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意义 李振宇
- 格式:pdf
- 大小:227.67 KB
- 文档页数:2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生态建筑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地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和能耗。
这意味着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使用可再生资源,采用节能和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及通过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生态建筑设计还要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和植被配置,创造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趋势值得关注。
节能和能源效率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
设计师往往会利用技术手段,如太阳能电池板和节能灯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外墙和屋顶的绝缘材料的使用也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点。
通过收集雨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设计雨水花园和湿地过滤系统等,能够净化雨水和废水,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建筑设计还要关注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通过良好的通风系统和自然采光设计,可以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还可以采用环保的装修材料和家具,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保护人们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和可更新性,以及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性。
只有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筑物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能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融合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设计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节能、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舒适性和健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平衡,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建筑的目标。
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探析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建筑设计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使用,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能源的节约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设计方面,通过采用节能材料、合理使用能源等措施来
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浪费,实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建筑设计还注重生态系统的恢
复和维持,通过设计合理的景观,增加绿化率,提供舒适的室内外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
质量。
生态建筑设计的趋势是将建筑和自然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传统的建筑设计常常忽
略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离感。
而生态建筑设计则注重
以自然为依托,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让建筑与自然共同呼吸。
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建
筑外观的设计和景观的建设,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还要注重生态
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通过合理的水循环系统和绿化系统,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维
持。
另一个趋势是将生态建筑设计与科技手段相结合。
科技的发展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了
许多创新的工具和方法。
可以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来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通过新材料的
研发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优化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也为科技
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应用平台,通过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态建筑设计正在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将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自然通风和自然冷却系统来减少能源消耗;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来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设计灵活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未来的改造和扩展。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关注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效率:生态建筑应采用能源高效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如双层玻璃窗、太阳能电池板和高效的暖通空调系统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2. 水资源管理:生态建筑应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如雨水收集系统、低流量水龙头和冲水器等,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3. 废物管理:生态建筑应设计有效的废物处理系统,如可回收和可降解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绿色空间:生态建筑应设计有足够的绿色空间,如花园、露台和屋顶花园等,以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乐于居住的环境,并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5. 健康与舒适:生态建筑应注重室内环境的质量,如室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提供健康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生态建筑设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标准,以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
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生态建筑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生态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将持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方向的发展: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建筑材料、设备和技术将不断涌现,这将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2. 数据驱动的设计: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筑师和设计师将能够更好地分析和预测建筑的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和废物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从而进行更精确的设计和优化。
3. 社区参与:生态建筑设计将越来越注重社区的参与和共建,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及生态建筑的意义摘要: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如何在建筑设计运用生态理念以及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理念;思路Abstract: Ecological of the c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o now we discuss how to use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i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ical philosophy; train of thought生态建筑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的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其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效应。
建筑师应尽可能不干扰环境的情况下解决功能、美学等问题,并进一步在设计的某些方面改善环境,在尊重自然的同时,积极地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正在不断增加,生态建筑学是人们对生态环境与建筑生态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与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人类几千年的建筑史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地区特色与民族传统。
1.生态建筑的概念所谓生态建筑,即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
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它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研究
郧斌皓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年(卷),期】2024(7)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市场的迅速扩大,但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
为了人们的健康和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在此背景下,生态化模式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设计生态化的作用,分析了生态化设计的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生态化策略,旨在通过这些措施改善环境问题,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总页数】3页(P173-175)
