量低,单宁低;氨基酸含量丰富。
故就其经济性状而言,“双优”是一个加工甜红葡萄酒和葡萄果汁饮料的优良品种。
酿酒品质:酒色浓艳,果香浓郁,酒香余长,酒体丰满,醇厚纯正,山葡萄酒典型性强,是酿制甜红葡萄酒和山葡萄饮料的优良原料。
4 左山一东亚种群,原产中国,197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从当地东北野生山葡萄中选出的优良单株,于1984年审定命名为品种。
目前仅东北地区有栽培。
果实性状果穗小,歧肩圆锥形,穗长15.2㎝,宽9.0㎝,平均穗得78.7g,最大穗重329g。
浆果着生中等紧,粒小,圆形,紫黑色,果粒平均重0.86g,皮厚,果粉多,汁紫红色,味酸;含糖量100~115g/L,含酸量25~33g/L,出汁率50%;每果有种子2~4粒,种子大,棕红色。
山葡萄及“山欧”杂种抗寒葡萄品种有哪
些?
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目前已选出酿造甜红山葡萄酒的品种有左山一,左山二,双庆,双优,双丰和双红;酿造千红山葡萄酒的品种有左红一和左优红;酿造冰红葡萄酒的品种有北冰红。
其中:双庆,双丰,左红一等品种由于选育时间较早,存在产量低,抗霜霉病
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目前已选出酿造甜红山葡萄酒的品种有左山一,左山二,双庆,双优,双丰和双红;酿造千红山葡萄酒的品种有左红一和左优红;酿造冰红葡萄酒的品种有北冰红。
其中:双庆,双丰,左红一等品种由于选育时间较早,存在产量低,抗霜霉病能力差等缺点,栽培规模受到一定限制。
左山一,左山二为雌能花品种,通过山葡萄野生选种获得;双优,双红为两性花品种,通过山葡萄种内杂交获得。
上述品种的生育期都在130~135天之间,适合我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栽培,尤其是左山二生育期130天左右,适合哈尔滨以北无霜期极短的地区栽培。
左优红和北冰红为山欧杂种,生育期136~140天,抗寒性与贝达相同,在贝达栽培需防寒越冬的地区,冬季也需下架埋土防寒越冬。
1。
介绍三个葡萄新品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三个葡萄新品种今年通过了北京市审定,现介绍如下。
北紫该品种由董氏葡萄,与玫瑰香杂交而成。
嫩梢黄绿色。
幼叶绿色,附暗红色晕,背面密布灰白色绒毛。
成龄叶片大,3~5裂,上裂刻浅,具窄口,底部圆形,下裂刻不明显。
锯齿大而钝的三角形。
两性花,二倍体。
该品种生长势强。
芽眼萌发率76.9%,结果枝占芽眼总数的65.4%,每果枝平均着生果穗2~3个。
正常结果树一般产果1000~1300公斤/亩(篱架,2.5×1~2米)。
从开花至浆果成熟需要164天,此期间活动积温3842度,浆果成熟晚。
果穗圆锥形,少数有副穗。
果穗大,穗长23.5厘米,穗宽14厘米,平均穗重386.6克,最大808克。
果粒着生中或较紧,大小整齐,椭圆形,蓝黑或紫黑色,着色一致,成熟一致,粒中,纵径1.84厘米,横径1.67厘米,平均粒重2.8克。
皮中,果粉厚,肉较软,汁多,紫红,色艳,酸甜味正,无香味。
每果粒含种子2~4粒,多为3粒。
稍有肉囊,种子与果肉不易分离。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6%~21.5%,含酸量0.67%,出汁率78.8%。
北丰该品种由董氏葡萄与玫瑰香杂交而成。
品种特性同北紫。
北香该品种由董氏葡萄与亚历山大杂交而成。
嫩梢绿而带紫红色,有少数灰白色绒毛。
幼叶薄,绿色,叶脉间附加紫红色,叶面有光泽,叶背被白色(边缘带粉红色)绒毛。
该品种生长势强、结实性强,果枝率79.9%,结果枝上多着生2个果穗(占结果枝总数的73.51%),平均每一结果枝的果穗数为1.93个,结果母枝上以第3~6节结实能力最强。
正常结果树一般产量1000~1300公斤/亩(篱架2.5×1~2米)。
在北京地区4月中旬萌芽,10月上旬果实成熟,生长期180天,积温总量3937度,为极晚熟品种。
抗寒性、抗旱性均强,抗白腐病能力较弱。
果穗圆锥形,少数有副穗。
果穗中等大,穗长15.6~19.5厘米,穗宽11.2~13.4厘米,平均穗重165.8克。
高抗葡萄新品种-高山葡萄高山葡萄属东亚种群中的刺葡萄种,为强大的藤本植物。
原产于南方雪峰山区,在高温、高湿、低光照生态环境下驯化选育而成的。
嫩叶紫红色,成龄叶片心脏形,大而厚,较光滑,无光泽,边缘锯齿钝。
一年生枝条红褐色,有较密短刺,但不扎手,果实平均粒重5.5克,最大11克,平均穗重450克,最大穗重1500克,果粒蓝黑色,果粉厚,外观极美,易着色,成熟一致。
