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下围棋的基本礼仪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下围棋的规矩与礼仪下围棋的规矩与礼仪(下围棋的礼仪有哪些)正所谓“棋虽小道,品德最尊”。
围棋是一项十分高雅的艺术,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有意引导小朋友们在下棋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和习惯。
以下是小编汇总关于下围棋的规矩与礼仪知识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下围棋的规矩与礼仪一、鞠躬礼仪:我们坐好后,双方同时行鞠躬礼,低头、身体微微前倾,停留三秒,说:你好,请多多指教!二、端坐礼仪:下棋时端正坐好,身体坐正坐直,手搭在自己的大腿上,这样表示对对手的尊重。
三、猜先礼仪:下棋前要猜先。
年长者从棋罐里抓握几个棋子,由对方猜是单数还是双数。
猜棋时,放一个棋子,表示单数,放两个棋子,表示双数。
猜对了就拿黑棋,猜错了拿白棋。
四、开局礼仪:开局时,黑方的第一手棋,要下在自己的右上角,方便对手也在他的右上角,下第一手白棋。
五、提子礼仪:提子时,把被提走的死棋棋子,放在棋罐盖子上。
如果是布袋,放在布袋的旁边。
六、终局礼仪:棋局结束后,双方再次鞠躬行礼。
然后把自己的棋子,全部收拾到棋盒或者布袋中。
围棋定段赛最高年龄限制是多少?围棋定段年龄一般要求18岁以下,个别可适当zhi放宽。
职业定段后国家要投入力量进行培养,严格的选拔制度保证,定段赛实际上更准确地说是选拔赛,每种运动都可能有大器晚成的选手,但机率很小,所以从保证围棋后续力量的角度看,必段要定出年龄的限制。
业余棋手如果特别优秀的话,也可以被关注,有晋身为职业棋手的机会,比如伊凌涛凭借晚报杯冠军晋身为职业初段。
围棋级别和段位的顺序是什么?级别:2005年7月1日生效的《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中第四条有:业余段位下设级位,级位可分为1级、2级至25级,1级最高。
但级位证书只印制1级、2级、5级、10级、15级、20级、25级共七个等级。
段位:职业段位按低到高是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九段。
围棋的头衔头衔,是某些比赛冠军的特定称呼。
中国的头衔战现有天元、名人和新人王。
一章围棋的入门知识第一节:围棋的起源围棋又称作“弈”。
“围”是围攻的意思,“棋”则是手持的棋子,围棋的特点是围而相杀,争地决胜。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发明。
围棋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世人对围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围棋从古至今有很多的别称,如“对弈”、“手谈”、“坐隐”、“忘忧”、“烂柯”、“木野狐”等几种叫法第二节:围棋的礼议1、入座。
入座前要将棋盘收拾干净,对弈双方要互相致敬并请长者先座。
2、猜先。
年长者或水平高者手拿一把白子暂不示人,另一位拿出一颗或两颗黑子来猜单双,猜中执黑先行,猜错则执白。
3、对弈。
不能东张西望、翻阅资料,不要与他人交谈,不要影响对手思考,如果离座要向对方打招呼。
4、取子和落子。
一次取一子,不要多拿。
一人一手交替落子。
不能悔棋。
第一手棋下在右上角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5、投子和终局。
如果一方认输,可以拿两颗或两颗以上的棋子放在边线外的棋盘上,表示投子认负。
双方同意终局后应将棋子收拾干净并装入棋盒。
第三节:棋盘和棋子1、棋盘。
纵横各19道的方形棋盘。
共有361个交叉点,简称“点”。
棋盘可划分为九个部分: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左边、右边、上边、下边和中腹。
每个部位附近都有一个小黑点,叫作“星”,中央的一颗星称为“天元”。
棋盘的边线称为“第一线”,向中腹方向推进一线称为“第二线”,再推进一线称为“第三线”,依此类推……。
一般五线以上称为“中腹”。
2、棋子。
分黑白两种棋子,为一边凸起的扁圆形。
第四节:围棋的基本规则1、下子规则。
双方水平相当时,用“猜先”的办法决定由谁执黑先行,术语称之为“分先”。
若双方水平有差距,则由水平抵的一方执黑,术语称为“让先”。
双方在棋盘交替落子,棋子不能移动,落子无悔。
2、让子规则。
对局双方水平有明显差距,可以用“让子法”加以平衡,差距越大,让子越多。
