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6综合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18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909世界文明史
适用专
业: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材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世界文明史》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3门历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外通史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第1页,共4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物理化学适用专业: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070305高分子化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光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光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挑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是非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填空题:10个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证实题:1题,每题10分,共10分计算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5门化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控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主意,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主意分析、解决物理化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1 页/共10 页以物理化学,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高等教诲出版社,2023年年.7(第5版)为参考目录第一章气体1.气体分子运动公式对几个经验定律的说明。
2.实际气体的行为及van der Waals方程式。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概论及温度的概念。
2.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焓、热容及热力学及第一定律对气体的应用。
3.Carnot 循环及Joule-Thomson 效应。
4.热化学、Hess定律、几种热效应及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卡诺定理。
2.熵的概念、熵增原理、热力学基本方程及熵变的计算。
3.Helmholtz 和 Gibbs自由能、变化的方向与平衡条件、ΔG的计算、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及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1.引言、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偏摩尔量、化学势概念及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882普通物理
适用专
业: 070200物理学(一级学科)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力学与热学约30分
第二部分电磁学约60分
第二部分振动和波动约10分
第三部分波动光学约40分
第四部分量子物理约10分
第1页,共7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681数学分析适用专业: 070101基础数学、070102计算数学、070104应用数学、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071101系统理论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计算题:6~8小题,每小题6~10分,共40~70分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证明题等:6~8题,每题10~15分,约7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要求考生掌握数学分析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分析的理论求解和证明相关命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实数理论和连续函数、一元微积分学、级数、多元微积分学:1、实数理论和连续函数(1)了解实数域及性质。
(2)掌握几种不等式及应用。
(3)熟练掌握邻域,上确界,下确界的概念和确界原理。
(4)熟练掌握函数复合、基本初等函数、初等函数及常用特性(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有界性等)。
(5)熟练掌握数列极限的“ε-N”定义。
(6)掌握收敛数列的常用性质。
(7)熟练掌握数列收敛的判别条件(单调有界原理、迫敛性定理、柯西准则等)。
(8)熟练掌握“ε-δ”等语言,且能用它叙述各类型的函数极限。
(9)掌握函数极限的常用性质。
(10)熟练掌握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归结原则,柯西准则,左、右极限、单调有界等)。
(11)熟练应用两个重要极限。
(12)掌握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定义和性质,熟悉等价无穷小、同阶无穷小、高阶无穷小及其性质。
(13)熟练掌握函数在某点连续的定义和等价定义。
(14)掌握间断点及类型。
(15)熟练掌握区间上连续函数和一致连续函数的性质。
(16)知道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2、一元微积分学(1)熟练掌握导数的定义、几何意义,知道导数的物理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573高分子化学适用专业: 070300化学(一级学科)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填空题:10个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证明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论述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5门化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高分子化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以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第5版)为参考第一章、绪论1.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1.2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3聚合反应1.4分子量1.5线性、支链型和体型大分子1.6大分子的微结构1.7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和主要性能第二章、逐步聚合2.1引言2.2缩聚反应2.3线型缩聚反应的机理2.4线型缩聚动力学2.5影响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法2.6分子量分布2.7逐步聚合的方法2.8线型逐步聚合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及重要线型逐步聚合物2.9体型缩聚2.10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第三章、自由基聚合3.1引言3.2连锁聚合的单体3.3自由基聚合机理3.4链引发反应3.5聚合速率3.6分子量和链转移剂3.7阻聚和缓聚3.8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3.9分子量分布3.10聚合热力学第四章、自由基共聚合4.1引言4.2二元共聚物的组成4.3多元共聚4.4竞聚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4.5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4.6Q-e概念4.7共聚合速率第五章、聚合方法5.1引言5.2本体聚合5.3溶液聚合5.4悬浮聚合5.5乳液聚合第六章、离子聚合6.1引言6.2阳离子聚合6.3阴离子聚合6.4自由基聚合与离子聚合的比较6.5离子聚合6.6开环聚合6.7羰基化合物的聚合第七章、配位聚合7.1引言7.2聚合物的立体规整性7.3配位聚合的基本概念7.4Ziegler-Nataa引发体系7.5α-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7.6极性单体的配位聚合7.7二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第八章、开环聚合(不要求)第九章、聚合物的化学反应9.1 引言9.2 聚合物的反应活性及其影响因素9.3 聚合物的相似转变9.4 功能高分子9.5 聚合度变大的化学转变9.6 降解9.7 聚合物的老化和防老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五版四、样卷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聚合度悬浮聚合反应程度及转化率笼蔽效应聚合物的序列结构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2分)1.CH2=CHCOOH的聚合物命名为,表达式为。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506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适用专