2004年9月,通过省级审定,作为极晚熟南方高抗葡萄新品种在全国进行推广,它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高抗病。
对葡萄常患的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抗性极强,用药量仅为巨峰葡萄的1/10;只有叶片微感霜霉病,仅用常规药就可防治。
在整个挂果期,果实不套袋也不感染病害,即使没有技术的初学者种植,照样能高产稳产,它是唯一全年不用喷药,也能达到较高产量的葡萄新品种。
2.高抗逆性。
开花期即使遇到半个月的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照样能完成正常的授粉受精过程,坐果率几乎不受影响,而巨峰葡萄则会大量落花落果,产量严重下降,并对高温、阴湿、干旱、低光照天气表现出极高的抗逆性能力,有着欧美、欧亚杂交葡萄不可比拟的品质优势。
高山葡萄的选育和推广,结束了我国葡萄界长期主栽欧美、欧亚葡萄种的局面,对推动我国南方晚熟葡萄品种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3.高品质。
外观美丽,蓝黑色,果粉厚,成熟一致,上色一致,果粒紧凑整齐,不裂果,不掉粒,果皮稍厚,特别适合长途运输,有利于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基地进行产业化开发。
含糖量高达20%左右,蜂蜜香味浓郁。
高山葡萄不但鲜食品质好,而且酿酒品质也属一流,将结束我国南方各葡萄酒厂,因原料品质欠佳,而酿不出高档葡萄酒的局面,并将作为酿制高档葡萄酒的首选原料,提升我国葡萄酒的品质。
4.高产量。
高山葡萄生长特别旺盛,适合棚架和庭院走廊栽培,并适宜稀植,用苗量极少,667平方米用种苗20~30株(一般葡萄需要200株),第二年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000千克,第三年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500千克,第四年667平方米产量可达4000千克,最高可达6500千克(一般葡萄品种2000千克,只要肥水充足,以后每年都可高产稳产,基本上没有大小年。
酿造全汁干红酒'北国紫晶'山葡萄选育初报路文鹏;舒楠;范书田;谢苏燕;金宇宁;肖家美【期刊名称】《北方果树》【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2页(P55-56)【作者】路文鹏;舒楠;范书田;谢苏燕;金宇宁;肖家美【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00;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00;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00;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00;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00;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1‘北国紫晶’新品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2001年以‘左山二’ב双庆’杂交育成,经过吉林省部分地区的栽培试验,性状优良稳定,抗寒,抗霜霉病。
山葡萄‘双庆’是我国至今发现的唯一野生两性花山葡萄资源,其发现奠定了山葡萄两性花育种的基础[1];‘左山二’是从野生资源中选育的山葡萄雌能花品种,其抗病、低酸[2]。
‘左山二’ב双庆’组合的选配目的就是要选择一个低酸的两性花山葡萄品种(系),能够单品种酿造全汁干红的纯系山葡萄优良品种(系)。
其产量780.0~1 120.1 kg/666.7 m2,平均果穗重 185.2~203.9 g,平均粒重1.44~1.61g。
单品种原汁干酒酒度12.5%vol,残糖3.70g/L,总酸 7.80~8.30g/L,干浸出物 23.50g/L。
1 选育经过2001年杂交,获种子200余粒;2002年春季播种,获杂交实生苗138株,2003年定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杂种圃,2004年开始标记和登记单株;2006年开始田间调查花型、生长势、抗性、糖酸等;2009年扩繁01-5-18单株,共繁育40株;2010年栽植于特产研究所山葡萄扩繁区并进行扩繁;2011年自定名‘北国紫晶’,并在吉林省通化市集安进行区域试验,栽植260株。