从让二子到让九子不等。
3、胜负规则。
围棋的胜负是围住的地盘的大小来决定的,而不是以谁吃子的多少来决定的。
围棋的礼仪,下围棋礼仪,围棋礼仪规则【- 礼仪常识】围棋是一项十分高雅的艺术,下围棋的人最注重”棋德”和”棋品”,,这对一个棋手而言十分重要,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围棋礼仪,希望大家喜欢!【围棋礼仪】一、礼仪1.猜先的礼仪对局前猜先时,下手方应请上手方抓白子,自己则取出1枚或2枚)黑子,表示白子若是单数则已方执黑:若是双数已方执白(取2枚则相反)。
比赛前的猜先,则应由卫冕者、段位高者、年长者来抓子。
2.黑棋的第一手应下在右上角。
此礼仪来源于日本,黑棋的一手棋如果是占角的话,则应下在右上角,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对局前下手方应主动整理棋具。
在日本的大比赛、甚至是挑战赛对局前,晚辈、下手方、挑战者都主动用白布擦拭棋盘,以示敬意和学习的态度。
二、弈德1.参加比赛不应迟到,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
2.对局前,双方应握手,或点头示意,以表尊重。
3.下棋时,坐姿应保持端正、不要歪坐。
4.思考后手再拿子、不应抓子、翻打或玩弄棋子。
5.下棋时应轻拿轻放,不应用力拍子。
6.尽量不要推子。
7.落子无悔。
8.对局时不应在席间与他人说话,更不应边评边弈。
9.对局时不应吃东西,尤其是带响声的食品。
10.对局时不应有用力敲打折扇、自言自语等干扰对方思考的行为。
11.对局时应节制吸烟。
在目前中、日、韩的职业比赛上,已分别制定了一些禁烟的措施。
如赛场内不许吸烟,或如果对手不吸烟,则应该征求对手的意见等。
12.对方思考时,不应随意离席、走动、或是观看他局。
13.对局时,对手因故离席,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的义务。
14.”胜固欣然、败亦喜”。
局后,双方应复盘研究,切磋棋艺,谦逊待人,增进友谊。
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
15.局后,双方应收好棋子、整理好棋具方可离席。
16.不下赌博棋.【儿童学下围棋礼仪】静坐1、端正地坐在位子上,双手扶腰轻轻揉,帮助腰背放松并挺直。
围棋的礼仪篇一:围棋礼仪与弈德围棋礼仪与弈德来源:秦汉胡同作者:admin围棋是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
因此,围棋的精神、品格对于棋手来说尤为重要,下棋的人首先要讲究弈德,在棋艺进步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品格与修养。
(1)礼仪1.猜先的礼仪对局前猜先时,下手方应请上手方抓白子,自己则取出1枚(或2枚)黑子,表示白子若是单数则已方执黑:若是双数已方执白(取2枚则相反)。
比赛前的猜先,则应由卫冕者、段位高者、年长者来抓子。
2.黑棋的第一手应下在右上角。
此礼仪来源于日本,黑棋的一手棋如果是占角的话,则应下在右上角,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对局前下手方应主动整理棋具。
在日本的大比赛、甚至是挑战赛对局前,晚辈、下手方、挑战者都主动用白布擦拭棋盘,以示敬意和学习的态度。
(2)弈德1.参加比赛不应迟到,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
2.对局前,双方应握手,或点头示意,以表尊重。
3.下棋时,坐姿应保持端正、不要歪坐。
4.思考后手再拿子、不应抓子、翻打或玩弄棋子。
5.下棋时应轻拿轻放,不应用力拍子。
6.尽量不要推子。
7.落子无悔。
8.对局时不应在席间与他人说话,更不应边评边弈。
9.对局时不应吃东西,尤其是带响声的食品。
10.对局时不应有用力敲打折扇、自言自语等干扰对方思考的行为。
11.对局时应节制吸烟。
在目前中、日、韩的职业比赛上,已分别制定了一些禁烟的措施。
如赛场内不许吸烟,或如果对手不吸烟,则应该征求对手的意见等。
12.对方思考时,不应随意离席、走动、或是观看他局。
13.对局时,对手因故离席,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的义务。
14.“胜固欣然、败亦喜”。
局后,双方应复盘研究,切磋棋艺,谦逊待人,增进友谊。
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
15.局后,双方应收好棋子、整理好棋具方可离席。
16.不下赌博棋。
前面已经介绍过棋盘是由十九条横线和十九条直线交叉组成的,共有361个交叉点。
