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2021届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692.38 KB
- 文档页数:11
大兴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试卷初一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学校开展“热爱祖国,从我做起”系列主题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经典名著我来读1.下面是某班一位同学的汇报发言。
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文学之海浩瀚无边,文学世界美不胜.收。
《白洋淀纪事》中,孙犁用富有诗情的笔调,赋予白洋淀英雄的气质和浪漫的色彩。
《湘行散记》里,沈从文将美丽纯净的牧歌情感与包含着深切忧患的思索,编织成一首深沉奇丽的乐曲.。
《朝花夕拾》中,鲁迅以简洁舒缓又不时夹杂犀利批判的文字,将往事描述。
__①__代__②__所著的《西游记》,故事曲.折生动,人物个性鲜明。
读名著,学名著,让经典名著滋润我们的心田,让经典阅读伴我们一路同行。
(1)文中加点字的解释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胜:胜过乐曲qǔ曲折qūB.胜:完,尽乐曲qǔ曲折qūC.胜:胜过乐曲qū曲折qǔD.胜:完,尽乐曲qǔ曲折qǔ(2)请在横线①②处依次填入作者的朝代和姓名。
(2分)答:任务二:爱国影片我回顾2.一位同学在重温爱国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后写下了一段观后感。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这部电影由七位实力导演分别展现了七个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故事,在大银幕上再现了那些在书本上的、长辈口中的闪光岁月。
导演们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视角,激发每个普通人的家国情怀,可谓是“”。
A.八仙过海,各显其能B.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C.百尺竿头,更进一步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任务三:名园美景我观赏3.四位同学在观赏天坛公园的四棵古柏后分别写下了感受,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莲花柏好似盛开的木莲花,为庄严肃穆的天坛增添了几分趣味。
B.问天柏苍劲挺拔,树顶的枯枝如同屈原以张牙舞爪的气势质问苍穹。
C.迎客柏枝繁叶茂,热情地展开双臂,拥抱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B. 蹉跎岁月(cuō)C. 妇孺皆知(rù)D. 谦虚谨慎(xù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家庭都有了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工具。
B.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很多人喜欢阅读。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总是因为骄傲自满而落后。
3. 下列词语中,与“天马行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妙笔生花B. 挥洒自如C. 空中楼阁D. 风和日丽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像一块银色的盾牌。
B. 小明考试得了满分,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C. 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为春天的到来欢呼。
D. 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犹如雨后春笋。
5.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雕虫小技B. 胸无点墨C. 眼高手低D. 风马牛不相及6.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时间流逝的词语是()A. 岁月如梭B. 一日千里C. 瞬息万变D. 时光荏苒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B. 那条小河弯弯曲曲,像一条丝带。
C. 他努力学习,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
D. 这个城市的夜景美丽极了,像一幅画卷。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工作认真。
B.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好像在眨眼睛。
C. 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D. 春天的阳光明媚,夏天的炎热难耐,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雪花飘飘。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事物美好、和谐的一项是()A. 悲欢离合B. 落花流水C. 鸟语花香D. 落日余晖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那棵大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语文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水落石出(shí)B. 琴瑟和鸣(sè)C. 惊弓之鸟(jǐng)D. 呕心沥血(lì)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ī)B. 恣睢(zì)C. 羞涩(sè)D. 狼藉(jí)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深受读者喜爱,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富有哲理。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很高,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D. 小明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改句:他成绩优异,学习刻苦。
B. 原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改句:这项工作一定要做好。
C.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改句:这本书内容丰富。
D. 原句:他已经把作业做完了。
改句:作业他已经做完了。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B. 这个问题很难,我请教了老师,但还是没有解决。
C. 这个故事很有趣,大家听了都很高兴。
D. 这个城市有很多美食,如烤鸭、烤鱼、烤肉等。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冬日的傍晚,我和父亲走在回家的路上。
寒风呼啸,雪花飘落,路边的树枝被风吹得摇曳生姿。
我们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
突然,我看见一位年迈的老人,他佝偻着背,艰难地向前走着。
我立刻停下脚步,关切地问道:“爷爷,您没事吧?需要帮忙吗?”老人微笑着摇了摇头,说:“谢谢你,孩子。
我没事,只是有点累了。
”我看着老人,心想:这么寒冷的天气,他一个人在外面行走,真是让人担心。
于是,我主动提出:“爷爷,我扶您走吧。
”老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语文参考答案2024.1一、基础·运用(共13分)1.答案:D(共2分)2.答案示例:读小说能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不同的故事,获得很多的启示。