两个葡萄新品种作者: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5年第11期1.红玫香该品种选自玫瑰香芽变,该芽变于2007年在平度市大泽山镇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示范园内发现,通过多年的系统生物学观察和综合经济性状评估,其性状表现稳定,具有早实丰产、栽培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中熟、果粒大、香味浓郁,果实挂树时间长、耐贮运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中熟优良新品种,发展前景广阔,2015年8月通过专家鉴评,定名为红玫香。
植物学特征红玫香嫩梢绿色,有稀疏绒毛。
幼叶绿带紫红色,叶表面有光泽,叶背面略有绒毛。
一年生成熟枝条黄褐色,节为红紫色,枝条上条纹细而浅。
成龄叶片中等大,心脏形,中等厚,黄绿色,秋季叶片呈黄色,五裂,上侧裂较深,下侧裂浅,叶面平滑,叶背有混合毛,叶缘向上弯曲,整个叶片略呈漏斗状,叶缘锯齿大,中等尖锐。
叶柄洼开张缝形或楔形,浅绿色,稍带红褐色。
两性花。
果实经济性状该品种果穗中等大,圆锥形,平均重350克。
果粒着生紧密,平均单粒重6.8克,稍大于玫瑰香果粒,椭圆形。
果皮紫红色,果粉较厚,果皮中等厚,易与果肉分离。
果肉黄绿色,稍软,多汁,有浓郁的玫瑰香味。
含糖量18%,含酸量0.5%,果味香甜。
每果粒含种子1~3粒,以2粒者较多,种子中等大,浅褐色,圆形。
主要物候期在平度市露地栽培,4月上旬萌芽,5月中旬进入始花期,5月下旬盛花期,8月底浆果成熟,果实发育期10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果实成熟时间比玫瑰香早5天左右。
生长结果特性该品种树势中等。
成花力极强,结果枝占总芽眼数的75%,平均每结果枝着生1.5个花序,自结果母枝基部第1节起即可抽生结果枝,而5至12节的结果枝结实率较高,果穗多着生于第4、5节。
副梢结实力强,1年内可连续结果2、3次。
产量表现该品种早实丰产性较好。
采用单干单臂“V“型架栽培,株行距为1米×2米,每667平方米栽植333株,定植第2年开花结果株率100%,开始结果,平均株产量2.3千克,第3年株产4.97千克,折合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653.7千克。
不同山葡萄品种种子中黄烷-3-醇类物质含量比较研究
方文才;艾军
【期刊名称】《特产研究》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本试验以“贝达”、“北冰红”、“左山一”、“左山二”、“左优红”、“双红”、“双优”7个山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各山葡萄品种种子中儿茶素与表儿茶素的含量。
经分析比较得出,“双优”种子中儿茶素的含量最高(2.286mg/g );“左山二”种子中儿茶素含量最低
(0.5842mg/g );“双优”种子中表儿茶素含量最高(4.165mg/g ),“左山一”及“左山二”种子中表儿茶素含量皆偏低(1.560mg/g和1.556mg/g )。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方文才;艾军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安县人民医院,吉林农安,130299;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1301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03
【相关文献】
1.山葡萄黄烷-3-醇类生物合成及ANR和LAR2的表达 [J], 赵权;王军;杨成君
2.摘叶和挪叶处理对‘赤霞珠’葡萄种子黄烷-3-醇类物质的影响 [J], 刘月;何非;李强;严静;张波;石英
3.六个山葡萄品种葡萄籽中多酚含量比较研究 [J], 赵权
4.不同品种酿酒葡萄皮渣中矿物质含量及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J], 李凤玲;何金环;李祥;连艳鲜;索江华;孙会敏