古代下围棋的基本礼仪有哪些现代下围棋的礼节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但是古代的下围棋礼节也不简单哦!下面店铺为你带来古人下围棋礼节,希望大家喜欢。
古人下围棋礼节现代围棋黑先与扬州有关江志鑫介绍说,中国现代围棋采用黑先白后是在清末民初,中国围棋受日本的影响废除了几千年来的“座子”,而且与扬州有关。
据《中国围棋史》记录:“从现有棋谱资料分析,宣统年间,我国名手已开始废除座子的探索性对局,李子平编印的棋谱《手谈随录》中,共刊登清末棋手对局130谱,其中陈子俊与丁理民废除座子分先两局。
这两局棋是我国现存最早废除座子的实战谱,棋书的付印时间也最早。
此后经过五、六年,废除座子对局已占绝对优势,它始于清末,完成于民国初期。
其中陈子俊就是扬州人。
”会下围棋的人都知道黑先白后,而且是通过猜先确定。
但在古代,围棋先后手如何确定,还没有确切的说法。
今年4月1日出版的《围棋天地》杂志,刊发了国内围棋规则方面专家陈祖源先生的《黑先白先》。
陈祖源先生在文中说:“宋朝全部是黑先,宋以前的棋谱是黑先白先均有。
”不过,扬州围棋裁判江志鑫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在北宋之前应该都是白棋先行,从北宋到明中后期是黑白先行都有,从明末到清末也都是白棋先行。
扬州裁判提出三点质疑今年64岁的江志鑫于1984年成为围棋国家一级裁判,长期担任扬州围棋比赛的裁判长,并长期研究扬州围棋史。
对于陈祖源的《黑先白先》,江志鑫提出三点质疑。
首先,从棋谱目录上看,宋朝以前的棋谱全部是白棋先走,而陈先生仍坚持说“宋朝以前的棋谱是黑先白先均有”。
陈先生至少得拿出一局宋朝以前黑棋先走的棋谱才能证明他的话是正确的。
其次,在6局白棋先走的棋谱中,有一局是宋朝棋手刘仲甫下的《遇仙图》,陈先生说“其中宋朝的棋谱全部是黑先。
”这一局宋朝人下的围棋,为什么是白棋先走呢?最后,按照陈先生的说法,古代围棋是黑先白先都有的,但是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棋谱中的让子棋,好像清一色都是白棋让黑棋。
既然白先黑先无所谓,为什么让子棋看不到黑棋让白棋呢?黑先白先争论四年前开始谈到古代围棋黑先白先,江志鑫表示他与陈祖源的争论开始在四年前的《围棋天地》。
围棋基本礼仪围棋作为一种古老而深奥的棋类游戏,有着独特的礼仪和规范。
遵循围棋的基本礼仪不仅可以提升对手间的友好氛围,还能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围棋的基本礼仪。
围棋对手间的问候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始对局之前,双方应互相致以问候,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
可以用简单的问候语,如“你好”、“请多指教”等,以营造良好的对局氛围。
对手下棋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干扰对方的思考。
围棋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游戏,任何干扰都可能影响选手的思考和判断。
因此,在对局过程中,除了对局者本人外,其他人应尽量保持安静,不要说话、喧闹或做出过多的动作。
第三,对手下棋时要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方的行棋。
在围棋对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决策时间,应该尊重对方的权利。
如果对手正在思考或下棋,我们应该耐心等待,不要干扰对方,更不要打断对方的行棋。
第四,对手赢棋时要礼貌地祝贺对方。
围棋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游戏,胜负乃常态。
当对手赢棋时,我们应该学会诚恳地向对方表示祝贺和敬意,不要因为输棋而情绪低落或表现出不悦的情绪。
胜败乃兵家常事,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
第五,对手犯错时要保持风度。
围棋是一项容易出错的游戏,即使对方犯错,我们也应该保持风度,不要嘲笑或讽刺对方。
相反,我们可以通过友好的方式提醒对方,帮助对方改正错误,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第六,对手下棋时要尊重对方的思考时间。
在围棋对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时间,应该尊重对方的权利。
如果对手思考时间较长,我们应该耐心等待,不要催促对方下棋。
