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政策3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 格式:pptx
- 大小:12.02 MB
- 文档页数:16
23一国收入的衡量一、经济的收入和支出·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GDP衡量货币流量。
·两种计算GDP方法:加总家庭对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几点说明·GDP使用市场价格。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和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劳务。
·GDP不包括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之外)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用两种算法算出的GDP差额为统计误差。
3、其他收入衡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消耗)·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
=NNP–间接的企业税+企业补贴·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国民收入–留存收益(公司获得但未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公司所得税–对社会保障的支付+家庭从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收入+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项目中得到的收入三、GDP组成部分·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C+I+G+NX=Y·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转移支付:改变家庭收入却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不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计入政府购买。
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由经济中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机构组成。
金融体系使经济的稀缺资源从储蓄者(支出小于收入的人)流动到借款人(支出大于收入的人)手中。
金融体系由帮助协调储蓄者与借款人的各种金融机构组成。
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2.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想储蓄的人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
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1)债券市场债券是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要求发行人(也称债务人或借款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向债权人或投资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的基本要素有偿还期限、票面利率、票面价值和债券发行者。
债券的特点:期限性、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
(2)股票市场股票指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用以证明股东按其所持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凭证。
股票与债券的差别:股票的所有者是公司的部分所有者,债券的所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
股票持有者享有该公司的利润分成,而债券持有者只得到其固定的债券利息。
公司破产时,债券持有者享有在股票持有者之前得到补偿的权利,即享有优先清偿权。
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到期必须偿还,而股票则没有到期日,无须偿还。
3.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指为资金融通提供媒介服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或取得专业资格的自然人,主要的中介机构有银行和共同基金。
(1)银行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主要经营贷款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第10章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考点:政府预算一、政府预算的含义1.政府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的含义需注意4点:(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存在的形式——财政收支计划。
按照时间跨度,预算可分为年度预算(典型形式)、多年预算。
(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收支是财政分配活动的中心环节,反映着财政资金的来源和流向,反映政府集中支配财力的分配过程。
(3)从性质上看:政府必须根据国家立法机关审查批准后的预算才能进行预算收支活动。
政府预算是经立法机关审批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4)从作用上看: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就是政府预算。
二、政府预算的调控作用——逆周期调节(1)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支出结构,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结构;(3)公平社会分配。
三、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考点:政府预算管理中的共同治理一、共同治理的政府预算管理框架政府预算管理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治理结构,就是要将预算资金使用者、政府预算部门、立法监督机构、审计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这些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整合于一个彼此衔接、相互制衡、权责明确、激励兼容的框架之下,以期从机制设计上减少政府预算管理中的资源浪费现象,提升有限预算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政府预算相关利益主体及行为特征政府预算是一个集体选择问题,作为政府预算组织体系中的各相关利益主体,在预算分配中,都会在相对理性的前提下,展开彼此间复杂的博弈过程。
政府预算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预算资金的需求方、供给方、监督制衡方等。
三、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1.预算决策程序的法定性(1)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预算方案才得以编制、审议通过和调整。
(2)预算决策所依据的法规、标准和原则需要依据法定程序制定。
(3)预算决策的依据需要遵循按照法定程序做出相关解释。
2. 论述题约30分3、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经济学十大原理考试内容经济学十大原理内容考试要求1.理解:机会成本、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涵义;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2.掌握:外部性、市场失灵;3.熟练掌握:市场失灵的两个原因。
(二)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考试内容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1.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差异;2.掌握:比较优势;3.熟练掌握: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3)供给、需求和市场力量考试内容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考试要求1.了解:市场中价格的作用;2.理解:过剩、竞争市场;3.掌握: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4.熟练掌握: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4)弹性及其应用考试内容供给、需求与弹性考试要求1.了解: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2.理解: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无弹性涵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3.掌握: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四个因素;4.熟练掌握: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种应用。
(五)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考试内容税收归宿、税收分配考试要求1.了解:价格上、下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向卖者征税与向买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2.掌握:税收归宿;3.熟练掌握:决定税收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分配的因素。
(六)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考试内容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考试要求1.了解: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内涵;2.理解:市场均衡状态;3.掌握:福利经济学、效率;4.熟练掌握:市场失灵与市场结果无效率(七)应用:赋税的代价考试内容税收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无谓损失、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考试要求1.了解: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参与者;2.理解: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3.掌握:无谓损失;4.熟练掌握: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变动及原因。
(八)应用:国际贸易考试内容国家贸易主要观点、关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考试要求1.掌握:支持贸易限制的五种观点;2.熟练掌握:关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16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6.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对国债的争论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又一争论。
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认为,政府借债减少了国民储蓄,并挤出了资本积累;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认为政府债务不影响国民储蓄和资本积累。
1.预算赤字衡量指标的问题政府预算赤字等于政府支出减政府收入,它又等于政府为其运行筹资所需要发行的新债务量。
预算赤字衡量指标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它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一般所衡量的预算赤字并没有对通货膨胀进行校正。
被衡量的预算赤字应该等于政府实际债务的变化而非名义债务的变化。
(2)预算赤字衡量没有用政府资产的变化来抵消政府债务的变动。
为了衡量政府的总债务,应该将政府资产从政府债务中抽出来。
因此,预算赤字应该是债务的变动减去资产的变动。
(3)所衡量的赤字没有包括一些重要的政府负债。
比如,政府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和累积起来的未来的社会保障津贴。
(4)预算赤字衡量没有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修正。
充分就业预算赤字BS*:对经济周期进行了调整的预算赤字,是假设经济在其产出和就业自然率运行时对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的估算。
其计算公式为:()**=+-BS BS t Y Y式中,*Y表示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t为边际税率。
2.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1)假设①消费者是短视和非理性的,他们不会意识到今天的减税意味着未来更重的债务负担,所以即使他们的永久收入并没有真正地增加,他们也认为是增加了。