(共2分。
补充内容同“启示”“感悟”等意思相关即可)3.答案:《儒林外史》(共1分。
有错字不得分)4.答案示例:海报一“孙悟空”三个字使用的是行书,行书灵动流畅、变化自如的特点,正如孙悟空的头脑灵活,机智勇敢,自由洒脱。
海报二“保尔”两个字使用的是楷书,楷书方正端庄,刚劲有力,正如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搏斗的保尔,正直坚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海报三“范进”两个字使用的是草书,笔意连绵,狂放不羁,正如范进得知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癫狂丑态,展现出了他为追求功名而神魂颠倒的样子。
(共2分。
书体判断及特点1分,同人物特点建立联系1分)5.答案:C(共2分)6.答案:B(共2分)7.答案示例:阅读小说就像在品茶,初尝微苦,细细品味后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共2分。
修辞恰当1分,表述清晰1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4分)8.答案:①愿为市鞍马②暂凭杯酒长精神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自缘身在最高层(共4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6分)9.答案示例:①拔剑四顾②渴望得到明主重用③低沉、徘徊④自信乐观、勇往直前(共4分。
每空1分,意对即可)10.答案:B(共2分)(三)(共8分)11.答案:C(共2分)12.答案:D(共2分)13.答案示例:《宋史·范仲淹传》中范仲淹指出宰相吕夷简选拔官员任人唯亲,建言皇帝不要把提拔或降格任用大臣的事全交给宰相,体现了他主张选拔官员要公平,心怀国事;《江上渔者》中范仲淹写江上行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却不知晓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艰辛和危险,表达了他对渔民的深切同情,心怀百姓。
(共4分。
每点2分)三、名著阅读(共5分)答案示例一:阅读《骆驼祥子》时,我圈画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时燥热天气描写的语句,在旁边做了批注,判断出这里是环境描写,表现出祥子拉车的艰辛,也看到了一个为理想而吃苦耐劳的祥子。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瞬息万变(shùn)B. 气贯长虹(hóng)C. 前仆后继(pū)D. 独出心裁(cái)答案:C解析:A选项“瞬息万变”应读作“shùn”,B选项“气贯长虹”应读作“hóng”,D选项“独出心裁”应读作“cái”。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体育运动。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D. 我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感到非常高兴。
答案:B解析:A选项中“不仅……而且……”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不但……而且……”。
C选项中“随着……得到”搭配不当,应改为“随着……的提高”。
D选项中“取得第一名”搭配不当,应改为“获得了第一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名列:排列在……行列中。
B. 这本书深受读者喜爱。
深受:深刻感受到。
C. 他的一举一动都令人钦佩。
一举一动:一举手一投足。
D. 这次比赛非常激烈。
激烈:形容竞争或斗争非常紧张。
答案:C解析:A选项中“名列”表示排名;B选项中“深受”表示深刻感受到;C选项中“一举一动”表示一举手一投足;D选项中“激烈”表示竞争或斗争非常紧张。
二、填空题1. 《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中,“击”字的意思是()答案:冲击解析:“击”在这里表示冲击,与“浪遏飞舟”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豪迈的情怀。
2. 《背影》中,“我”的父亲给我买橘子时,反复叮嘱“我”要小心,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答案:关爱解析:父亲反复叮嘱“我”要小心,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担心。
三、作文题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答案:那一刻,我长大了。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在家里做作业。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题;共10分)1.学校开展“龙”“凤”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历史渊源”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各题。
“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图腾形象,属于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
被称为百鸟之王的“凤”与“龙”一样,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倍受尊崇,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图腾形象。
“龙”和“凤”凝结着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
龙与凤对应、融合的情形,在中华民族的习俗中都有所反映。
“龙凤呈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标志,得到了世代①(解释:传授和继承)和hóng ②扬,在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进程中,起着巨大的精神鼓励与促进作用。
(1)①根据①处括号内解释及②处拼音提示,用正楷依次填写词语和汉字。
________①②扬②对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为(wéi)应(yìnɡ)“龙”字的第4画是:丿B.为(wèi)应(yìnɡ)“龙”字的第4画是:乚C.为(wéi)应(yīnɡ) “龙”字的第4画是:丿D.为(wèi)应(yīnɡ) “龙”字的第4画是:乚③下列四幅“龙凤呈祥”书法作品,按照篆、隶、草、楷、行书体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①②③④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2)阅读“文化内涵”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各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龙凤”是权利的象征。
统治者为自己成王做帝提供理论依据,称自己是“应天受命的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
战国至秦汉时期,人们已经直接用“龙”来指代皇帝君王,用“凤”指代皇后娘娘了。
帝王所使用的东西也多带“龙”字(甲)穿的叫龙袍,戴的叫龙冠,坐的叫龙椅,睡的叫龙床等。
到了近代,“龙凤”在民间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婚庆大典,也常见于节日庆祝。
人们更多的是将“龙凤”视为“吉祥”的符号,借此祝愿幸福美满,期盼风调雨顺(乙)人寿年丰的太平景象。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沉默(chén mò)调和(tiáo hé)B. 谨慎(jǐn shèn)愉快(yú kuài)稳健(wěn jiàn)C. 端庄(duān zhuāng)调皮(tiáo pí)恬静(tián jìng)D. 慷慨(kāng kǎi)稳重(wěn zhòng)沉着(chén zhùo)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的原因,他迟到了。