业: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本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有关内容。
(四)试卷题型结构
本课程考试试卷包括:名词解释题(概念题);简述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四种题目类型。
其中以材料分析题、论述题为主。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有关内容。
要求
第1页,共3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适用专
业: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约30分
第二部分简述题约60分
第三部分综合论述题约60分
第1页,共5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664艺术学概论
适用专
业: 戏剧与影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参见往年试卷。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要求能够掌握艺术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并能与艺术学的相关学科理论结合分析具体的艺术现象。
对艺术现象理解要与现实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因此考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基
第1页,共4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适用专
业: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约30分
第二部分简述题约60分
第三部分综合论述题约6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第1页,共5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903阅读与写作
适用专
业: 420103学科教学(语文)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题和写作题两大部分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阅读题约60分
第二部分写作题约9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第1页,共15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63艺术综合
适用专业(方
向): 130400美术学(01美术理论方向)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简述题): 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在于综合考察学生对中外美术的产生与发展的认识程度;对中外美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了解程度;能否从美术发展与文化演变的角度,认识其传统和现代美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
第1页,共6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923影视综合
适用专
业: 艺术硕士(广播电视、电影)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广播电视领域约75分
第二部分电影领域约7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第1页,共3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682高等数学适用专业: 070200物理学(一级学科)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第一部分高等数学约120分第二部分线性代数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计算、应用、证明题:10题,每题10-12分,共11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两门物理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1-6为第一部分,7为第二部分)1.函数、极限与连续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基本概念。
理解极限的概念、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存在之间的关系。
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
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掌握函数间断点的类型的判别方法。
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重点:分段函数,复合函数,左右极限,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间断点。
2.一元函数微分学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和关系、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制备题:共1小题,共10分计算题:共3小题,共50分论述题:共1小题,共2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化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和配位化学等基本理论,并能用这些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理论分析、化学计算、科学思维和化学应用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篇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篇第1章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3.稀溶液的依数性4.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第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1.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2.热化学3.化学平衡第3章酸碱理论与溶液中均、异相平衡1.酸碱理论(离子论、质子论、电子论)2.多元弱酸弱碱的分步电离3.酸碱盐溶液的电离平衡4.缓冲溶液5.盐类的水解6.水溶液的异相平衡——溶度积原理第4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氧化数2.氧化还原的配平3.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4. 电解与极化第5章化学动力学1.浓度与反应速率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催化反应动力学4.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5.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6.链反应7.几种反应理论8.光化学第6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氢原子光谱与波尔理论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3.核外电子排布4.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第7章化学键和分子、晶体构型1.经典共价键理论2.近代价键理论——VSEPR理论、分子轨道理论3.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4.分子间作用力5.金属键6.金属晶体7.离子键8.离子晶体第8章配位化合物1.配合物基本概念2.配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3.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4.配合物的稳定性5.配位催化6.反位效应——配合物异构体的合成第9章主族元素(Ⅰ)1.碱金属2.