围棋是一项需要深思熟虑的游戏,每一步棋都需要仔细考虑,因此需要给对手足够的思考时间。
围棋对局结束后,双方应友好地交流和总结对局。
无论胜负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交流和总结来提高自己的棋艺。
在交流和总结时,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分析对局中的亮点和失误,互相学习和进步。
围棋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游戏,其基本礼仪的遵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遵循围棋的基本礼仪,我们可以营造良好的对局氛围,提升自己的棋艺水平,更好地享受围棋这项优秀的文化遗产。
为什么围棋入门先学礼关于为什么围棋入门先学礼围棋入门的第一课是什么?围棋入门先学礼。
围棋的仪式感让孩子们耳目一新,围绕着一个“礼”字,衍生出关于“敬”的主旨,推及成关于“德”的修养。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围棋入门先学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为什么围棋入门先学礼围棋礼仪其一:拱手揖礼入座前,对手之间要互行拱手礼。
无论对手是同学或是师长,在互相行礼的瞬间,既代表对于对手的尊重,也显出了彼此的平等,也预示着彼此将进入棋局的静谧空间之中。
围棋礼仪其二:长者执猜在正式的棋局中,猜子是必要的环节之一。
一般是由长者抓子,对手猜单双。
胜者即执黑子,有落子优先权。
围棋并不简单以长幼论先后,却又给予长者以尊重。
一个猜子的小游戏,以友好互动开启棋局,既有趣也不失礼。
围棋礼仪其三:敬手右上在围棋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棋局的第一手都置于黑方右上。
这是因为大多数棋手以右手下棋。
当黑方第一手下在自己的右上方后,白方可以很方便地将白子置于自己的右下角。
这种与人方便的第一手,也包含着对对手的尊重。
以礼当先,互相谦让。
营造一个和谐友好对弈氛围的同时,也增进了棋手之间的友谊。
围棋礼仪其四:正襟危坐轻轻坐下后,身体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上身挺直,双膝自然并拢。
思考时两手自然放在膝盖上,下棋时一只手下棋一只手放在膝盖上,保持正襟危坐,不能歪歪扭扭地斜靠着。
在对弈中,端正坐姿,不与他人交谈、东张西望、随意离席、催促下棋,不仅能够保证自己的姿态优雅,给人美感,还能体现出棋手对待棋局的重视度,给予对手充分的尊重。
围棋礼仪其五:优雅执子棋手执子当用食指和中指两指夹住棋子,食指在下,中指在上,无名指也可以从侧面抵住棋子以稳定。
在认真思考后再拿子,不可将手搭在棋罐,一边思考,一边把玩。
围棋特有的执子姿势,不仅仅是因为优雅,同时也是一种礼仪。
一是将中指盖住食指,以避免食指直指对方;二是每落一子的动作,似向对手行鞠躬礼,以示“请多多指教”。
所谓子落无言,意在棋中,谓之手谈。
古代围棋经典规则围棋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策略棋类游戏,在古代就已经流传开来。
古代围棋的经典规则包括棋盘、棋子、布局、落子、判定等方面。
古代围棋的棋盘由19条纵线和19条横线交织而成,共有361个交点。
每条线与线之间间隔相等。
棋盘一般由木材或竹子制成,它的大小通常为45公分左右。
棋子是围棋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古代围棋中,每方使用圆形的黑白两种棋子。
黑棋代表进攻方,白棋代表防守方。
棋子通常由石头或者其他密实材料制成,直径约为21毫米,厚度约为6毫米。
棋盘准备好后,双方选手开始进行布局。
古代规定先手执黑棋,后手执白棋。
每方棋手轮流在棋盘的空格处落子,目的是占领更多的地盘。
围棋的布局原则是要在棋盘上尽可能地形成大的势力范围。
落子是古代围棋的关键步骤。
每位棋手可以选择在棋盘上任意一个空格处下棋,但不能复制之前的下法。
每次落子后,黑白棋手轮流行棋,而不能重复轮到同一位棋手。
在古代围棋中,落子后的判定非常重要。
棋手通过各种战术手段来判定自己的棋子是否能够保持安全,或者围住对手的棋子。
围棋中的胜负通常是以胜利者所控制的领地面积为标准的。
当一方无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地范围时,对局结束,通过计算领地面积来决定胜负。
古代围棋经典规则中还有一些特殊规则需要注意。
首先是飞地规则,即在对方的领地中,如果有一片只有一个气的地方,那么对方不能在此处落子,否则该子会立即被提子。