②消费者可能面对借贷制约,预期收入比一生收入更重要。
③消费者即使意识到未来更重的债务负担,但他们可能认为这些负担不会落在他们身上,而要落在子孙后代身上,而且他们并不会给他们的孩子留下一笔遗产来抵消这些税收负担。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1)一、名词解释1、流动偏好陷阱2、实际余额效应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4、国民生产净值二、单项选择题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3、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5、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A.4B.2.5C.5D.1.66、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7、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净出口=40亿元B.NDP=4400亿元C. GDP=3800亿元D.GDP=4800亿元8、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B.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额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9、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关键字】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词汇。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与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的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以便影响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制约。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
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
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政府支出。
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以分为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它所做的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一组商品(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是经济指数的一种,通常以报告期和基期相对比的相对数来表示。
就业: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
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
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国民产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构成了国民产出总量,它反映了该国的生产水平。
衡量国民产出的经济变量有多个,如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或国民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
总需求:一个在一指定时期及物价的经济体系(Y)内对最终物品及服务的需求的总和。
总供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净值: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及新增加的产值。
国民收入: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
个人收入: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的变化,以不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产生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重点————————————————————————————————作者:————————————————————————————————日期: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GDP微观经济学(mic roec 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macr oe co nomics )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 GD P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 (gro ss domestic produc t, GDP )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用Y 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N X):Y = C + I + G + NX3 实际GDP 与名义GDP:实际GDP=名义GDP -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 平减指数: 100⨯=GDPGDP GDP 实际名义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GDP defl ator )5 GDP 与经济福利:➢由于GDP 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 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 P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G DP 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 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它与GDP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 ):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 )减折旧的消耗。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CPI一 CPI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 (co ns um er price i nd ex,CP 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2 计算:定义篮子 → 找出价格 → 计算费用 → 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 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基年一篮子的价格格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1001001122⨯-=CPICPI CPI 年底年第年第年的通货膨胀率第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替代倾向新产品的引进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财政政策包括哪一些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支出和税收等活动来影响总体经济状况,以对抗经济周期的政策。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包括哪些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包括哪些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支出和税收等活动来影响总体经济状况,以对抗经济周期的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几个方面:财政支出政策(公共工程开支、政府购买、财政补贴),税收政策和收入政策,财政赤字或盈余。
财政支出政策,指通过政府预算支出的增减及财政赤字的增减影响总需求,财政支出政策运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财政拨款、政府采购、财政间接支出如财政担保、财政资助等。
税收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税收政策是和预算政策一起发展的。
税收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税收负担问题。
收入政策是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提出的政策主张之一,指政府为了影响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降低物价的上涨速度。
是政府为降低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工资和价格的政策。
目的在于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外的一种政府行为。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它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
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
若实际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
财政盈余,意味着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也就是说有一部分财富被储存起来了。
财政盈余越多,被储存的财富就越多,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经济紧缩。
因此,财政政策原则上是收支平衡,个人和企业的财富如何支配,就由市场自主调节,而政府则根据宏观经济调控需要,决定采取紧缩(制造财政盈余)或者扩张(制造财政赤字)政策。
我国财政部门目前采用的分类我国现行支出分类采用了国际通行做法,即同时使用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两种方法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以《200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为例)。
经济学原理解读之财政赤字在学习经济学之前,笔者认为财政赤字是该国经济不景气的一个标志,但是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笔者对财政赤字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首先,财政赤字的出现,是由于国家经济萧条,财政政策为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它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
财政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
当然,收支平衡是最好的一种状态,但是适当的财政赤字也能很好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就像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前自己的债务。
从另一方面来说,政府的证券是稳定的,这也就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能力有保障的,没有信用危机的危险。
再次,债务用于发展本国经济,一切的事物都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这也使得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
一定程度上,我认为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短期内,财政赤字可以充分利用社会闲置的资源,扩大总需求,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的回升。
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塔依靠国家坚实和稳定的国家信用调整和干预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效的动员社会资源,积累庞大的社会资本,不仅支持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促进着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这里,我想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比国家的财政赤字。
就像是一个现在生意不景气的老板一样,他需要发动自己的员工购买自己的股票,然后拿凑起来的钱激活自己的事业,偿还自己欠员工的钱,也为自己挣更多的钱。
但是如果这个公司的老板一直借钱,而公司的业绩还是不景气,那么这家公司的老板将会面临很大的信用危机。
相同的,虽然说财政赤字有这样或那样的好处,但是它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一方面内它刺激投资,扩大着生产能力,但是,这也有可能进一步加深生产过剩的现象,就像美国一样,使政府未偿还债务一年比一年多,长期积累后,必然会导致更激烈的经济危机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