B.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非常有价值。
C. 我们班的学生几乎全部参加了这次比赛。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答案:D3.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雨的诗句是()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 岁寒三友梅兰竹,春暖花开燕子来。
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案:B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鸣惊人B. 胸有成竹C. 惊天动地D. 雕梁画栋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 我觉得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座山真高,简直像一座金字塔。
D. 他的声音像一阵春风。
答案:B二、填空题6.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散文以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欧阳修醉乐山水醉翁亭游人悠然自得7.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誉为“卧龙”,而他的对手曹操则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奸雄8.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谁辅佐国家?答案:姜维9. 《背影》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的场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__和儿子对父亲的________。
2022-2023学年北京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基础与运用(共12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小说单元,年级开展了有关小说的主题展示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活动开始前,你拟写了本次活动的标题“遨游小说天地”,对于“遨游”字体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标题:_______A. B. C. D.第一部分 创作的纲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坐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纲领,是指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文艺由此迎来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新境界。
中国作家、艺术家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活力尽情迸发,以智慧、才华、激情、信念和辛劳,雕刻出民族奋进的灵魂,明记着时代前行的步伐。
2. 有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书写和读音做出了判断,请你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A. “坐谈会”应写为“座谈会”B. “殷”应读为“yān”C. “迸”应读为“bèng”D. “明记”应写为“铭记”第二部分 引人入胜的情节小说的构思技巧丰富多样:伏笔指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或上文对下文的暗示,比如《智取生辰纲》中下药的情节【甲】突转指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乙】人物的命运由此改变,比如《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突然变疯……作者巧用构思技巧, ① 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② 能增添阅读的趣味性。
3. 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甲】分号 【乙】逗号B. 【甲】句号 【乙】顿号C. 【甲】分号 【乙】顿号D. 【甲】句号 【乙】逗号4. 在文中①②两处分别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①不仅 ②而且B. ①如果 ②就C. ①虽然 ②但是D. ①因为 ②所以第三部分 鲜活立体的人物看到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我们知道那是鲁迅笔下的杨二嫂;看到心中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赫赫有名(hè hè yǒu míng)B.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C. 莫衷一是(mò zhōng yī shì)D. 狼烟四起(láng yān sì q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友谊,也加深了了解。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连续几天都没有时间回家。
D.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确定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丰富B. 丰满C. 富裕D. 富足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无数只眼睛,注视着大地。
B. 他的笑声,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C. 那个男孩,英俊潇洒,犹如一位王子。
D. 她的眼睛,明亮如星,仿佛能洞察一切。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书是《红楼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代文化,还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B. “你喜欢听音乐吗?”“是的,我非常喜欢。
”C.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显然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D. 这个城市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居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感情。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7. 《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荷塘的美景。
请列举两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8. 请简述《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和最终结果。
9.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师表》的主旨。
10. 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崇拜沉默惊悚B. 灵敏舒适舒展C. 慷慨招摇调皮D. 妥协惊慌恐慌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与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B.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要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不仅我看了,同学们也看了。