5.不同品种酿酒葡萄皮渣中矿物质含量及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J], 李凤玲;何金环;李祥;连艳鲜;索江华;孙会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葡萄新品种‘左山二’林兴桂;孙克娟;沈育杰;徐浩;尹立荣;宋润刚【期刊名称】《园艺学报》【年(卷),期】1991(18)3【摘要】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葡萄均需下架埋土防寒。
已有山葡萄虽很抗寒,但结果系数低,果穗、果粒均小,产量极低,扦插又不易生根。
为此,从1974年开展了野生山葡萄的选种工作,以期获得丰产优质、扦插易于成活、抗寒性强的酿酒新品种。
一、选育经过‘左山二’是1974年在黑龙江省尚志县苇河镇志成村的野生山葡萄(Vitis amurensisRupr.)资源中,选得的‘74003’单株繁殖而成的无性系。
当年11月采集成熟的一年生蔓,1975年繁殖自根苗并定植于优良品系比较鉴定圃。
扦插较易生根。
自1978年开始,同时进行果实性状、农业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酿酒试验,至1980年结束观察。
1979年定植自根苗100株,结果后进一步观察确认其农业性状和酿酒品质均优。
1984年在所内扩繁8.6亩,同年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吉林省通化市园艺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区域适应性鉴定。
1989年3月由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定名为‘左山二’。
【总页数】3页(P281-283)【关键词】山葡萄;品种;葡萄【作者】林兴桂;孙克娟;沈育杰;徐浩;尹立荣;宋润刚【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102【相关文献】1.山葡萄新品种左代2#酿酒试验 [J], 梁保义2.山葡萄新品种'北冰红'和'左优红'在吉林省柳河县大面积生产栽培的表现 [J], 宋润刚;杨玉平;路文鹏;孟庆国;张庆田;沈育杰3.两个抗寒酿酒山葡萄品种:“左山一”和“左山二” [J], 屈慧鸽;邓军哲4.山葡萄新品种“左山二” [J], 骆云和5.干旱胁迫对山葡萄左山二幼苗叶片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 [J], 陈丽;王振兴;艾军;许培磊;秦红艳;赵滢;刘迎雪;焦竹青;沈育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北地区不用下架的葡萄品种东北地区是我国葡萄种植的主要区域之一,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葡萄的生长,而且有着丰富的土壤资源和水资源,这些条件为葡萄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但是,由于不同品种的葡萄对于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在东北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也需要进行选择和筛选。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这些品种不但品质优良,而且在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不用下架。
一、玫瑰香葡萄玫瑰香葡萄是一种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它是由法国选育出来的一种新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品质。
这种葡萄果实呈现深紫色,口感香甜,果肉鲜嫩,汁液浓郁。
玫瑰香葡萄在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方面适应性很强,能够适应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和低温环境,而且对土壤和水资源的要求不高,是一种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
二、巨峰葡萄巨峰葡萄是一种非常著名的葡萄品种,它是由美国选育出来的一种新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品质。
这种葡萄果实呈现深紫色,口感甜美,果肉鲜嫩,汁液浓郁。