【作者】郧斌皓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
【相关文献】
1.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
2.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
3.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研究
4.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
5.探究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探讨李金桥;石润泽;卢政光【摘要】根据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节能、与自然环境协调、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满足舒适健康环境需求等设计原理在生态建筑中的体现,并探讨了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深远的意义。
%According to basic ecological building concept, the paper discuses embodiment of design principles in ecological building, such as co-ordin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ies, and meeting healthy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demands and so on, and explores major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methods, which has deep meaning for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arget.【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00)022【总页数】2页(P27-28)【关键词】生态建筑;原理;环境;污染【作者】李金桥;石润泽;卢政光【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 121000;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121000;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 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5我国当前建筑行业仍处于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的过渡阶段,其中体现高品质建筑的便以生态建筑为主,是促进建筑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其不仅单纯旨在建筑设计规划阶段生态理念的融入,无论在施工或投入使用过程中都将其进行渗透,各管理环节都以节能环保为主要内容,这也是解决以往污染与能耗较高建筑模式的重要途径。
浅析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根据生态建筑自身的特点制定出提高生态建筑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理论的内涵,分析研究了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应用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
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的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
一、生态建筑理论的内涵1、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首先,生态建筑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学技术,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同时,巧妙的设计还能利用生物作用和物理原理来实现生态建筑内部对通风、采光及保温的要求,从而减少生态建筑运行过程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其次,生态建筑的设计注重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生态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再次,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生态建筑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向环境中排放一定的废物,对这些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不受排放物的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
最后,生态建筑设计将建筑文化与环境文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不仅重视建筑自身的和谐,还考虑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将生态理念融入了建筑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当中,从整体上完善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1)节能。
当今世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遵循节能的原则,对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意义摘要: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生态建筑设计是现阶段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
加强对生态建筑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意义分析,对于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对此,文章主要对生态建筑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意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生态化意义生态建筑理念对建筑生态化较为重视,就是通过科学的方式实现设计、建筑、应用以及废弃整个生命周期的无害化处理,进而实现内部能源以及资源的有效循环,可以在根本上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问题,保障生态的平衡发展。
建筑生态的目标就是人员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建筑设计、施工以及材料选择等环境中要重视生态问题,全面贯彻生态发展的理念,进而在根本上行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手段1.1太阳能技术生态建筑设计就是通过窗户上集热板构建太阳能系统。
此系统是通过不同的装置构成,而不同的设备承担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第一,玻璃盒子。
集热板在玻璃盒子中防治,通过集热板转换太阳能;第二,风扇空气导管,其主要就是驱动系统加热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导管输送热量并且存储热量。
同时,利用空气中的集热板可以构建太阳能系统,也就是说空气集热板可以缠上热能,这些热量可以在空气传热系统中进行处理,在满足供热系统的热能需求同时,也可以在短时间中进行热量的聚集。
1.2合理应用新材料在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新材料以及技术手段在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中应用一些新型的玻璃、太阳能光玻璃等一些具有循环应用的新型材料,可以在满足建筑结构能源需求的基础之上,彰显生态设计理念。
而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应用地热资源以及水循环在系统,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建筑的环保性,凸显其社会经济价值以及效益。
2.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意义2.1能源节省在生态建筑中,要具有一定的环保理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在原材料的应用还是土地的开发与应用上要减少自然资源的利用,循环应用各种自然资源,通过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资源。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愈发明显。
生态建筑设计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手段,设计出对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建筑。
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则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考虑,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从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是对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建筑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生态建筑设计注重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和选用节能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生态建筑还会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实现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筑设计强调在建筑过程中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水资源、建筑材料等。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水系、收集雨水和回收污水等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建筑设计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采用低碳材料、减少建筑废弃物等措施,降低建筑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4. 提高生活质量:生态建筑设计还注重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营造宜居环境、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等,为居民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入,建筑设计也在不断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景观,通过种植植被、布置绿化带等手段,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
绿色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外观的美感,还能改善周边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生活空间。
浅析生态建筑理论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生态建筑理论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住宅的安全,内部环境的舒适。
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生态环保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在住宅的追求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那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所以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它利用自然的特征,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并且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