碱土元素3.硼族元素第10章主族元素(Ⅱ)1.零族元素2.卤族元素3.氧族元素4.氮族元素5.碳族元素第11章过渡元素(Ⅰ)1.铜锌分族2.钛分族3.钒分族4.铬分族5.锰分族第12章过渡元素(Ⅱ)1.铁系元素2.铂系元素第13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1.镧系元素2.锕系元素第二篇分析化学篇第1章分析化学概论1.分析化学基本概念2.定量分析概论3.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第2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分析1.误差、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基本概念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3.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4.分析质量保证和控制第3章酸碱滴定法1.酸碱滴定相关概念2.酸碱溶液pH的计算3.酸碱缓冲溶液酸碱滴定法的应用4.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第4章配位滴定法1.配位滴定相关概念2.配位平衡3.配位滴定的条件和滴定误差4.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氧化还原滴定相关概念2.氧化还原平衡及能斯特方程3.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第6章沉淀滴定法1.沉淀滴定相关概念2.确定终点的方法第7章重量分析法1.沉淀平衡2.沉淀条件选择2.重量分析结果计算第8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光吸收定律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件和测量3.分光光度测定法第9章定量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1.定量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2.沉淀分离法3.溶剂萃取分离法4.离子交换分离法5.色谱分离法第三篇有机化学篇第1章有机化学概论1.价键理论2.分子轨道理论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4.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5.有机反应类型第2章烷烃和环烷烃1.烷烃的通式与分类2.同系物3.同分异构现象4.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5.IUPAC命名6.卤代反应第3章烯烃1.烯烃的结构与通式2.顺、反异构体3.亲电加成反应4.烯烃与HBr的自由基加成第4章二烯烃和炔烃1.二烯烃的命名与结构2.共轭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3.炔烃的结构4.炔烃的化学反应第5章卤代烃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S N1和S N2反应机理2.消除反应3.与金属的反应及金属有机试剂第6章芳香烃1.休克尔规则2.苯的亲电取代反应3.Birch还原4.奈的反应第7章立体化学1.构造异构2.立体异构3.分子的对称性与分子手性第8章结构解析1.紫外光谱2.电子跃迁3.红外光谱4.核磁共振光谱5.质谱第9章醇酚醚1.醇羟基的取代反应2.醇的脱水消除反应3.酯化反应4.醇的制备5.酚的化学性质6.酚的制备7.醚的化学性质第10章醛酮醌1.醛酮的结构特点2.醛酮的化学性质3.醛酮的制备第11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羧酸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2.羧酸的化学性质3.羧酸的制备4.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第12章胺及含氮化合物1.胺的结构与化学性质2.胺的制备第13章杂环化合物1.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2.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结构特点3.吡啶的化学性质4.稠杂环化合物5.重要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14章周环反应1.周环反应的概念与特点2.周环反应与分子轨道对称守恒3.周环反应的分类第15章生物分子1.糖2.氨基酸3.多肽4.蛋白质5.核酸6.类酯7.萜类、甾类化合物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综合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张祖德等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等, 2005年第五版四、样卷无。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582综合化学适用专业: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苴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第一部分无机化学约40分第二部分有机化学约40分笫三部分分析化学约40分第四部分物理化学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选释题(概念题):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简答题(简述题):5小题,母小题5分,共25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其它题型(完成方程式、判断题、推断题等:10〜15小题,共15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U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化学科hl考试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四门化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无机化学1.1无机化学基本理论1.2元素和化合物1.3综合应用和基本实软技能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1分析化学实验基木技能2.2误差与数据处理2.3滴定分析法 2.4酸碱滴定法2.5络合滴定法 2.6氧化还原滴定法 2.7重量分析与沉淀滴定法 2.8定量分离 2.9吸光光度法3.1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3.2异构现象和立体化学 3.3结构特征与重要特性 3.4 TF 机反应历程 3.5各类有•机物的检定鉴别 3.6有机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无机化学》武汉大学编第四版(上下册)、高教出版社第二部分:分析化学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分析化学》(第三版),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高教出版社第三部分:有机化学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笫四版),汪小兰编,高教出版社;第四部分:物理化学4.1化学热力学基础4.2电化学与胶体化学4.3化学动力学及物化实验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编,高教出版社四、样卷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那一组的电子所处的能级最低?A. n=3, 1=1, m=0, ms=l/2;B. n=4, 1=2, m=-2, ms=l/2;C. n=4, 1=0, m=0, ms=-l/2;D. n=3, 1=2, m=-l, ms=-l/2;2. 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失去3个电子后,M 层角量子数为2的轨道上占据 1()个屯子,N 层上只有2个屯子,该元素是:A. Fe ;B. Zn ; C- Cr ; D. As ; 3. 下列各对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次序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 LiB. N >0C. Be <BD. F<Ne 4. 下列分子中,儿何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A. SF4;B. CF4;C. NO3 ;D. SFft ; 5. 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 PF 5; A. SiH4 A. CO 2; A. NCI3; 6. 关于离域"键形成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用b 键联结起来的原了间能形成离域疗键;B. 成键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p 电子数小于p 轨道数的两倍;D.成键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 轨道:7.在酸性介质中,欲使离子氧化到紫色的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