巨峰葡萄在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方面适应性很强,能够适应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和低温环境,而且对土壤和水资源的要求也不高。
巨峰葡萄是一种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而且在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
三、夏黑葡萄夏黑葡萄是一种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它是由美国选育出来的一种新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品质。
这种葡萄果实呈现深紫色,口感酸甜适中,果肉鲜嫩,汁液浓郁。
夏黑葡萄在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方面适应性很强,能够适应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和低温环境,而且对土壤和水资源的要求也不高。
夏黑葡萄是一种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而且在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
四、金手指葡萄金手指葡萄是一种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它是由中国选育出来的一种新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品质。
这种葡萄果实呈现深紫色,口感甜美,果肉鲜嫩,汁液浓郁。
金手指葡萄在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方面适应性很强,能够适应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和低温环境,而且对土壤和水资源的要求也不高。
东北山葡萄品种特性比较
王军;葛玉香;包怡红
【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32)001
【摘要】分析了东北山葡萄品种特性,包括花型、扦插生根率、抗病性、酒质、果实经济性状、农业生物学特性等.结果表明,双红、双丰、左山一、左山二综合性状优于双优、双庆、长白九等,表现为扦插生根率高、抗病、酒质优、产量高等特性.【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王军;葛玉香;包怡红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3.1
【相关文献】
1.酿酒葡萄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品种特性 [J], 史天赐;杨景雯;骆小瑞;唐永红;傅雨诗;张振文;孟江飞
2.甘蓝型油菜东油1号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岳绪国;顾炳朝;唐泽庆;杨军;郭圣业
3.几种葡萄品种特性的比较研究 [J], 郭金华;张备战
4.红马叙葡萄柚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J], 杨杰;王博;杨昌鹏;赵小龙
5.燕山南麓产区贵人香葡萄品种特性与葡萄酒风味物质的研究 [J], 焦旭亮;张岱;田卫东;李英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葡萄新品种左代2#酿酒试验
摘要:本实验拟利用从山葡萄品系选育出的新品种左代2#葡萄果实,进行葡萄酿酒试验。
通过对在3个不同年份,对葡萄果实实施晚期采摘管理,让葡萄果实充分成熟,采用葡萄酒酿造的工艺程序和方法建立,对该葡萄的酿酒特性、适应性和可行性进行多次实验论证和研究。
对酿酒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左代2#葡萄实验酿酒特性
左代2#是近年来培育的山葡萄新品种。
该品种现在集安已有试验栽培。
为考察研究该山葡萄新品种的酿酒特性,分别于2004年、2006年、2007年进行了不同规模的酿酒实践工作。
实验先后经历的操作过程及获得的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1 2004年首次研究
1.1 采摘时间:2004年11月25日。