这一生态建筑模式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生态建筑设计环保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前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推进,现代化步伐也在跟进。
但是,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比较差,我国的能源耗费量非常大。
但是,由于我国巨大的入口数量决定了我国能源的人均数量比较少。
相对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能源储备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所以我国近几年相应的提出经济的持续发展理念。
在传统的建筑中,往往只是考虑人们居住的舒适性,而忽视了建筑上的环保,没有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终这样的建筑模式给城市的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浪费了自然资源。
尤其是现代城市中的植被日益减少,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对现代的建筑设计进行相应的改进,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和谐,将生态建筑理论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
一、生态建筑理论的含义生态建筑就是指建筑物不仅仅能够让人类居住着感到舒适,还应该使建筑物和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人类的生活更加健康,更符合自然和人类的发展。
这种生态建筑设计理论能够综合运用生态学和环境学的相关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交换。
在进行该项建筑设计时,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节能减排。
生态建筑理论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设计时也需要广泛的技术领域,比如住宅的电力、供水、供暖以及住宅能源的设计,除此之外还包括建筑的绿化,住宅的通讯设施、物业、安全防护设施、煤电使用设施、住宅的节能减排、垃圾回收等。
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探析作者:孙德龙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第19期文/ 孙德龙沈阳易辰筑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付出的代价却是惨痛的,生态环境连年恶化,生态环境问题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建筑界创新了传统建筑思想,提出了生态建筑理论。
该理论要求在建筑工程中融入生态化理念,促进建筑设计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因此,研究生态建筑设计,展望建筑设计生态化的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从生态建筑的理论、设计原则、优点出发,对促进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自古以来建筑领域就存在建筑设计生态化理念。
古人云“天人合一”,协调建筑环境与自然;“心外无物,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建筑贴近自然,不可过分铺张浪费。
目前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建筑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建筑领域生态化趋势明显、效果显著。
1、生态建筑简介1.1 生态建筑定义生态建筑是指,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将生态学和建筑科学有机??合,形成一个既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又能促进建筑设计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生态建筑具有施工环境健康,资源利用合理高效,居住舒适等的特点。
生态建筑多通过采用环保、健康的建筑材料,设计理念上??合自然元素实现降低资源的消耗,通过以上细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2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第一,“道法自然”。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首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要将人的居住需求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建筑物也需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不可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为独立或对立关系。
因此生态建筑设计中要与努力自然环境契合,实现建筑、人、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在施工环节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降低污染。
第二,充分利用资源。
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分析摘要生态建筑是人类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依托自然,借鉴自然创造出的一种绿色建筑方式。
这是一种节能,低排放,无污染的新型建筑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集中体现。
生态建筑方式是以人为本的建筑方式,在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值得大力推广。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生态建筑已经日趋成熟,这为全球的环境保护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111-0190-01健康的住宅不仅仅是住宅整体安全、内部环境舒适,还包括人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生态建筑的定义就是:依托自然,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和自身的设计,达到良好的循环,这未来建筑的趋势。
我们的生存环境最大程度就是我们的居住环境,因此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生态建筑是人类建筑的最好选择。
1 生态建筑的必要性我国现阶段的能源消耗是非常巨大的,然而我国的能源储备却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所以我国现阶段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发展可持续经济,是非常有必要的。
传统的建筑模式,只考虑到了人类内部居住的舒适性,而没有考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可谓得不偿失。
而且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时刻侵袭人类的安全,这些都是现代建筑厄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建筑和设计人员,已经充分了考虑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环境的联系,以此为建造生态住宅提供了依据。
许多新型的城市已经推广了生态建筑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建筑的设计理念生态建筑就是创造一个舒适的、和谐的生态环境。
这种设计综合运用了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最新成果。
为人们居住在此提供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
生态建筑系统,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交换的最好体现。
它的主要目的是人与自然和谐,这也是节能减排的目标。
只有合理运用好各种资源,我们才可以创造更好的,更节能的,更环保的居住环境。
这个工程涉及到的技术领域非常之广,具体表现在:1)住宅的电力、供暖、供水和住宅的能源设计,同时兼顾住宅的绿化,这也是非常重要的;2)电脑系统住宅通信管理,物业、电气设备、安全防护,这些全都是智能化的表现;3)节能减排,垃圾回收处理,这也是住宅设计的重点。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意义论文摘要:生态建筑设计是一门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
本文仅浅显剖析了我国生态建筑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指出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大意义,希望能借此让生态建筑设计广泛推行,起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用,打造更适宜人居住的建筑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系统工程中,生态建筑的设计较为复杂,尤其是要做到设计上完全符合生态要求,是比较难的事情。
生态建筑突出“注重效益、“尊重科学”以及“崇尚自然”三大理念。
其中,“注重效益”这一理念尤为重要,体现在生态建筑设计的始终(从设计到选材,最终运营直到建筑寿命的终结)。
同时,在“尊重科学”的理念下进行设计,给人以“崇尚自然”的舒适感,也是生态建筑的特点。
1 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1.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中,对生态建筑有着不同的概念诠释。
但无论是哪种理论,都强调因地制宜,符合相关生态学理论原则,以及建筑学的理论,再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设计出有机结合的建筑物,保证建筑物内部气候适宜,且做到节约能源、控制污染,体现生态建筑的长久生命力以及环境保护力。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人片面地认为生态建筑就是绿化面积的增加,即建筑外部和内部做一些植物景观;一些人还认为节能的建筑就是生态的建筑;等等。
类似观点都比较片面,没有将生态建筑的设计做到位。
1.2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我国的建筑业虽然正在发展阶段,但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发达城市的相关研究居多,对农村的建筑设计不够重视,尤其在东北地区。
又由于生态建筑是多门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并不能体现综合性,大部分都是单一学科的研究(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农业建筑学、生态学、能源学、环境学等),未能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尤其是居住环境如何较好结合植物环境工程这一学科的难题还有待深入探讨研究。
1.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其实,在我国,也并不乏建筑界的相关论文,相关研究都体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观,也促进了生态建筑业的推广。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对于健康居住环境的要求的增加,生态建筑设计正逐渐成为建筑设计的一种趋势。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模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主要目标,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的自给自足。
要注重建筑的材料选择,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和节水设施,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生态建筑设计也要关注建筑的空气质量和室内环境。