D. 在我国,许多老人已经迈入了老年,但他们的精神风貌依然年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终于取得了成功。
B. 她的演讲生动形象,让人深受感动。
C.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D. 这座大桥雄伟壮观,成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一口气就读完了。
B. 她热爱劳动,经常帮助同学们打扫卫生。
C.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D. 这个城市环境优美,吸引了许多游客。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大家心目中的好榜样。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个城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吸引了许多游客。
D. 他的言行一致,诚信为本,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手机到电脑,从电视到互联网,这些创新成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创新是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
一、创新让生活更便捷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
以前,我们只能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而现在,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语音、短信、视频等多种通讯方式。
此外,手机还集成了各种应用程序,如地图、支付、购物等,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2021-2022学年北京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4分)年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古典小说”组探究了回目与叙事的关系,以下是他们查阅到的一则材料。
请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叙事是小说艺术的灵魂。
回目作为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典型特征,也参与了小说叙事世界的建构并承担着相应的叙事功能。
回目位于正文之首,最初只是一种段落划分的标志□以一个单句来概括叙述本回情节。
在章回小说由民间说书艺术雅化为文人案头之作的过程中,回目形式逐渐由单句发展为双句对仗,字数也由参差不齐而逐步定形为七八言□回目的上句对应于前半回情节,并承继前一回故事;下句则对应于后半回情节,但又沿续到下一回故事。
词句工整、前后相衡的回目,更好地发挥了预叙的功能。
不过,中国古典小说回目体制的预叙功能是一把艺术的双刃剑。
一方面它向潜在读者提供了更多有关叙事世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对叙事艺术的欣赏趋向保守。
(1)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划分”应写为“画分”B. “差”应读为“cī”C. “定形”应写为“定型”D. “潜”应读为“qián”(2)在方框内加入恰当的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B. 。
:C. ,。
D. ,:(3)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衡”的义项有:①称重量;②衡量;③平,不倾斜。
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前后相衡”在这里的意思是()【甲】前后两句作用相当【乙】前后两句相互提示【丙】前后两句形成比较【答案】(1)A (2)C(3)甲【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划分:把整体分成几部分;画: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作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根据语境,“回目位于正文之首,最初只是一种段落划分的标志”,段落的划分是将文章由整体分成部分,而不是用笔勾画,故应为“划分”;B.参差(cēn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2022北京大兴初三(上)期末物 理2022.01考 生 须 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题2分) 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玻璃瓶B .陶瓷碗C .泡沫餐盒D .不锈钢杯2.图1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3.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更换灯泡前切断电源开关 B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或空气开关C .把多个用电器接在同一个插线板上使用D .饮水机的电源始终处于接通状态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内能的是 A .用烤箱加热红薯,红薯的温度升高了 B .把菜刀在磨刀石上磨几下,菜刀的温度升高了 C .把热鸡蛋放在冷水里,过一会儿冷水的温度升高了 D .点燃燃气灶,过一会儿灶上面的铁锅的温度升高了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雪花在寒风中飞舞,是因为构成雪花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B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C .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说明球内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 .装满石子的瓶子还可装进许多细沙,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6.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20V 。
灯泡L 1和L 2的铭牌上分别有“220V 40W”和“220V 60W”字样。
闭合开关S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L 1和L 2都恰好能正常发光 B .L 1和L 2的功率一定相等 C .L 1和L 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D .通过L 1和L 2的电流一定相等A .电烤箱B .电子钟D .洗衣机C .榨汁机图1 图27.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大兴区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准考证号一、根底·运用〔一共14分〕1.结合图片和文字,完成〔1〕~〔2〕题。
〔一共5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_____〔挥豪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古人评价: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1〕文段横线处应填写上词语及对兰亭集序中“情〞字偏旁“忄〞最后一笔的判断,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2分〕A.挥豪丨〔竖〕B.挥豪丶〔点〕兰亭集序选帖C.挥毫丨〔竖〕D.挥毫丶〔点〕〔2〕结体是将字的各个局部组合成一体的方法和规律。
字的形态之美来源于结体,重心稳定,协调美观,同时追求变化多端。
请判断以下3个字在书写中运用的主要的结体方法,并用标准的正楷字书写在相应的田格处。
〔3分〕随故毕①主次清楚——在一个字里突出某个笔画或者者某一组笔画作为主笔,使字有主次比照;主笔要舒展,其他笔画要配合并突出主笔。