其次是劫制规则,即如果一颗棋子被对方围住,并且自己落子可以立即吃掉对方这颗棋子,那么对方在同一处不能再落子。
最后是目规则,即对局结束后,仍然没有被围住的空格称为“目”。
白棋的目计入白棋的领地,而黑棋的目不计入黑棋的领地。
这些是古代围棋的经典规则,这个游戏已经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并依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围棋的策略与智慧结合,让人们在对弈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围棋都是一款经典的棋类游戏,其规则用以约束棋手,保证游戏的公平性和有序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方便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使用 ==围棋的礼仪-下围棋礼仪-围棋礼仪规则围棋是一项十分高雅的艺术,下围棋的人最注重“棋德”和“棋品”,,这对一个棋手而言十分重要,以下是羽利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围棋礼仪,希望大家喜欢!【围棋礼仪】一、礼仪1.猜先的礼仪对局前猜先时,下手方应请上手方抓白子,自己则取出1枚或2枚)黑子,表示白子若是单数则已方执黑:若是双数已方执白(取2枚则相反)。
比赛前的猜先,则应由卫冕者、段位高者、年长者来抓子。
2.黑棋的第一手应下在右上角。
此礼仪来源于日本,黑棋的一手棋如果是占角的话,则应下在右上角,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对局前下手方应主动整理棋具。
在日本的大比赛、甚至是挑战赛对局前,晚辈、下手方、挑战者都主动用白布擦拭棋盘,以示敬意和学习的态度。
二、弈德1.参加比赛不应迟到,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
2.对局前,双方应握手,或点头示意,以表尊重。
3.下棋时,坐姿应保持端正、不要歪坐。
4.思考后手再拿子、不应抓子、翻打或玩弄棋子。
5.下棋时应轻拿轻放,不应用力拍子。
6.尽量不要推子。
7.落子无悔。
8.对局时不应在席间与他人说话,更不应边评边弈。
9.对局时不应吃东西,尤其是带响声的食品。
10.对局时不应有用力敲打折扇、自言自语等干扰对方思考的行为。
11.对局时应节制吸烟。
在目前中、日、韩的职业比赛上,已分别制定了一些禁烟的措施。
如赛场内不许吸烟,或如果对手不吸烟,则应该征求对手的意见等。
12.对方思考时,不应随意离席、走动、或是观看他局。
13.对局时,对手因故离席,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的义务。
14.“胜固欣然、败亦喜”。
局后,双方应复盘研究,切磋棋艺,谦逊待人,增进友谊。
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
15.局后,双方应收好棋子、整理好棋具方可离席。
中国古代围棋规则
中国古代围棋规则是指在古代中国玩围棋时所遵守的规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代围棋规则:
1.棋盘:使用19x19的方形棋盘,由纵横各19条线组成。
2.棋子:使用黑白两色的圆形棋子,分别代表黑棋和白棋。
3.落子规则:玩家轮流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落子,每次只能下一颗棋子。
4.禁手规则:古代中国的围棋规则中有一些禁手规则,如长连、自杀等。
长连是指连续五个以上的同色棋子在一条直线上相连,自杀是指落子后将自己的棋子完全围住,没有气的情况。
5.活棋、死棋和眼:如果一组棋子被完全围住,没有气,就被认为是死棋;如果一组棋子有足够的气,无法被完全围住,就被认为是活棋。
眼是指一个或多个交叉点被一方棋子占据,无法被对方攻击,并且拥有足够的气,这样的交叉点被称为眼。
6.计算胜负:游戏结束后,双方计算各自的领地,包括活棋和眼。
领地是指棋子所占据的区域以及由棋子形成的眼。
计算后,领地面积较大的一方获胜。
古代下围棋的基本礼仪有哪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下围棋的基本礼仪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现代下围棋的礼节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但是古代的下围棋礼节也不简单哦!下面我为你带来古人下围棋礼节,希望大家喜欢。
古人下围棋礼节现代围棋黑先与扬州有关江志鑫介...