通过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和室内绿化,增加建筑内部的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生态建筑设计还要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通过合理布局建筑的位置和方向,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如阳光、风力等,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还可以通过设计建筑的景观和绿化来增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
生态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可维护性,使得建筑能够长期地使用并且方便维护。
同时还要考虑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以适应未来可能的变化和需求。
生态建筑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的成本和设计难度,但它带来的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是值得的。
生态建筑设计不仅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生态建筑设计将会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要趋势。
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探讨李梁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
在当代建筑领域,建筑原理和施工技术、机械设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
但是,施工领域的能源消耗相对较高,在施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认同,在建筑领域,人们对建筑节能环保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建筑设计已开始融入生态建筑设计中,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中的各种生态缺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纵观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现状,依旧存在许多不足,故应更加重视将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纳入到房屋建筑设计的考虑内容中,使二者更加紧密联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态生活环境。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房屋建筑;设计;作用探讨1 生态建筑设计概述1.1 生态建筑特征通过对生态建筑体系进行的分析结果来看,生态建筑虽然是基于人们生活水平而进行的提升工作,但是其本身也仍旧具备着其自身应有的特征,即:环境与文化属性、能源节约等。
(1)环境与文化属性。
准确地说,环境和文化属性不仅代表着生态建筑本身,也代表着生态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周边环境,如周边建筑群、交通状况、通讯、教育系统、购物中心系统等。
(2)节能。
与前者相比,生态建筑系统的能量解特征可以说是系统的最大亮点。
结合生态建筑的特点,如气候条件、太阳周期、风力形成规律等,可以利用现有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煤和石油。
利用原能源可以节约能源,为人们提供更方便的生活条件。
1.2 生态建筑概念生态建筑正是把整个建筑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来看待,其建立的实质是使建筑内外的物质因素,如材料和能源,在生态建筑体系中实现有效的循环转化,从而形成一个高效、低消耗、低能耗的生态建筑体系。
无STE,无污染,同时系统相对平衡。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意义李振宇
发表时间:2018-03-28T10:38:19.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作者:李振宇[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相应带动了国内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并促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身份证号:45030219890401xxxx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相应带动了国内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并促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初期环保意识缺失等因素影响,建筑行业发展初期的高速发展状态,多是以异常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实现的。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有效改善了建筑行业发展与自然生态建设间的关系。
笔者即从生态建筑设计入手,就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意义,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问题;意义
建筑行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初期,由于行业整体环保意识薄弱,其工程建设施工普遍以异常的资源损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实现,从而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严重的影响。
近几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环境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为建筑行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我国目前的生态建筑设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实际效用。
本文即从生态建筑设计入手,就其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现阶段国内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对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够深刻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生态建筑仍不具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定义,但在因地制宜、与生态学理论原则相契合、符合建筑学理论要求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统一的认识。
生态建筑相关概念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属于一种新型的建筑概念,国内建筑行业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仍不够深刻和全面,从而限制着国内生态建筑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于生态建筑的研究不够系统
虽然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在生态建筑方面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多数是单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研究,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之间相互独立,尚未达到“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的研究发展要求,尤其在“居住环境如何结合植物环境工程”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二、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
(一)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建筑是人类生存需求的具象化表现,传统模式下,建筑侧重于人们需求的满足,对于建筑施工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和污染。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重点突出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建筑设计要求,更有利于社会与自然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渠道。
(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是一种系统、复杂的建筑概念,其不仅包含建筑外界环境的绿化设计,还涉及内部有氧环境的设计和建设,通过内外环境中的绿化设计应用,可进一步增加城市环境中的“绿化面积”,从而提高现代建筑的生态价值,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
在实际设计阶段,设计者可根据建筑实际需求和结构特征,在建筑内部开放式大厅、屋顶等区域,合理增强建筑绿化设计,以综合提高建筑的生态性能和价值,同时为建筑使用者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资源节约作用分析
建筑工程是典型的高资源消耗工程,并且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现代建筑的建筑规模扩展明显,这种高资源消耗特征被进一步放大。
在这种环境下,建筑设计单位需进一步加强生态建筑的资源节约设计,从建筑实施的各个阶段,控制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从而提高生态建筑的生态性能。
首先,建筑设计单位应加强现代绿色施工材料的设计应用,通过绿色材料的施工使用,减少建筑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和污染;其次,设计单位应对各类建筑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规划,深度挖掘各类材料的内在价值,通过合理的材料再利用,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生态效益。
(四)能源节约作用分析
节能设计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现代智能技术的科学引入,即可在创造更舒适、优质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
以建筑采光设计为例,加强建筑表面的通透性设计和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就可以提高建筑的采光效率,降低建筑的照明成本,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的生态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是未来的建筑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对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相关单位和部门需全面提高对生态建筑的重视,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入手,加强生态建筑的研究和推广,以全面提高我国建筑的生态化建设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微,廖三生.关于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
[2]彭何昊.试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江西建材,2016(09).
[3]贾琳琳,崔健.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管窥[J].科技经济导刊,2016(04).
[4]武建强,张洪杰.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城市建筑,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