②穿插避让——在笔画较多、构造较复杂时,为了使笔画之间协调组合,将某局部的一些笔画伸入其他局部,从而收缩另一些笔画来避让空间。
③欹侧取势。
书写时将字的某个局部偏向一侧,造成重心歪斜的感觉,以此加强字的动态灵敏;一局部偏向,那么另外的局部要适当调整位置或者轻重,来修正重心。
2.文学经典既是人类文明史的形象演绎,也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生动展示。
阅读经典可以滋养身心,进步素养。
下面是某班级开展阅读文学名著的系列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一共9分〕〔1〕下面是某同学从一部经典作品中摘抄的精彩段落,根据这段摘抄,请你完成横线上的内容。
〔3分〕林冲再要让时,晁盖、吴用、公孙胜都不肯。
三人俱道:“适蒙头领所说,鼎分三足,以此不敢违命。
大兴区2018~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3分)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印刷事业的辉煌成就,学校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举行“探寻东方‘印记’”主题实践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印刷博物馆馆长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活动中致辞。
请结合馆长致辞中的相关内容,完成(1)(2)题。
(共4分)“同学们,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为中华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印刷术历经千年,从雕版到活字,从泥活字到铅活字,从激光照排到数字印刷,它们的发明、发展及应用,无不浸透着中华民族为了文化传承而倾注的智慧和汗水。
“印刷有术,馆开博物。
建馆至今,中国印刷博物馆逐渐成长壮大,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中国古代印刷展厅、近现代印刷展厅、综合展厅和印刷机械展厅。
我真心地希望同学们能够很好地利用参观的时间,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印刷文化和汉字的演变历史。
”(1)给加点的“模”字注音,并对“出”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模(mú) “出”字第三笔是“丨”(长竖)B.模(mó) “出”字第三笔是“丨”(长竖)C.模(mú) “出”字第五笔是“丨”(长竖)D.模(mó) “出”字第五笔是“丨”(长竖)(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则材料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2分)修改:2.古代馆里展出了复原的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
记者团特意邀请该馆负责人李主任作活字印刷术的相关介绍。
请你结合下面记者采访稿的片段,完成(1)(2)题。
(共3分)李主任介绍说【甲】他曾整理过相关资料。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根据实践经验在原有雕版印刷基础上大胆创新,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
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了。
北京市大兴区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真情是一种心境,美好的心境最易升起美好的感觉。
真情来自真诚,不需要妄费心机去攫取。
真情需要去感受,平凡的事件中更易显现。
B . 钱塘江边的这所学校,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园环境优雅,学术氛围深厚,是一所学生学习深造的理想院校。
C . 中国拳击选手皱市明在人声鼎沸的拳击场上充耳不闻、从容淡定,击败对手,夺得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
D . 201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然后他却对这奖项不以为然,缺席了诺奖颁奖典礼现场。
2. (2分) (2017七上·岳池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B . 盛夏,龙虾成为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C . 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D . 从他进入初中开始,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 (2017七下·福州期中) 补充句子(1)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
(韩愈《晚春》)(3)《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旦辞爷娘去,________,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
旦辞黄河去,________,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
(《木兰诗》)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4. (3分) (2019七上·柯桥期中) 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________、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qīng sù________着。
大兴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基础·运用(共14分)1.(1)答案:B(共2分)(2)答案:D(共2分)(3)答案示例:孔子游历周地又到齐国去。
(共2分)2. 答案:D(共2分)3.(1)答案:C(共1分)(2)答案:孔子认为礼于国、于人、于己都非常重要。
(共2分)4. 答案:A(共1分)5. 答案:D(共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共4分)6.答案:瀚海阑干百丈冰7.答案:悄怆幽邃8.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共4分,每空1分)(二)(共5分)9.答案示例: ①苦痛无奈②年迈穷困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3分。
①②③各1分)10.答案示例:《春夜喜雨》借雨表达了作者对春雨适时而下的喜悦和赞美之情(1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借雨写出了诗人生活窘迫,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凄苦(1分)。
(共2分。
每点1分)(三)(共8分)11.答案:A(共2分)12.答案示例一:【甲】判断:×理由:原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句告诉我们,孟子认为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舍生取义。
所以【甲】句说法错误。
答案示例二:【乙】判断:√理由:原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一句告诉我们,孟子认为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接受的人没有益处。
【乙】句说法与上述原文语句表达意思一致,所以正确。
(共2分。
语句1分,理由1分)13.答案示例:颜真卿被派去劝李希烈时,拜谢皇命后立即就起程出发了(1分);在李希烈处,怒斥责骂朱滔、李元平等人,不惧胁迫,终被杀害,他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1分)。
李邈守卫真定,坚守四十多天,城破后想以死殉国(1分);被俘后,李邈不惧胁迫,即使被火烧也坚决不向金人臣服,被杀害之时,面不改色,南向拜别后,从容赴死(1分)。