现代下围棋的礼节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但是古代的下围棋礼节也不简单哦!下面我为你带来古人下围棋礼节,希望大家喜欢。
古人下围棋礼节
现代围棋黑先与扬州有关
江志鑫介绍说,中国现代围棋采用黑先白后是在清末民初,中国围棋受日本的影响废除了几千年来的"座子",而且与扬州有关。
据《中国围棋史》记录:"从现有棋谱资料分析,宣统年间,我国名手已开始废除座子的探索性对局,李子平编印的棋谱《手谈随录》中,共刊登清末棋手对局130谱,其中陈子俊与丁理民废除座子分先两局。
这两局棋是我国现存最早废除座子的实战谱,棋书的付印时间也最早。
此后经过五、六年,废除座子对局已占绝对优势,它始于清末,完成于民国初期。
其中陈子俊就是扬州人。
"
会下围棋的人都知道黑先白后,而且是通过猜先确定。
但在古代,围棋先后手如何确定,还没有确切的说法。
今年4月1日出版的《围棋天地》杂志,刊发了国内围棋规则方面专家陈祖源先生的《黑先白先》。
陈祖源先生在文中说:"宋朝全部是黑先,宋
以前的棋谱是黑先白先均有。
"
不过,扬州围棋裁判江志鑫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在北宋之前应该都是白棋先行,从北宋到明中后期是黑白先行都有,从明末到清末也都是白棋先行。
扬州裁判提出三点质疑
今年64岁的江志鑫于1984年成为围棋国家一级裁判,长期担任扬州围棋比赛的裁判长,并长期研究扬州围棋史。
对于陈祖源的《黑先白先》,江志鑫提出三点质疑。
首先,从棋谱目录上看,宋朝以前的棋谱全部是白棋先走,而陈先生仍坚持说"宋朝以前的棋谱是黑先白先均有"。
陈先生至少得拿出一局宋朝以前黑棋先走的棋谱才能证明他的话是正确的。
其次,在6局白棋先走的棋谱中,有一局是宋朝棋手刘仲甫下的《遇仙图》,陈先生说"其中宋朝的棋谱全部是黑先。
"这一局宋朝人下的围棋,为什么是白棋先走呢?
最后,按照陈先生的说法,古代围棋是黑先白先都有的,但是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棋谱中的让子棋,好像清一色都是白棋让黑棋。
既然白先黑先无所谓,为什么让子棋看不到黑棋让白棋呢?
黑先白先争论四年前开始
谈到古代围棋黑先白先,江志鑫表示他与陈祖源的争论开始在四年前的《围棋天地》。
在2006年3月1日的《围棋天地》上,江志鑫发表了《从白棋先走说起》。
文中,江志鑫提出了在清以前白棋先行是占主导的观点。
江志鑫解释说,围棋起源于中国的阴阳思想,白为阳、黑为阴,所以白棋
先走,黑棋后走则是顺理成章的事。
一个月后的《围棋天地》上,陈祖源著文《也说白先黑先》对江志鑫的观点提出反驳,提出"几乎都是白棋先走,不如说几乎都是黑棋先走更合适",并列举了《忘忧清乐集》中的《贾玄图》和《成都府四仙子图》,认为在唐朝和北宋年间就有黑棋先行的棋局。
在后来的《围棋天地》上,江志鑫著文《围棋真是很有深意》,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称根据古代围棋书的记载,黑棋先走的棋谱只占其中的千分之一、二。
《围棋天地》编辑部最终中止了这场关于古代围棋先后手的争论。
《贾玄图》对弈时间无法考证
江志鑫说,从四年前到现在,争论的焦点就是《忘忧清乐集》中名为《贾玄图》的棋谱。
这局棋是由贾玄执黑先行。
贾玄曾在南唐做过棋待诏,在2006年的争论中,陈祖源先将贾玄误以为是(李)唐的棋手,但事实上,贾玄在南唐做过棋待诏,北宋灭南唐后,贾玄在北宋宫廷长期陪宋太宗下棋。
《贾玄图》是北宋棋谱还是南唐棋谱并无法考证,即便是按《贾玄图》对局介绍中虽然有"唐待诏贾玄与杨希粲对局"的字样,认为这是南唐的棋谱,但北宋建于公元960年,南唐被灭是在975年,其中15年两个朝代是同时并存的,由于史书上对于《贾玄图》具体的对弈年代没有记载,因此并不能判定北宋之前的围棋是黑先白先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