地点:集安。
1.2 葡萄状况:因2004年集安气候偏暖,所采摘的左代2#葡萄没有经过霜冻,品质一般。
1.3 实验要求:
将实验左代2#葡萄经实验室破碎除梗后,按山葡萄酿造方案进行发酵。
在发酵达到酒度11%(v/v)时进行终止发酵控制。
对发酵后的酒在工艺处理后进行感官质量鉴定和理化分析。
初步研究左代2#葡萄的酿造山葡萄冰酒的适应性和可能性。
酵母选用:法国采购酒类事业部提供levuline brg。
1.4 实验结果:
出汁率:48.7%
糖度:286.7 (g/l)
酸度:10.716(g/l)
发酵记录:
感官鉴定情况:
深宝石红色,果香突出,酒体醇厚,较平衡,回味芳香。
2 2006年左代2#干红产品实验
2.1 实验葡萄数量:8400公斤
2.2 葡萄果实理化分析(化验室随机取样)
2.3 果浆破碎入池过程中,加入果胶酶40ml/t,二氧化硫60ppm。
循环15分钟后取样化验如下:总糖231.3(g/l),总酸11.197(g/l)。
2.4 发酵状况
①一次汁发酵时间10月20日-10月27日。
发酵中未进行皮渣加糖,酒精发酵结束后生成酒度为12.9度。
②发酵期间每日翻池2次,每次30分钟以上,确保翻池彻底。
③每日下班前将皮渣用6%亚硫酸1~2公斤喷洒渣面杀菌。
④发酵期间最高品温27℃度。
⑤浸渍发酵期间每日检测温度、比重、绘制发酵曲线图。
⑥发酵厂区保持卫生清洁,发酵用具日清日毕。
⑦发酵池盖除翻池期间外一律盖严,尽力保护发酵香气。
⑧二次汁加水2.5吨,采用在化糖锅中直接将糖溶化成200g/l
糖水后加入皮渣中的方式。
每日翻池4次,以增加浸提作用。
2.5 出汁率:38.09%
2.6 色度变化曲线图
色度变化值
2.7 实践观察到的问题:
原酒酒精发酵结束后,分离的一次汁控池结束后发现液面有类“虹彩”现象,立即在表面喷洒1.5公斤亚硫酸,次日观察液面出现冰丝状薄膜,又喷洒1公斤亚硫酸,24小时后观察液面基本正常。
11月8日取样化验铁含量:6.6(mg/l)。
现排除铁含量高因素,分析认为因原料晚采,氧化酶含量高可能性大。
左代2#具有酸低糖高的明显原料优势,在未来的山葡萄基地种植和生产中有发展前景。
通过此次研究,对左代2#葡萄状况、酿造控制、酿酒效果均有了显著认识,左代2#具有酸低糖高的明显原料优势,酿酒后有成熟浆果香和干果风味,风味优良,回味长,酒质佳。
认为其在未来的山葡萄基地种植和生产中具有良好的酿酒发展前景。
3 2007年晚期采摘左代2#冰红酒发酵实验
3.1 实验仪器:
立式冰酒压榨机、不锈钢桶(80公斤)、调温电热垫、三角瓶、发酵瓶(25l)、温度计。
3.2 实验辅料:
果胶酶、干酵母、h2so3、降酸药品、明胶。
3.3 实验步骤:
①2008年1月2日
在原酒车间发酵班葡萄压榨,出汁约276公斤,比重1.3,分成二份。
编号b1、b2。
根据不锈钢桶计算体积b1=58.586l b2=62.78l
调60ppm so2
②2008年1月3日
按60ppm加入液体果胶酶。
b1=3.5ml b2=3.8ml
③2008年1月4日
b2进行降酸处理,降4g/l.降酸剂khco3比例1:1,加入量为275克。
④2008年1月7日
开始加入酵母(71b干酵母),以2g/l.发酵开始。
加入酵母营养剂磷酸二氢铵,0.4g/l。
⑤发酵记录:略
3.4 下胶处理小样品尝结论:
产品呈深棕红色,几乎不透明,具有浓郁干果香,香气典雅,口味浓厚,酸偏高,回味持久,具有冰酒典型性。
只是酸度偏高仍是未来生产工艺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 实验初步结论
经过近四年的三次酿酒研究,认为左代2#在规范种植管理和葡萄产量和成熟度控制的前提下,在集安地区栽培,晚期采摘果实酿酒风味优良,有产品的独特个性和典型性。
通过采摘期控制和配合科学的酿酒工艺控制,既可以酿造山葡萄干红酒,也可以酿造独具风味的山葡萄冰酒。
晚期采摘,因葡萄处于过熟状态,有可能出现氧化酶含量高使酒出现彩呈,要注意采摘时剪除腐烂果实,发酵后尽早进行下胶处理。
酿造干红,在气候条件正常的情况下,采摘期在集安地区控制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为宜。
酿造山葡萄冰酒要控制采收期在12月中旬到12月上旬为宜。
经过科学的酿造管理,均可以获得质量优良、独具风味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华著.现代葡萄酒工艺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华编著.葡萄酒品尝学.科学出版社,2006.
[3]彭德华.葡萄酒酿造技术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